配色: 字号:
(1)浅谈中学生的舞蹈教育
2012-03-01 | 阅:  转:  |  分享 
  
刊登《南上教育现代化工程综合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号:ISBN7-5614-1692-X/G.299



浅谈中学生的舞蹈教育



深圳艺术学校舞蹈科副教授王芳



舞蹈是什么?舞蹈是人们有节奏,有韵律的形体动作而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者说是以人体塑造的一种艺术形象。舞蹈可以活跃和美化人的生活,可以启迪和净化人的灵魂,可以促使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真谛,舞蹈是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的浪花,可以说它与人类活动相伴而生,相随而发展,只有始,没有终。

舞蹈属于美学的艺术范畴,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建设有着特别的功能和意义。当代一些发达国家比较重视舞蹈教育和舞蹈活动,一般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或大学,大都设有舞蹈实验班,由专业舞蹈教师主教,并设有正规的舞蹈教学场所和相应的设备,还经常不断举办一些国内或国际舞蹈比赛或交流活动,因而杰出的舞蹈家层出不穷,为世人所瞩目。相比之下,近几年,我国虽然在舞蹈活动方面通过组织倡导,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也为人所共知,但在舞蹈教育方面尤其是正规的舞蹈普及教育方面显得重视不足,与国情不相适应,出现了断层,形成有水无源的现象。

从舞蹈教育事业角度来考虑,亟待解决下列四个问题。



一、认识舞蹈教育的作用践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一个人心智趋向成熟的时期,这正是艺术教育的最佳播种期,舞蹈在中学音体美等科目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舞蹈虽然有体育课的运动量,但不等同于体育。舞蹈课的目的是在健美身体之外更注重身体语言的美感熏陶,既追求形体动作的美工,塑造学生自身美的形象,也同时健全学生美的意识。舞蹈是音乐的姐妹,优秀的舞蹈一定是优美音乐的具体展现,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舞蹈是立体的绘画,流动的雕塑,是以自己的身体四肢做笔墨挥洒出的灵活的图画。所以,在中学普及舞蹈教育,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认识到,开展舞蹈教学非但不会影响到其他学课的教学,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在,中学生们在分数挂帅,升学率的沉重压力下学习,学得很苦,学得很死,而舞蹈教育不仅使他们身心得到锻炼,对他们智力开发,创造思维带来好处、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学习紧张、心理压力沉重的情况下,至少,舞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暂时的、轻松的避难所,抚慰他们疲惫的身体,缓松一下绷得紧张的大脑,舞蹈教育还可以活跃校园氛围,可以锻炼中学生健康的体魄,可以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可以提高中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可以使中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社会。在舞蹈教学中,选择观摩一些舞蹈片段,如通过表现巾帼英雄梁红玉的战斗生活和英雄气概的《梁红玉》;塑造当代中华优秀儿女的《再见吧!妈妈》;展示人民胜利的艰难历程的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等等,使学生们在艺术的感受中,深深地为先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为缔造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英雄们而自豪......。总之,通过舞蹈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有利于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成才。普及舞蹈教育,更要高瞻远瞩,为杰出的舞蹈人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之脱颖而出。舞蹈是人类艺术领域内一大门类,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是不能缺少的。



二、讲究舞蹈教育的方法



充分认识舞蹈教育的作用之后,就要采取措施,并要落实到实处。首先,要有专业的舞蹈教师,与此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资金,购置教学用具和设备。舞蹈艺术是讲究包装的,包装过于简陋,很难收到预期效果。要有固定的课时,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低年级以形体训练为主,中年级以训练技能为主,高年级以艺术表现力为主。由于学生身体条件、艺术素质千差万别,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因材施教。一些学生的身体条件、艺术素质确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而后天勤奋学习、方法正确,可以弥补这些学生的先天不足,作为教师特别是在学生面前不应该过多地强调一些学生的先天不足,尤其不宜信口开河,轻率地下结论,诸如“某某同学胖得象水桶,腿硬得像竹竿”等等,凡此类语言只会刺伤学生们的心灵,有害无益。教师应满腔热情积极地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抓住尖子,培养尖子,突出典型,展开活动,选择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中国各民族舞生动活泼的舞蹈片段,芭蕾舞,现代舞优美柔韧、刚劲有力的舞蹈技能),编排创作一些健康向上的中学生舞蹈(重点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造舆论、造声势,争取社会和家长的广泛支持,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循序渐进,使之舞蹈教育成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提高舞蹈教师的素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个性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舞蹈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专业修养水平,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以及科学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水平。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要有敬业精神,舞蹈教育本身就决定了对中学生不能强制生硬,要靠教师真诚和热情与工作魅力,去争取广大中学生参加。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舞蹈艺术现象,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观点来认识舞蹈艺术的美与丑。由于舞蹈教育是新的工作,不象其它学科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作为教师要根据现实条件办事,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抱着消极态度,得过且过,要制定出自己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踏踏实实工作,才会取得成效。形成教师喜欢教、学生喜欢学的生动局面。



四、探索舞蹈教育的规律



跳舞既然要当一门课来上,这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件新鲜事,让新生理解舞蹈课的特殊价值,切忌光讲大道理,不妨先从“小道理”入手教育,比如可以先和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形体才是美的?如果说你生下来的“第一形象”是父母遗传的,那么你长到十几岁之后的“第二形象”主要就是你自己习得的。也就是说,你今天的高矮胖瘦是跟你个人的生活规律有一定的关系,而舞蹈正是让你有机会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变得更美。再者:什么样的身体语言才是美的?并不是一个长得漂亮的人他的身体语言就是美的,相反,一个长相一般的人,他的身体语言却可以是很有魅力的,这里有科学、有神气的学问,这边正是我们在舞蹈课中要求学生们认识并实践的内容。你想变得优雅、大方、自然从容吗?那么就别把舞蹈当成游戏,尝试着去体会其中的奥秘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端正学习态度,舞蹈课就是一个好的开头,而“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中学生的舞蹈教育,其基础在于课堂上的一招一式的传授,其光彩照人的时刻是在舞台上的精彩亮相,而在这两者之间的空隙地带,正是我们应该更为重视和刻意去串联的重要环节。如:学生在形体课上学习的内容,是否能顺延为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身体语言?可否充分利用兴趣小组,艺术团队等形式强化培训一批舞蹈人才?怎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舞蹈艺术的特别价值?能否在舞蹈教育中打破老一套的程式,大胆引进国外的现代舞、芭蕾舞及国内的地方舞——如扭秧歌、打腰鼓,甚至各种注重身体语言的地方戏,如——京剧的猴戏、武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特色舞等等。一场别致活泼的游戏,也可以上成一堂有趣的舞蹈课,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自编自演一些舞蹈的小组合,也是在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最有意味的“语言”之一,它的内容何其广泛,我们非常有必要去发掘更多样的题材,以丰富中学生舞蹈教育。

我热爱舞蹈事业,在国内、外攻读的是舞蹈教育专业,刚刚回到祖国的教育岗位工作时间不长,这是我的一点浅近工作体会,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献花(0)
+1
(本文系采-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