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质找矿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放歌渔者 2012-03-02

 

地质找矿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要是说,读史书看方志,读懂史书看懂方志,是历史学家最起码的一项基本功,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要是说,读史书看方志,读懂史书看懂方志,也是地质找矿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也许会有很多人不以为然。

其实不然。就拿有色金属行业来说,很多大型甚至特大型矿床的发现,就是基于古代史书方志中相关的文献记录提供的信息,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和找矿模式,而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甘肃“白银厂”特大型多金属铜矿床的发现就是一个典型。

白银厂铜矿床资源十分丰富。今已查明的矿物成分有200种左右,其中属于氧化带和次生带矿物约100多种。原生带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少量至微量的有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硫锑铅矿、碲银矿、银金矿、自然金、自然铜等;次生矿物繁多,主要有辉铜矿、铜蓝、赤铁矿、孔雀石等。

白银厂铜矿床不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开采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早期的开发,民间传说始于汉朝,据文字记载和矿山遗迹遗物考证分析,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开始,已有大规模的开采,但这种开采主要是以地表铁帽氧化带为开采对象的金、银开发活动。采矿达到繁盛时,矿工人数达到三、四千人,有“日出斗金”、“集销金城(今兰州)”之说。

因为历史上白银厂一带的隶属多次变更,先后入皋兰、靖远县境,所以对这里早期的采矿活动,《皋兰县志》、《靖远县志》和《兰州府志》多有记载。

当时最著名的开采地为凤凰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修矿区老君庙的匾文有详细记述:“刘禹锡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夫山岂必有仙哉?亦曰有矿则可称其名也,如皋兰东北凤凰山是。何以凤凰山名也?询之土人,佥谓父老传言,乾隆初年,适有凤凰来集于山巅,其山产有金银铜铁矾矿,各矿以备国宝年火之需,下以利民生日用之资,应候而生,待时而出,诚得赏识者虚心采拨,吾知山岳效灵,精华必露,如霞之蔚,云之蒸,踊跃奋兴,各献其材,以与国家储为富强之基础。礼云,地不爱宝。又谚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名实相符,吾因有感焉,因作凤凰山记。”凤凰山故此得名,民间又称八宝山。乾隆三年(1738年)11月24日,甘肃靖远、庆阳和宁夏银川、平罗、中卫等地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矿洞塌陷,山体腰折,凤凰山始又称“折腰山”。

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靖远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自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敢战之风,稍非故矣,兼之白银厂、剪金山亡命之徒,多逃匿其中,窃矿营利。” 这一记载说的是白银厂的矿产资源屡遭盗挖,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白银厂的采矿活动由来已久。明初,“太祖谓银场之弊,利於官者少,损於民者多,不可开”,但其后则是屡禁屡开。然官办也好,禁采也罢,“盗矿之事,史不绝书”,而且遍及各省,大都是银矿,其中多是民间零星偷采,也有凭借势力占领官家的银场。白银厂的情况,抑或是一些“亡命之徒”或走投无路的老百姓,逃入深山矿区,或“窃矿营利”,或谋生活命。

除凤凰山外,著名的采矿地还有今白银市景泰县境内的寿鹿山。成书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重修皋兰县志》说:“寿鹿山,在永泰堡南十里,崇冈隐天,深林蔽日。古老相传,本人迹不到之地,樵人以斧斤入,始见庙宇,不知何代所建,有老僧与白鹿在庙中,岁一出游,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踪迹绝矣。土人画僧鹿于庙壁,因以名山。山有矿洞,甚深,其矿久竭,唯支洞大木今尚林立。”这说明,寿鹿山的采矿业到清末虽已不见昔日的繁忙景象,但其矿洞还保存的比较好。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郜光先,万历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在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期间,曾写有《松山矿徒解散》诗一首,曰:“中原有芳树,日暮夜疏稀,风雨又飘落,根深苦无依。可怜茕茕鸟,忍与旧枝违,栖迟偃双羽,那知身是非。日久思故林,哀哀鸣且飞,沙场栖靡定,摇摇将欲归。鸿雁旋中泽,安得稻梁肥。暖汀育鸥鸟,饮啄自忘机。” 诗的造语看似平淡,但成句却显艰辛,形象地描写了松山矿徒被解散以后无依无靠、无可奈何、哀鸣悲凄的心境。

到了清朝年间,白银厂多采矾和硫磺。据1943年8月25日出版的《新西北月刊》署名林幽的文章《由我国矿冶成长过程析视甘肃矿冶发展的史迹》的说法:“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金城优癝贡生宋法灏主办此山(指白银厂)矿务两年半,当时只采磺矾,并未采金,后因故停办,今尚存房屋二十余间,均頽圮不堪”。

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末,一些有志之士陆续来到白银厂,为白银厂的矿业开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先是1939年,地质工作者霍士诚等人来到白银厂,初步了解到白银厂有着分布较广的氧化铁矿存在。这是白银厂历史上进行的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地质调查。他们写了《甘肃皋兰凤凰山铁矿》一文,于当年七月正式发表。与此同时,甘肃省四行测勘室对白银厂进行了初次勘测,测绘出一万五千分之一的矿区图。接着在1941年,地质工作者陈贲来矿区对“白银厂铁矿”进行调查,于当年六月发表了《甘肃皋兰县铁矿及锰矿》的调查报告。1942年9月和1943年1月,地质工作者梁文郁等三人先后两次到矿区进行矿产地质调查,首次提出了白银厂有含铜矿的观点,撰写并发表了《甘肃皋兰县白银铜矿简报》一文。但是,他的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三年后的1946年,梁文郁等第三次来白银厂进行地质调查,仍坚持自己此前的观点,写出了《甘肃皋兰白银厂铁硫锰铜等矿之初步观察》的报告。

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的地质学家宋叔和,应甘肃省资源厅制酸公司的邀请,来白银厂搞矿产地质调查。他在矿区仔细研究了矿区老君庙内的匾文以了解矿区的开采史,又翻山越岭测制了地质剖面,考察了遍布矿区的古采坑、古冶炼遗迹遗物。经过艰苦调查,他完成了白银厂古老采矿点及其相关黄铁矿床的评价工作。他首次查明,白银厂并非是大铁矿,而是一个大铁帽,大铁帽之下可能存在有一个大型黄铁矿矿床。他的结论是:白银厂地区的含矿变质岩是古生代海相变质火山岩系,可与世界著名的西班牙里奥廷托黄铁矿型铜—铅—锌矿床类比;白银厂地区金属矿床是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宋先生提交的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加上1948年和1949年先后发表的《甘肃皋兰杂岩之初步研究》、《甘肃皋兰白银厂南山系中之变质火山岩》两篇文章,为后来找到白银厂特大型多金属铜矿床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1951年5月,宋叔和作为南京地质调查所的负责人,带领一批地质人员二进白银厂。随后,国家地质计划指导委员会组织了60多人的地质队伍,对白银厂进行地质矿山普查,肯定了白银厂矿床的类型为黄铁矿型矿床。1952年1月,宋叔和带领一支200多人的地质队伍三进白银厂,进行试探性钻探,没想到,第一钻下去,就见了矿。一个惊世大发现,证明白银厂不是铁矿,金、银和黄铁矿(硫)也在其次,这里真正的财富是铜!1953年2月21日,新华通讯社的一篇电讯稿传遍全世界:甘肃皋兰县白银厂发现了大型铜矿!到1954年,折腰山、火焰山两个矿区的主要矿体全部探明,长达40卷、数百万字储量报告全部编制完毕,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有色金属矿床的储量报告宣告诞生,经过中苏双方最终的科学计算,白银厂第一期勘探成果铜金属量80万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