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格局下城市新区核心生成手法初探——以杭州余杭创新基地核心区块城市设计为例

 tonyabbs 2012-03-02
生态格局下城市新区核心生成手法初探——以杭州余杭创新基地核心区块城市设计为例
发布人:朱骏 黄卫东 游俊霞 杨晓楷 | 发布时间:2010-01-07 | 来源:《中外建筑》2009年10月 | 字体大小:

摘要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人文物质环境的保护相平衡,余杭创新基地核心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快速城市化的驱动下,如何从城市设计手法角度探讨上述三者在未来和谐发展的合理方式,是本文关注和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  生态,生成手法,TOD,肌理融合

        1.引子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车轮势不可挡向前滚动,城市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极大进步,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改善,同时城市空间早期的快速扩张也不断蚕食着人文物质空间,生态环境恶化往往也随之伴生而来。生态环境和人文物质环境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历史积累,一旦破坏往往不可逆转。因此,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要纳入到城市发展之中,但是,一味强调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对抗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变化,并不现实,发展和保护的平衡应成为城市发展的最终日标。
        杭州是长三角地区一座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同样也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与人文、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杭州余杭区、乃至余杭创新基地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是杭州乃至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次规划的余杭创新基地核心区东临杭州市域生态廊道,其东南侧是包括西溪国家湿地、五常湿地、闲林湿地的湿地区域。在此生态及人文资源丰富的地区,我们试图通过对本项目的思考,从城市设计手法角度探寻该地区上述三者在未来和谐发展的合理方式。

        2.背景特征——让中国看见余杭
        2.1找到余杭——地理区位

        余杭创新基地地处杭州经济带的辐射核心——杭州城西片区,既是杭州湾产业带向西侧腹地辐射的枢纽,也是整个杭州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
        新一轮杭州市总体规划中,余杭创新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将成为杭州城西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现代高教园区及研究和创新中心。
        《余杭创新基地——生态科技岛总体规划》将创新基地定位为:由创新发展片区和创新拓展片区构成的杭城西部的现代化新城区和城市示范区。
        规划区位于其南侧创新发展片区的核心部位,也是南北向的科技、文化、商务发展轴和东西向的休闲旅游轴两轴相交的重点地区,作为行政商务、文化体育、教育生活的公共主中心,是余杭基地城市建设的启动区块。

        2.2解读余杭——相关规划
        2.2.1《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杭州总体规划确立了以主城为核心,架构“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空间总体结构。余杭组团位于杭州主城的西部,以近郊住宅和高教科研基地为主要功能。总体规划还提出在余杭创新基地内的仓前地区建立高教科研园区,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现代高教园区及研究和创新中心。

         2.2.2《余杭创新基地——生态科技岛总体规划》
        创新基地的总体结构布局为:“一区两片、两轴四心、三带多岛”。功能产业方面重点培育高教科研产业,重点发展高新创意、总部经济产业;大力扶持金融保险业;积极发展环保、休闲观光农业、体育产业;适度发展房地产、旅游业;限制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制造业。总的规划目标在于将创新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体现地方丰富人文内涵、适合科技创新与人类居住、具有灵动艺术气质的城市示范区。
        在创新基地总体规划中,本次项目研究的区域为创新基地的核心区块,其功能定位为创新基地的中心职能区域,包括组团行政中心、组团级商贸商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教育中心,区域生活服务中心。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功能定位为:创新基地的公共主中心,是余杭组团城市化的重点和示范区块,余杭创新基地建设的启动区块,基地风貌的展示区块和基地产业优化组合的集聚区块。

        2.3感知余杭——现状条件
        规划区位于创新基地中部核心的位置,距杭州市中心15公里,紧邻绕城高速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良睦路,西至春城路,北至海曙路,南至和睦水乡,总面积约342公顷。    

        2.3.1周边条件
        规划区周边古迹众多,文化积淀丰厚,仓前老街距其北侧仅0.5公里。高校资源云集,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
        规划区东临西溪湿地,南临五常湿地和闲林湿地。规划区已俨然成为镶嵌湿地水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随着周边片区居住生活氛围日益浓厚,已经成为杭州城西高尚社区集聚地。
        现有文一西路东西贯穿全境,宣杭铁路由东向西穿越其外北侧。02省道、绕城公路、东西大道纵横交错。余杭塘河、东苕溪逶迤而过。
        规划地铁5号线、留祥快速路等重大干线不断延伸,杭徽高速、杭长高速将进一步疏解其过境交通压力,片区集公路、铁路、水路为一体,对外交通条件优越。

        2.3.2内部条件
         规划区内陆势平坦,塘漾棋布,阡陌纵横、舟船如梭。内部水体因尺度不同而功能各异,表现为贯穿区域的交通性河道、非交通性主体河道和小型支流三种。长期的择水而居、依水而筑的生活方式创造出了独特的四合院型、街巷串联型和河道串联的滨水建筑肌理。
        另一方面,我们把余杭这两个文字进行有趣的拆解再组合,得到这样一组元素:水+禾+几+人
        水——特色鲜明的水乡文化
        禾——韵味独特的农耕湿地生态环境
        几——代表着我们对水乡文化、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关系的探讨
        人——周边建设和人气的日渐成熟
        综上所述,规划区具有了无可复制的基地发展条件,这些构成项目的核心资源,在规划实践中应合理利用。

        3.手法初探——设计对策
        水,是江南城市的灵魂,对规划区而言尤其如此。规划以水为主线,围绕空间形态、功能结构、景观风貌、城市交通四个方面来制定规划策略。

        3.1“水”的空间
        规划区河道水巷星罗棋布,水网纵横交错,既有别于钱塘江孕育的钱江新城气势宏伟的大尺度空间架构,也有别于碧波万顷的西湖周边催生的环湖高密高强度的空间尺度。
        结合典型案例的解析,我们得出了对不同功能片区具有指引作用的多种空间构成类型。
        另一方面,基于TOD模式引导的空间分区演变分析,轨道5号线东西两侧站点周边应为高强度开发地带,且以站点为中心呈梯度降低。基于上述两方面的研究,结合案例确定的空间尺度特征与TOD模式的研究,我们确立了适应于基地资源特质的空间开发模式和相应的形态特征。

        3.2“水”的功能
        在项目功能选择上,采用模块化的功能架构体系,在不同的项细功能中进行比选并最终得出结论。
        站在区域的角度,通过对西湖名胜型景观资源和西溪湿地休闲观光型景观资源的详细比对,采取差异互补的主题乐园的开发策略,结合滨水自然条件引入体验性游乐设施,转后发为优势,突出差异,动静互补,为片区的开发奠定人气基础。
        在此基础上,确定规划区内的功能结构——基底:道路网和框架河流划分主体斑块,中部:生态通廊贯穿南北,减弱文一西路的阻隔作用;仓前古镇+湿地公园北:延续仓前镇古镇肌理的特色商业板块;南:延续湿地景观的主题乐园、文体休闲设施和滨水居住;创新产业、居住+高教科研东:衔接产业和居住功能的商业商贸中心;西:衔接高教和科研功能的行政商务中心和办公板块。
 
        3.3“水”的肌理
        延伸到各功能片区内部的水系,形成水巷、内港、水岸公园、城市岛屿等各种城市亲水形态,在尺度肌理、驳岸处理、临水景观界面上各具特色。
        以航运为主体功能的运河,尺度较大,沿河设置港口码头,建构水上交通系统框架;以开敞的水面为突出特点,通过周边建筑与场地的围合打造地区景观中心;以亲水活动为主体功能的湿地主题乐园,水系尺度宜人,密度较大,肌理丰富,形态自然;以小商业和休憩为主体功能的特色水街,延续仓前古镇风貌,尺度较小,两侧布置骑楼建筑;商业商贸中心体现了水体肌理的多样性和混合性,既有大尺度的运河航道也有小尺度的水系街巷,水面适度拓宽设置游艇码头,以满足商业、集散、运动等多种功能需要;科研办公中心的水体以造景为主体功能,肌理整齐但有韵律,在大体量的开发建设中营造科技的灵动之美;滨水休闲居住以小尺度的河道溪巷贯穿内部,倡导“水滨公有”理念,营造亲水宜居的空间感受。

        3.4“水”的交通
        阿姆斯特丹,河流将城市建设区分割为一个个的功能板块,道路又将其有机串连,水网与路网的纵横交叉架构了建筑前面临街,后门面水的双重交通格局,使得船成为这个城市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
        河流将城市建设区分割为多个功能板块,道路又将其有机串连,水网与路网的纵横交叉架构了建筑前面临街,后门面水的双重交通格局,船运成为片区重要辅助交通方式。

        4.规划方案
        4.1方案构思
        方案构思在尊重原有水网肌理的基础上,结合TOD空间开发模式,顺应周边城市功能,通过复制原有水网尺度和肌理特征,确定分割城市功能斑块,同时以生态廊道贯穿基地,实现湿地与规划功能区的渗透。
        另一方面,延续片区自然生长逻辑,架构树状内延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和复合功能结构组团。依托轨道交通的多强度架构,搭建片区丰富的天际轮廓。把握城市发展脉络,结合片区周边资源,构筑生态新城中心。同时通过围合临水的建筑组团空间肌理,延续历史文化记忆。

        4.2功能布局
        以规划构思为基础,功能结构上,按照道路网和河流框架划分主体斑块。
        “两侧发展”——完善城市密集功能区;
        “中轴延伸”——实现串联南北片区的生态湿地轴;
        “水街模式”——感性布置城市特色街区。
        东西横轴:文一西路沿轨道站点集中布置集中商业、商贸金融、商务办公、行政办公、研发配套等功能的综合商贸中心;南北纵带:湿地延伸,布置主题乐园、滨水商业、游乐休憩等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带;四大组团:与外部进行功能衔接,1、西南组团设置滨水居住、SOHO商业办公、酒店、餐饮娱乐、休闲设施等功能2、西北组团设置产业配套居住和特色滨水商业设施等功能3、东北组团设置研发、办公、SOHO创意产业、配套服务等功能4、东南组团设置文化展示、休闲娱乐、水上运动游憩馆等功能。
        根据地面功能条件,设置停车开发大型商场,通过地下通道、公共出入口营造连续步行购物环境,尽量通过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增加地下空间的宜人度,并设置明确的方向标志。

        4.3道路交通
        在文一西路与良睦路和春城路的交叉口设置半互通立交,方便各方向交通流转换;文一西路两侧设置辅道连接东西片区;两条南北向次干道下穿文一西路,增强南北片区联系,减弱文一西路的阻隔。
        城市支路和组团级道路有机生长,避免机动车直接穿越,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在线型组织上注重与水网的协调,减少交叉和跨河桥梁的设置。
        规划水系的主港、小港,结合三个等级的河道航运线路,构筑连续的“蓝色交通体系”,与机动车共同形成规划区“前车后船”的双重交通网络。

        4.4绿地景观

        建构“碧水环绕,绿网纵横”的绿化景观系统。利用中央生态景观带建立南北景观联系。沿文一西路东西两侧打造核心区的门户景观。以现有水系网脉络组织滨水空间和街道。在重要节点区域拓宽水面,形成标志性景观节点。
        规划水系结合不同的用地功能,最大限度保持水岸的公共性、尽量减少人工驳岸,满足交通、观景、游憩、娱乐、水上运动等要求。

        4.5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方面,结合方案构思,明确不同城市风貌分区以构筑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并制订详细的指引和界定。风貌分区主要划分为:中心商务风貌区、滨水特色风貌区、科研产业风貌区、文体活动风貌区、水乡居住风貌区、水网湿地风貌区。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余杭创新基地----生态科技岛总体规划》

 (本文原载于《中外建筑》2009年10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