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suoban 2012-03-03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2011-04-08 08:53:55)

这是我第二次到磁器口了

四年前一个冬天的上午,我带着憧憬来到这个闹市中的千年古镇

心情激动又欣喜,因为那时候的磁器口并未让我感到失望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磁器口位于重庆沙坪坝区西北3公里处

我们从洪崖洞出发,262直接到古镇门口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正逢周末,下车后还没进古镇牌坊,人多得难以想象

周围的食肆十分红火,让我非常想念几年前一个人在这里吃的火锅

那时候,只有主人家的一只狗和我作伴,感觉悠闲又自在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为了不让身边的朋友对磁器口太过失望

我还是避过黑压压的人群

挑了一些人烟稀少的小巷角落拍摄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磁器口是个繁华闹市,有小重庆的美誉

它在嘉陵江畔,在明朝便是水陆交通的重要商业码头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磁器口原名龙隐镇,磁通瓷

据说磁器口的得名来源于其附近沙坪窑的青花瓷

磁器口作为青花瓷的重要交通口岸,乾隆初年改了名字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正街是磁器口最繁华的一条街道

商铺林立,各种小贩,卖零食的,卖小商品的,应有尽有,跟一般的商业街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只是脚下的青石板路,还留存着历史的印记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在正街,人来人往几乎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没拍到好的图片

倒是一些小巷深处,被雨淋过的干净的石板

还透露出一股古镇特有的风味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孩子和小狗仍然乐哉乐哉的

跟大多数开发的古镇一样,这里仍然有原居民在居住

只是,青壮年都离开这里除外闯荡,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陈麻花是古镇的特产

但是,究竟哪个是正宗的陈麻花已经无从考究

家家都说自己是陈麻花的发源地

其中有一家麻花店客人排着长龙等候购买,估计这就是正宗的老店吧

但现在推销手段花样百出,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不过磁器口出的麻花确是好吃,大概不是老店也是同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吧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这家鑫记杂货铺,就是红岩一书中写到的当年地下党的联络处

虽然牌匾还在,但是几乎不再营业了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从码头上来不远处,便是之前在网上预订的青年旅馆纯真年代

其实这家旅馆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因为它靠着嘉陵江,很多房间都是可以望江的

但是相对于玺院来说,这里嘈杂许多,阳台上甚至有摆着台子打麻将的

房间的光线也不够明朗,最重要的是,店小二不够热情,这使得这家旅馆的吸引力减弱不少。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纯真年代旁边,是2010年7月洪水的水位

这样看来,纯真年代在洪水来的时候还被淹没过

难怪湿气较重,里面空气对流也不是很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游江画室值得进去瞧瞧

一来看这个别具特色小院子,二来看游江的书画

重庆攻略一书,游江还是作者之一,只是他给我们看的版本太旧,世事变迁,重庆早不是当时的摸样了

唯一让人感到有点滑稽的是,把我们引进来的阿姨似乎太热情了

热情地让我们觉得这像一场街边的小买卖

顿时失去了艺术的高雅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相对于正街的商铺来说,小巷里的咖啡馆便显得有情调许多

看电影、读闲书,这种小咖啡馆能容纳的人不多

在这里聊天读读古镇的历史倒是挺惬意的

感觉孤单了只要小移脚步,人山人海便扑面而来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陶笛公社在一些算命的、卖玩具、卖奶茶的、卖牛肉的店铺中算是比较特别的

店里的笛子也做得很精致,不是粗制滥造的小商品

最主要的是,吹笛子的小姑娘的美妙音乐吸引了我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这家清代翰林旧居也是一家茶室

主人据说是当时翰林的后代,姓曹

院子里很干净,窗子陆离斑驳充满沧桑

我们几个在这里坐下便不想离开,与老曹摆龙门阵,直到天黑才离开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院子里也销售一些商品,据说以前是画室

现在不卖画了,卖草鞋垫子卖刺绣,客人很少,估计生意也很清淡

但卖茶这个主意不错,喝茶是老重庆人的喜好,这才是沿袭传统,所以颇受欢迎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主人非常健谈,门口还挂着10年前他和央视主持人敬一丹的照片

他操一口重庆口音,但看的出来他在努力使我们听懂

某人也是个话唠子,遇到陌生人他话就开始多了,口水佬就是他这个摸样的吧

但是,很多生意就是在这种漫无目的的吹水中谈成的,哈哈

【重庆图解】古镇磁器口的余韵和没落

最后自然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这几个杯子摆法的特殊含义

别小瞧这些摆设,这可是堂口的暗号哦

左上图是为添水的意思

右上图的含义很微妙,表示身上没带银子,要暂时赊账

左下图是找人的意思,就是示意店小二帮忙找同一个堂口的人

右下图表示结账走人

这些暗号是喝茶的前辈留下来的,寓意深刻,也体现了喝茶的文化

 

虽然这次磁器口之行小有收获但心里不免还是有点小失落

一个古镇开始卖小商品,到处是算命的店铺甚至还有一些骗人的行当出现

让人感叹这个地方文物保护的失策的同时,也带着一点感伤

古镇曾经繁华,也曾经寂静过,但是这种商业化的出路却并没有让它沿袭旧时的繁荣

不知道人去楼空的深夜里,古老的街道上是否能回到历史的记忆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