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袖雅物——扇面书画

 夜风2008 2012-03-03

 

  博客顶栏图片--2 - 山间溪流 -      山间溪流的休闲屋

 

怀袖雅物——扇面书画

  • 作者:我非剩贤

      2012-01-27 20:47

  •         扇子原不过御风消暑、逐迫蚊蝇之物,约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起先采用天然材质制作,如蒲扇、芭蕉扇。随后布、帛等材料用于制作扇子,制扇工艺也逐渐提高。纸被发明后,很快被用以糊作扇面。风雅之士看到如此好的材料,没有不先动心而后用以遣兴抒怀、运笔寄思的道理。于是扇面成为一方保存字画诗词的自由土地,经过近两千年的演进,逐渐成为中国书画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国的扇面书画,源远流长。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十分名贵,曹子建为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曹操请主簿杨修为他画扇,发生“误点成蝇”的趣事。
     唐代画扇之风更盛。从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上,可以看到跟随贵妇的侍女们,手中所持之扇就是有画的,不过当时的扇子还是圆形的纨扇,亦名团扇。


    宋、元时期,团扇画极为流行,名作精品不少。

     

     

    对于扇面而言,画面的疏密有致,艺术内涵的丰富多彩,是极为重要的。做到了,往往最能表现出艺术家高超的创作水平。文字、山水、人物、花卉、建筑种种,甫入扇面,即呈别样风采,生动而别致。

     

    鉴赏一叶扇面,无论是寥寥数笔,墨竹、秋兰,还是全景工笔,亭台楼阁,笔致毫发。展开扇面,首先是对扇面的形象的评估,从画的精神、气韵、造诣、趣味及意境着眼,细细品味,来领略作者对整个扇面布局,构图的意图,笔触的深浅、虚实。水墨还是设色,更之重彩,来反映作者的思想,体味其流派的特点,作画的风格。

     

    宋代,在徽宗及画院的带动下,达到我国扇面书画的第一个高峰。

     


    不过,真正将扇面书画艺术推向极致的,是折扇面。在折扇上作书画的风气,约始于南宋。南宋折扇比北宋折扇有所改进,扇骨已插在扇面中间,也就便于书画家们大显身手了。折扇自宋代产生以后,即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大青睐。很多人极愿在这方不盈尺、周围扇形的区域一逞毫末
    明清时期,折扇书画艺术开始盛行,并在东方艺坛独领风骚。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清代的“四王吴恽”六家和“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都有扇画佳作传世。

     

     

     
     

     

       


     
     
     


        


    扇面画的内容非常广泛,神话故事、人物动态、峰峦叠石、曲溪流水、村舍楼阁、闲草野花等皆能入画。明、清扇面画则高度反映了这个领域的艺术成就。
     


     


    扇面作为书画艺术载体自然是有缺憾的。团扇、折扇不仅形制固定,面积也有限度。更受欢迎的折扇更如此,它上宽下窄,呈半圆状,且尺幅小,容易造成形象的倾斜和总体画面的不平衡,显然不宜以平常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书画家行笔之前,必须长时间揣摩构思,精心布局,下笔落墨时要求明快简洁,流畅多变,不能稍有迟疑。差之毫厘,都可能导致整个作品的不协调。
     

     

     


            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扇面画中不乏超绝脱俗的传世佳作。 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是后,书画折叠扇风气大盛,名人显贵,名家流派,文人墨客都善笔于折叠扇,遂成明清以来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折叠扇以其独特的造型--一条圆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个端点的两条圆半径的图形而定为扇形。多少丹青妙手为之倾倒。
     

     
     
     

     
     
    扇形的折扇面比起固定的卷轴、尺幅显得更加灵动自然。以至几百年来,热衷折扇书画的人前赴后继。难怪风流才俊、墨客骚人乃至青楼娇娘都要随时手执一扇,以示风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