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 刻

 农业书屋 2012-03-04

 

竹 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L91PYxwuk0/

 

 

 

 

竹子,苍翠挺拔,四季常青,洁外虚中,质密有节。一向被视为祥瑞高洁之物。我国是一个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竹文化也源远流长。竹刻艺术便是竹文化长河里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虽然纤弱,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处处闪烁着我国民间竹刻艺人们执着和智慧的光芒。你看这些竹刻作品造型各异,有的小巧精致,玲珑剔透,雕刻得细致入微。一副小小的作品,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你看那战马走卒,山川树木,村夫田叟,无不囊括其中,鬼斧神工,精美绝伦。而且布局巧妙,层叠有致,虚实相生,线条流畅,惟妙惟肖;所刻的人物,无论是弥勒、菩萨,儒者、贤士,还是彪夫、勇将,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那么,如此技艺精湛的作品究竟是怎样完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竹刻这门技艺吧。

 

竹刻,也有人称之为竹雕,是在竹的茎节上面雕刻各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者用竹根雕刻成各种人物或器皿的造型等。竹刻艺术是一种质朴而高雅的艺术。质朴是因为它取材于极其常见的竹子,有些作品还艺术地利用了竹材自身的特点,例如竹根雕作品“刘海戏金蟾”,把竹钉处理成蟾蜍背部的隆起,使作品更显自然亲切。高雅,是指竹刻作品的艺术效果而言,它以刀为笔,技法多样,技艺要求很高,雕刻而成的作品,艺术气息浓厚,价值非凡。

 

竹刻技法的分类       

           

竹刻从作品来分可分为:平面雕刻和立体圆雕两类。平面雕刻作品是以竹节为原材料,先做成笔筒或插屏等原物,再在这些原物上施以各种雕刻技法后而做出的作品。以笔筒、插屏、挂屏、搁臂、竹简为代表。立体圆雕作品是以竹根为原材料,利用它的象形之处,扩张写意,结合各种雕刻技巧,刻成的人物或器物作品。立体圆雕作品的制作,有三分雕七分巧之说。从雕刻技法来分,可分为阴文和阳文两类。阴文和阳文属于篆刻的术语。阴文就是把文字或图案凹刻到竹节表面上,使文字和图案低于平面。阳文就是让所刻的文字或图案凸现在竹节的平面之外。阴文里面依据刻的深浅又分为毛雕、浅刻、深刻、陷地深刻等。毛雕,即在竹表面上作凹刻,以刻线条为主,刻痕带有毛刺。刻字画均宜,具有很强的书画表现力。浅刻:刻痕很浅,往往需要在高光下才能看清刀痕的一种刻法,是凹刻中最浅的,以表现画的笔墨意趣为主。深刻:刻痕较深,不必借助高光即能看清刻痕的凹刻,刻书法作品,有碑刻的韵味,是一般竹制工艺品常用的方法。陷地深刻,是凹刻中最深的一种,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实际上是凹刻的浮雕,大多以雕刻蔬菜、瓜果、荷花等为主。  阳文里依据突起的程度又分为留青刻,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留青刻,又名皮雕,是皮雕中的凸刻法,把有图案文字覆盖的竹青保留,将其余的竹青全部铲去的雕刻方法。浅浮雕:又名薄地阳文,略有立体感的层次。高浮雕:不作镂空的具有相当立体感的浮雕。透雕:画面以外空白处镂空,或层次之间透空,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刻竹的技法有很多种,一件成功的作品,往往以某一方法为主,同时施用其他方法,这样雕刻的韵味更加丰富,艺术的效果才会更好。

 

竹刻使用刀具的种类

 

俗话说:“人巧莫如家什妙”。刀具是雕刻者最亲密的助手和伴侣。在竹刻过程中,它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雕刻出一件完整的作品来,没有一些功能不同的刻刀是不能够成功完成的。竹刻的大小用刀一共有五十把之多,一般要选用强度高、刀刃锋利、不易卷缺高碳工具钢、白锋钢做材料。刻竹用的刀具按其形状可分为平刀、圆刀、三角刀、弯锄刀、斜口刀。平刀的正面水平,反面可看到一个小的锋面,刀口成一条直线。圆刀的刀面有弧度,刀口成弧线弯曲,分正圆刀和反圆刀。锋面在外面的,叫正圆刀。锋面在里面的,叫反圆刀。三角刀的正面成V形槽状,锋面在左右两侧,锋利集中在V尖上,刀口成V形。每一种刀具根据其大小型号不等又包含很多把,这些刀,它们模样大小各不相同,在雕刻中却各有各的妙用。刻竹用的刀具按照其功能还可以分为打坯刀和修光刀。其中在打坯时用的,叫打坯刀。在细雕时用的,叫修光刀。打坯刀,刀都很结实,多是大小平刀和大小圆刀,用于对竹根或竹筒坯进行大刀阔斧的粗敲。刀根是筒状的,刀柄装在筒里,可用锤子敲打。一般选用硬木做刀柄,以免使用时被锤子敲断或敲裂。修光刀的型号从微小的到大的多有,刀的根部是尖形的,插在刀柄之中,不能敲打。为了在使用时便于把握,这些刀的刀柄要适当粗糙一些。在实际雕刻中,雕刻师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灵活运用各种刀具。同时也会匠心独运的创造一些其他形状的刀具。如:将一些刀加工成弯杆的弯锄刀或斜口刀。弯锄刀造型象锄头,以便伸进较深的部位挖雕镂洞。斜口刀,刀口成45度斜形。刻竹用刀,原无定形以合手为佳,雕刻者可按操作中的需求酌定式样自行改制,有时的刀形是在刻竹中体会出来的。

 

刀具的磨法

 

认识了这些刀具后,你或许有一种刀在手马上就想去体验一下的感觉。且慢,师傅有言在先:欲学刻竹,须先学磨刀。不是有这样一句俗话吗,磨刀不误砍柴工。刀磨的好,活才能干的既快又巧。磨刻竹刀,要用到两种磨石,一种是油石,一种是粉石。油石,表面粗糙,可见到表面颗粒形的组织,用于对刀进行粗磨、开锋。粉石,即粉状天的然石块,它质地细腻,没有颗粒,用于对刀进行细磨和收口。为了适应不同的刀形,通常要把油石和粉石事先做一些加工。使磨平刀的磨石,石面水平,磨圆刀的磨石,表面上呈现出高低、大小、弧度不等的沟槽。磨三角刀的磨石,小如豆荚,一边成V形的边刃。磨刀时,不同的面,要分别来磨,每一面都要磨到。

 

磨平刀时,如果先磨反面,要将平刀的斜面完全贴在磨石上,一只手握紧刀身,另一只手的中指压在刀的正面上,保持好角度和幅度,均匀用力,来回推磨。不可随意左右上下晃动。磨正面时,要将刀的平面完全贴在磨石上。需要注意的是,在磨刀时,要经常往石头上淋些水,这样,既可以让磨石保持干净,又可以避免磨石的温度升高,将刀磨坏。而且要时不时的停下来看一看刀磨的程度如何,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来磨。为了使磨石的表面均匀水平,磨平刀时,要不断的变换刀的位置,以免刀石局部凹陷,伤着刀口,将刀磨坏。当在油石上把刀磨锋利后,就要换用粉石来磨,磨去在油石上留下的磨痕,并将刀磨收口。收口时,动作要逐渐放缓、放轻,这样口才收得好。当磨到刀的锋面上,可以看到蓝色的光芒时,说明刀已磨好了。

 

磨圆刀时,要用这种表面上有起伏的沟槽的磨石来磨,依据圆刀的弯曲程度选择合适的位置,较小的圆刀一般要放在磨石的边棱上,磨刀的里壁。里壁如果是平的,就要将整个里壁完全贴在边棱上,里壁若为斜面,就要将小斜面紧紧贴着上边棱,并左右摆动着来磨,目的是让圆刀的整个里壁都可以磨到,以免使刀磨成月牙口。磨外壁时,要选择一个与刀匹配的沟槽来磨。在油石上磨好后,也要到粉石上细磨、收口。

 

磨三角刀时,要先在一个水平的油石上,分别来磨三角刀的两个锋面,锋面大小要磨得一样,不能一边锋面大,一边锋面小。磨法与磨平刀的斜面的方法相同。为防止刀刃向里卷,外壁磨好后,要用这个小如豆荚的磨石,把它放在V形刀槽中,水平地来回推磨,将三角刀的两个里壁磨平,注意磨石的形状要与刀槽的形状一致,不一致时,要在大磨石磨一磨,磨到形状一致为止。磨好的三角刀,刻起竹子来,会发出“格格”的声音,并且没有毛茬,刀的痕迹特别整齐好看。。刀磨好后,要轻轻的把它靠在柔软的海绵上,千万不能让刀口碰上坚硬的东西。并尽快擦去刀身上的水,以免刀生锈变钝。

 

刀具的使用方法

 

这些磨好的刀具,个个都是锋利的双刃剑,要想让它好好的听从使唤,还要练好操刀之功,要不然,刀子越快,手也就伤的越快。不过在练习用刀前,要对竹性有一定的了解。竹体分里、中、外三层,即:竹黄、竹肌、竹青皮,它们的构造不同,坚韧的程度也不一样。外层竹青皮质地坚韧,表面光滑,易滑刀或跑刀;里层竹簧,质地脆弱,不经刻;中层竹肌的维管束构造为纵向排列,纵向切削则夹刀,易造成撕裂,横向硬度大,抗切削。越往里去组织疏松,湿水后软如泥。了解竹体构造后,雕刻时如何运刀及运刀的力度大小便有了分寸。

 

三角刀的使用:用刀时,要先学好拿刀的正确姿势,拿三角刀时,要让刀的V字形中间点朝下,以拇指和中指夹紧刀柄两边,食指压在拇指和中指的中间处刀柄倒于手的虎口之上,无名指紧靠中指、小指自行靠近无名指,拇指、中指和食指起到稳定掌握三角刀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起到向前推动从而达到灵活运用三角刀的作用。拿刀时大拇指稍弯,其余四指伸直,拿刀的高低位置,以因个人手指而异,与三角刀的刀尖深入竹子的深浅有密切关系。它的尺度一般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头部的右侧能靠在竹平面上为宜。

 

三角刀多用来刻线条,如刻印在笔筒上的图案线条,刻松球上的松针等。练习使用三角刀时,要先练习刻直线,刻时身体要坐得端正、挺直,握刀的右手要直摆于右胸前方,左手除拇指外四指和手掌把握好竹材,拇指护在三角刀的左边上,以防竹子滚动,导致滑刀伤手。眼睛要看刀的要行之路,不要看刀尖,也不要用笔画线,要以意走刀,初学时,要以臂力推刀前行,手腕不动,三角刀尖在竹表上推进,竹丝从三角槽内吐出,三角刀尖推过的部位便刻画出一条线来。尽量做到把线刻长刻直,一条靠着一条,等刻到条条细如毛丝,均匀细密时,用三角刀刻直线的方法便学会了,接下来,学三角刀的横切线刻法,横向刻法是横切纤维的刻法,它的基本方法与刻直线时相同,但比直刻费劲,难掌握,要多练习,才能刻的得心应手,刻出与直刻一样的效果来。熟练后,再接着学三角刀的圆圈盘丝刻法,用刀在竹表面上先起一个点,然后以这个点为圆心,一圈紧靠一圈逐渐向外扩张,象水波纹之状,这种刻法,靠的主要是腕力,属三角刀使用中,难度最大的刻法,要求运刀者能灵活把握刀的运走方向。等刻到圈圈不乱细如毛发时,三角刀的基本用法就掌握了。

 

平刀的使用:平刀既可以用来跟线切割,也可以用来铲削平面。分打坯刀和细雕刀。打坯刀的拿刀方法为:左手满把紧握刀柄的中部,右手拿锤,下锤时,眼睛不要看锤,只看下刀的位置,一开始,可能有些别扭,熟能生巧,练多了,眼虽没看也一样敲的准。锤敲的力度,依据需要可大可小。细雕平刀的拿刀姿势与三角刀类同,用细雕平刀跟线切割时,多使用刀角,刀的平面向内,拿刀的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头右侧紧靠右边竹材表面,靠手腕的动力行走。左手拿紧竹片,大拇指紧靠刀的左侧,刀由左往右行走时大拇指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由右往左运动时,大拇指成了一个轴心,有刀的靠山的作用。刻时不会滑刀伤其手指。掌握了拿刀后,练习平刀的使用方法时,最好先找一块竹板,刮去竹青,用砂纸打磨平整,用木工胶,在竹板的表面上贴上备好的书法稿,待胶干后,用4-5毫米的小平刀,在竹片上刻划,刀按着书法切线时,刀要和竹板表面成直角,文字浮出的深浅,在刻划时就要掌握好,再用大小不等的平刀把竹片上文字之外的空块铲去,平底要铲得深浅一致,不留刀痕,然后再用大小不等的刮刀把整个平底轻轻刮上一遍,让文字凸显出来。这样一件浮雕文字作品就完工了,如上反复练习,直到刀能随心而动,灵活撑握,平底平整,刀刀清爽,平刀运用的基本功就掌握了。

 

圆刀的使用:圆刀多用于雕刻弧线、圆形和圆凹痕,在雕刻松球、松树皮、年轮、人物轮廓时,常用到圆刀。圆刀也分打坯刀和细雕刀。圆刀打坯刀的拿法与平刀打坯刀的拿法相同,左手握刀柄,右手握锤子。圆弧向内,沿弧形物体的轮廓线运刀。细雕圆刀用来沿弧线切割时的拿法为:用右手满把抓握住刀柄,圆弧向内,沿弧线垂直下刀,利用腕力左右灵活运刀,弧度大的用大圆刀,弧度小的用小圆刀。圆刀横向运刀比较省力,对大的起伏、小的变化都能适应。用来刻圆的凹痕时,拿刀方法与三角刀相同,圆弧朝上,刀柄倒于手的虎口上,拇指、食指从左右两边夹紧刀杆,其余三指自然靠拢,贴于竹表上。为了使用的方便,做人物圆雕时,圆刀刀口的两角要磨去,使刀口呈圆弧形,否则雕衣纹或其它凹痕时,不但推不动,还会破损到凹痕两旁的部分。做浮雕时,则应保留刀口两角,以利用刀的角尖雕刻地子角落处。另外,斜面在槽内、刀背呈挺直的正口圆刀,吃木比较深,最适合做圆雕时使用,尤其是在打坯和掘坯阶段。斜面在刀背上,槽内呈挺直的反口圆刀,吃木比较浅,能平缓的走刀或剔地,在浮雕中用得更多。铁杆弯曲形的圆刀,可以伸进较深的部位挖雕镂洞,在制作深浮雕作品时,它是一件非常有用的工具。

 

刻竹是作者的情思驰骋于竹,用刀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全凭自己的悟性,恰当地运用各种刻竹方法。使用什么技法,技法与技法之间怎样变换,往往因人而易,各有千秋。既是作者艺术涵养、技巧、风格的体现,也是作者技艺的熟练程度的表现。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初学竹刻的人来说,一定要下功夫勤学苦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只有严格的磨砺自己,不断的积累经验, 才能使行刀运凿清晰流畅,进而创作出出好的、有艺术感染力作品来。

                                 

竹刻第二集

  

在众多的竹刻作品中,笔筒和竹根雕是集中体现竹刻艺术特色的两类作品,也是古今雕刻者们最喜欢去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以这两类作品为代表,具体介绍一下笔筒和竹根雕的制作过程以及作品的作旧和养护的一般方法。

 

备材

 

刻竹所用的竹材,最好选用毛竹,因为毛竹的肌肤紧,纤维美,制作出来的作品质感好,细腻精致。选材时,要尽量选用生长在阴面的黄土山上的竹子,竹龄在三至四年左右,竹节要光滑,浑圆,没有伤痕。砍竹时,要先把竹子根部一周的表皮切断,再逐渐地从表皮往中间砍,这样可以防止竹材崩裂。竹杆砍掉后,根据需要用锯把竹竿截短,锯时要一边锯一边转动竹材,以免把材料锯斜、锯废。竹根也要刨出,用来做竹根雕。在刨竹根时,依据创作的要求不同,有时需完全保留竹子的根须,有时则无需保留根须。由于竹子的根须入地较深,很不好挖,因此挖时要有足够的耐心。截短的竹材,最好用柔软的泡状塑料膜包好,以免在扛运过程中,擦伤竹子的表皮。然后把竹杆和竹根一起小心的运回家中。搬运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切勿扔甩,滚动。

 

竹材运到家后,把竹杆按需要截成毛坯筒或者别的造型,把竹根上泥土和毛茬砍去,一起放入一个装有水的大锅中,水的多少以能把竹材完全淹没为好。倒入约10克竹材专用的虫霉灵,虫霉灵的作用是防止竹才以后被虫蛀。然后盖好锅盖,把水烧开,煮半个小时后,停止加热,当冷却至50度左右时,把它们捞出,放入清水中,继续冷却,并随手洗去竹材上的浮脂,将它们放在地上,晾一晾水,晾时要翻动或上下颠倒一下,利于他们均匀晾干。然后把他们摆在放料材的架子上面,这样有利于通风,竹料不会闷掉变黑。

 

笔筒的制作方法

 

制作笔筒坯时,首先在台虎钳的卡槽里铺一块厚3毫米的软皮,把竹筒底部朝上,夹在台虎钳中,软皮要把竹筒边包好、护住,以免竹筒与台虎钳接触处受伤。用铁刨把底部刨平,不要直推,握刨子的两手要水平的一前一后,斜着下刨,从一边向另一边推,因为竹筒壁里外的硬度,疏密程度不同,阻力也不相同。这样可以避免将筒壁刨坏。底部刨平后,把笔筒的上口也刨平。●做上口:上口一般处理成凸出的指甲圆形,即内外低中间高,呈圆弧状。做指甲圆时,除要斜着下刨之外,两手还要一高一低,将竹筒口的里外棱刨光滑,中间留圆。然后,把笔筒底部竹节处刨光,但不要完全刨平,留出一条凸起的线来,看起来会更真实、好看。●刮竹青:刮竹青时,要用木工刨铁顺着竹的纹理来刮,幅度要大,尽量每一下都推、拉到头。用力要均匀,下刀要轻,不能有撞竹的声响,以免表面留下刀痕。这样才能刮得均匀、干净、平整。为了让笔筒的底部看起来更好看些,通常要做出三个底足来。●做底足:做底足时,先量出笔筒底部的圆周长,把圆周等分为三份,在等分点处画出三个相同的底足,大小不限,以美观为主,用圆刀留出底足,其余部分用平刀把它们铲去,下平刀时,也要斜着下,三个凹处也要铲的形状、高低一致,使三个底足凸出出来。为了把底足做的更精美,还要用圆刀、平刀、刨子等仔细的修出底足的样子来。●打磨:当底足做好之后,用240号砂纸把底足、整个笔筒表面、筒口统统都打磨出来,把粗糙、高低不平的地方打磨平,用软布把灰尘擦去。这时就可以在笔筒壁上绘图了。●图样临摹:由于筒壁光滑,采用图样临摹的方法在竹筒上绘图,更方便一些。当然,如果美术功底好的话,也可以直接在筒壁上绘图。图样临摹时,拿来事先选好的图纸,在它的背面,附上复写纸,复写纸的尺寸与画稿大小一致,图画在最表面。然后将它们一起用橡皮筋固定在竹筒表面上。●刻画稿:用铅笔沿着图案的轮廓线,仔细地把整幅画稿刻印在竹筒上。然后,拿掉图纸,在桶壁上,就印上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为了避免图案磨损,看不清楚,通常要用三角刀沿筒壁上的图案线条,再细细的刻上一遍,对于初学者可以增长三角刀的其本功。●打孔:画稿刻完之后,把笔筒重新固定在台虎钳上,把花草人物等关键部位留出,用电钻在有空白的地方,一钻挨着一钻打上一条条的洞孔。洞孔的深度以画面所需的立体效果而定,可深可浅。钻孔的目的是为了切断一些表皮纤维,防止雕刻时,桶壁开裂。●打坯:打坯时,要用打坯刀,沿图案的轮廓,先横向崭断竹子的纤维,这样也是为了避免竖敲使筒壁开裂。打有洞孔的地方,下刀时,刀自然的打入洞眼线中,不滑刀,不裂竹,很安全。弧线用圆刀,直线用平刀,根据弧度和线条的长短选用不同的型号。之后,再敲竖向的轮廓。由于竹雕刻出来的画是立体的画,有高有低,层次要区分开来。这样,敲轮廓时,先把最外的一层敲出即可,哪些放在第一层,哪些放在第二层,第三层,要考虑周密,设计合理,符合审美及客观规律。之后,用平刀把空白处,即底子铲出,若要留圆凹底子,要换用圆刀。有时,也要把欲在第二层或第三层表现的部分先铲去,大致敲出第一层人物树木的立体效果。由于笔筒属于精细的制作,坯打得不多,比较细微的地方,若需打坯,一般将笔筒放在腿上,用身体和工作台将笔筒抵紧,然后打坯。并随时拿到工作台上细刻,进一步塑出物体的形状、层次来。●粗处理:细雕时要一层一层的来刻,例如做竹林,竹林的层次感很强,在做竹林时,至少要做出三层来,在做第一层时,只挑选出几根竹子,将其做出来。其余的先铲掉。但如何布局其他的竹子,要胸有成竹。第一层竹子要做的稀疏些,为的是可以透出第二、三层的竹子,这样,也更符合我们的视觉规律。第一层刻出后,要把铲去的图案再补充上去。在捣圆、镂空第一层竹子的同时,第二层竹子退后一步,正好出现在第一层的空隙中。用小平刀把它周围的部分铲出,镂空,然后,再在合适的地方小心的凿出第三层竹子,在凿挖第三层竹子时,由于部位较深,一般的刀子不好用,要用这种弯杆圆刀深入到竹子之间进行掏挖。●细刻与修光:竹子要做得苍劲、挺拔,作竹节是关键,竹杆捣圆后,按下密上稀在竹子上画好竹节,用平刀在竹节处刻出阴线,阴线上下作成骨头状突起,节间过渡要自然,这样做出的竹子才有生命力。刻人物五官时,先要把脸形修好,脸形与人物的表情,五官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脸形确定下来后,表情自然也就有了。先在脸坯上打一下草稿,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布局好五官的位置,然后,用小圆刀或小平刀,刻画出眉、眼、口、鼻来,几刀下来,一个生动的面孔就跃然而出了。要刻出形神具佳的人物来,一方面要有悟性,一方面也要多学多练。要刻好一件上等深浮雕竹刻笔筒,最简单的也要一星期左右,工期长的要半年以上。它是长工细活,这也是竹刻的难关,最能段炼刻竹人的耐心、修养与功底。做松针、松树皮等细部处理,一般都放在最后才做。刻松针,要先在松球上点一个点,然后向四周画上射线,之后,用三角刀从中心点向外刻出发散的、细密的线条来,个个如此,这样,一顶顶形如小伞的松冠就刻好了。做松树皮时,要先在树干上画出一个挨一个的,大小不等的圆圈圈,之后,用不同型号的小圆刀,将这些小圈圈刻出,把圈圈之外的部分铲掉,让小圈圈凸出在树表上,并耐心的修出小圈圈之间的交叠、层次效果来。需要注意的是竹子表皮和竹肌纤维的美要留到恰到好处。每一处都刻好后,便可以对笔筒进行打磨了。

 

●打磨:打磨时要备好不同型号的砂纸,如:240号、400号、600号等,型号越大,砂越细。在打磨时要按花草人物的条纹来打磨,要做到用砂纸如在运刀,这样不至于把细节部分磨平。先用240号砂纸对作品进行一遍粗打。要打磨出骨骼般细腻光滑的效果来,通常还要再用 400号、600号砂纸各打一遍。打磨镂空的竹杆时,要将砂纸撕成小条,将小条穿进空隙中,左右摆动着将竹杆的一圈都打磨上。大空隙用宽条,小空隙用窄条。打磨较深的部位时,要把砂条铲在一个细细的签子上,伸进内部来磨。作品要做的精细,每一处都不能忽略。打磨好后,把笔筒检查一遍,没有缺憾后,这样一件作品就雕刻完成了。为了防蛀,通常要给作品刷一些油。一般使用核桃油。上油时,要准备两个盘子,一大一小,把油倒于小的盘中,大盘用来放作品及接作品上淋下的多余的油,在上油时,里、外、边、角,每个地方都要上到,而且要上得均匀。刷较深的作品时,要使用长毛刷子。油上好后,要晾上一个小时,再把多余的挂在作品之上的油刷去,就可以拿到陈列柜,存放起来了。

 

竹根雕的制作

 

由于竹根,各具形态,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这也正是竹根的价值所在。做竹根雕时,要把竹根材料的造型反复地观视,依据它的天然形态,在脑海中对它进行艺术性的想象,结合自己想要创做的作品的造型,挑选出合适的竹根来,例如要制作“刘海戏金蟾”这件作品,就要挑选一个瘦长的,略扁,根梢处略突起的竹根。下面就以这件作品为例简单介绍一下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的粗处理:竹根选好后,先在底部做一下标记,把它固定在台虎钳上,将底部锯平,使整个竹根立起来的形态更符合要刻人物的形态。然后把留下的部分重新固定在台虎钳上,将竹根坯上没铲掉的须茬用打坯用的大平刀铲掉,铲时也要斜着下刀,从茬子的两边向中间铲。再把竹根尖上多余的部分去掉。●绘图:竹根铲好后,即可根据竹根的造型在竹根表面进行简单的勾画。在竹根上勾画时,比例、布局要安排得当,图是雕刻的依据,图若画的不合理,便很难作出合理的作品来。做圆雕不象做平面雕,有图纸可临摹,这就要求制作者要有很深的绘画功力,及综合运用各种技法和对作品进行全局把握的能力。会巧妙的利用竹根的天然象形之美,并进行扩张写意,创造生发。所以,制作立体圆雕有三分雕七分巧之说。

 

●打坯:画好后,把竹根在台虎钳上固定好,用打坯刀,沿轮廓线,先大刀阔斧的敲出主要部位的轮廓来,如:先将人物的头和脖颈出敲出,将手、袖的立体效果凿出等,这样,竹根便初步显出了人物的比例和造型来。接着,再把人物服饰的褶皱、线条,配饰等一一敲出。刀具的选择和使用,一方面取决于轮廓的形状,一方面也和雕刻者的喜好有关。一般情况下,长的直线条用大平刀,短的直线用小平刀,大弧线用大圆刀,小弧线用小圆刀。如:刻人物的头发时,要用大圆刀将头发的自然弯曲刻出。轮廓之外没用的部分要铲掉,铲时多用平刀,弧沟部位如人的头部与颈部交叉的地方,要用圆刀来铲。这时用的圆刀,刀口不带角,带角不容易向前推动,而且有可能铲掉有用的地方。圆雕属于立体雕刻,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来处理,打坯的工夫很大。打坯雕刻的深浅要撑握好,只有正确地挑拨判断竹纤维的肌理,才能在雕刻时减少作品的报废率。俗话说:一锤剩过十刀。在粗处理时,处理得到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蟾蜍身上竹眼的保留。坯打好后,人物的初步造型便出来了。一件成功的作品往往要花费作者很多的时间与心血,接着要拿到工作台上进行细雕和修光及打磨、上油等工作,方法和技巧与制作笔筒时相同。

 

历经百锤千刀之后,一件“刘海戏金蝉”作品才能制作完成。制作者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及勇攀竹刻艺术高峰的信念,是很难制作出上等的竹刻作品来的。当我们赞叹竹刻作品时,我们更是在赞叹作品的制作者。制作一件竹刻作品,无论是小的掌中把玩之物,还是大如屏风之类,无论是立体人物、器物雕刻,还是平面的臂搁、笔筒之类,都要经过选材、材料整理、防腐处理、毛坯加工、图案绘制、制作粗坯、细部雕刻、砂磨打光、上油、打腊、染色、干燥等多道工序,快者也要十天半个月,慢者三个月五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都是常有的事。非一朝一夕可得。这就要求竹刻者们,要有吃苦的精神,钻研的劲头,和对我国竹刻艺术深深的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登上竹刻艺术的高峰,才能将竹刻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不断的发扬光大。

 

竹刻作品的作旧与保养

 

由于有人喜欢清水出芙蓉般肌肤、纤维清晰可辨的原色作品,有人喜欢色调古朴,带有远古遗风的作品,所以,有时会对原色的作品进行一些简单的作旧处理。作旧不是为了以新充古,只是换一种方式展示竹刻作品的艺术之美。

 

1、竹刻作品作旧方法:

 

●煮:对作品进行作旧处理时,要先往一只装有适量水的锅里,分别加入两勺黑纳粉、两勺黄纳粉、两勺紫红粉、两勺大红粉色料,盖上锅盖,把水烧到大约50度左右时,把笔筒放入锅内,锅中的水要高出笔筒3公分,以免锅中水分蒸发,笔筒露出水面,使着色不匀。等锅中水煮沸后,再用小火煮上78小时,让作品吃透颜料,然后熄火,让水慢慢冷却到40°—50°左右,带上塑胶手套把笔筒取出。煮好的笔筒色如琥珀,润泽通透,很是好看。

 

●清刷:把笔筒放入干净的温水之中用棕刷洗刷一遍,刷时要把每个地方都要刷到。放到一边把水晾干。再放置阴凉之处慢慢阴干。在阴干期间,不要让作品遇水、吹风。

 

●打磨:作品晾干后,用600号砂纸和1000号砂纸打磨抛光,用长毛刷刷去灰尘。

 

●打蜡:由于刚上过油的作品不能立刻放入锦盒中。如果欲将作品放入锦盒中收藏,最好给作品打上蜡。打蜡的方法与上油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油是液体,蜡是固体。作用和效果也与上油相同。这样,在盒里放些樟脑丸就可以收藏起来了。

 

2、作品的保养: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保存环境的变化,竹雕作品会出现一些瑕疵,如:开裂、发霉发硬、虫蛀等,为了更好地保存竹雕作品,让作品愈久远愈古香。

 

日常中要注意对作品进行保养,将作品存放在温度20℃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60%左右的地方。而且平时要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蛀虫危害。当发现作品的表面产生污垢时,应该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把它擦掉,如果发现作品干裂,要给作品上一些油或打上蜡。霉雨季节勿上油,要经常用毛刷去霉,干燥季节以半月上一次为好,经过反复地上油保养,抚玩后,竹色会加速转深,神采焕然,仿佛得人之精气。赏竹玩竹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修养。最高境界便是人、竹融为一体。我为竹来竹似我。但要注意轻拿、轻放,动作和缓、适度。以不损伤竹雕本身为前提。●存放和取拿笔筒时,要防止坚硬之物摩擦或碰撞到作品表面。●平时取拿摆放或移动作品时,要注意取拿的方法,正确的取拿方法应该是一只手握持上端,另一只手托住底部,轻提轻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