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黛玉的近与宝钗的远

 月未圆书斋 2012-03-05

黛玉的近与宝钗的远

        大手笔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的众多人物,能长久地震撼读者的心灵,原因在于不但写出了“怎么做”,还写出了为何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必然规迹。就以贾宝玉为中心来说吧:围绕在他周围的一些少女,由于各自的心理和行动不一样,因此,想和宝玉亲近的表现亦不相同。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表现为一个“近”字。宝黛从小同吃同住,耳鬓厮磨,自然比谁都“亲密战友”。两个人求近之心极切。即便后来有怡红院和潇湘馆之隔,也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有时竟达到“不避嫌疑之处”。宝黛之间,真可谓人近、心近、情亦近。因为“近”,“不虞之隙、求全之毁”,口角、争拌相继而来;因为“近”,常有担心和试探:“既有你我,何必又有金玉之说”?也因为“近”,情深、爱炽,猜疑常来,伤心痛苦多。这正是黛性格的联动规迹。

        宝钗就不然了。她对宝黛的亲近,心里有数但表面上却“淡然不觉”,甚至有意“避开”。《红楼梦》二十八回写她:“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送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宝钗不愿意宝玉吗?不是。薛家母女的心目中,早就认定了宝玉,既然如此,宝钗为何又远着宝玉呢?宝钗正是从自己的处境出发,藏而不露心机的:她是以远求近。曹雪芹以巨匠之笔,剖析了宝钗的“远”:在礼仢森严的贾府,远了,上下不以“轻狂”、“痴病”非难,可以讨得好印象;远了,会在宝玉心中留下悬念;远了,会在人们心理上强化“金玉相对”之说。总之,宝钗和宝玉,“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如此,宝钗只有通过行动上的远而达到实际上的近。这就老子所说:“欲抑之先扬之,欲近之先远之”的道理。 

       可以说,黛玉之近和宝钗之远,都是环境和性格决定的。黛玉之近,表现出真挚和个性解放的要求;宝钗之远,则是城府和伪诈的反映,而这,又是符合封建礼教的首先规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