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一个佛教徒的人生感悟

 琴兒 2012-03-05
佛教从古至今以精深的佛理,玄妙的禅机和离世清苦的修行生活,感染失意落拓者,作为人生最后的归宿。参佛的人生恰如莲花,根植于污泥,花出于清水。佛文化,以般若神韵渗透入艺苑之中。《红楼梦》流露出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等佛教思想,体现佛教色空观念。荣、宁二府有享不尽的荣华,也终将摆脱不了火烬烟飞的厄运;宝、黛情深意长,最后也只是落个生离死别;大观园里的诸多姐妹,终究逃脱不了颠沛流离,身委尘土的命运。曹雪芹便是通过写《红楼梦》,而了却一段挂碍,扫除一抹心尘,最后遁入空门,隐身山林。所以,红楼之梦,禅意森森,唯有佛语能解:《红楼梦》其实就是表达了一个佛教徒对本身以及周边生活的记录和感悟。
  一曲发人深思的《好了歌》,阐明今世一切皆是虚空的道理:人生所以有痛苦,苦就苦在对于梦幻般形相的苦苦追求,执着追求,终日浮沉于物质世界并因而累及精神世界。如果一旦彻悟佛法,参透生死,既无得失之虑,又无荣辱之分。世间的一切,犹如梦幻般的短暂和虚空。惟有把精神从物质世界的牢笼里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脱离尘世的种种苦难。从《好了歌》中可以读出曹雪芹劝说迷悟众生,抛弃眼前功名富贵,信奉佛教,超然物外的思想。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销两鬓霜。与其痴迷纷扰的人间,不如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方能解决人生的一切苦难。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作为红楼梦主要的陈述对象,宝玉和黛玉缠绵的爱情,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有而非真,虚无缥缈。告诫世人,要窥破红尘,从假有中悟到性空之理。更不要提那些“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间诸法无常,空掉一切才是最好的归宿。“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假假真真,贪嗔痴因,都可以读出作者极深的佛教般若思想。
  曹雪芹看够了荣、宁两府的恩恩怨怨,枯荣起伏,悟得人算不如天算,有为法究竟空,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人生无常苦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而那些大观园里的那些如花的青春,友谊,爱情,都只不过是风雨之前的美景,只消一场风云不测,便烟消云散。只待“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青春无常、富贵无常、生死无常,唯极乐净土为五浊恶世众生提供解脱之路。
  尘世万物皆归虚空,《红楼梦》中多处隐含了这个佛家思想。无空不自在,自在无不空。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生活在凡尘之中的人是很不易的。日月如梭,人生易老,世间的情欲无法看透看破。宝玉对仕宦之道、安邦济世之学不仅痛恨有加,而且天生就有一种厌恶之心。“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因此,由于他能够退步抽身早,所以才得以保持真性情,把那纷纷扰扰全看透,不留一些恋栈之意。 
  《红楼梦》便是曹雪芹自身的写照,他的一生也经历了一场梦幻般的生活变迁。由“当年笏满床”的大户人家伦落为“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山居贫民。在如梦的人生里,使他悟到了“一切皆空,终归于无”的佛学思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用自己辛酸的经历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和受苦受难的众生一样,向往着佛像的安详仪容和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庄严妙境,那是一个美好的去处:没有人世烦恼,只有空灵的梵音,七宝莲台,佛光普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