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后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差筹集了多少资金

 乐乐耘耘 2012-03-06

核心提示:凌志军认为,农村工业化的税收政策,以及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方式,从农村拿走了大约6,000亿人民币元。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临沂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作者:巴志鹏,原题:《建国后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分析》

一、剪刀差:概念与测算

剪刀差是在工农业产品的长期交换中,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由这种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剪刀状差距。剪刀差有比价剪刀差和比值剪刀差两种表现形式。比价剪刀差指的是当农产品相对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时,工农产品交换价格间的剪刀状差距。比价剪刀差是就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变化而言的。比价剪刀差只反映了剪刀差的表象,没有说明剪刀差的本质,而且仅仅分析比价剪刀差,往往不能正确解释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因为实际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价格背离价值的可能性,所以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相对价值的变化,即比价剪刀差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存在工农产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于是另一个关于剪刀差的概念“比值剪刀差”被提了出来。“比值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由于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形成了背离价值的差距。其实质是工农业产品价格朝不同方向背离价值。

剪刀差,尤其是比值剪刀差,涉及到价值的变化,而价值估量又是迄今经济学界尚未解决的难题。因此,要正确评价我国解放后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变化是不容易的。由于比价剪刀差只涉及工农产品自身价格的纵向比较和他们之间的横向比较,方法较为简单,数据资料容易取得,所以人们对剪刀差的计算也就从比价剪刀差开始。若想知道农民换回相同数量的工业品,要比基期多用农产品数量的百分比,可以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为基数,套用下述公式:

比价剪刀差的相对变化幅度=(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100%-100%

若想知道农民用相同数量的农产品比基期少换回工业品数量的百分比,则以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为基数,应用以下计算公式测算:

比价剪刀差的相对变化幅度=100%-(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100%

我们还可以对剪刀差的绝对量进行公式测算。剪刀差的绝对量是指国家通过价格渠道每年从农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中转移出去的价值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剪刀差绝对量=(价格转移总额÷农业总产值)×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在该公式中,价格转移总额是指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全部工业品价值同其实际价值的差额,或者全部农产品的价值同其产值的差额。实际上,农产品相当大一部分并不实现与工业品的交换,因而也就不存在价格转移的问题。但它不同于价格转移总额。后者是指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全部工业品价值同其实际价值的差额,或者全部农产品的价值同其产值的差额。计算价格转移总额时为了方便而假定全部农产品都是商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