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作文——第一次(中考辅导)

 MouseHappy 2012-03-06

话题作文——第一次

[设计]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第一次”。你也是这样,比如第一次学会写字,第一次发表作品等等。第一次,意味着不断探索,意味着迎接挑战,意味着不断成熟,意味着人生意义的升

华。可以这样说,第一次越多,人生也越发地多姿多彩。请以“我”“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指导]

受“我”与“一次”的限制,表述的人称必是第一人称——“我”,写“我”的经历,而且是“一次”历程。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示例]

我第一次做家教

    说起我第一次做家教的事来,还真是有趣。

    我的学生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男孩。从他父亲的介绍中,我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听话而又极其勤勉的孩子,可就是不知为何成绩老是上不去。当时,我的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为此,

我特地从学校赶回家向我那已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父亲“取经学道”。父亲的点拨,使我信心倍增。我首先对我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包括笔试和口试的全面测试。我很快发现,由于他语文基础平平,而导致了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不能很好地发展。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便以语文科目为突破口,结合他平日在校的课程安排,对症下药,制订了一套合理的方案。这样,尽管我自己在校的课程总是排得满满的,且那些繁杂、枯

燥的必考课常常将我弄得头昏脑胀,但我每次拖着疲惫的身子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走出学校,摇身一变,又以一个家庭教师的身份站在我的学生面前的时候,我竟然疲倦顿消。我向来极不主张“填鸭式”的教学,所以无论是教什幺,我都不是直截了当地下一个定义,来一个概括.或是即刻道出整个解题过程与答案,而是想方设法加以旁敲侧击,让其自行融会贯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过后,我的学生不仅解题思路宽了,思维也敏捷了许多,成绩由原来的中等水平一下子跃居前茅,而且,一直很稳定地保持了下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

被一所重点中学录取。

    这初次尝试的成功,令我激动不已,因为,我终于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初次尝试的成功使我一下子从往日的消沉中彻底走了出来,以更加积极

的态度和热情去直面人生,去走好那条属于我自己的七彩人生路。

[点评]   

本文选材新颖,叙事具体。对一位小学生的辅导帮助,有问题的分析,有采取的方法步骤,有效果的说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尤其是末尾的总结、体会,更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示例]         

我差点卑鄙了一次

一进中学,就去当寄宿生。

那天大清早,老爸老妈送我去新学校。老爸驾车驶进校门,守卫挥手示意朝里开。嗬,家长送孩子的轿车可多哩!一字儿排列在操场上,有雪铁龙、丰田、别克,甚至奔驰,这真是新世纪学生报到的新景观。唉,老爸的普桑显得有点寒酸相呢!

出了车,我们商量定:老妈去替我报到;老爸去缴费;我嘛,去宿舍抢个下铺,因为我胖,睡上铺怎幺爬?

我冲进宿舍,眼前的事实让我失去思考十分钟:五个下铺都被占了,就连五个上铺也只剩下惟一的一个。天啊,怎幺办?

呆了很久,等老爸为我铺好了床,别的同学的床也差不多铺好了,此时,我发现有一床下铺竟没有动!我的眼睛顿时一亮,尽管那张床上有一张凉席。

忙了大半天,父母走了,我也与室友们打得火热。大家了解到我的苦衷,都支持我换铺。“恐怕不好吧!”我说。

“怕什幺?”大家说。我犹豫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人吼了,比我还急。望着高高的床,我进退两难,企图以能爬上去换取他们的谅解,可是险些摔下来。我心一横:我也学着卑鄙一回!

我动手将下铺的凉席掷到上铺,转眼,我做了下铺的主人。正忐忑不安,那床铺的主人来了。我害怕了,装作没看见。

那位阿姨看着坐在下铺的我有点疑惑了:“同学,这是你的位置?”

“嗯!”我哼了一声。

“我刚才明明把席子放在下铺的,怎幺变成上铺了呢?”她似乎在自问。

我紧张极了,心扑扑乱跳,为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我决定沉默。

“妈,我就睡上铺吧。”阿姨身后叫阿福的男孩打破沉默。阿姨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的心跳慢了下来,剩下的高兴已不多了。

突然间,我发现阿福的脚有些跛,走路一瘸一瘸,可他还在艰难地往上爬。我的心震撼了,自责刹那间涌上心头,怎能为一己之私强占他人的利益,况且他脚还有残疾!太不该了。

“阿福,你到下铺来睡,我和你换回来!”我的勇气都挤出来了。

“什幺?”阿福诧异了。

“真的。”我站起来,让出本不该属于我的下铺。

现在,我仍睡在上铺,我和阿福成了好朋友。可一想起那一次卑鄙,这脸,不禁“涮”地就红了。

[点评]

战胜自我,主题有现实意义。

城市里,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部分家长宠爱,这些“小太阳”滋生了些自私思想,因为家里人都绕着他(她)转嘛,形成他(她)“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本文记述了一次抢下铺,最后还是铺归原主的过程,表现了自我战胜了卑鄙。这样的主题,很有教育意义:在集体生活中,自我第一还是他人第一,关系到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的大问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没落阶级的腐朽思想。“我”能自责,不能“为一己之私欲强占他人的利益”,才是在社会上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着也是做人最起码的道理吧!

[示例]         

我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

    放学后,我独个儿背着书包慢悠悠地走着。

    “同学!”我听见后面有人喊我。

    我转身一看,是个高个子男生。他会喊我吗?——不会。正转过身来,他跑到我身边,塞给我一封信。我下意识地接到手里,见信封上写着“内详”。拆信一看,原来是他给我的约会信,心不禁啪啪啪跳得剧烈,脸上有些热烘烘。再掉头看去,他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

    他,还是学生会的干部哩。此人潇洒、果敢,被人誉为“白马王子”。他怎幺会给我这个不显眼的小不点写信呢?

    “这信得交给老师!我向学校走去。可是不知为什幺,脚步渐渐地慢下来了。我已经十六岁了,遇事得自己解决。他只是约我明天下课后去公园会面,信上不见恶意,没有其它过

分的叫人难堪的词语,充其量想交个朋友,他是这样真诚、热情,我能还之以告密吗?我掉转身,向家里走去……

    走到家门口,我也主意拿定:明天去会一会他。

    夜晚,坐在写字台边做作业,不知怎幺,老是走神。放下钢笔,想拿圆规,不料把铅笔握在手里。爸爸来看我做好的作业,发现五道数学题,做错了三题。爸爸说:“你怎幺啦?”我怎幺回答呢?——咳,那信,那身影,在我眼前忽隐忽现……

    我想起电影《十六岁的花季》,童老师对陈非儿说:“莫让小船过早地靠岸……”心上像被人猛地一击,似乎清醒了起来: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绝不能让路边的花花草草绊住了

脚;小船还刚驶出港湾,决不能过早地靠岸!

    我毅然走进卫生间,将那信撕了个粉碎,扔进抽水马桶,一旋,放水,那些纸片顿时无影无踪。那信激起的感情的波澜,一下子平平静静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事嘛,

只有他知,我知!

[点评]                 

出色的心理描写。

    本文运用了两种心理描写的方法:一种是直接描写。例如接信后“心不禁啪啪啪跳得剧烈”;想罢《十六岁的花季》中童老师的话,就“心上像被人猛地一击”。直接描写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写思想活动,俗称内心独白。例如“他怎幺会给我这个不显眼的小不点写信呢”、以及后文的一段思想斗争。第二种是间接描写。人们的心里活动,往往溢于言表。所以常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描写折射心态。例如写做作业时,“放下钢笔,想拿圆规,不料把铅笔握在手里”,心不在焉,思想走神。

    一篇短文,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手法多变,读罢宛如看到了“我”的“心电图”,不能不为此叫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