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五千年》似是而非说汉字

 昵称110877 2012-03-07

《汉字五千年》似是而非说汉字

丁启阵

 

看了几眼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的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觉得其中一些说法有些问题。但是,苦于抽不出整块时间把节目从头到尾看一遍,于是只好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结果,看到了这部纪录片的分集简介文字。

简介中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这里略举几例:

 

1.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纪录”。

 

先看权威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两个相关词条的解释:

 

【汉字】记录汉语的文字。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文字】①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②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英文等。③文章(多指形式方面):~清通。

 

《汉字五千年》中所说的“汉字”,应该是“记录语言(汉语)的符号”,而不是“语言(汉语)的书面形式”,更不是“文章”。

这就出来一个问题:作为汉语言的记录符号,汉字跟“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之间,并不直接发生关系,中间隔着汉语。也就是说,三者之间是如下关系:

 

……文明→汉语→汉字

 

撇开、跳过汉语,直接说汉字记录“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逻辑有问题。按照这种逻辑推演,汉字刻在甲骨、竹片、石头,印在纸张上,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甲骨、竹片、石头、纸张等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呢?

    我认为,比较准确的表述是:“用汉字书写的汉语文献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纪录。”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汉语,其次是作品。汉字是汉语的符号,作品的载体,起的是另一个层面(工具层面)的作用。

    “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纪录”,夸大了汉字的作用。

 

    2.“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这里,显然把“字”与“词”混为一谈了。“民胞物与”,出自宋代理学家张载的《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要爱护、爱惜人和一切物类。“承载”这个理念的是“民”(人民)、“胞”(同胞)、“物”(物类)、“与”(亲附)这四个词。同样,承载“仁”、“理”理念的,也是“仁”(爱)、“理”(伦理)这两个词。如果把它们理解成文字学上的“字”,那就意味着:口里说出来的“民胞物与”、“仁”、“理”,有可能无法承载“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的“基本理念”了。

儒家、理学家的许多理论起初都是讲学时的口语,写到纸上是第二步的事情。“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这一句话,等于把这些儒家、理学家先生们的讲学之功置于可疑之地。

 

3.“从与神沟通的甲骨文,到皇帝使用的小篆,再到大规模政治统治所需要的隶书等等方面……”。

 

商周时期人们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迄今为止发现的,多是占卜之辞;文字学研究者们也尽可以推测,那个时代的识字者有不少人是巫师;关于仓颉造字,《淮南子》中也有“天雨粟,鬼夜哭”的说法。但是,以二十一世纪的人的立场而直接把甲骨文说成“与神沟通”的文字,未免过于返祖,把神话传说当成了汉字的真正起源。认识水平,比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至少落后了五百年。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叙》)

小篆,秦朝统一中国之后,以秦朝文字为基础、对大篆进行简化的一种字体。秦朝大臣李斯编写《仓颉篇》,赵高编写《爰历篇》,胡毋敬编写《博学篇》,用的都是这种字体。说白了,小篆就是秦朝推行的简化字,是推行全国的文字。这种字体,怎么变成了皇帝使用的文字呢?

隶书,是战国时期开始、由下层官吏主导的一种简化字。起因是偷懒,是为了应付繁忙的“官狱职务”。可见是一种来自下层的简便字体,跟政治毫无关系。

 

4.“汉字在亚洲地区形成了一个面积空前广袤的文化版图”。

 

没错,文化界早就有“汉字文化圈”的说法。“汉字文化圈”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但不是一个准确的学术概念。包括中国、北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在内的国家,文化上有相当大一部分具有同源关系——中国在政治、经济、民俗、语言等方面,都曾深刻影响这些周边的国家。汉字的使用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语言的渗透才是更加重要的。举个例子,越南、北朝鲜、韩国都先后废弃了汉字的使用,另外采用自创的拼音文字;日本对汉字也进行了改造、限制,还创制了自己的拼音文字。但是,它们语言中的汉语成分,主要是词汇、读音,至今仍大量存在。例如,韩国语中,书面语体的文章中有百分之五六十的词汇是汉语词,口语体文章中也有百分之四五十的词汇是汉语词。

汉字不用了,少用了,但汉语词汇、读音仍在继续使用。“汉字文化圈”的说法,实际上大大低估了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不如改为“汉语文化圈”。

 

5.“汉字的字库就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库”。

 

这句话有点抽象,它的展开形式是:“汉字和西方符号文字本质的不同在于,几乎每一个汉字本身都是由精神价值构成的,单个的字块放在那里已经直白地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坏的。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伦理价值的结晶。”

展开之后,同样令人费解。汉字和西方文字都是语言的符号,所不同的是:汉字是表示音节的文字,拼音文字是表示音素的文字;汉字有一定的表意功能,拼音字母没有表意功能。如此而已。如果汉字是由“精神价值构成”的,单个字就能“直白地告诉”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坏的”,那么,语音、语义结合体的词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使用词汇、按照语法写成的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如果“汉字的字库就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库”的判断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尽可以把所有大小公私图书馆都毁掉,只留下《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几部字典就可以了。

为了夸大汉字的价值,张(文献典籍)冠李(汉字)戴,否定了一切汉语文献典籍的价值,有点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啊!

 

据说,有关部门摄制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与风采,讴歌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用心良苦,日月可鉴。对此,我深表敬佩;

作为在大众媒体(电视)播出的影音节目,设定的受众既不是专家学者,也不是相关专业的莘莘学子,因此不能不使用炫惑技巧,不能不讲究视听效果,不能不追求收视率。对此,我也完全能够理解。

但是,我以为,过度的夸张,效果不一定就好。有时候,真实的东西更有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