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言运用题“新宠”——哲理题

 MouseHappy 2012-03-07
高考语言运用题“新宠”——哲理题
作者:卢勇

    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部分是历年高考试题命题者的试验田,许多题目一出现就令人耳目一新。近年来,在这些试题中,哲理题成为高考命题者的“新宠”。所谓哲理题,是指那些通过一定载体来寄寓一定哲理,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题目。哲理题题型设计灵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能够体现语文“立人”的特点。因而,她深受命题者青睐,成为高考语言运用题的“新宠”。笔者研究发现,哲理题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通过漫画来寄寓哲理
    这类试题的内容以漫画形式呈现出来,要求考生根据漫画内容或是概括内涵或是为漫画拟标题,或是拟写广告词等。如2005年湖北卷第23题: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答: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答:
    本题改变传统文字试题直观性差的弊端,考查学生对漫画寓意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命题者欲把漫画的表层形式和寓意的深层内涵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查。诸如此类题,在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中也有出现。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看图,把图画内容转换成文字语言,然后思考她所蕴涵的道理。切不可草草看图,匆匆作答。
    二、通过寓言来寄寓哲理    
    例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第24题: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 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总结寓言的寓意。我们首先必须读懂这则语言的意思,理解其内容、主旨。这则寓言讲的是螃蟹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螃蟹妈妈只是用言语来教小螃蟹直爬,却没有以身示范。当她自己亲自体验时,她才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寓意的落脚点在文段最后的一句话。
    再如2006年浙江高考语文样卷第23题,要求阅读下面的语言并概括寓意:
    一只蛋壳里的鸡,正准备顶破蛋壳,忽听外面的同伴说:“下雨了,快躲;刮风了,快逃;猫来了,快藏!” 蛋壳里的鸡一阵紧张:“多亏我没有出去,原来外面如此烦恼,我何不舒舒服服地蹲在壳内呢!”不久,这只小鸡未出世便憋死在蛋壳内。
    很明显,蛋壳里的鸡面对困难,一味逃避,最后死在蛋壳里。这则寓言告诫人们,面对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
    三、通过诗歌来寄寓哲理
    如2002年北京卷第24题: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这道题首先要准确分析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原作是一首短诗,所抒写的对象是“墙角的花”。但更为重要的是,“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表达了一种讽喻,隐含着深刻的哲理。题目要求另选一个事物,通过情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因此,把握事例形象特点,揭示蕴涵的寓意是做好这道题的关键。
    四、通过词句采寄寓哲理
    例1、2005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第23题,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半”字是一个很昔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______意在______再如,______意在______。
    以上这些话,借助“半”字,生动地道出了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
    例2、2006年北京朝阳区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23题:很多词语都带有哲理,揭示出相关的道理。如“______”,说明______。以上这些话,生动道出了关于读书学习的道理。
    以上两题都是利用词或句子来寄寓哲理。这类题目就一个事物或某个词语,要求考生对其解说或阐述。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围绕话题,抓住事物的特点或词语的含义,揭示其蕴涵的哲理。例1中话题是“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要求阐发的是关于“半”字的词语并解释其理趣;例2中话题是“读书学习的道理”,同样要求找出相关的词语,并阐发具体的含义。抓住这一点后,考生就可以很轻松地从自己的语文积累里找寻出相关的句子来。
    总之,无论是漫画型的哲理题,还是寓言型的,抑或其他形式,它们无不透露着命题者的意图:语言运用题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寓理题,只要我们仔细审题,有效突破寓理载体,正确合理的表达,就可以对此类问题迎刃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