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九 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和其他性状调查

 LM0318 2012-03-07
   一、目的
    学习和掌握水稻测产及性状调查的方法
    二、内容说明
    (一)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在水稻收获之前,根据被测产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再从各等级中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田块作为测产对象,从各代表性田测得的产量,分别乘以各类田的面积,就可以估算所测地区的当季稻谷产量。代表性田的常用测产方法有两种:
    1. 小面积试割法:在大面积测产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田块,进行全部收割、脱粒、称湿谷重,有条件的则送入干燥设备中烘干称重。一般情况下则根据早、晚季稻和收割时天气情况,按70-85%折算干谷或取混合均匀鲜谷1kg晒干算出折合率,并丈量该小田块面积,计算每亩干谷产量。
    2. 穗数、粒数、粒重测产法: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每亩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粒重的相乘积,对这三个因子进行调查测定,就可求出理论产量。
    选好测产田后,即取样调查,根据田块大小及田间生长状况取样点(调查点),取样点力求具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八点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等。当被测田块肥力水平不均,稻株个体差异大时,则采取按比例不均等设置取样点的方法。
    确定样点后,进行下列步骤进行调查:
    (1)求每亩穴数:测定实际穴、行距,在每个取样点上,测量11穴稻的横、直距离,分别以10除之,求出该取样点的行、穴距,再把各样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行、穴距,再把各样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行、穴距,则求得:
    
    

    当被测田志为抛栽秧时,可用制作规范,面积为1m2的木制方框在样点上框蔸计穴,求出平均每方米实际穴数再乘以667即为亩穴数。
    (2)调查平衡每穴有效穗数、求每亩穗数:在每个样点上、连续取样10-20穴(每亩田一般共调查100穴),数记每穴有效穗数(具有10粒以上结实谷粒的稻穗才算有效穗),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穗数,则求得:
    每亩穗数=每亩实际穴数×每穴平均穗数
    (3)调查代表穴的实粒数,求每穗的实粒数:在1-3个样点上,每点选取一穴穗数接近该点的平均每穴穗数的稻穴,数记各穴的平均每穗总粒数,统计每穴平均实粒数(可将有效穗脱去谷粒,投入清水中,浮在水面的谷粒为空粒,沉在水底的为实粒),以每穴的总穗数去除总实粒数,得出该点平均每穗实粒数,各点平均,则得出全田平均每穗实粒数。即:
    
    

    (4)理论产量的计算:根据穗数、粒数调查结果,再按品种及谷粒的充实度估计粒重,一般每公斤稻谷34000-44000粒。
    
    

    若已知该品种千粒重,则按下式推算产量;
    每亩产量(kg)=[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g)]/(1000×1000)
    (二)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结合测产取样,从调查田选取10个代表穴,拨出稻株,拨时注意保持较多的根系,洗去泥土,观察根色,然后小心分株,注意不要把分蘖误作主茎拆出,分株时最好边洗泥边拆开,或洗尺泥土后,用剪刀剪去纠缠在一起的根系。然后按下列“水稻成熟期产量的构成因素和植株性状田间调查表”项目进行调查。调查时先用原始记录表记录,而后计算整理,其项目如下:
    
    

    三、材料及用具
    钢卷尺、米尺、剪刀、水桶、数粒机(或数粒板)、量角器、计算器,特定面积的框架。
    四、作业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栽培管理过程、土壤气候条件,评价被测田的栽培技术。
    (蔡明历编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