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伯驹:把数学从书斋推向大众

 西窗听雨 2012-03-07

姜伯驹:把数学从书斋推向大众(节选)

发布时间:2011-03-01

 

俞水

 

姜伯驹:把数学从书斋推向大众(节选)

俞水

姜伯驹,国际知名拓扑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怀着让数学服务于民族振兴与国计民生的理想,站立讲台50余载,直到70岁还坚持查阅学生作业;着眼于数学学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倡导高校数学专业的转型;关心中小学数学教育;重视数学的推广与普及,亲自动手写科普著作,时常出现在科普讲台上……

 

姜伯驹出生于数学世家,父亲姜立夫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系,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与江泽涵都曾是他的学生。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渐渐产生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志向。1953年,还不到16岁的姜伯驹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从此,一头扎进数学的世界。

在北大的日子里,一次成功与一次“失败”的经历,让他对数学有了特殊的感受。

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前,姜伯驹产生了一个疑问——“一个可以积分的函数虽然不见得连续,是不是至少在有些点上要连续?”这个问题对高年级的数学系学生来说是常识,但对于他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惑,痛苦而执著地思考了整整一星期,当他找到答案并且得出证明的那一刹,成功的兴奋与激动战胜了所有的劳累与辛苦。那种追求真理、接近真理的幸福感与陶醉感,让姜伯驹觉得数学的天地向他发出耀眼的光芒。

三年级的一次“失败”则令他更丰富地感受了数学研究者将要面对的世界。那年,学校指派教师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学年论文。指导姜伯驹的是江泽涵,江泽涵给他看了一篇刚发表于一本匈牙利期刊的数学论文。姜伯驹看后发现文章的论证其实是有漏洞的。老师起初不相信,后来认可并鼓励他重新论证或推翻其结论,遗憾的是,姜伯驹未能做到。那次经历不仅让姜伯驹增强了挑战权威的勇气,几个月未能找到正确结论的挫折感也使他认识到数学研究往往会留有遗憾。

“数学研究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完成时间,因为你在探索未知的世界,甚至不知道自己预想的目标到底是有解还是没有解。”姜伯驹说,“我们经常碰钉子。”正因如此,他也锤炼出了对待“钉子”的淡然心态。

“要拿得起,放得下,现在做不出就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做。我不去想做成了如何,做不成又如何,我只是凭着兴趣去做。做成了当然高兴,同行的评价是最好的鼓励,荣誉只是偶然的副产品。”

在数学世界里纯净久了,姜伯驹也养成了淡然的人生态度。

“我不去刻意争取什么,既来之则安之。我也从不刻意争辩什么,因为在数学中,是与非,其实很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