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太极”任刚谈乐传太极

 谭健章 2012-03-08
                                           无病整理
                                                                
    (2003/11/19)真太极先生:您说“腰间命门处微微挺起,借此腰上挺劲”,这样做会不会导致腰部紧张僵硬呢?            
     ——意念是微微挺着,刚开始要吃力点,慢慢不着意也会挺着。但是必须注意腰保持空灵的意思,尽量不能僵硬.

    (2003/11/20 方圆快慢)请教真太极先生: 精神与肉体如何合?神意先到,骨肉后到?之间有时差吗?  

    ——若分得开才可谈合,身体越松就合得越快,后来身体也如神气的一部分,那时几乎可以一样快。
    养气最主要是要生活正常的情况下多练拳,晚上11点左右要睡觉,要睡满8小时,清心寡欲。这些都是养气的关键。练拳;站桩;静功在这样状态下,都是一样的。
    我的体会也不见得成熟,只想抛砖引玉吧了。若说错了请不要见怪。
    练拳说的腰刚开始是微微挺在命门处的腰上一点。不是整个腰椎。渐渐精神所至就能带动全身。并会长成一线。此时已不是骨肉的东西了。
    但荡开不只是舒展,是指要将身体练松,使全身骨肉运动成为鼓荡运动而非骨肉曲折搬动。劲是人人都有的,练拳的人比较一致了就大一点,平常人散乱就小一点。动手时用能量增加的劲就是外劲,用能量释放的劲就是内劲。
    1、挺腰与突腰正好相反,杨家练拳时从来就只有挺腰之说,不知后来的命门突出之说从何而来。
    2、若身体僵块化去,就会觉得身体若一均匀体(液体或气体)到这时就比较容易理解鼓荡之意。
    神气慢慢充足,身体渐觉是神气的一部分。此均匀体在动手中可以随心意变化,不一定是方是圆。蓄发时腰都要微微拎着,都有微挺之意。但又要空灵的挺,不能有挺死的感觉。有了基础后,只要练拳时刻刻留意在腰间,不要注意关节处,很快就会化开的。

    觅道(2003/11/28 )问真太极先生:杨式太极是否要"裆走下弧"?
    ——我没有练过陈式拳,不太懂裆下走弧的含义,不过tjboy先生说运动若载重之船的比喻很好!
    不能用劲撑,一切做作都会使身体僵化的。练拳先只有纵轴之腰,不能多动。
    拎腰时如腰间被人握着带动全身,所以腹背及全身是松的。并且在腰成为主宰之前是不应该先拎腰的。
               
    (fgh2003/12/03)真太极先生: 我刚刚开始学练太极拳不到一个月(对着光盘,)。现在我对“沉肩坠肘”似乎有所领会,但是在我练了一段时间之后,肩与脖子之间连接的两块..... 
    ——你的状态可能错了,松的概念是松开,里面是流动的。腋窝下如夹两热馒头状。绝不能变成松懈状,懈状是软,里面不通是瘪,这点很误人的,一定要避免。
               
    请问:“挺腰”为要领双脚做虚实转换时,腰部“命门穴”是否应分为左右两点?
    ——挺腰就是先一点,等你命门下一段可做主宰时,腰就是初步有成了。去看看李雅轩先生的书吧!照片可多看杨澄甫老先生的。
        
    觅道(2003/12/06 )问:我在盘架子时感觉到胸背很难松,象一块板似的。请问,怎样能使胸椎和脊椎松开?
    ——胸口一块是很难化开的,多下功夫是必要的,多体会身体是透空的道理。
        
   古水在 2003/12/17请问真太极:练太极拳能不能同时练哑铃呢!同时站桩的时候身上负重好不好?
    ——站桩时不要负重,这样会练成闷劲。练拳不要练哑铃也是同样道理。
           
   问:荡开劲是棚、捋、挤、按、中定的那一种?
   ——荡开是身体鼓荡而动的运动状态,不是动作。 二人顶牛或缠结,要用荡开劲将彼引开,而后顺其劲去之。

    问:.............
   ——“总而言之,蓄时吸,吸则心神合,而意气开,于是手足之劲收,其劲自腕借掌(手与脚同)之力而收回,由腕而至腰,发时呼,呼则心神开而意气合,于是手足之劲放,其劲自腰借腰之力而放出,由腰而至手。劲收而气开 .....”(太极内篇
   这里说的是心神和意气在呼吸时的变化。心神与意气及劲正好是相反相成,若不能相反相成就难免顶;瘪;丢;抗。这个很重要,千金难换,要好好用心体会。
   你现在的病症是心神散乱,你可能是想的太多的缘故。现在你不要在理上去考虑,不要去体会觉受和境界。你每天先早晚两次站低马步,身体保持垂直下尽量下桩,腰微微挺起,其他地方尽量放松,开裆圆胯。要每次站到两腿酸痛不能坚持,才能收桩。一日两次,一次三趟。一周就会见效。
                
   无名 2003/11/25 :事情可能不是您说的那么简单,毕竟这种情况有一年多时间了。不过我会按照您说的做。我现在在站无极桩,那么是不是其他都不变,就是努力下蹲。马步是不是两脚叉开更大些。起和收桩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
   ——你现在先不要练无极桩,因为当你下部无功夫时,所练出的气只能助长你散乱的念头。这也是单练静功容易出问题的原因。下部吃力可对你此症作快速调整。
               
    myzy113 2003/11/25问“明理则不惧,克已则无忧 ”,请问何为克己则无忧?                                                                      ——“克己则无忧”是儒家的修持功夫,就是消除你不应该的念头,就能坦荡无忧。
               
    方圆快慢(2003/11/25 ):可否这样理解::“神气如电切入其虚处” 是指心神如电切入其虚处, 而意气合 “骨肉一合”是指劲的产生和作用过程 ......
    ——开合是一种状态,不是指进出运动的状态,神气是在开的状态下切入的。太极的基本过程和要求大致如下:
    先要通过站桩等基本功,挺腰;开裆圆胯,以此拎松全身,化去僵块,全身有一统一指挥,骨肉上下一致,这样2-3年只要方法准确,一定有成,此时遇外力脚下有根,受力支点自然在腰上,不会在肩;胸口等地方。到那时松的状态可以承受极大的外力。以下要练神气,用心运身,渐渐手脚及全身神气从心而一体,神气君来骨肉臣,这样也要2年左右。此时就是内家拳。如用五行相生克之理用来运动身体和神气就叫五行拳,用八卦相变之理就是八卦掌。
    要学太极必须先明白无极的道理,先要体会物我一体的概念,这一点很难,一必须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底蕴,二必须要神气充足。怎样才可能体会细腻的东西。不过还必须明师在旁指点方有希望。若然侥幸悟入,则需保护观想,使之纯熟。这时任敌再大力,再魁梧,你在心上不会产生对待之意,此时敌我一体方是无极。我在此无极中可起种种对敌之作,但不毁无极之理。此时方具运用太极的基础。
    此后去体会在无极中彼动时产生破坏无极的能量变化,这就是虚实。这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而分阴阳。在此后按王宗岳之拳论细细琢磨自会有一番新天地。但要悟无极之理真的很难,有人穷一生难以入门。此和儒、释、道等哲学底蕴有关。这些是练拳各个阶段不同的规矩,具体的说,每人身体状态各有不同,偏执也有不同,还要按其体质作些调整。无非是要达到上面说的那些目的。
               
   方圆快慢在 2003/11/26:谢谢真太极先生,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何为开合状态, 此开合状态是指心神还是意气的开合状态? 还是肢体动作的开合状态?例如:“蓄时吸,吸则心神合,而意气开”,“神气是在开的状态下切入的” 是指本人在开的状态 。。。
    ——心神、意气、劲都是指自己的状态。你先不要想这些较后端的问题,先将神气练好,自然会知道和理解这些事。
    说来容易,具体来说还很复杂。比如说要全身有一统一指挥,骨肉上下一致,首先要松开肩胯四大节。胯节松了,丹田就像放在架子上, 胯节的互扯带动丹田内转再传达梢节。此时遇外力……
    练拳时实际上只要挺起腰,开胯圆裆,用中线拎松全身,肩胯自然会慢慢松开,并且有一天会感觉手忽然一下收敛到中线上,手臂受力自然不会再挺在肩胸,双手自然带动人或化解外力。又一天双腿也忽然接上了,四肢如章鱼,此时可谓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有意去练松肩胯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此境界。因为练时各肢有所为不肯交权的原因。
    清心寡欲是最好的蓄养方法,还有不能天气如何都不要间断练拳,有事时可以少练但不能不练,因为水一直烧才会开,烧烧冷冷是不会开的,拳的悟是明理为顿,相应为渐,随着功夫渐进,由于身体对理的相应,会增加对理深入和具体。
    若你看到过真的太极拳,是绝对不会有疑惑的。最好的体证是动手时完全符合前辈拳论,且威力无穷。
     ——你说的不是很对,练拳先应该练一些基本功,从此就必须开始以腰为主宰,浑身松开。照理说应该有些基础后才能练拳。走架是为了在动态时保持和深化这个功夫。
    ——盘架是磨刀,动手是用刀,到心一动,神形皆动方能运用,若想半天身体还跟不上就不能用,太极十年不出门应该是指这个。不是摸石块过河没有把握的。练拳时就必须观想敌在前,与动手时完全一样,若两样怎能用时神形随心?
    ——我练拳时只注意骨肉和神气相合,没有去注意其他。以腰为主宰渐渐练习有成,自然节节贯穿,再练擎引松放。先不要管敛臀收肛等,挺腰不是向后,是向上向前。腰没有练出来之前的头顶悬是假的,只有腰练好后,从腰涨出的头顶悬才是真的。
    ——掤劲如火中虚,按劲如长江之水中满而下,捋劲如熔金欲滴,挤劲如老树之初长。具体实在在文字上说不清,请见谅。
    ——房事若不节制,内家功夫是难以提高的,性是人之大欲,要彻底除此习气恐非一般人可以做到。你是否可以下个决心,先拿3个月认真练拳不涉此事,过后可一月一为或二月一为。
    ——有了功夫后,对方的虚实不是探来的,而是如目明鉴,对方虚实凹凸等问题一目了然,唯两人神气同样细腻会难见对手之破绽,而细腻程度一有高下马上洞彻无余,这也是内家高手一交手常立判高下的原因。
               
    大南瓜在 2003/12/15真太极先生:请问练拳时要不要根据蓄发,用意引导气在经脉中的走向?
    ——请千万不要引导!
                
    方圆快慢在 2003/12/16问真太极先生:请问如何理解身备五张弓?身如果象一张弓,又如何做到腰往前上挺?
    ——我只练一张变化无穷的弓。有腰为主宰的意思就可。
    ——请不要猜我是谁,只要对你有好处就好,另外学拳要跟说得明,拿得出的老师。使你听不懂,糊涂的就暂时放下。拳理是平实的无任何玄妙之处,而境界确有玄妙。学习只学拳理,不学境界。只求以用合理,不求境界相同,才是学拳的精神,若弄倒了,可能越见大功夫者越倒霉!
                
    david在12/31/2003问真太极,三寸嫩芽是隐指吗?
    ——三寸嫩芽是指你通过全身挺在腰上的运动,渐渐会发现形成一个能指挥全身的灵动的一段,位于命门下。若真能如此,内家拳有望了。
                
    大南瓜在12/31/2003问真太极先生,拜谢在先!我近日练拳,腰脊一点处旋转时有抽丝剥茧的味道,不知对不对?练拳时要时时注意这一点,一不注意,这点好象就要找不到,刚开始是不是这样?揽鹊尾由掤转捋时,腰向左转捋前有一个向右转的折叠,这个右转折叠时,应该坐实前腿还是已经坐实后腿?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知道您是上海的。
    ——腰的感觉是此段腰间将全身拎空之感,时时不能丢失。练拳不论弓腿坐腿都不能坐实。腿坐实就是腰泄劲的表现,设想此时安有灵动之趣?腰挺时应该是灵动的挺,不求挺实之挺。牙紧应是此病。
                
    ——有一点我要说明,我所贴的一个前辈(乐奂之)的遗作(见太极拳文集 乐亶),很有价值的,manman先生贴出的杨老先生早年的照片,尚在练功阶段,非常可贵,因为一般拳家不会将尚未成功的照片资料公开,其中的练拳痕迹反而明显。看此杨老照片,身形挺拔,要旨是在挺拔中渐渐松开才是功夫,决不能去尝试缩小的去松,再看杨老挺腰如沙场将军态,这些都是初练者必须注意的。
    ——太极十六关要中,灵敏于顶。气聚于顶是一病,表现为下僵上满与轻灵相反。“踨之于膝”是在蓄势之后放劲之时膝在腰的指挥下的一种配合。决不是以膝之踨来指挥腰之发。切记!
    ——腰不拎是不可能松胯的,腰拎起时,胯之下松沉,才能使腰胯之间松开而不使腰受牵制而失中正。挺腰一定是先向前,有成后拎腰,如杨老照片。向后鼓外面说得很多,不知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是错的。
        
   大南瓜在1/5/2004 问真太极先生,请问真腰未生以前或已生之后皆须挺掌坐腕,以为用力之支点。这句如何解?
   ——真腰未生之前,及已生之后是已生而力不充之时,还不能完全靠此腰使全身通透,需要用挺掌和坐腕相助使全身松开。而当腰力已充就必须将掌松开,若不能也是一病。
                
   大南瓜在1/5/2004问真太极先生,我照您的方法已练了一月左右,我觉得自己腰力甚足,不需挺掌坐腕也能挺松全身,可能是已经练了10几年太极的缘故吧。我现在腰脊一点处挺起,觉得命门以下甚是松垂柔软,上面胸与两臂也很柔软通畅。推手时因为用了这一点的进退旋转,觉得劲力长了许多,另外自己一下好象高大无比,对方如功夫比我差,我拿发对方有点象大人打小孩。这些不知对不对?可我觉得自己真腰尚未生成,是不是生成之后威力更大?
   ——文中讲的“及腰渐长,下伸及踵,--------于是乃以足跟代手掌而为支点矣” 。
       
    大南瓜在1/5/2004问:1)足跟为支点何解?2)我现在是不是仍须挺掌坐腕,等到了能以足跟为支点时才将手掌松开?还是现在就可以松开手掌?
    ——好像有些对了,真腰生成初在命门下一段,此时命门之下与整个腰是直的,不受胯之牵制,真腰生起当威力更大,自觉如沙场上将,对敌如入草蒿之兵。若腰力已充可不挺掌,但腰力充也甚难,望不要自己轻许。
    ——我们现代之人相去前辈很远,决不该自以为是,看现在新出的书或所谓名家名言拿得出几句是有价值的,若看拳论还是看王宗岳,武;李;及杨家的拳论不会有错,现代的还是少看为好。
     ——一般练太极拳容易将松与软相混,筋骨拉开才能使内部松开和流动,而在软的状态也是不流通的,且泄软的状态是不能练成知觉反应。挺腰先在命门处一截。
                
     artemisia在1/6/2004问真太极先生:劲力拉开会不会导致僵硬,如何区分劲力拉开和僵硬?我害怕站桩会越站越僵。
     ——松是在劲力拉开的状态下,使里面通透的状态,所以是决不矛盾的。里面有不通透处,通过挺腰和拎腰使他渐渐通透。所以松是拎松不是放松。
     过去我们练拳老师就要求禁食寒物及烟酒。练拳量要增大,必须大汗。你的拳架腰腿还不够正,肩,胸口等处僵劲很明显,要把这些僵劲通过腰把他拎松,使里面先有松动感,渐渐会完全化开,只要全身化开,方能谈整劲和周身一家。
                
    大南瓜在1/7/2004真太极先生,太极拳有“沾,粘”二法。南瓜对粘字还有些心得:与人接手,即以腰粘住对方重心,顺彼之劲,旋转折叠中,去敌之根,要拿要发皆易事也。可我对沾字却不解,此字与粘字到底有何区别?推手中当如何应用?望先生指点为盼。
    ——沾是引,是方法;粘是带动,是内劲。
    ——腰力充沛是物止境的,至少浑身无处不在腰的照顾中和指挥中,且能不费力,不着意。心一动浑身上下包括极细微处无不自然而动,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
    ——拎腰只求能将全身拎松,不要管这么多,上下一线是练成真腰一段后渐渐长成的,不是能摆成的。真气发动才能去寒,其他运动不够理想,练拳早期一定要户外进行,桩要低一点,要有运动量,功夫是不能打折的。练拳时间长短都是要自然,不要强求,早期乱划会较快,有些意境身体跟不上会较慢,身心纯熟后会快些。各人境界不同不必强求。


来自: http://hi.baidu.com/%BF%D5%F5%E3%F5%C9/blog/item/fba4a38910edb4c0fc1f100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