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晓大讨论

 过一样舞动 2012-03-08

27年后的“潘晓来信”考问教育取向(三家村晨话)

  日前,江南时报刊发两封大学生来信引发了一场“呼唤大学生时代精神”的系列大讨论,并且,讨论仍在继续,“呼唤”仍在进行——这注定是一场不可能有终极答案的争鸣。

  记得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

从第5期到第12期,《中国青年》关于“潘晓”讨论一共编发了110多位读者的110多篇稿件,约十七八万字;在讨论开展的7个月时间里,编辑部共收到来信来稿六万多件;讨论期间,《中国青年》的发行量由325万份急剧上涨到397万,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青年人生观的大讨论。

  客观地讲,27年后再次出现这样的讨论与争鸣并非偶然,其“导火索”在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遭遇着时代的猛烈碰撞,相关衡量体系也因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失衡,从这个角度看,两位大学生的来信也并非个案,因为他们是莘莘学子的缩影,他们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具有强烈的共鸣性的时代命题——表面看来是就业难,拓展开来也是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的积压,核心却是大学生们面对现实问题的迷茫和惘然。

  大学生,出路在那里?面对这一时代命题,可以说不仅成了大学生的人生抉择,也是为人父母者的“紧箍咒”。大体说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大学生应该正视现实,相信未来,如前天本报记者采访江南时报民意顾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颢瀚时他提出的那样:“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这种观点代表着当下主流的声音——毕竟,面对严酷的就业压力,谁能无动于衷?何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也左右着大学生们的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讨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当下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考问。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思在名作《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中呼吁:“(教育)真正的好处还在于每一个人均可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幸福。”“在好社会里,教育还有两项至关重要的用途:其一,教育可以使人们聪明地管理自己;其二,教育可以使他们尽情地享受人生。”比较而言,当下的教育体制让大学生们在生存问题上左右徘徊,让他们“享受人生”颇像画饼充饥。

  也就是说,在我们质问“大学生怎么了”的同时,还应该追问下“大学怎么了”,因为很多时候,现在的大学在培养人才上不仅不考虑它们的“成长成本”,还让他们在毕业的时候找不到北,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去大街上问一问除了学生还有多少人在读书?“读书无用”论调的时而抬头,正是基于大学价值取向的扭曲与畸变。

  “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利益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对此给出建议,当教育回到“探索”上来的时候,我们呼唤的时代精神才可能融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样的崇高与纯洁。

  作者系本报编辑。

  呼唤大学生时代精神系列讨论之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