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唯一零差评电影,《桃姐》--木雕禅师的博客

 Smile荣 2012-03-09

十年唯一零差评电影,《桃姐》

十年唯一零差评电影,桃姐

我等青少年时代,阅西片机遇较少,大陆片优质者不多,唯港片令人着迷。而文艺片在香港电影类型中非常边缘化,自看过《投奔怒海》之后,我几乎认为许鞍华是同脉香港电影导演里文人气质最浓的一位。可惜的是香港虽然文化言论相对自由,如今的禁区也越来越多,连许鞍华也曾处于无片可拍的境地。当然庆幸的是这位慈祥的女导演坚持了下来,从《投奔怒海》到《《客途秋恨》,从《女人四十》到《男人四十》,从《半生缘》到《千言万语》,从《天水围的日与夜》到《桃姐》……几乎香港最好的社会写实片、市井片和文艺片,都出自许鞍华之手,她在香港电影史上是一个异数,空前是自然的,绝后虽不敢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类似的电影人出现。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句,2012这个香港电影几近堕落到谷底的年代,出现了十年唯一零差评香港电影:《桃姐》。

《桃姐》着笔小人物生活,折射香港社会变迁下小人物情感。要看《桃姐》,需要知道下角色背景,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不少帮人家打工的“马姐”,就是不嫁人的“自梳女”。片中的桃姐自然是常年累月地服务着Roger一家人,随着时代变迁,变成服侍Roger一个人,看着这个家的人成长、结婚生子、成家立室……虽然大家都没直接言语,但事实上Roger一家人心中的桃姐,已俨然是家里的一份子,亲情,早已渗透其中。

桃姐这个传统的小人物,始终带有不安全感、卑微感与死爱面子感,对Roger视如亲生,即便日夜一起生活数十年,也多年如一日的奉行自己职责,当自己是老奴。中风后住入老人院,极爱面子的她又不敢麻烦自己一手带大的“主人”。当Roger对外人说桃姐是干妈时,当为Roger准备他不适吃的牛舌时,当桃姐大年夜孤零零接越洋电话听Roger家人拜年时,桃姐脸上的那份满足让人喜极而泣,叶德娴演的也是触动人心。

许鞍华一直坚持传统的电影叙事方法,《桃姐》的故事都自然生动、完整舒适,细节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令人喜欢。因此,看《桃姐》不同与看一些枯燥文艺片,许鞍华最拿手的,就是将这类沉重的现实题材处理的举重若轻,“主仆”与“亲情”那张薄如白纸的微妙情感的变化,许鞍华抽丝剥茧地在细节处展现。比如:Roger年过四旬的发小还记得桃姐点点滴滴,记得桃姐煮的饭菜;桃姐与Roger打开老式木箱,细数承载岁月痕迹的成长痕迹,每一个道具,都让桃姐回忆的眉开眼笑;桃姐与Roger首映礼归来,“大帅哥”“大靓女”的互相调侃,这种亲近,亲生母亲也难以企及。在摄影技巧上,《桃姐》也没什么花招,也许一些看管商业片的观众会认为落伍,其实摄影师余力为这种纯朴自然的视觉艺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拙,极富层次。

如果现在说叶德娴、刘德华演的是多么的好,那都是虚的,影帝影后早已证明。一句话,《桃姐》中叶德娴、刘德华每场对手戏都生动难忘。另外,黄秋生、秦沛、秦海璐、梁天均是好戏之人,何况片中还有邹文怀、洪金宝、徐克、刘国昌、罗兰、宁浩、谭炳文、宫雪花、詹瑞文……哎呀,太多了,数不过来。

亲身母子的感情隔膜,主仆的情深;物是人非与生活不惯;一个国家两种文化;忠诚、善良和自尊;脆弱与坚强;卑微与高贵……《桃姐》动人而并不刻意煽情,不时富有喜感,但一笑之时,却又深深体味到生活的辛酸与生命的感动,十年唯一零差评香港电影当之无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