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国家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王兆善 2012-03-09
我国国家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发表时间:2012-03-09   来源:学习时报 

  信息时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制定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加强了在信息安全领域全方位的竞争与争夺。新世纪我国的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战略高度思考21世纪国家信息安全问题是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需要,是国家战略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已迫在眉睫。

  “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于无形”。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我们带来了实现现代化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21世纪敌对势力的信息战攻击,国际社会的负面影响,国内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等领域重要信息的获取、使用与保护的能力不强,个人及社会信息保密意识的淡化,信息网络技术的落后,信息保障政策及法律建设不协调等因素,都会给国家信息安全造成一系列广泛的内外威胁。我国的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社会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和平麻痹思想严重。

  国家在信息、信息化、信息安全方面对国民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对已通过的各项法规、政策的整合、通报、解释、宣传有待提高。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心理不设防,有密难保、有密不保,重大政治、经济、军事信息泄密事件时有发生。对我政治、军事行动构成了严重损害。

  有关政策滞后,信息保护手段不能满足国家信息发展的需要。

  一是战略信息战没有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及其规划,信息战的防御和进攻没有统一的国家行为,缺少组织、计划、评估、检测、部署、指挥机构,处于“民间”行为状态。二是有关政策不合理。国内外的个别信息机构垄断了国家信息市场的重要部分,对信息传播进行非正常限制;国家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滞后等,使信息丧失价值,无法产生社会和安全效应。三是依法治理信息的能力弱,与信息安全的要求差距较大。国家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不科学,权威感弱,协调能力不强。对信息、信息安全缺少国家评估标准,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缺乏必不可少的甄别、管理和改进,国家信息领域的法制建设不完备,执法经验不足且严重滞后。四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弱。信息领域防控能力弱,风险性、危险性大。我国政府部门的公开网站绝大多数处于“不设防”状态。五是有悖于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社会行为依然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对信息专利产品的侵害严重制约信息技术及信息安全发展的空间。六是对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品国际化和保护国内信息资源收集、保存和有效利用缺少必要的手段。主要表现是,对国内信息技术产品歧视,在国内市场上排挤我们自己的信息和电信产品,在技术性能相同的情况下,机关、团体、个人购买进口信息和电信产品,致使信息专利产品成果转换节奏缓慢、信息高素质人才流失,信息安全威胁增大。

  国际信息安全技术垄断,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使国家信息安全存在严重的技术隐患。

  国家的信息网络化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世界平均每万人拥有计算机 940台。中国平均每万人拥有130台。与美国相差40多倍,是韩国的1/18。信息技术产业落后,信息安全技术不高,一些核心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外国技术封锁使我无法获得最新信息技术,封锁和遏制了我国的电脑硬件的发展。国际上电脑软件的垄断和对我国软件市场的价格歧视,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迟滞了发展速度,而且带来安全隐患。国外标价100美元左右的Win98,在中国的零售价是1990元。国外仅收0.5美元邮费的Office2000测试版,在我国仅“预览”一下就要收200元。

  对信息和信息传输系统的恶意攻击,使国家信息安全受到严重侵害。

  主要表现为,国内和国外的信息战行为;非法获取数据库的信息和使用受保护的信息与技术,以及收集、使用、散布这些信息及技术;越权使用、安装信息设备中的软、硬件;干扰破坏信息系统、密码系统和密码保护系统;黑客行为;信息领域技术、机器、载体的失密、窃密以及非依法销毁、损坏、破坏行为;在国内信息基础领域,使用未经检测、许可的国内外信息技术、信息防护设备、信息和电信产品;违反传播信息的法律规定等。

  信息安全的人力、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安全威胁增多。

  国家经济实力逐年上升,GDP总量已跨入全球第二,但人均GDP仍在100位以后,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虽在逐年上升,但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46个主要国家中列第30位。2005—2010年我国的研发经费从250.8亿元增至751.1亿元,但2010年的研发经费仅占GDP的0.71%,与发达国家的2%—3%的标准相去甚远。信息安全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5000人左右,跟不上迅猛发展的信息化安全进程。(彭默馨)

信息时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制定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加强了在信息安全领域全方位的竞争与争夺。新世纪我国的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战略高度思考21世纪国家信息安全问题是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需要,是国家战略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已迫在眉睫。

  “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于无形”。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我们带来了实现现代化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21世纪敌对势力的信息战攻击,国际社会的负面影响,国内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等领域重要信息的获取、使用与保护的能力不强,个人及社会信息保密意识的淡化,信息网络技术的落后,信息保障政策及法律建设不协调等因素,都会给国家信息安全造成一系列广泛的内外威胁。我国的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社会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和平麻痹思想严重。

  国家在信息、信息化、信息安全方面对国民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对已通过的各项法规、政策的整合、通报、解释、宣传有待提高。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心理不设防,有密难保、有密不保,重大政治、经济、军事信息泄密事件时有发生。对我政治、军事行动构成了严重损害。

  有关政策滞后,信息保护手段不能满足国家信息发展的需要。

  一是战略信息战没有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及其规划,信息战的防御和进攻没有统一的国家行为,缺少组织、计划、评估、检测、部署、指挥机构,处于“民间”行为状态。二是有关政策不合理。国内外的个别信息机构垄断了国家信息市场的重要部分,对信息传播进行非正常限制;国家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滞后等,使信息丧失价值,无法产生社会和安全效应。三是依法治理信息的能力弱,与信息安全的要求差距较大。国家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不科学,权威感弱,协调能力不强。对信息、信息安全缺少国家评估标准,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缺乏必不可少的甄别、管理和改进,国家信息领域的法制建设不完备,执法经验不足且严重滞后。四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弱。信息领域防控能力弱,风险性、危险性大。我国政府部门的公开网站绝大多数处于“不设防”状态。五是有悖于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社会行为依然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对信息专利产品的侵害严重制约信息技术及信息安全发展的空间。六是对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品国际化和保护国内信息资源收集、保存和有效利用缺少必要的手段。主要表现是,对国内信息技术产品歧视,在国内市场上排挤我们自己的信息和电信产品,在技术性能相同的情况下,机关、团体、个人购买进口信息和电信产品,致使信息专利产品成果转换节奏缓慢、信息高素质人才流失,信息安全威胁增大。

  国际信息安全技术垄断,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使国家信息安全存在严重的技术隐患。

  国家的信息网络化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世界平均每万人拥有计算机 940台。中国平均每万人拥有130台。与美国相差40多倍,是韩国的1/18。信息技术产业落后,信息安全技术不高,一些核心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外国技术封锁使我无法获得最新信息技术,封锁和遏制了我国的电脑硬件的发展。国际上电脑软件的垄断和对我国软件市场的价格歧视,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迟滞了发展速度,而且带来安全隐患。国外标价100美元左右的Win98,在中国的零售价是1990元。国外仅收0.5美元邮费的Office2000测试版,在我国仅“预览”一下就要收200元。

  对信息和信息传输系统的恶意攻击,使国家信息安全受到严重侵害。

  主要表现为,国内和国外的信息战行为;非法获取数据库的信息和使用受保护的信息与技术,以及收集、使用、散布这些信息及技术;越权使用、安装信息设备中的软、硬件;干扰破坏信息系统、密码系统和密码保护系统;黑客行为;信息领域技术、机器、载体的失密、窃密以及非依法销毁、损坏、破坏行为;在国内信息基础领域,使用未经检测、许可的国内外信息技术、信息防护设备、信息和电信产品;违反传播信息的法律规定等。

  信息安全的人力、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安全威胁增多。

  国家经济实力逐年上升,GDP总量已跨入全球第二,但人均GDP仍在100位以后,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虽在逐年上升,但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46个主要国家中列第30位。2005—2010年我国的研发经费从250.8亿元增至751.1亿元,但2010年的研发经费仅占GDP的0.71%,与发达国家的2%—3%的标准相去甚远。信息安全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5000人左右,跟不上迅猛发展的信息化安全进程。(彭默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