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太子参种植基地 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zjx一粒尘 2012-03-10

太子参喜温和湿润凉爽的气候,怕炎夏高温,强光暴晒,气温30C以上生长不良。怕干旱又怕积水。在气温15C以下,地温10C时,仍能缓慢发芽生根。较耐寒,在-17C的气温下可以安全越冬。一般3月出苗,“芒种”前后是植株生长旺季。地下茎逐节发根,块根生长膨大。“夏至”以后,地上茎叶大部分枯黄脱落,进人休眠期。全育期为120天左右。生长期大体上可分四个阶段:

      1.萌芽期

      在土温10℃时,种根即缓慢发芽、发新根。栽种后,气温逐渐下降,经过越冬到次年出苗为止,此时种参一切生长均靠种根中所贮藏养分来维持。

      2.旺盛生长期

      3月下旬开始出苗后,植株生长逐渐增快,地上植株分枝,叶片增多增大,块根增多,到6月上旬植株生长量达最高峰。此阶段也是太子参吸收、生长、积累养分的关键时期。

      3.块根膨大期

      从4月中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不仅是块根数量、长度的增殖,也是块根膨大的重要时期。此期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有利于促进与延长植株的生长时间,对提高产量十分重要。

      4.夏眠期

      太子参生长到“夏至”以后,地上植株部分大部分逐渐枯黄脱落,进入休眠越夏阶段。种根已腐烂掉,新块根在土中彼此散开。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缺乏排灌条件和涝洼积水、重黏土地、砂土、盐碱地都不宜选用,不宜重茬。在“霜降”以前,每亩用腐熟的厩肥、人粪等混合肥料5000kg,标准氮肥50kg,过磷酸钙10Okg,硫酸钾50kg捣细撒匀。耕地深20~30cm,耙细整平,做成1~2m宽,20~25cm高的小高畦。畦与畦之间留30cm宽、25cm深的沟,平时作为人行道。在高燥少雨地方也可做平畦栽种。

      2.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和分根繁殖。生产上常用分根繁殖。栽种期以“霜降”前后为宜,过晚则天气寒冷,年前不扎根,影响产量。选健壮、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伤、无病虫害的作种根。在畦面上横向开沟深10cm,将适量参种撒在沟内,按株距5~6cm,芽头向上斜栽入沟中,做到种参“上齐下不齐”,芽头离畦面6cm左右。按行距13~15cm再横向开另一沟,将后一沟的土覆盖在前一沟已排好种参的沟里,依此类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