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蔬菜作物类饮食疗法

 金边春兰 2012-03-10
蔬菜作物类饮食疗法

 
大白菜
性味功用: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黄芽菜、白菜、菘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 以叶球和根作药用。 叶球味甘性平,能解热通利肠胃,有补中,消食、利尿、通便、清肺热、止痰咳、除瘴气等作用;白菜根能清解毒,除烦、可治感冒、发热头痛、止痰咳、鼻塞、口干、无汗等症。
           治病验方:
1.小儿维生素和钙质缺乏:白菜叶用水煮沸,沥出菜水加糖或盐食之。
2.小儿腮腺炎:白菜根2个,1个水煎服,1个捣烂外敷,日换1次。
3.风火牙痛:用白菜根绞汁,左牙痛滴左耳,右牙痛滴右耳。
4.支气管干咳:白菜干100克,豆腐皮50克,红枣10个,水煎服。
5.胃、十二指肠溃疡:小白菜250克,洗净,切碎,盐腌10分钟,绞汁加糖饮用,每日3次,空腹服。
6.肺热咳喘:白菜心、冰糖适量、用筷子把白菜心扎几个洞,装入冰糖,放砂锅内蒸煮,吃后盖被出微汗,注意防风寒。
7.便秘:大白菜帮洗净切薄片,油炒至八成熟,倒入用酱油、糖、醋和淀粉调好的汁炒拌均匀食用。
8.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大白菜心或嫩叶洗净剁碎,热油锅内炒熟,加佐料做菜食。
9.感冒:干白菜根1个,红糖50克,生姜3片,加水煎服。
10.感冒气管炎:白菜根、葱须适量,加水煎服。
11.肾虚阳萎:白菜250克,虾仁10克,共炒食。
12.肝脏病:白菜心开水焯后,沥干,切段,加盐、糖、醋腌10分钟,用香油拌食。
13.酒醉不醒:白菜籽细研,用水调服。
14.不长头发:白菜籽研细,加油调匀涂头部。
15.漆毒生疮:白菜叶捣烂敷患处。
16.木薯中毒:鲜白菜、生萝卜各3片,捣烂取汁,加白糖服。 服药后速送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白菜滑肠,不可冷食。 气虚胃冷、肺寒咳嗽者宜少食。
 
 
芥菜
性味功用:芥菜又名芥、大芥、皱叶芥、黄芥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以叶和种子作药用。芥叶味辛性温,有宣肺豁痰、温中利气的作用,对寒症、咳嗽痰滞、胸膈满闷、肾炎及泌尿系统疾病有疗效;芥菜籽味辛性热,能温中散寒,利气豁痰,消肿通络,常用于治疗胃寒呃逆、呕吐、肺寒咳嗽、痰多等症,外用可治痛肿、瘰疬。
           治病验方:
1.身体麻木:芥末用醋调,涂拱患处。
2.小便不通:鲜芥菜、水煎代茶饮。
3.痢疾:芥菜根烧存性研末,用蜜水调服,每次6克。
4.感冒无汗:水调芥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使之汗出。
5.上气呕吐:芥末调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日2次,每服7丸;或制作成散空腹服(或酒浸服).此方还可治脐下绞痛。
6.肿及瘰疬:芥子末用醋和成饼,贴敷患颈。
7.咽喉闭塞不通:芥子捣末,用水蜜调成糊状涂外喉下,干则易。
8.不生眉毛:芥子、半夏等量研末,用生姜汁调搽。
9.耳聋:芥子捣碎,以人乳调和,棉裹塞入耳内。
10.伤风感冒引起不思饮食:芥菜500克,豆腐3块,橄榄4只,生姜15克,加水煎煮,趁热喝汤,盖被使之出汗。
11.淋病:芥菜100克,荸荠500克,水煎汤当茶饮;或芥菜100克,冬瓜皮100克,水煎汤当茶饮。
12.寒邪上冲、胃腹疼:芥末用冷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13.一切痈肿:猪胆和芥末用冷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3次。
14.漆疮搔痒:芥菜煎汤洗。
15.久咳痰多清稀:芥菜50克,加水煎汤内服。
16.痔疮肿痛:芥叶捣成饼,频换之。
17.关节炎、跌打淤血:芥末50克,用少量水润湿,加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盖纱布贴敷痛处。3—5日贴1次,每次贴3小时。
18.痛肿:芥子末用水调匀摊布上贴患处。
19.牙龈肿烂出臭水:芥菜杆烧灰存性,研末频频敷之。
 
注意事项:芥菜有辛辣味,不能过多食用。 患目疾、痔疮、疮疡和体质热盛者不宜食用。
 
 
 蕹菜
性味功用:蕹菜又名瓮菜、空心菜、通菜等,为旋花科蔓性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 主以嫩茎、叶和根作药用。 茎、叶味甘性寒,能清热毒、凉血利尿,可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痔疮、痈肿、跌伤及蛇虫咬伤等;菜根味淡性平,无毒,主治妇人白带过多、虚汗及久咳盗汗等。
             治病验方:
1.妇女白带:蕹菜根500克,白木槿花根250克,炖肉或炖鸡服;或蕹菜250克,鲜木槿花60克,鸡蛋2只,制成蕹菜木槿鸡蛋汤吃。
2.龈齿痛:蕹菜根62克,醋、水各半,煎汤漱口。
3.小儿暑热:蕹菜200克,荸荠7个,加水煮汤吃。
4.疟疾:蕹菜根125克,淡煎酒(或水煎冲酒),待发疟前半小时吃。
5.糖尿病:鲜蕹菜梗60克,玉米须30克,水煎服。
6.鼻血不止:鲜蕹菜和糖捣烂,沸水冲服。
8.痢疾:蕹菜根200克,加水煎服。
9.翻肚痔:蕹菜加水煮烂取汁,加白糖煮稠,每日早晚2次服适量。
10.皮肤湿痒:蕹菜水煎,取水洗患处。
11.蛇咬伤:蕹菜捣烂取汁和酒服,渣涂患处,并速送医院救治。
12.蜈松咬伤:蕹菜加食盐捣烂涂患处。
13.蕈类中毒:蕹菜捣烂取汁服;或取蕹菜汁加银花30克,甘草10克煎汤,制成蕹菜银花甘草液服。 服药后速送医院救治。14.口角生疮、舌炎:蕹菜100克,加葱白煮汤食。
 
注意事项:蕹菜性寒凉,体质虚弱者吃后易引起小腿抽筋,故不宜多食。
 
 
韭菜
性味功用:韭菜又名起阳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叶、籽均可药用。 其味甘辛,性温,无毒。 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的功效,根叶之汁液还有消炎、止血、止痛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阳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白浊、白带过多、噎膈及鼻衄等症。
             治病验方:
1.肾亏梦遗滑精、腰酸、小便频数、小儿遗尿、妇女腰酸带多:韭菜子炒熟,与桑螵蛸、龙骨各等分研末,加水调为丸如绿豆大。 饭后每次服5—10克,每天早晚各服1次。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或外伤出血不止:取韭菜连根1把,洗净后捣烂如泥,敷于损伤处,可收消瘀止痛、止血之功。
3.跌打骨折:韭菜25克,葱白、生姜各15克,黄栀子5枚,白胡椒10粒,红糖50克,面粉100克,共捣烂如泥,敷在伤处,用布包扎。 每2天换药1次(骨折者宜整复固定后再敷药).
4.扭伤腰痛:鲜韭菜(或根)50克,洗净切细,加黄酒150~200克,煮沸后取汤乘热饮服。 每日1~2剂。
5.噎膈反胃,咽下困难食入即吐,胸腔隐痛等(包括食道癌、胃癌):韭菜或其根适量,洗净后打烂取汁。每次服10毫升,1日3次;或取韭菜汁1匙,加入牛乳半杯,煮沸后乘温缓缓咽下,1日数次。
6.成人或小儿盗汗,肺或淋巴结核:韭菜或韭黄10~150克,猪肝(或羊肝、蚬肉)100克。 共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连服2~3次。 有强壮、开胃、止虚汗之功。
7.阳虚易汗多汗:韭菜根100克,加水煎服。
8.产后瘀血,血晕昏迷(流血过多,昏晕及出血性休克):韭菜(或其根)1把,捣烂后置于瓶中,用煮沸的米醋或酒冲入,趁热熏患者口鼻。 有急救回苏之效。
9.妇女倒经、崩漏不止,吐血、下血:韭菜1把切碎,加食盐少许,共捣烂,取汁1小杯,用儿童小便等量冲服。每日1~2次。
10.阴虚血热引起鼻衄:韭菜250克,捣烂取汁。1日内分3次服光。
11.痔疮、脱肛、子宫脱垂:韭菜根300克左右,煎汤倒入大竹筒内,乘沸热时熏患处。 每日2次,坚持5~10日可收效。
12.水田皮炎,脚气:韭菜1把,捣烂擦敷患处。
 
注意事项:阴虚火亢者,忌服韭菜。
 
 
 菠菜
性味功用:菠菜又名菜,为藜科植物,性味甘、冷、滑、无毒。 主含草酸、维生素A、B、C及铁质,有利五脏、通血脉、下气调中、止渴润肠的功效,还有助消化作用。可治慢性便秘、高血压、肺结核及痔疾等。
            治病验方:
1.高血压、便秘、头痛、面红、目眩:鲜菠菜20~30克,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烫约3分钟,捞起用香麻油拌食。 每日2次。
2.肺结核:菠菜籽1500克,白芨100克,百部500克。共研为细末,加入蜂蜜适量拌匀,做成9~10克的小丸。 每次服1丸。 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每日3次,连服2个月为一疗程。
3.咳嗽气喘:菠菜籽适量,用文火炒黄,研成细末。 每次服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4.糖尿病:鲜菠菜根100克,干鸡内金15克,加水煎服。 每日2~3次。
5.夜盲症:鲜菠菜500克,捣烂取汁,1日内2次分服。常服有效。
6.风火赤眼:菠菜籽、野菊花各适量,加水煎服。
 
 
荠菜
性味功用:荠菜又名野菜,为十字花科植物。 初春采其嫩苗可作蔬菜食用。 味甘、淡、性平,微寒,无毒。 有凉血止血,利尿降压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血尿、乳糜尿、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水肿、高血压、咳血、视网膜出血,妇女崩漏及流产出血等多种出血疾患。
            治病验方:
1.高血压引起眼底出血:荠菜花25克,墨旱莲20克,加水煎服。 每日1剂,连服3~5次。
2.高血压:荠菜15克,车前草15克,切碎,加水煎服。每日1~2次。
3.吐血、咯血、鼻出血:荠菜花、侧柏叶、藕节各12克,加水煎服。 每日1剂。
4.产后出血:荠菜、益母草各15克,加糖、水煎当茶饮。 每日3次。
5.功能性子宫出血:鲜荠菜、益母草各30克,加水煎服。 每日1次。
6.妇女白带:、月经过多:鲜荠菜30克,猪瘦肉120克,加水同煮服。 得日1次,连服2~3次。
7.妇女产后小腹疼痛:鲜荠菜30~60克,切碎,加红糖30~60克,入锅内炒香,再加水煎服。 每日1次,连服2~3次。
8.小儿腹泻:荠菜30克,加水煎服。 每日3次。
9.肾炎水肿:荠菜、葶苈子各60克,加水煎。1日内分2~3次服完。
 
 
苋菜
性味功用:苋菜又名苋、米苋等,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叶、种子和根入药。 苋菜叶味甘性凉,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可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 还有一种野苋菜,叶上有刺,故又称刺苋菜,其味甘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凉血作用,适治痢疾、肠炎、湿热腹泻、咽喉肿痛、疮肿痒疹、热淋尿血等,效果比家苋更好。苋菜种子又称苋米。味甘性寒,能清肝明目、通利二便;苋菜根又称地筋,味甘性寒,可治阴囊肿痛、痔疮、牙痛等。
           治病验方:
1.催透发麻疹:红苋籽15克(或叶30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分服。
2.白喉:苋根火煅研末,加冰片少许,吹入喉中。
3.产后腹痛:红苋籽50克,炒黄研末,用红糖水分2次冲服。 注意忌生冷辛辣。
4.产前后赤白痢:紫苋菜加水煎,取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空腹服。
5.慢性尿路感染:鲜花菜200克,同煮猪肉常吃。
6.漆疮瘙痒:苋菜煎汤洗之。
7.眼雾不明、白翳:苋菜子、青箱子、蝉花各适量,炖猪肝吃。
8.大小便难:苋菜种子25克,研末,分2次开水送服。
9.乳糜血尿:红苋菜子炒黄研末,每次15克,用糖水送服。
10.阴囊冷,疼痛:捣苋菜根敷之。
11.牙痛:苋根烧存性,研末擦之,再取红灯笼草根煎汤漱口。
 
注意事项:苋菜性凉,煮汤喝可清热通利,但肠胃虚寒、慢性腹泻者不宜多食。
 
 
 马齿苋
性味功用:马齿苋又名酸味菜,为马齿苋科植物。可作蔬菜食用。味酸性微寒,无毒。 有清热解毒、消痛肿、利水去湿和止血功效。 可治湿热泄泻、菌痢、急性肠炎、肺痈、肠痈、乳疮、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肾炎水肿、急性关节炎和膀胱、尿道炎等疾病。
            治病验方:
1.预防菌痢:马齿苋水煎服汁饮;或切细做馅包锟饨,煮粥吃。
2.痢疾:马齿苋汁加等量蜂蜜开水冲服;或马齿花60~100克,加大蒜捣烂服。 每日3次。
3.尿道炎:马齿苋60克,生甘草6克,加水煎服。 每日1次,连续服。
4.血痢:马齿苋和粳米煮粥,不加盐空腹食。
5.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马齿苋榨汁煎,见沸即可,加蜂蜜调服。
6.小便热淋。 服马齿苋汁。
7.赤白带下:马齿苋汁和鸡蛋清,微温后服。
8.阑尾炎:马齿苋汁,加冷开水、白糖同服。 每次10毫升。
9.多年恶疮:马齿苋捣烂敷之。
10.小儿白秃:马齿苋煎膏涂之;或马齿苋烧灰加猪油和匀涂之。
11.小儿火丹:杵烂马齿苋敷之。
12.小儿百日咳:取马齿苋糖浆,每日服4次。
13.小儿单纯性腹泻:马齿苋水煎(或加糖煎)服之。此方也可治白喉。
14.预防传染性肝炎:马齿苋加水煎服。
15.急性菌痢:马齿苋加水煎服;或用马齿苋、铁苋菜等量,制成注射液肌注。
16.钩虫病:马齿苋250~300克,加水煎汁,再加食醋50毫升(或白糖),每天空腹服1次,连服6~9天。
17.急性阑尾炎:马齿苋、蒲公英各100克,白糖适量,加水煎服。 服药后速送医院诊治。
18.肺结核:马齿苋250克,大蒜头1个,加水煎代茶饮。
19.肾结核:鲜马齿苋1500克,捣烂,浸于1200毫升黄酒中3日后,过滤取汁,每日饮前服10克。
20.手足癣:鲜马齿苋捣烂取汁,与等量米醋混合,涂患处。
21.痔:马齿苋洗净、切碎,装入猪大肠内蒸熟服。
22.尿频:马齿苋500克,洗净、切碎。 加红糖150克,水煎30分钟,取汁温服,并盖被使之出汗。 每日3次。
23.血尿:鲜马齿苋100克,车前草7根,加水煎服。
24.带状疮疹:鲜马齿苋捣烂,加花生油调匀,涂患处,干后再涂。
25.阴囊湿疹:马齿苋根叶30克,明雄黄6克,白矾60克,捣烂敷患处;干时再换。
26.黄疸、牙龈炎:鲜马齿苋10~200克,加水煎服。每日3次。
27.瘰疬:马齿苋阴干烧灰,取腊月猪膏和匀。 患处清洗后,拭干敷之。 每日3次。
28.肛门肿痛:取马齿苋汁、酢浆草等量,煎汤重洗。每日2次。
29.蜈蚣、蝎子、毛虫、蜂蜇等伤:马齿苋捣烂取汁涂敷。
 
注意事项:马齿苋性寒凉,脾胃虚弱、大便泄泻者。 另外,马齿苋忌与胡椒、蕨粉、海龟、鳖甲同服。
 
 
 茄子
性味功用:茄子属茄科植物,又名落苏,有白、青、紫等品种,性能相近。 根、茎、叶、果均可入药。 其味甘性寒,无毒。 有散血止痛、收敛、止血、利尿、解毒等作用。 可治咳嗽气喘、疮疝痔肿、白带过多及子宫脱垂等病症。
            治病验方:
1.久痢不止:茄根烧灰,加等量石榴皮研末,冲红糖水服用。
2.慢性气管炎:将茄根制成每毫升含药2克的糖浆。 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3疗程。
3.产后腹痛:白茄子根4条,加水煎敷,冲红糖加酒服。
4.对口疮:鲜茄蒂、鲜何首乌等量,加水煎饮服。
5.小儿口疮:霜后茄子阴干,研末涂患处。
6.黄疸肝炎:紫茄子与粳米,煮饭常食。
7.内痔便血:干茄研末,每次服9克,连服10余天;或取白茄烧灰研末,每日服3次,每次1克。 温开水送服。
8.皮肤破口外伤:紫茄茎烧灰研末外敷。
9.疝气:青茄蒂煎浓汁服。 用量3~7岁5枚、8岁以上7枚,服后饮白糖水,见效后再服1~2次;或茄子根30克,野枸杞1枚,将枸杞打碎,同茄根加水煎服,每日2次。
10.乳头干裂:霜打茄花焙干,香油调敷患处。
11.无名肿痛或蜂蜇肿痛:茄子加醋捣烂,外敷患处。
12.尿血便血、风湿病、手脚麻木:茄子秧30克,加水煎汁服用。
13.预防肠炎:茄捣烂如泥,拌蒜当菜吃。
14.乳腺炎、疔疮痈疽、皮肤溃汤:取秋后老茄子阴干烧灰存性研末,加入少量冰片,混匀外敷(或撒在凡士林纱布上外敷),或用香油(猪油) 、开水调敷。
15.跌打损伤消肿:茄子晒干或焙干研粉,用酒或开水送服。 每次1克,每日3次。
16.血淋疼痛:取茄子熏干研为末,每服6克,温酒或淡盐水送下。
17.老烂脚:取紫茄子皮捣烂,局部外敷,每日1~2次。
18.肠风下血:取茄叶薰干研为末,每服6克,米汤送下;或取经霜的茄子连蒂烧灰存性,研末,每日空腹用温酒或米汤送服。
19.冻疮冻伤:茄子秧2份,辣椒秧1份,共熬5小时,取滤液浓缩成膏涂患处;或将膏溶于水中熏洗,每日1次;或用茄根及茎煎汤洗患处。
20.牙痛:秋茄子花干燥后焙焦研末涂痛处;或茄根捣汁频频涂之;或茄根、茄蒂烧灰涂之;或茄蒂炭加等量细辛干敷之。
 
注意事项:茄子性寒凉,脾胃虚寒、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者及孕妇忌多食。
 
 
 黄花菜
性味功用: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忘忧草、漏芦,为百合科多年生蔬菜。 以干花蕾、根入药。 干花蕾性凉味甘、能健脑、抗衰、解忧、有止血、消炎、利尿、健胃、安神功能,可治吐血、便血、小便不通等;菜根有健胃、利尿、消肿镇痛之效,可治腰痛、风湿关节痛、黄疸等症。
            治病验方:
1.感冒:黄花菜、红糖各50克,加水煎服。
2.小便疼痛:黄花菜、白糖各100克,加水煎服。1日2次。
3.乳腺炎、乳汁不下:黄花菜25克,炖瘦猪肉吃;或鲜根100克,猪蹄1只,共煮食。
4.风湿关节痛:黄花菜根50克,加水煎去渣,冲入适量黄酒温服。
5.声音嘶哑:黄花菜50克,加水煎,再加蜂蜜50克,慢慢咽下。
6.哦喉初起:取黄花根5~6条,生嚼,咽其根汁,再取根4~5条,加水煎服。
7.痢疾:生黄花菜炖冰糖服;或黄化菜、马齿苋各50克,红糖100克,加水煎服。
8.血淋:黄花菜120克,红糖60克,分2次加水煎服。6小时服1次。
9.通身水肿:黄花根叶晒干研为末,每次10克,饭前米汤送服。
10.便血:黄花根与生姜用油炒,以黄酒冲服。
11.大肠下血:黄花根10条,茶花25克,赤地榆15克,象牙末5克,加水煎,分3次服用;或黄花根、红枣各50克,加水煎,分2次服用。
12.黄疸:鲜黄花根100克洗净,母鸡1只,合炖3小时服之。
13.乳痈肿痛:鲜黄花捣烂,外用冷罨并包扎。
14.成年男女腰痛:鲜黄花根15条,猪腰1只,加水煎,分3次服。
15.内痔出血:黄花50克,加水煎,再加红糖调味。 早饭前1小时服,连服3~4天。
16.缺乳:黄花菜加水煎,再加红糖调味服。
17.血痔:黄花菜60克,黄精45克,加水煎,空腹服。
18.鼻血:黄花菜100克,加水煎服。 此方如加藕50克或茅根25克,可治便血、吐血。
19.火眼:黄花菜、马齿苋各50克,加水煎服。
 
注意事项: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有毒性,故鲜用时应用沸水焯,再用清水浸泡,以除去毒性。
 
 
 枸杞
性味功用:枸杞又名枸子、枸杞豆、枸杞果等,是茄科多年生落叶小乔木。 果实、叶、根皮可供药用。 杞子味甘性平,能温肾润肺、补肝明目;枸杞的嫩茎叶与杞子有同样功效;其根皮叫“地骨皮”,性寒味甘,有降血压、降血糖和解热作用,常用于清肺热,退虚热。
         治病验方:
1.消渴、唇干、口燥:地骨皮、石膏、小麦适量,水煎后去渣,制成地骨皮汤温服。
2.血淋:地骨皮加酒煎服;或加水捣汁再加酒制成地骨酒,空腹服。
3.妇人白带:枸杞叶同鸡蛋炒食。
4.妇人阴肿生疮:地骨皮加水煎洗。
5.高血压:地骨皮加水煎服,连服30天。
6.疟疾:地骨皮50克,茶叶5克,加水煎,发作前2~3小时服。
7.牙髓炎疼痛:地骨皮加水煎,浓缩过滤,取小棉球蘸汁填牙洞,可止痛。
8.肾亏、腰腿疼:枸杞叶500克,羊肾1对,葱白14根,细切加米煮粥,调味空腹食。
9.痉夏虚病:枸杞子、五味子同研细,用开水泡后密封3日,代茶饮。
10.目赤生翳:枸杞子捣汁,每日点眼3~5次。
11.视力减弱或夜盲:枸杞叶100克,柄猫草50克,夜明砂15克,猪肝200克,加水煎服。
12.眼涩痛有翳:枸杞叶、车前草各100克,绞榨取汁,再取大桑叶150克同法取汁,混匀点眼中。
13.急性结膜炎:枸杞叶100克,鸡蛋1只,调味煮汤食。 每日服1次。
14.痔疮炎肿:枸杞叶煎汤熏洗。
15.风虫牙痛:地骨皮用醋煎后漱口;或水煎饮。
16.耳聋有脓水:地骨皮、五倍子共研末制成地骨皮散,掺入耳中。
17.肠风痔漏,下血不止:地骨皮、凤眼根皮等量,炒黄研末,制成地骨皮散,空腹温酒送服。
18.瘰疽于手足肩背形似赤豆:地骨皮、葵根叶适量,用水煎汁加糖服。
 
注意事项:枸杞为滋补性药物,有外邪实热、脾虚有湿、泄泻者忌用。
 
 
 花椒
性味功用:花椒又名川椒,为芸香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蜀椒的果实。药用以色红者为佳。 果皮名叫椒红,种子为椒目,均可作药用。 椒红性味辛、温,有小毒;椒目则味苦性寒。 椒红能健胃、驱蛔,有温暖强壮作用;椒目为利尿药,适用于治疗慢性浮肿腹水。
            治病验方:
1.偏头痛:牛黄1.5克,花椒9粒,研为末,用棉花包好,左痛塞于右鼻孔,右痛于塞左鼻孔。
2.一切偏、正头痛:治偏头痛取花椒1克,硫磺3克,研为细末,用棉花包好,右痛塞左鼻孔,左痛塞右鼻孔;治正头痛则两鼻孔均塞,以清涕流出为度。另煎茯神6克内服。
3.腹寒痛,受寒腹泻:把花椒和盐放在盅内,加温水少许化开,连水一起扣在肚脐处。
4.误食水银中毒:开口花椒9克(未开口的花不能用)急用温开水吞服(不要嚼碎).
5.红白痢疾:川椒、红、白糖各15克,加水煎服。
6.蛔虫性肠梗阻:将花椒中的杂质及椒目除去,称9克,另取麻油120克置锅内加热,再将花椒倒入煎熬,至微焦时停火,待凉后滤除花椒,此油即为一剂量。 将此花椒麻油一次顿服。 如一次服不下,间隔2~3小时后继续服用。 一般在服药约2小时后腹痛可明显减轻,不再出现呕吐,半天后自动排去。 据报道,治疗52例,均获良效。
7.早、中期血吸虫病:市售花椒除去椒目杂质,温火微炒,磨细过筛,取椒红粉末,装入胶囊。 每粒含量为400毫克。 成人每天5克(儿童酌减),分3次服。20~25天为一疗程,132例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改善,食欲增加,肝脾缩小,粪检有一定阴转率。
8.小儿消化不良、菌痢:川椒末(黑、白均可),另备暧脐膏药。 把川椒末填满患儿肚脐眼,贴上暧脐膏药,并用宽布带固定24小时,如未见好转,可换贴1次。此方治疗40例,均贴1~2次痊愈。
9.秃疮:鲜花椒叶1把,水煎洗患处。
10.寒性痛经:花椒9克,生前24克,大枣10个,加水煎服。 每日1剂。
11.阴道滴虫症(搔痒,白带过多):川椒6克,艾叶15克,青盐少许。 水煎外洗。
12.虫牙痛:花椒6克,蜂房6克,盐少许。 水煎后含嗽多次。
13.寒性牙疼:将花椒放于酒中,用火点燃片刻,等酒呈现黄色后灭火。 用于口含。
 
注意事项:阴虚火胆者禁用。
 
 
 辣椒
性味功用:辣椒又名辣茄,加茄科植物。 药用以尖小而辣味强者为佳。 其味辛性热,有调味、健胃作用,少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外用能治冻疮、风湿、腰肌疼痛、关节痛及脱发;内服适于治胃弱、消化不良、肠胃充气、胃寒痛等症。10~20%的水煎液还有杀虫功效。
          治病验方:
1.痢疾水泻:辣椒1个为丸,清晨以热豆腐皮裹住吞下。
2.疟疾:辣椒种子按患者年龄每岁取1粒(但至多20粒),1日3次,开水送服,连服3~5天。
3.功能性子宫出血:辣椒根50克,鸡脚2~4只,煎熬后分2次服。 血止后继续服5~10剂。
4.肾囊肿胀:辣椒根、猪精肉适量加水煎汤服。
5.关节疼痛:辣椒末用酒或醋调和敷患处。
6.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花椒30克,加水文火煮30分钟,放入干辣椒20多个,煮软后取出,去籽。 取辣椒皮3层撕开贴患处,以花辣水热敷并熏1小时。每晚1次,治疗7天;或取红辣椒10个,萝卜1个,共捣烂涂患处。
7.胃脘冷痛:辣椒1个,生姜3片,加红糖水煎汤服。
8.脱发斑秃:尖小辣椒6克,切细,用烧酒50毫升浸泡10日,过滤去渣。 涂擦脱秃部位,每日数次。
9.冻疮:剥辣椒皮贴患处。
10.毒蛇伤:辣椒生嚼10余个,可消肿定痛,使伤处起小泡、出黄水而愈;或嚼烂敷伤口。 临时处理后,须速送往医院救治。
11.腰腿痛:取辣椒末、凡士林适量,加些黄酒调成糊状,涂于油纸上贴患部,用胶布固定。
12.一般外科炎症(腮腺炎、蜂窝组织炎、多发性疖肿等):老红辣椒焙焦研末,撒于患处;或用油调成糊状外敷。
13.冻疮、冻伤:辣椒50克切碎,经霜冻麦苗100克,加水2~3千克,煮沸去渣,趁热浸洗患处,每日1次(已破溃者应包裹保暖);或用辣椒带子30克切碎,加水溶化的凡士林250克,烧沸10~15分钟,去渣,加樟脑15克混匀。冻伤初起时涂擦(已破者不能用),每日2~3次。
14.外伤瘀肿:红辣椒晒干研末,按1∶5加入溶化的凡士林中,搅匀,冷却后能凝固成油膏,用于扭伤、击伤、碰伤引起的皮下瘀肿及关节疼痛等症。敷于患处,每1~2日换1次。
15.手足无力如瘫痪:辣椒根2个,鸡脚15对,花生10克,红枣6个。 用水、酒各半炖服。
 
注意事项:辣椒辛热,风热病者应忌之。 食用过多易引起胃肠疾病及肛门肿痛,诱发痔疮。胃肠炎、腹泻、呕吐、胃及十二指肠溃汤、肺结核咯血、牙痛、扁桃体炎、咽炎、高血压、月经过多等患者,都不宜食用。
 
 
 
胡椒
性味功用:胡椒属胡椒科植物。 有黑、白胡椒两种。 采下未成熟果实,自然干燥后即成黑胡椒。 采摘成熟果实,经加工,擦去外皮,则成为白胡椒,可调味食品,亦可作药用。 其性味辛、大温,无毒。 有下气、温中、祛痰功效,是一种芳香刺激性健胃药,可除胃寒、消寒痰、化积食,治心腹卒痛、癫痫等症,还能解鱼肉、鸟兽食物的毒素。
            治病验方:
1.疟疾:胡椒、硫黄各1克,共研末,撒在普通膏药上,贴背脊对肚脐眼处,过期即愈。
2.胃涉水受寒:葱白1把,煮稀饭或面条1碗,加白胡椒末适量,趁热食下并盖被发汗。
3.胃痛:胡椒7粒,大枣3个(去核),共煮。 吃枣喝汤,每日1剂。
4.心腹冷痛喜温,痛时喜按:白胡椒、绿豆各等分,共研细末。 温黄酒送下,每次3克,1日2次。
5.呕吐反胃,朝食薯吐(包括慢性胃炎、胃弛缓、胃内停水等);白胡椒、姜半夏各等量,共研细末,用姜汁面粉糊调为丸如水豆大。 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1日2次。
6.荤腥鱼肉类宿食不消,呕吐泄泻,心腹冷痛:白胡椒、吴茱萸、橘皮各等分,共研细末。 温开水送下,每次3克,1日1~2次;或胡椒粉、生姜、紫苏各3克,加水煎服。
7.对口疽:胡椒30克,麝香650毫克,蜂蜜60克,共研为细末,拌匀。 涂于足心并包扎好。
8.蝎螫:白胡椒粉1.5克,加白面少许,用水调匀敷患处。
 
 
 
香菜(无荽)
性味功用:香菜又名香荽、胡荽元荽,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作蔬菜,药用取其果实或全草。 其味辛性温,有芳香健胃、驱风解毒和促进外周血液循环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疹、风疹透发不快或透而复没、肉类食物中毒等症。
 治病验方:
1.感冒:香菜10~150克,加水煎服。
2.胃弱消化不良:香菜籽,陈皮各6克,苍术9克,加水煎服。
3.麻诊透发不快:香菜120克,水煎取汤,遍擦全身,并内服少许;或用香菜50克,白茅根3克,水煎代茶饮;或用香菜、马蹄、胡萝卜各适量煎汤服。
 
注意事项:气虚者忌服。 患脚气、金疮、口臭、狐臭者禁食。 另此菜久食令人善忘,发宿疾及脚软。
 
 
芹菜
性味功用:芹菜又名勤菜、药芹、莆芹等,为伞形科二年生植物。以叶炳、根、花作药。家种的分水芹和旱芹两种(野芹有毒,不能食用).旱芹味甘苦,性凉,能平肝清热、祛风利温,可治高血压、眩晕头痛、面红耳赤、痈肿等。
          治病验方:
1.百日咳:全芹菜洗净捣汁,加食盐少许,蒸熟。 早晚服1杯,连服3日。
2.小儿发热不退:水芹菜、大麦芽、车前子适量,加水煎服。
3.小儿霍乱吐泻:芹叶细切,煮熟服汁。
4.预防动脉硬化:芹菜根100克,大枣10个,加水煎服。
5.痄腮(腮腺炎):水芹捣烂,加茶油调敷患处。
6.痈肿:鲜芹菜50~100克,散血草、红泽兰、铧头草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7.丝虫病:芹菜根水煎加白糖,每日早晚服1次;或芹菜根水煎代茶饮。
8.小便淋痛:水芹去叶捣烂,温开水和服。
9.反胃呕吐:芹菜根10克,甘草15克,加水煎沸后打入鸡蛋1个热服。
10.高血压、高血脂:水芹菜500克,黑枣250克,加水煎服。
11.糖尿病:芹菜500克,绞汁煮沸服;或芹菜水煎加白糖热服。
12.中风:芹菜榨汁,每服3~4匙,每日3次,连服1周。
13.头风痛:芹菜根捣烂煎鸡蛋吃。
14.失眠:芹菜根60克,加水煎服。
15.早期原发性高血压:鲜芹菜200克,马铃薯15克,大、小蓟各25克,共制成流浸膏。 每次10毫升,日服3次。
16.咳嗽: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30克化开,加芹菜根、陈皮各9克,炒焦,加水煎服(有寒可再加生姜).
17.乳糜尿:旱芹叶炳连服10条,加水煎空腹服。 每日2次,连服3~7天。
18.小便出血:水芹捣烂炖水热服。 每次60克,日服3次。
19.小便不利:水芹15克,加水煎服。
20.皮肤湿毒红肿起泡流水:芹菜每日炒或煮当菜吃,可使患处干燥脱皮,不痒而愈。
21.月经先期:干芹菜500克,加水煎常服。
22.经前腹痛:干芹菜30克,大戟15克,加水煎。 在月经来前4~5天天温服,连服4~5次可愈。
23.产后出血:芹菜根60克,水煎后取汁,煮鸡蛋2只服食。
24.白带:芹菜籽15克,水煎后冲黄酒服;或水芹20克,景天10克,加水煎服。
25.产后腹痛:干芹菜100克,水煎后加糖和米酒空腹服。
 
注意事项:芹菜甘苦而凉,凡低血压者、溃疡患者、慢性泻者、血虚患者均不宜食用。
 
 
性味功用: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品种有香葱、大葱、洋葱等,性能大致相近。 入药多用香葱(又名青葱).药用部分为其鳞茎,中医叫“葱白”.其性温味辛,无毒。 含蛋白质、脂肪、醣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镁、铁,还含挥发油。 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促进消化液分泌、健胃和抑菌、杂菌作用,特别对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
            治病验方:
1.感冒:葱白适量,捣烂取汁。 使患者仰头,滴入其两鼻孔内,然后闭口,用鼻子呼吸几分钟。
2.感冒、伤风头痛:葱白10根,大蒜3根,用糯米煮粥2碗,粥快好时放入切碎的葱蒜,再煮沸数滚,趁热一次吃下,并盖被取汗。
3.感冒、伤风鼻塞、头痛、怕冷、无汗:葱白6根,生姜(切碎)20克,淡豆豉20克,加水一碗煮沸5~10分钟,去渣。 趁热一次饮下,加盖棉被使全身出汗。
4.伤风咳嗽、痰多泡沫:葱白6根,生姜片15克,萝卜(切丝)1条。 用水3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入葱、姜,并煮成一碗,连渣服。
5.恶疮疔毒:老葱白、鲜蒲公英、蜂蜜各等量,共捣烂如泥状,贴敷患处,效甚佳。
6.耳下红肿、疼痛但不发烧:葱白2根,蜂蜜适量。 将葱白切碎捣烂,加入蜂蜜调成糊状,敷患处。
7.一切疖痈未破溃者:葱白2~3根,蜂蜜60克。 将葱白切碎捣烂,加入蜂蜜敷患处。 每日1次。
8.非阻塞性尿闭:连须葱白500克,切碎捣烂,炒热,隔布敷在小腹处。 冷后可炒热再敷,直至腹内发响,小便即通。 经治10多例,效果显著。
9.遗尿:葱白7根,硫磺9克,并捣烂如泥。 于每晚睡前敷脐部,次日早晨取下。
10.鸡眼:生葱管(叶)适量。 将葱管剖开,取有汁液的一面贴在鸡眼上,用布包扎。 每天换药1~2次,数天后可消除。
11.妇人阴户痛痒:四季葱适量,火硝6克,加水煎取汁。 取药棉蘸洗患处,数次可愈。
12.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葱白适量,捣烂绞汁。 晚上用盐水洗净鼻腔后,以棉球蘸葱汁塞于一鼻孔内,左右交替进行。
13.痈疮肿毒:葱全株适量,捣粒,以醋适量拌匀,蒸热后敷患处。
14.跌打损伤肿痛:葱全株适量,切细炒熟。 拌入适量松香、捣烂如膏,热敷患处。15.刀伤折伤、鲜血淋漓:全葱煨熟,捣烂敷患处,能散瘀止痛。
 
注意事项:表虚多汗、阴虚有火者忌内服。
 
 
大蒜
性味功用:大蒜又名荤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用部分主要为地下鳞茎,以独头紫皮大蒜为佳。 其性温味辛,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含有大蒜挥发性精油、蛋白质、醣类、维生素A、B、C等。 有解毒、抗菌、消炎和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作用,并有健胃、镇静、止咳、祛痰、强壮等功用。 内服可用于治疗痢疾、腹泻、食蟹中毒及虫积腹痛等症;外用可治疮痈肿痛等症。
         治病验方:
1.菌痢:去皮的紫皮大蒜50克,捣烂,在38℃温水10毫升中浸2小时,取汁加糖浆制成大蒜糖浆,每日服3~4次,每次20~30毫升;或用20%大蒜糖浆(即10%紫皮蒜液2份,40%茶叶液2份,糖浆6份),每日服3~4次,每次10~15毫升。
2.阿米巴痢:用10%的大蒜浸出液灌肠,并食大蒜1只,每日3次。
3.萎缩性鼻炎:用40%的大蒜液,或50%大蒜甘油涂鼻。 每日3次。
4.滴虫性阴道炎:用50%大蒜甘油明胶栓剂,于阴道冲洗后置2枚。 每日1次,共用7天。
5.小儿泻肚:生蒜2只,煨熟趁热吃。
6.百日咳、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大蒜15~30克,去皮捣烂,开水浸泡4~5小时(或水煎1~2小时) ,取汁加白糖,制成大蒜糖液,分2~3次服。
7.流行性腮腺炎:大蒜、赤小豆、马齿苋适量共研细,用醋调和涂患处。
8.急性扁桃腺炎:大蒜捣烂取汁200毫升,加入猪胆汁100毫升。 按年龄每岁量1毫升,成人15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
9.急性胃炎:大蒜去皮放醋内浸泡。 每餐吃6瓣,每日3次。
10.肺痈:常饮浸大蒜多年的醋。
11.疟病:大蒜1只,在火上烘焦黄,疟发前2小时饮米酒吃蒜,或大蒜1只,辣椒叶100克,加水煎服。
12.寒冷腹痛:食浸醋大蒜。
13.呕吐:大蒜1~2只烧熟,用蜂蜜加开水送服。
14.疝气痛:紫皮蒜2只,柑核50克,金柑2只,白糖50克,加水煎服。
15.高血脂:大蒜汁加奶油服;或单饮适量大蒜汁。
16.高血压:每天早上空腹吃糖醋大蒜1~2只,并喝些醋。
17.腹泻:大蒜头1只,煨熟食。
18.久泻或寒泻: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中。
19.伤口化脓:用25%大蒜液冲洗伤口。
20.蛀牙疼痛:先取出蛀牙中残留物,将大蒜捣泥塞入。
21.头癣:大蒜捣烂加泥,和猪油调敷患处。
22.湿气脚癣:生蒜切开,取切面私患处搽涂。
23.鼻衄:捣蒜泥,左鼻流血时敷右足心,右鼻流血时敷左足心。
24.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各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会从小便下。
25.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饮之,然后送医院救治。
26.一切肿痛:独头蒜3~4只捣烂,加入麻油调匀敷贴肿处。
27.喉炎:取蒜泥汁加等量盐水漱口。
28.脓疱疮疖:蒜捣烂如泥敷患处。
29.驱蛲虫:蒜泥加植物油、睡前涂肛门周围。
 
注意事项:大蒜刺激性强、不宜多食。 多食后会刺激肠胃,生痰动火,伤肝损目,故阴虚火旺,有肝热目疾、肝炎、喉舌或胃慢性炎症、溃疡病患者都应忌食。 又因食蒜后易发热,故各种发热、尿道炎、皮下出血、子宫出血患者,也应忌食。 另外,过多食蒜还可能引起贫血症。
 
 
生姜
性味功用:生姜属姜科植物。 药用以老姜为佳。 其味辛性微温,有温中、兴奋、发汗、止呕和解毒作用。 可解鱼蟹、半夏、天南星之中毒,沿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等症。
           治病验方:
1.胃、十二指肠溃疡:鲜姜50克,加水煎服。 每日3次服2天。
2.疟疾:鲜姜捣烂摊于纱布上,取双侧膝眼、间使和大椎穴位,于发作前4~6小时敷贴,过8~12小时后取下。 有效率达95%。
3.急性菌痢:鲜姜75克,红糖50克共捣烂。 每日3次分服,连服7天。 有效率70%。
4.蛔虫性肠梗阻:鲜姜100克取汁,加蜂蜜至600毫升。分2~3次服,婴儿减半。 疮块消失后服驱蛔药。
5.急性睾丸炎:取老姜切片,外敷患侧阴囊。兜上纱布,1~2日更换一次。 疗效好。
6.胃痛体虚、食少消瘦:鲜姜5片,放在猪肚内隔水炖熟分次服。
7.腹部寒痛、便泄:鲜姜5片、红糖60克水煎,再加白酒少许温服;或鲜姜10片,葱白7根共捣烂,以酒送服(或敷脐部).
8.类风湿性关节炎:鲜姜、大葱、辣椒各9克,同面条煮熟趁热吃。 以出汗为度,连服10日。
9.风湿痹痛:鲜姜汁和黄明胶共熬成胶,摊在纱布上贴患处。
10.腹满不能服药:煨姜用纱布包好用手压在下腹,冷时更换之。
11.目赤:用古青铜钱刮鲜姜,取汁滴之。
12.腋下狐臭:鲜姜切片频擦之。
13.中毒急救:如见半夏、乌头,木薯、天南星等中毒,轻者用姜汁含漱,并内服5毫升,每隔4小时服5毫升;重者鼻饲25%的干姜60毫升,每隔4小时服姜汁5毫升。急救处理后应速送医院救治。
14.寒啖:姜切片焙干研末,取糯米糊调丸如芥子大,空腹米汤送服。
15.二便不通:鲜姜30克,豆豉9克,盐6克,连须大葱500克,共捣烂烘热贴脐上。
16.水肿:鲜姜皮、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研末制成五皮散,每次取9克加水煎服。
17.寒性经痛:鲜姜24克,大枣30克,花椒9克,加水煎趁热服。
18.赤白痢疾:等量鲜姜和绿茶,加水煎成浓茶服。19.晕车:乘车前嚼鲜姜;或用鲜姜片贴敷内关穴和脐眼处。
20.赤白癜风:鲜姜切片频频擦至皮肤发热。 每日2~3次,连治2~3月。
21.跌打损伤:姜汁和酒调面敷之。
22.牙痛:老姜切片,加白矾,烧炭研末,擦痛处。
23.百虫入耳:耳滴姜汁。
24.风湿性腰腿痛:临床上用鲜姜制成5~10%注射液,于痛点或穴位注射,有效率达83%。 用于小儿麻痹症也有一定疗效。
25.手脱皮:鲜姜切片,用酒浸24小时后涂擦。
26.诸疮痔漏,久不结痂:鲜姜切片,涂上白矾末,炙焦研细敷贴。
27.半夏中毒:姜汁1盅,白矾9克,调匀内服。
28.冻疮:鲜姜、辣椒各15克,白萝卜30克,加水煎洗患处;或鲜姜捣烂泡酒搽患处。
29.斑秃或脱皮:鲜姜切片擦患处,每日2次,反复擦之。
 
注意事项:姜性辛温。 含姜辣素,多食刺激肾脏,使口干咽痛、便秘,故受寒后喉痛、口干、便秘者慎用;有热症者则忌食。腐烂的生姜含黄樟素,食后可诱发食道癌及肺癌,不能食用。
 
 
萝卜
性味功用:萝卜又莱菔,属十字花科植物。 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 其味甘、辛,性平,微凉。 有健胃消食、顺气止咳化痰、利尿、清热解毒及消炎功效。 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菌痢、高血压、气滞腹痛、冻疮等症。
         治病验方:
1.痢疾初起:萝卜苗阴干,赤痢用红糖水、白痢用白糖水煎服。
2.下痢噤口:萝卜汁加蜂蜜和水煎服。
3.流感、白喉:白萝卜、青橄榄适量,煎水代茶服。
4.高血压:萝卜汁每次1杯,日服2次。
5.矽肺:常食鲜萝卜、鲜荸荠;或萝卜汁加茅根汁温服。
6.积食作酸:生嚼数片萝卜。
7.翻胃吐食:萝卜杵碎蜜煎,细细嚼咽。
8.失音不语:萝卜汁加姜汁同服。
9.鼻衄:萝卜汁加酒少许热服,并以生萝卜汁滴入鼻中。
10.消渴口干:常饮生萝卜汁。
11.偏正头痛:仰卧滴入生萝卜汁于鼻中。
12.脚气:萝卜煎汤洗,再以萝卜晒干研为末,铺在袜内。
13.滴虫性阴道炎:先用醋酸水或1500高锰酸钾冲洗C患处,再将萝卜洗净消毒后捣成泥,做成塞剂放入阴道内,每日换一次。
14.烫火伤:白萝卜汁涂患处。
15.热疖:白萝卜汁调醋涂患处。
16.食积及小儿食豆或食面积滞饱胀:白萝卜汁饮服。
17.急性喉炎,喉痛声哑,支气管炎:白萝卜汁250克,加白糖和生姜汁服。
18.热咳、咯黄痰:白萝卜、荸荠汁各60克,加糖炖蒸熟服。
19.百日咳:白萝卜汁,加麦芽糖蒸熟服。
20.冻疮:白萝卜切片,烘热涂擦患处。 睡前擦至患处皮肤发红。
21.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白萝卜汁每次60克,日饮2次。
22.蕈类中毒:白萝卜、红糖适量,加水煎服。
23.哮喘:白萝卜法搀和蜂蜜煎后温服。
24.感冒:白萝卜250克,洗净切片加水煎,加白糖热服。
25.口疮:萝卜汁频漱去涎。
 
注意事项:萝卜性凉,体质虚弱者宜少食。 另外萝卜破气,在服用人参、生熟地、首乌等滋补药物后应忌食。
 
 
胡萝卜
性味功用:胡萝卜又称红萝卜、黄萝卜、金笋等,属伞形科植物。肉质根、花、叶均可入药。 其味甘、辛,性平或微温,无毒。 有健胃化滞功能,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久痢、咳嗽症。 经常食用防止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 种子为驱虫药,并可用于肾脏病的利尿剂。
      治病验方:
1.小儿发热:胡萝卜60克,加水煎饮汁。
2.水肿:胡萝卜缨(穗状的东西)蒸熟服7天。
3.产后风、恶寒战栗:胡萝卜缨煎水服。
4.高血压:胡萝卜500克榨汁,每日3次饮服。
5.小儿消化不良:胡萝卜250克,加盐3克煮烂,去渣取汁。 每日3次分服,连服2天。
6.急性黄疸性肝炎:干胡萝卜缨120克(鲜250克)水煎服。 每日2次,连服7天。
7.水痘:胡萝卜100克,香菜(芫荽)50克,加水煎当茶饮。
8.水痘:胡萝卜200克,凤犁150克,芫荽150克,荸荠100克加水煎服;或胡萝卜100克,芫荽50克,加水煎代茶饮。
9.百日咳:胡萝卜200克,红枣12枚,加水3碗熬成1碗,随意服10余次;或把两味捣泥取汁加白糖蒸干温服。
10.白喉:胡萝卜加水煎当茶饮,可作辅助治疗。
11.便秘:胡萝卜捣泥取汁,用白糖煮开温服;或将胡萝卜条切成纺缍形,长5厘米,浸在50%盐水中,7日后取出,用时慢慢塞入肛门,5—7分钟即可自行排便。
12.麻疹:胡萝卜120克,芫荽90克,荸荠60克,煎水当茶饮,可使疹毒透出。
13.驱蛔:胡萝卜微炒一下,与花椒子一起研末,水调为丸。 每服5克,每日2次。
14.冻疮:胡萝卜烘干搽擦。
15.火伤:胡萝卜捣烂敷患处。
16.夜盲、角膜干燥症:胡萝卜加水煎服;或洗净生食,连续吃10天。也可将胡萝卜蒸熟或炒熟拌饭吃,或与猪肝合炒食。
17.久痢:胡萝卜加水煎服。
18.婴儿单纯性的消化不良:胡萝卜加红糖或加茶叶水煎服;或胡萝卜与葱白捣汁同服。
19.乳头破裂:胡萝卜叶子焙黄,研末,用香油调敷患处数次。
 
注意事项:食用胡萝卜过多,可引起皮肤发黄,但停食后会自行消失。
 
 
芜青(蔓青)
性味功用:芜青又名蔓青、大头菜、扁萝卜等。 其味苦、辛、甘,性平,有消食下气功能,可止渴,治咳嗽,还有去心腹冷痛、热毒风肿之功效。芜青的花和种子可明目清热,能治青盲眼障、小儿秃疮等。
        治病验方:
1.黄疸、小便赤:生蔓青子研末,热开水调服。 每次6~10克。
2.妊娠小便不利:蔓青子研末,开水送服。
3.大小便不通:蔓青子油,空腹送服。
4.骨疽(骨髓炎、骨结核、骨坏死等)经久不愈:芜青子捣研成细末,敷患处,用纱布包褒。
5.消宿食胀气:煮羹食。
6.预防时疫:立春后合家同服温芜青汁
7.眉毛脱落:芜青子120克炒研为末,调醋涂之。
8.疮疡肿毒、乳痈及各种无名肿:芜青鲜根及茎叶,加食盐少许,捣烂涂敷。
9.鼻中衄血:芜青根捣汁饮。
10.小儿头疮:干芜青叶烧成灰,和猪油敷;或芜青子炒后研末,以醋调涂。 每日2次。
11.补肝明目:芜青子洗净,加烧酒浸一夜,取出隔水蒸20分钟,晒干研细,加蜜制成小豆大的丸。 每服6克,米汤送下。
 
 
黄瓜
性味功用:黄瓜又名青瓜、王瓜、刺瓜等,为胡芦科一年生蔓性植物。 以根、茎、叶、霜作用。 黄瓜性凉味甘,有清热、利水、解毒、美容的效能,可治小儿热痢、水肿、咽喉肿痛、跌打疮痛、火眼、汤火灼伤等。 黄瓜藤性平味淡,无毒,有清热、利水、除湿、滑肠、镇痛的功用,可治痢疾、高血压、胆囊炎、黄水疮等;黄瓜根性凉味甘,能止痢治腹泻;叶可治腹泻。
         治病验方:
1.痢疾:黄瓜藤、叶,加水煎服。
2.产后腹痛,风搐:黄瓜藤阴干,加水煎服。
3.小儿疳积:黄瓜250克,豆腐500克,加水煮,饮汤吃菜。
4.小儿内热腹泻,湿热痢疾:黄瓜叶一大把,挤汁掺开水加白糖服。
5.噤口痢:黄瓜根捣烂贴肚脐上;或黄瓜藤烧灰存性,香油调敷脐上。
6.高血压:黄瓜藤制成流浸膏或片剂服;或鲜瓜藤加水煎服。
7.小儿热痢:嫩黄瓜与蜂蜜同食。
8.水肿肚胀四肢肿:黄瓜剖成两半,不去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烂,空腹服;或黄瓜皮加水煎服。
9.咽喉肿痛:老黄瓜去子,内放入芒硝填满,阴干后研为末,每次取少许吹入咽喉。
10.跌打疮痛:六月取黄瓜洗净放入瓶中,加水浸之,用水涂于疮上。
11.火眼赤痛:五月取老黄瓜,开孔去瓤,内放入芒硝填满,悬于阴处。 待芒硝透出后刮下(即“黄瓜霜”),点眼。
12.汤火灼伤:五月收黄瓜洗净放入瓶内,封好,挂于檐下,待有汁后取水涂敷伤处。
13.黄疸:黄瓜皮加水煎服,每日3次;或黄瓜根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
14.口腔炎:口内溃疡面用银花、甘草汤洗净,用棉花蘸“黄瓜霜”涂患处,或收入患处。
15.腹泻:黄瓜叶晒干研末,每服6~10克(小儿减半).米汤送服,1日3次。
16.胆囊炎:黄瓜藤60克,加水煎,以鸡胆汁冲服。 每日1~2次。
17.黄水疮:黄瓜藤阴干,火焙存性,以石研为末,涂疮上。
18.羊痫疯:黄瓜藤100克,加水煎服,1日2次。
19.温病高热:老黄瓜剖开去瓤及仁,入瓦罐密封,置阴凉处或埋地窖中一年(瓜尽化为水,色微黄,澄清),取水饮之。
20.白癜风:鲜黄瓜捣碎取汁,加硼砂粉末调和,1月3次涂患处。
21.痱子:鲜黄瓜切片擦患处。
22.蜂蜇伤:老黄瓜切开涂擦患处,1日数次,可止疼消肿。
 
注意事项:黄瓜性凉,脾胃冷、有寒痰、腹痛泄泻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慎食。
 
 
冬瓜
性味功用: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因老熟后皮上有白粉,故又名白瓜。又因形似枕头,有人叫枕瓜。 瓜皮及种子均可入药。 其味甘,性微寒,无毒。 瓜皮能清热利水消肿;瓜子可清肺热、化痰、排脓、利湿。 可治内脏性脓疡(如阑尾脓肿、肺脓疡等)、男子白浊、女性白带过多及痰热咳嗽等症。
          治病验方:
1.痢疾:冬瓜瓤加冰糖搅匀,炖后取汁服。
2.慢性胃炎:冬瓜仁25—50克,加水煎服。
3.中暑高烧:冬瓜子500克,煮汤食。
4.咳嗽多痰:冬瓜子15克,红糖适量,共捣烂,开水冲服。
5.妊娠浮肿:冬瓜1个,赤小豆120克,加水炖烂,饮汁分服;或冬瓜1个,鲤鱼1条(不加盐),清炖后食鱼饮汤。
6.肺脓疡:冬瓜子15克,加水煎服;也可配桃仁、薏米、鱼腥草,加水煎服。
7.痔疮疼痛:用冬瓜汤洗之。
8.水气浮肿喘病:大冬瓜脐部切开(像一盖子),取出瓤,填入浸泡过的赤小豆后盖好,外部用黄泥密封,阴干,置于点燃的谷糠内煨之,去净泥,切片焙干研末,加面捏成冬瓜丸,另煎冬瓜子汤同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