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绵的防治方法

 水生花卉资料库 2012-03-11
一、水绵特性
绿藻门、接合藻纲、水绵科、一年生水生绿藻植物,以丝状体断裂再生或行接合生殖,由孢子萌发成新的个体,随水传播。水绵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喜肥,尤其在磷肥施用量大的条件下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土壤PH值7.5左右的盐碱稳静水面水绵生长最为适宜。一般在春季稻田灌水后,5月中旬开始发生,6月上旬随着气温升高及田间磷肥和有机肥肥效的发挥而迅速繁殖和危害。
二、水绵的发生规律
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灌溉经常使用循环水或只灌不排的田块易发生水绵危害,灌排水渠中的水绵孢子和丝状体会随水流入稻田繁殖。上年水绵高发的田块残存大量水绵群体,来年灌水后会大量复发。水质恶化,高量施用磷肥,形成肥水能促进水绵发生。
导致水绵大发生的情况有:
① 长期积水的低洼静水稻田,排水不良,水质恶化的稻田。
② 大量施用含磷肥料,形成肥水的稻田。
③ 上年水绵高发生的稻田。
三、水绵对水田的危害 
水稻田里的水绵絮状物群体压缠幼苗,使幼苗迟发,死苗或独株无分蘖;降低水温,当水绵覆盖面积达到30%时,能降低水温2~3℃;当水绵在稻田中大量发生时,施入的肥料无法落入水稻根部,并与水争水争肥、争生长空间。水绵发生严重的稻田,水稻的株高降低,叶片落黄,减产30%左右。 
根据目前水环境藻类泛滥成灾的现实情况,我公司科研团队经过大量现场试验,成功研制出新型环保水绵消,除藻速度迅速,对水绵有卓效,对固氮菌有效,可广泛用于稻田、河塘、以及电力、化工、等行业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城市污水及工业污水系统的藻类控制。同时也抑制了水系统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对污垢具有良好的剥离作用,达到净化水源的功效。对工业水系统中的常见的有害细菌-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硫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水田插秧后,如果长期蓄水不换,加之天气燥热引起水质恶化,或土壤过分肥沃,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较多等,就容易长出水绵(青苔)。目前我县水稻种植区部分地块已经有水绵发生,必须及时有效控制,否则会影响水稻生长。
四、防治:水绵对水稻的危害较为严重,应提早防治。其方法是:
1、科学施肥。水稻田使用的肥料,如系有机肥料则必须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并注意一定要撒施均匀;如用磷肥作基肥,则要深施或全层施,切不可于表层施用。
2、管好水浆。水稻秧苗栽插后,要坚持浅水勤灌,如果田间蓄水的时间较长就需换水,防止水绵的发生。
 3、晒田除绵。选择高温晴天将生有水绵的田块中积水放掉,晾晒3-4天,水绵即可枯死。
4、药物防治。结合防治水田杂草兼防水绵。即在插秧田二次灭草时,采用“金秋”、“太阳星”、“必宁特”等农药可有效地防治水绵。施用硫酸铜杀灭水绵的操作方法是,在给秧田换水、上水时,将硫酸铜用纱布包好(每亩用量150-200克)放在进水口处,让其自然溶解,随水流进秧田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