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历史的十大经典著作及介绍(二)

 优雅a 2012-03-11

 影响历史的十大经典著作(二)


NO.5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本书又叫做《释梦》,心理学的经典书籍。

梦与心理学

  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说“各种梦”的意思?
  我们有七个身体:肉体的、以大的、魂魄的、精神的、灵性的、宇宙的和涅婆的。每一个身体都有自己的梦的类型。在西方的心理学中,肉身被认为是意识的,以大身被认为是无意识的,魂魄身侧被认为是集体无意识的。
  肉身会产生自己的梦。如果你的肚子不舒服,它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梦。如果你生了,在发烧,肉身就会产生它自己的梦。有一点是肯定的:梦的形成总是因为某种不自在(dis-ease).
  肉体的不适,肉体的不自在,会形成它自己的梦的范围,所以肉体的梦甚至可以由外界引发。你在睡觉。如果用一件湿衣服把你的腿包起来.你就会开始做梦。你可能梦见自己正淌过一条河。如果把一只枕头放在你的胸口上,你也会开始做梦。你可能梦见有人坐在你的身上.或者有一块五头掉在你的身上。这些梦都来自肉身。
  以大身——第二个身体——也用它自己的方式做梦。这些以太的梦使西方的心理学大伤脑筋。弗洛伊格误认为以大的梦就是压抑的欲望所引发的梦。确实有许多梦是由压抑的欲望引发的但是这些梦都属于第一个身体,属于肉身。如果你的肉体有压抑的欲望——地方说.如果你刚刚斋戒过——那么你极有可能梦见吃早饭的情景。或者,如果你压抑了性欲,那么你就极有可能产生性幻想。但是这些梦都属于第~个身体。以大县被遗留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一直把它的梦作为第一个身体、肉身的梦来解释。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以大身能够在梦中旅行。它极有可能离开你的身体,当你回忆它的时候,它被认为是一场梦,但它并不是一场梦,它跟肉身的梦不一样。在你睡觉的时候.以太身能够高开你。你的肉身照样躺在上.但是你的以太身能够走出去.在太空中旅行。没有空间可以限制它;对它来说,也不存在距离的问题。那些不了解这一点、不认识以大身存在的人或许把这辟释为无意识领域的现象。他们把人的头脑划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然后,肉体的梦就被叫做意识'.而以大的梦就被叫做'无意识。它不是无意识。它跟肉体的梦一样有意识.只是它的意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的。如果你能够意识到你的以太身,那么跟那个领域有关的梦就会变成有意识的。
  就像肉体的梦可以由外界引发一样,以大的梦也可以这么形成、这么引发。咒语就县形成以太幻觉、以大梦境的方法之一。一句特别的咒语或者一句特别的那达(nada)——一个特别的字,在以大中心反复响起——就能够导致以太梦。方法很多。声音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苏非们用香味引发以太幻觉。穆罕默德本人就十分喜欢香味。一种特定的香味可以引发一种特定的梦。
  色彩也能够帮助形成以大梦。利比特(bodbeater)有一次做了一个蓝色的以大梦——纯粹的蓝色.只是深度比较特殊。他开始跑遍世界上所有的商店去寻找那种恃殊的蓝色。经过几年的寻找,最后终于在一家印度商店里发现了它——一块具有那种特殊深度的蓝色的天鹅绒。后来这种天鹅城也被用在其地人的身上以形成以大梦。
  所以,当一个人深入静心的时候,看见色彩,经验各种香味和声音和完全陌生的音乐,这些都是梦、以大身的梦。那些所谓的灵性境界都属于以大身;它们都是以大梦。古鲁们现身在门徒的面前.那不是别的,正是以大旅行、以大梦。然而因为我们仅仅在一个存在层面——肉体层面上研究头脑,所以我们不是用生理学的立场来解释这些梦,就是把它们抛在一边.忽略不计。
  或者,干脆把它归入无意识的范畴。把任何东西说成是无意识的一部分,实际上就等于承认我们对它一无所知。这是一种手段、一种花招。没有什么东西是无意识的,而是,所有在较深层面上有意识的东西在较浅的层面上都是无意识的。所以对于肉身来说,以大身是无意识的;对于以方身来说.魂魄身是无意识的;对于魂魄身来说,精神身是无意识的。有意识指的是那个已经被知道的。无意识的意思是那个还没有技知道的、那个未知的。
  同样也存在着魂魄的梦。在魂魄梦里面,你可以进入你的前生。那是你的第三个向度的梦。有时候,在一场普通的梦里面,也会有部分以大梦和部分魂魄梦。假使那样的话,梦就会变得乱七八糟;你无法弄度它的情节。因为你的六个身体同时出现,有些东西能够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能够穿越它。所以有的时候,哪怕在普通的梦里面,也有以太梦和魂魄梦的片断。
  在第一个身体、肉身里面.你既不能在时间上旅行,也不能在空间上旅行。你受你的身体状况和当时的特定时间的限制——比方说,晚上十点钟。你的肉身可以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做梦,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不行。在以大身里面,你能够在空间上旅行,但是不能在时间上旅行。你可以到任何地方去,但时间还是晚上十点钟。在魂魄的世界里在第三个身体里,你不仅能够在空间上旅行,也能够在时间上旅行。魂魄身可以跨越时间的障碍——但是只能向过去跨越,不能向未来跨越。魂魄的头脑能够进入无限的过去,从变形虫一直到人。
  在莱格的心理学中.魂魄心识被称之为集体无意识。它是你累世的个人历史。有时候它也会钻到普通的梦境里,但是和健康的状态相比,它更常出现在生的状态下。在一个精神人的身上,前三个身体失去了它们通常被此之间的差别。一个精神人有可能梦见他的前生,但是没有人会相信他。他自己也不会相信。他会说那只是一个梦而且
  这并不是生理层面上的梦。它是魂魄梦。魂魄梦很有意义对分重要。但是第三个身体只能梦见过去,不能梦见未来。
  第四个身体是精神身。它能够进入过去和未来。在至关紧要的时刻,有时候连一个普通人都能瞥见未来。如果某个跟你关系亲近的人快要死了,那个信息就可能在一个日常的梦中传递给你。因为你一点也不了解梦的其他向度,因为你不知道其他的可能性,所以这个信息会渗透到休日常的梦境中去。
  但是这种梦不会很清晰,因为信息所必须跨越的障碍可能成为你日常梦境的一部分。每一种障碍都要剔除一些东西、改变~些东西。每一个身体都有自己的象征体系,所以每当梦从一个身体过渡到另一个身体时.它都要被翻译成那个身体的象征体系。这样一来,所有的东西部乱套了。
  如果你在接在第四个身体里面做梦——不是著着别的身体,而是藉着第四个身体本身——那么你就能够进入未来,但是你R能进入你自己的未来。它依然是个人的;你无法进入别人的未来。
  对第四个身体来说,过去和未来一样都是现在。过去、未来和现在合而为一。一切锡变成了现在:向后延伸的现在,向前延伸的现在。那里没有过去和未来,但是照样有时间。时间,即使作为'现在,也还是时间的长流。你还是不得不集中作的头脑。你能够向后看,但是你将不得不把头脑集中到那个方向上去。与此同时,未来和现在路被暂时搁在一边。当你集中在未来的时候,另外两个——过去和现在——不在了。你能够看见过去、现在和未来,但不是作为一体的。你H能看见你自己的个体的梦境——那些作为个体而后于你的梦境。
  第五个身体,灵性身,横跨个体的领域和时间的领域。现在,你进入了永恒。做梦不是像前面那样跟你有关,而是跟整体的意识有关。现在,你知道整个存在的全部过去,但是不知道它的未来。
  通过这第五个具体,所有关于创造的神话都被揭示了。它们完全一样。采用的象征不同,故事稍有差异,然而无论它们是基督教的、印度教的、犹太教的还是埃及古代宗教的,关于创造的神话——世界怎样被创造的,它是怎么形成的——都是对应的;它们都有一条相似的潜流。比方说,那些内容相差无几的关于大洪水泛滥全世界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历史记录,但是,仍然.有一个记录。那个记录属于第五个心识——灵性身。第五个心识能够梦见它风
  你向内进入得越深,梦离实在也越来越近。生理的做梦不很真实。它有它自己的实在,但是它不很真实。以大梦就真实多了,魂魄梦甚至更加真实,精神梦和真实差不多,最后,到了第五个身体.你在做梦的时候就已经变成真正的写实了。这就是了解实在的方法。把它称为做梦还不够恰当。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它的确是做梦,因为它的真实不是客观现存的。它有它自己的客观性,但它是以一种主观体验的形式出现的。
  两个已经认识到第五个身体的人可以同时做梦,在此2前,这是不可能的。一般说来.不存在做公共梦的途径,但是从第五个身体往上,梦可以由许多人同时来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客观的。我们可以比较记录。那么多在第五个身体里面做梦的人就是这样了用到相同的神话的。这些神话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的。它是特定人群、特定传统一起工作的结果。
  所以,第五种类型的做梦变得真实多了。在某种意义上,前面四种类型都不真实.因为它们都是个人的。不可能有另外一个人来分享他的体验;没有办法评判它的正确性——它是否是一种幻想。幻想是体设计的乐四;梦是某种并不那么实在、但是已经被你了解到的东西。在你向内走的时候,做梦的幻想性、虚构性变得越来越弱——它的客观世、真实性、可靠性变得越来越强。
  所有的神学概念都是由第五个身体创造的。它们在语言上、术语上、概念化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基本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第五个身体的梦。
  在第六个身体——宇宙县里面,你跨越了意识/无意识。物田精神的门槛。你失去了所有的差别。第六个身体梦见宇宙。你跨越了意识的门槛,所以无意识的世界也变成了有意识的。现在,每一样东西都是活生生的、有意识的。甚至被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东西也是意识的一部分。
  在第六个身体里面.宇宙神话的梦都被实现了。你超越了个体,你超越了意识,作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但语言还是可能的。它指向某种东西;它标示某种东西。关于梵天、幻象的理论.关于一、关于无限的理论,在第六种类型的做梦里面都被实现了。那些在宇宙的向度上做梦的人后来都成为大系统、大宗教的创始着。
  通过第六种类型的头脑.梦表达为有,不表达为无(nonbeing);表达为肯定的存在,不表达为不存在。对存在依然有一种执着.对不存在依然有一种恐惧。物质和精神已经合而为一了,但是存在和不存在没有合而为一,有和无没有吕而为一。它们依然是分离的。这是最后一道障碍。
  第七个身体,涅盘,跨过肯定的疆界而投身于无。它有它自己的梦关于不存在的梦,关于无的梦,关于空的梦。那个是已经被丢在后面了,现在,甚至非也不是非了;那个无不是没有。相反.那个无甚至更加无限。肯定必然会有疆界;它不可能是无限的。只有否定是没有疆界的。
  所以,第六个身体有它自己的梦。现在,没有符号、没有形式了。只有无形存在。现在也没有声音了只有无声;只有绝对的宁静。这些宁静的梦是全然的、永无止境的。
  这些就是我们的七个身体。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梦。但是,这七个向度的梦也可以成为了解七种实在的障碍。
  你的肉身有一种了解真实的方式和一种梦见它的方式。当你吃东西的时候,这是一种类在,但是当你梦见你在吃东西的时候,那不是一种实在。梦是真的食物的替代品。所以,肉身有它自己的实在和它自己的做梦方式。肉身以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工作,它们彼此相去甚远。
  作越靠近中心——你就在越高级的身体里——梦和实在的距离就越小。这好比从圆周向圆心画线,当它们靠近圆心的时候,它们也逐渐靠近,如果从国心向外图画.它们就会逐渐远离,梦和实在也是这样,当你向中心走的时候,它们靠得越来越近,当你向外围走的时候,它们离得越来越远。所以就肉身来说,梦和实在相去甚远。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大。梦就是幻想。
  在以太身上,这种差距没有那么大。梦和真实比较接近.所以,要分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梦比肉体身要困难一些。不过这种差别还是可以知道的。如果你的以大旅行是真的旅行的话,它就会发生在你醒着的时候。如果它是一场梦的话,它就会发生在你随着的时候。要了解这种差别,你必须在以太县里醒着。
  有一些方法可以使你在以太身里保持觉知。所有内在操作的方法,像加颇(japa)——反复念颂咒语——都把你和外在的世界公开。如果你睡着了,连续的反复就可以导致一次催眠性的睡眠。然后,你就会做梦、但是如果你能够在你的加颇里保持党知而它没有在你的里面造成催眠效应的话,那么,就以太身而言,你就会知道它的真实。
  在第三个身体——魂魄身里,要想知道这种差别就更困难了,因为两者更接近了。如果你已经了解真的魂魄身而不是仅仅做魂魄梦的话,那么你就会超越死亡的恐惧。从这里,一个人可以认识到他的不朽。但是如果魂魄旅行是~场梦而不是真的,那么你就会被死亡的恐惧吓坏。那就是分辨的要点、试金石:死〔的恐惧。
  一个相信灵魂不朽并且不断地重复它、劝说自己相信它的人,他无法知道在魂魄身里面什会是真的、什么是魂魄梦。一个人不应该相信不朽,一个人应该知道它。但是在知道以前,一个人必须怀疑它,对它不确定。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你是真的知道它、还是仅仅这么猜想。如果灵魂不朽是你的信仰,这个信仰就可能渗透到你的魂魄意识里。然后你就开始做梦,但它只是一场梦。可是,如果你没有信仰,只有一种知道的、探索的渴望——不知道探索什么,不知道寻找什么,没有任何成见、偏见——如果你纯粹是在一种空的状态里寻找,那么你就会知道这种差别。所以,那些相信在过去生活中灵魂不朽的人,那些在信念上接受它们的人,很可能只是在魂魄的层面上做梦而并不知道它的真实。
  在第四个身体——精神身里,梦和实在变成邻居了。它们的面目非常相似,极有可能把其中一个当域是另~个。精神身的梦可以和真实一样真实。而且也有一些引发这种梦的方法——喻础的,坦陆罗的,以及其他方法。一个在练习禁食、孤独、黑暗的人可以形成第四种类型的梦——精神梦。它们是那么真实,比我们周围的现实还要真实。
  在第四个身体里,头脑完全是创造性的——不受任何客观事物的阻碍.不受物质界限的阻碍。现在,它的创造是完全自由的。诗人,画家,他们都活在第四种类型的梦里.一切艺术都是第四种类型的梦创造的。一个能在第四领域做梦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他不是知道的人。
  在第四个身体里.一个人必须党知精神例造的所有类型。一个人不能设计任何东西;否则它就会被设计出来。一个人不能盼望任何东西;否则那个盼望就极有可能成为现实。不仅在内在,那个盼望甚至可以在外在实现。在第四个身体里,头脑是如此强大,如此清晰.因为第四个身体是头脑最后的老晃超越这个.无心就开始了。
  第四个身体是头脑的本源,所以你能够创造任何东西。一个人必须坚持不断地宽知没有盼望、没有幻想、没有偶像;没有上帝,没有古鲁。否则他们都会从你那里创造出来。你会成为创造者!看见他们真是六个人高兴了,以至于一个人会渴望创造他们。这是sadhak,求道者的最后的障碍。如果一个人跨越了这道障碍,他就不会面对比这更大的障碍了。如果你是觉知的,如果你在第四个身体里只是一个观照者的话,那么你就会知道它的真实。否则你就会继续做梦。而且没有任何现实能够跟这些梦相比。它们是狂喜的;没有任何狂喜能够相比。所以一个人必须觉知狂喜、觉知快乐、觉知喜悦,而且一个人必须坚持不断地宽知任何类型的偶像。一旦有了偶像,第四心识就开始滑入梦乡。一个偶像引出下一个偶像,你继续做梦。
  只有当你是一个观照者的时候,你才能够避免第四种类型的做梦。观照可以显示它们的差别,因为如果你在做梦,你就会认同它。就第四个身体来说,认同就是做梦。在第四个身体里,宽知和观照的头脑是通往真实的途径。
  在第五个身体里.梦和真实合而为~。每一种类型的二分世都脱落了。现在不存在任何觅知的问题。哪怕泳是不觉知的,你也会党知你的不宽知。现在敞梦见是真实的一种反映。有所不同,但是没有差别、如果我从镜子里面着我自己我和镜子里面的影像并没有差别,但是有所不同。我是真的,而那个影像不是真的。
  第五心识,如果它有一些培养成的不同的观念,它就可能产生知道自己的错觉,因为它在那面镜子里看见了自己。它是在了闭自己,但并不是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只是按照它被反映出来的面目。这是唯~的不同。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危险的。危险在于你可能满足于自己的影像,而把惟妙惟肖的影像当做是真实。
  就第五个身体本身而言,即使这种情况发生,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危险,但是就第六个身体而言,它是危险的。如果你只是从镜子里面看见过自己,那么你就无法跨越第五身的界限而达到第六身。你无法借助镜子穿过任何界限。所以有一些人就停留在第五身里。那些说有无数个灵魂而且每一个灵魂都有自己的实体的人——这些人都停留在第五身里。他们已经知道自己了但不是立刻地、直接地——只是通过镜子的中介而已。
  这面镜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观念的熏陶;'我是这个灵魂。永恒的,不朽的。超越生.超越死。'不知道自己而把自己想象成灵魂就会创造一面镜子。然后你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你所知道的是你在那些观念里面的影像。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假如知识是通过镜子得来的,它就是梦,而如果它是立刻的、直接的没有任何镜子,那么它就是真实。这是唯一的不同.但这也是很大的不同——不是跟你已经通过的身体相比,而是踢亟待穿透的身体相比。
  一个人怎么才能觉知他究竟是在第五身里做梦、还是在过真实的第五县的生活呢?只有一个方法:放弃每一种类型的经典,离开每一种类型的哲学。现在,应该再也没有古鲁了;否则古鲁就去变成一面镜子。从这里开始,你是完全单独的。没有人能够被你当做向导,否则向导就会变成一面镜夭
  从现在开始,单独是全然而彻底的。不是孤独,而是单独孤独永远和别人有关;单独和自己有关。当我和别人之间没有联系的时候,我感到孤独,但是当我存在的时候,我感到单独。
  现在,一个人应该在每一个向度上都是单独的:文字、概念、理论、哲学、教条;古鲁、经典;基督教、印度教;佛陀、基督、克里希纳、摩河毗罗——现在一个人应该是单独的;否则任何理前的东西都会变成一面镜子。现在,佛陀会变成一面镜子。非常清晰,但是也非常危险。
  如果你是绝对单独的,就没有东西能够反映你。所以静心是第五个身体的词语。它意味着全然的单独,解脱了每一种类型的冥想。它意味着和无心在一起。不管有任何类型人心识,它都会变成一面镜子.它都会反映你。一个人现在应该是无心的,没有思虑,没有冥想。
  第六个身体里面没有镜子。现在只有宇宙存在。你已经消失了。你不在了;做梦的人不在了。虽然没有做梦的人,但是梦照样可以存在。如果有一个梦而没有做梦的人,那么它看起来就像真正的实在一样。没有头脑,没有思想者,所以无论你知道什么,你都是知道了。它成为你的知识。那些创道的神话开始出现;它们奔流而过。你并不存在;天地万象只是奔流而过。没有人在那里评判;没有人在那里做梦。
  但是.一个不存在的心识,依然存在。一个湮灭的心识依然有在——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是作为宇宙的整体。尽管你不存在.但是梵天存在。所以他们说整个世寻就是梵天的一场梦。这整个世界就是一场梦,就是幻象。不是任何个体的梦.而是全部的、整体的梦。你不在了,但是那个全部还在做梦。
  现在.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这场梦是不是肯定的。如果它是肯定的,它就是错觉,它就是一场梦,因为在终极意义上,只有否定存在。当每样东西都成为无形的一部分.当每样东西都已经回归本源,那么每一样东西都存在,同时也都不存在。肯定是唯一剩余的因素。它必须检跳过去。
  所以如果,在第六个身体里.肯定消逝了,你就会进入第七个身体。第六个身体的真实是第七个身体的大门。如果没有肯定的东西——没有神话,没有偶像——那么第六个身体的梦就停止了。那么只有存在的:如是。现在,除了存在以外,别无存在。事物不存在,但是源头存在。树本不存在,但是种子存在。
  那些已经知道的人把这种类型的心识称之为有种子的三摩地。一切都消失了;一切回归本源。——宇宙的种子了。树木不存在,但是种子存在。但是从这粒种子.做梦还是有可能的,所以,即使是种子也必须被毁掉。
  在第七个身体里.既没有梦也没有实在。你只能看着某种真实的东西直到可能做梦的程度。如果没有梦的可能性,那么就既不存在真实也不存在幻觉。所以,第七个身体就是中心。现在,梦和实在已经合而为一了。没有不同。你要么梦见无.要么知道无.但无是一样的。
  如果我梦见你,那就是幻觉。如果我看见你.那就是真实。但是,如果我梦见你不在或者我看见你不在的话,就没有不同了。如果我梦见任何东西不在,那个梦就和不在本身是一样的。只有在某种东西是肯定的意义上,才有真正的不同。所以直到第六个身体都有不同。在第七个身体里.只留下无。甚至种子都是不在的。这就是nirbeejsamadhl——没有种子的三昧。现在没有做梦的可能了。
  所以,有七种类型的梦和七种类型的实在。它们彼此渗透。正因为如此.所以有很多混乱。但是如果你区别七种身体,如果你对此很清楚,那么这是很有帮助的。心理学离了解梦还差得远。它所了解的只是肉体的梦,有时候也有以太的梦。但是以大的梦也被他们以肉体的梦来解释。
  莱格比弗洛伊德穿透得深一点,但是他对人类头脑的分析都被当做是虚构的、宗教的东西看待。他仍然有这个种子。如果西方心理学要发展的话,它应该通过荣格,而不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先驱,但是如果忠诚于他的进步最后变成了一种迷恋的话.每个先驱都会变成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即使弗洛伊德也过时了,西方心理学还迷恋着弗泪伊德的创始阶段。现在弗洛伊得必须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心理学必须再向前进。
  在美国,他们试着通过实验室技术来了或做梦。那里有许多梦的实验室,但是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只和肉体有关。如果要了解梦的全部世界,就必须介绍瑜伽、坦陀罗和其他秘传的训练。每一种类型的梦都有一种并列的实在,如果无法了解整个幻象,如果无法了解整个梦幻的世界,那么就不可能了解真实。只有通过梦幻才能了解真实。
  但是不要把我说的话当成一种理论、一个系统。只要把它作为一个起合,然后开始以觉知的头脑做梦。只有觉知你的梦,你才能了解真实。

“梦” 其实只有十二种

  人在睡眠时做的梦其实大同小异。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似乎成了人们对梦与现实联系的一种质朴解释。几乎人人都做过梦,有人说梦是很玄的东西,其实,在心理学上,梦是睡眠中,在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有关研究显示,一个人睡眠时间的20%被用来做梦了。那么,我们对梦究竟了解多少?梦和健康又有什么关系呢?近日,在波士顿举行的国际科学大会上,美国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公布了一项有关人类梦境的研究成果:尽管全球有60多亿人,但大家做的梦其实只有12种。
  喜欢做梦的女博士
  加菲尔德博士1934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少女时期,她就对梦非常感兴趣。14岁起,她开始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做过的梦,并将这一习惯保持了半个多世纪。后来,这些日记成为她从事人类梦境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临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加菲尔德和另外5名科学家成立了梦境研究协会。在位于夏威夷的梦境研究协会驻地,她还邀请了数百位职业梦境研究人员,共同从事人类梦境科学探索。迄今为止,加菲尔德博士撰写了不少有关梦境研究的书籍,其中最畅销的《梦境创造力》已经被译成14种语言;其研究成果屡次被《纽约时报》等媒体刊登;其官方网站每天点击率达4.6万次。如今,加菲尔德博士已经成为国际梦境研究领域的权威。
  加菲尔德博士梦境研究项目的研究对象是来自全球的梦境案例。对梦境进行分类时,她参考了芬兰民俗学家卡尔勒-克罗内、安蒂-阿尔内和美国民俗学家史蒂斯-辛普森创立的民间故事分类法。加菲尔德博士认为,民间故事和梦境内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2种梦境都是什么
  经过多年研究,加菲尔德博士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无论国籍、性别、贫富、贵贱、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背景,全世界60多亿人每天晚上都在做着大同小异的12种梦。也可以说,是12对梦。因为相对于每一种噩梦,一般都有一种对应的、令人陶醉的美梦。
  1.追击邻居或电影明星并与之拥抱(美梦);被野兽或怪物等可怕的东西追击(噩梦);
  2.大初愈重获新生或成功报仇(美梦);受了伤却无法还击(噩梦);
  3.刹车失灵无法停车(噩梦无相应美梦);
  4.得到豪宅或汽车等贵重物品(美梦);丢失贵重物品,或房子失火倒塌(噩梦);
  5.成功通过考试或演出圆满(美梦);答不出考卷或唱不出声音(噩梦);
  6.飞翔(美梦);从高空坠落,或从悬崖坠入海中(噩梦);
  7.穿上漂亮的服装(美梦);在大庭广众下赤身****出丑(噩梦);
  8.及时赶上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美梦);赶到时,火车刚开走或飞机刚起飞(噩梦);
  9.与去世的亲友交谈(美梦);与故去的亲人电话交谈时,电话突然掉线(噩梦);
  10.游历仙境(美梦);目击地震、火灾或飞机失事等灾难(噩梦);
  11.得到新东西(美梦);在陌生的地方迷了路,找不到想找的东西或无法走路(噩梦);
  12.遇到已故亲人,梦醒后宁愿相信那个亲人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看望自己的(无法定义是美梦还是噩梦)。
  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在这12种梦境中,人们最常梦到的是追击,然后依次是迷路、高处坠落、当众出丑和受伤。加拿大和芬兰的科学家对人类梦境的特点给出了解释:梦境是对人体组织进行的紧张性锻炼,这种锻炼出现在人类形成的早期阶段,这是让人们从心理上做好面对各种危机的准备。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的安蒂-列文索教授说:“梦境是人类面临死亡威胁时表现出的应对行为,现代人做的这12种梦大多是对远古时期人类求生欲望的继承。”

对梦的研究最早源于心理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的关系渐渐清晰起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梦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自我调整和激励,以及对未来目标的设定。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梦的功能是探讨做梦者的人际关系,并帮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对梦做出比较科学认识的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发现,梦的发生与人在睡眠状态下快速动眼和非快速动眼的周期性相关。一般来说,梦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梦的内容也有规律。在第一、第二次眼球快动时,梦大多重演白天的经历,第三、第四次快速动眼时,梦多半是过去的情景和体验;第五次快速动眼持续时间最长,过去与最近的事互相交织。人们在睡眠中感觉身体不适或疾,大多发生在第一、第二次快速动眼时做的梦,而慢性的感觉可能在第三、第四次快速动眼时做的梦里。

梦可以预示很多疾

  心理学专家认为,通过分析梦境,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性格,尽早摆脱不利事件影响;通过“自我暗示”等方法,“计划”和“控制”自己的梦境,提高专注力、记忆力、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能发现疾。《黄帝内经》中说:肺气虚,使人梦见白物;肾气虚,使人梦见舟船溺人;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到梦与疾联系时认为,梦不仅蕴藏着诊断疾的信息,也是减缓人类疾所需的手段。梦是大脑部分高级神经在睡眠状态下的持续活动,可分为生理性和理性。生理性梦包括幻梦、再现梦和灵感梦,是白天在大脑中留下痕迹的重现,也包括心理受到外界刺激所致,一般为良性梦,可起到心理平衡,心理宣泄及心理预测等作用。理性梦的产生多为内源性,往往来源于体内潜伏性灶产生的信息,多为噩梦。---Lansin.com
  加菲尔德博士通过研究也发现,分析梦境可以帮助诊断情、制定治疗方案。她提出了分析梦境判断自身状况的方法:确认并解析梦中特殊场景,可知身体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尝试梦一些以前曾梦见过的不健康景象,并将它们转化成健康景象;写下或画出噩梦中的场景,也可以写日记记录梦境,以帮助消除噩梦带来的困扰。具体地说,在梦中,有人或怪物敲打你的头,或向你的五官灌流质等,可能预示你患脑部或神经系统疾;梦中听到怪响,听觉中枢可能存在某些变,或其附近血管发生硬化;梦到气管被卡住,呼吸不畅、窒息,表明呼吸系统可能有问题;梦中被追逐,恐惧、叫不出声、跑不动,惊醒后心有余悸、出汗、心跳加快,可能是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梦到从高处坠落,但没落地就惊醒了,可能是心脏先兆;梦到洪水、沼泽、溺水等,可能是肝胆和肾脏有变;梦中被殴打,醒后感觉梦中被打部位疼痛,可能对应的脏器有变;神经衰弱的人,失眠多梦,梦大都是令人不快的事……
  专家认为,如果睡眠时多次出现上述情节梦境时,应引起注意,及时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当然,这些现象仅仅是疾的一种征兆,不一定具有明确诊断意义和价值,千万不能仅因做了一两个梦就认为自己得了什么

常见梦的五种解析

  ①.梦见死亡、结束、转变与重生
  例子:
  当你梦到死亡时,也许你会被惊吓,或者怀疑梦中的情节是否即将成真。先别紧张!由于死亡是人生不可抗拒的终站,也带给人最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结;因此它所代表的含意,多半是藉由你对死亡的感觉来提醒你一些事情。 死亡通常是表示结束或逝去,也许是某一阶段或某种关系的结束。例如踏出校门,告别青涩的岁月;或是你苦苦守候的恋情,还是以分手收场。在这层意义上,死亡也代表了形式上的转换,隐喻转变与重生。从一个阶段步入另一个阶段;告别一个熟悉的世界,踏入一个新世界。 在梦中死亡的可能是你,也可能是别人。当死亡的是别人时,想想看你对这个人的感觉?他会让你想到哪些事情?他对你有何意义?这都会让你更清楚到底逝去的是什么。 有时候,逝去的是我们内在某一部份的特质。也许是被排斥或压迫,不为我们自己所接纳的部份。这个特质可能是不合社会礼教,或是不符合你的自我形象的部份。想想看,你是否疏于照顾你的内在人格?他的逝去是否会让你觉得有点失落?死亡是否是唯一的方式?也许在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有他也不错! 有时梦中自己的死亡,会让你有一种不同于现世的超脱感。此时可能你是用另一种观点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也许轮回的观念或你的宗教信仰,让死亡对你而言,代表更接近神或是一个反省的时刻。也有可能你梦到自己死亡,是你因为疲于应付现实生活,希望一切都结束,让你得以好好休息! 亲朋好友的死亡总是带给人悲伤痛苦或是怀念惋惜之感。对于自己总会一死,多数人则是怀着恐惧;而梦到死亡时,却不一定有和现实生活里相同的感觉。因此,注意你对梦中的死亡有何感受,这会让你更容易了解梦中死亡的含意与答案。
  ② . 广播信息(Radio Message )
  例子:
  最近,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的妹妹在一次车祸中死了。有很多细节困惑着我。我正在下班回家的高速公路上。那是一个非常暖和的晴天。我正在听着广播,突然出现了我母亲的声音,告诉我妹妹出了车祸。一辆卡车从后面撞到了她的汽车,她有可能因此而丧命。我仍然记得我坐在仍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中,大声哭道:“你为什么要离开我?我现在就需要你。”我一次次地呼唤着她的名字。这是什么意思?
  分析:
  你通过广播所听到的信息可能是梦中最重要的方面。信息涉及一种既需要"接收",又需要密切注意的情景。听到妈妈的声音,就是要你的耳朵引起注意。她要表达的讯息实际上是来自你精神最深处的经过伪装的信息。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信息往往来自于一个决定性时刻的心理状态。 想想在你的清醒生活中有哪些心理问题和压力可能导致像这个妹妹死亡的令人不安的信息的出现?可能在你妹妹身上存在你很羡慕却又没有的素质。
  ③ .母亲要杀我(Mother Is Killing Me)
  例子:
  我做了一个梦,我死去的母亲正想杀我。有一个年轻的男孩和我在一起。我告诉他,我们就躲在仓库和卡车里,那么她就找不到我们了。然后,我看见一个大眼女子和其他人正向我们挥舞着挥舞着双手,说现在安全了。但我不敢相信。然后就醒了。请帮助我。为什么我也梦见过同样是这个大眼女子也想伤害我。
  分析:
  很抱歉听说你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在梦中,她想杀你,这最有可能意味着你自身的某些方面已经随她一起死去了。那个大眼女人可能表示神明的智慧或者明智的信息的出现。从你的梦中,我看不出任何你害怕这个大眼女人的理由。她想伤害你这个概念可能被伪装成其他的情绪,比如,背叛或者愤怒。还要问问你自己,这个大眼女子和你的母亲是什么关系?
  ④.我会飞而且我没有疯(I Can Fly And I'm Not Crazy!)
  例子:
  有个梦我做了两次,那就是,我能飞了,是指没有翅膀。我能随心所欲地离开地面,但是需要十分集中的精力和力量。我也有马,但不知道他的颜色和模样。在我的梦中,我私人还有座小州,它也是属于我的。但不是我丈夫的。我想说的唯一的事情是自从我告诉别人我会飞以后,一些奇怪的人总是想把我送到精神院去,因为他们以为我疯了。我从没有在他们脸上看见相信我的表情。我飞到山顶,飞到欧洲的城市(那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你能为我解释一下吗?
  分析:
  飞翔的梦显然说明了你的自由意识以及摆脱每日生活的限制。听起来好像你刚完成了一些项目,感到一负重担从你的肩膀上卸去。你提到非常集中精力才能够飞起来。这可能意味着你在这项成功的项目上投入了同样多的努力。你飞过山脉重申了你的成功以及你是怎么达到这个颠峰状态的。飞越欧洲(那个你一直想要去的地方)暗示对你的努力工作的一种非常值得的奖励。你梦中的动物意味着你仍需依附和维持的力量,尽管你已获得一种不断提高的成功的水平。马象征着你的价值和完整性。它也表示你当前所拥有的力量。你的狗是你本能和忠实的象征。尽管你可能飞得高过天空,你仍然保持着对你身后事物的忠诚。飞翔的梦是如此的辉煌和开放,以致于你可能不想再回到地球。你说这个梦你做了两次,可能是你对此有高度的感受所致。那些想把你送入精神院的人可能是想把你带回现实。你可能表现得过于自由,也就是你本质思想中的东西,但是,有时,约束和限制也许更为明智。
  ⑤.五彩缤纷的牙(Colorful Teeth)
  例子:
  我梦见由于种种原因,我把牙涂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红、绿、蓝和黄。甚至我的舌和我的口香糖都被涂成了鲜艳的颜色。我还记得然后我的一侧脸颊出现了一个洞,每一个同事都可以通过这个洞看见里面。我正在工作,而且我没有觉得太不好意思。我只是觉得太奇怪了,而且让人很紧张的是,突然间就在我的一边脸上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洞。
  分析:
  你的鲜艳的牙齿和舌头可能是提醒大家注意你说的栩栩如生的故事以及你生动的表达自我的方式。有人甚至认为,你是最好的。你一侧脸上的洞证明别人可以通过你所说的故事的真理直接得出真谛。

关于此书

  《梦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1900年出版。
  弗洛伊德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有趣的是,此书开始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德文初版总共只印了600册,出版六年后,还只卖了351册,最初10年未受重视,到1908年才出第二版。可到了后来,它竟被西方许多学者看作是一本震撼世界的书,以致名声大噪,经久不衰,在作者生前就出了8版,最后一版在1929年。此书在各版中一直没有重大修改,每次版本只是增加注释或略有补充。此书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弗洛伊德在写此书以前,不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已搜集了大量资料。1896和1897年,他已在维也纳犹太学术厅作了有关梦的演讲。1896年10月,其父去世,他深感悲痛,促使他在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于1897年开始进行自我分析。也就是说,促使他进行自我分析的导火线是他父亲的逝世。弗洛伊德写道:“我一直高度地尊敬和热爱他。他的聪明才智与明晰的想象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的生活。他的死终结了他的一生,但却在我的内心深处唤起我的全部早年感受。现在我感到自己已经被连根拔起来。”弗洛伊德说,自此之后,就导致他写《梦的解析》这本书。《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对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和文学著作进行了五六年的研究,又连续两年对自己所做的梦作了分析之后写出来的。
  在这部独创性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还说明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弗洛伊德在《关于自传的研究》里曾经预言,从写作《梦的解析》的时候开始,精神分析已不再是一门纯医学的学科了。此书在德国和法国地出版,把它的多种应用的历史,引向了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等部门。这些东西与医学没有太多关系。事实上,只是由于精神分析,它们才与它产生联系。
  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梦的解析》一书,1956年美国唐斯博士把它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

内容简介

  全书共7章。
  第1章为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关于梦的问题的文献,详尽地叙述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有关梦的理论。科学问世以前对梦的观念,当然是由古人对宇宙整体的观念所酝酿而成的,他们惯于将其精神生活投射于假想的外在现实。而且,他们所看的梦端视白天醒来后所残留的梦相,而这方面的记忆较之其他精神内容,当然显得陌生,且不寻常,仿佛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但我们也千万不要以为这种视梦为超自然力的理论今日已不再存在。事实上,今日不只是那些深信怪力乱神的神话、小说者,仍执著于被这种飓风横扫过所残存的鬼神之说,就是一些社会中佼佼者,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嫌弃过分的感情用事,但他们的宗教信仰却仍使他们深信神灵之力确实是这种无法解释的梦现象的原因,某些哲学学派也深信古来相传的神力对梦的影响,而对某些思想家而言,梦的预卜力量也仍无法完全抹煞。尽管科学家们已清楚地意识到这类迷信的不可信,但所有这些纷纭不一的歧见之所以仍会存在,主要还是因为迄今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仍不足以解决积存盈库的梦之材料,要想将有关梦的科学研究历史作一整理实在是一大难事,因为有些研究在某段时期确实十分有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却仍不能在一特定的方向有真正的进展,俾能使此后的学者按已证实的成就而继续发展下去,每位学者总得对同一问题从头开始重新整理而仍无法突破这解不开的结。
  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经典理论都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表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弗洛伊德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指出,梦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只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他明白地提出,梦的内容多数是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并根据对自己的梦的分析,相信几乎每一个梦的来源,都是作梦前一天的经验。他解析说,只要是外界给神经的刺激和肉体内部的刺激的强度足以引起心灵的注意,即可构成产生梦的出发点和梦的资料的核心,并按照“复现的原则”,使某种心灵上的印象得到重视。
  第2章为梦的解析方法。这一章介绍了对一个梦的分析方法、步骤和注意要点,并详细地分析了一个名叫伊玛的人关于打针的梦。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无法把整个梦作为集中注意的对象;只能够就每小部分逐—检释。并认为同样的一个梦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关联将有不同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给伊玛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难怪弗洛伊德会相当自信地说:“我相当满意于这一个刚刚分析所得的发现——如果遵循上述这种梦的分析方法,我们将发现梦是具有意义的,而且绝不是一般作者对梦所说的:‘梦只是脑细胞不完整的活动产品。’相反地,一旦释梦的工作能完全做到,可以发现梦是代表着一种‘愿望的达成’。”(第53页)所以,他说“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第5l页)。
  第3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在这一章里,弗洛伊德提出了他关于梦是欲望的满足的学说。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缓和了冲动;又不致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从这个意义上讲,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在梦的状态下,心理检查机制仍发挥相当作用,使本能欲望不能赤裸裸地表现自己。因此本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以逃避检查。
  弗洛伊德从梦是主观心灵的动作这一前提出发,肯定所有的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都与自我有关,即使自我不在梦中出现,那也只是利用“自居作用”隐藏在他人的背后。他强调说,从每一个梦中,都可以找到梦者所爱的自我,并且都表现着自我的愿望。例如,囚犯的梦“没有比脱逃更好的主题了”。
  第4章为梦的改装。也有人译作“梦的伪装”。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从本质上说是性欲冲动)趁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有所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么一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
  弗洛伊德进一步分析说:“就像第3章我们所提出的梦,有些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愿望达成。而一旦愿望之达成,有所‘伪装’(disguis)或‘难以认出’(unrecognizable),必表示梦者本身对此愿望有所顾忌,而因此使这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表达之。”(第74页)为了说明这种“变相的改装”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种科学假设:“我们须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psychicinstance)或谓倾向(ten—dency)、系统(system)、心理力量(psychicalforces),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同时,再作“一个合理的假设:‘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
  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而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第75页)然而,每一个梦,要想证明出其中之秘密意义确乎在于愿望的达成,或要指出其改装情形等,的确是需要一番努力的分析工作。
  第5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他的梦的理论一开始便围绕着潜意识问题,将梦分为“显意"(manifestcontent)和“隐意”(1atentcontent),借着梦者的联想以及释梦者对“象征”的解释,以白天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进而追溯到童年的本能欲望。本章介绍了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如关于植物学专论的梦与分析;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如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一些典型的梦,诸如尴尬的赤身裸体的梦、亲友之死的梦、考试的梦等。
  弗洛伊德把梦中所叙述的事物称作“梦的外显内容”;而把那他认为体现着愿望,而只能通过意念的分析才能达到的隐藏着的东西,称为“梦的内隐思想”。他说,梦不能公然代表本身就是禁忌的愿望、特别是那些同性欲有关的愿望。因此,便通过“梦的工作”,变梦的内隐思想为外显内容;而“释梦”,则是要将“梦的工作”毁坏。他说:梦的思想和梦的内容乃是有如两种语言对于同一内容的两种描述;或者说得更清楚一点,梦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像是把梦的思想译成了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必须通过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来弄清这种表现形式的符号和构成规律。这样可以使梦的内隐思想不再是一个如此难以了解的秘密,使外显内容返回到其内隐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第6章为梦的运作,也有人译作“梦的工作”。我们已经知道,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个层次。显梦是梦的表面情节,其内容可以回忆起来;隐梦则是要通过显梦表现的本能欲望。隐梦转换成显梦有赖于梦的运作机制。这一章篇幅最长,着重介绍了梦的凝缩作用,梦的转移(移置)作用,梦的表现方法,梦材料的表现力,梦的象征,梦中的感情和梦中的理智活动,以及一些荒谬的梦、算术及演说的梦等等。
  弗洛伊德说,梦的外显内容,就像是经过“删略”的梦的内隐思想可以说,它是后者的一种节译。如有一个混合的人,模样像A,穿着像B,做的事又类似于C,但是不管怎样,人们总觉得,他实际上是D。这种混合的组成,就使这几个人所共同的东西特别地得到强调。像这样在梦中找出那些一再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联合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的工作,叫做梦的凝缩作用。梦的转移作用,则是将梦的内隐思想中的因素,以某种比较疏远、不重要的东西,如引喻、暗示来代替,而将梦的精神重点或中心转移开去,使得在表面上不能以梦的外显内容看出其内隐思想。而实际上,这梦正是以这改装的面目,在复现其潜意识中的愿望。如一位客人已经离开后又转回来,说是自己忘了带手杖,实际上这不过是借口,他的潜意识中的愿望是要再见主妇一面。
  梦的表现形式与运作机制主要就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凝缩,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它的作用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是为逃避“梦的检查”。弗洛伊德认为,个人梦中情境为其潜意识内资料的象征性显现,通过对梦的分析,即获得其潜意识内所抑制的问题或线索。二是移置,或称换位,即指把被压抑的欲望调换成不重要的观念。它也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也是为逃避“梦的检查”。但是醒后回想梦中的经历时,仍会受到“检查”,那就是梦者将梦中颠倒错乱的材料再加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包括戏剧化和润饰。戏剧化就是将欲望表现为具体形象。润饰就是指醒后把颠倒错乱的梦境加以条理化,使之更能掩饰 真相。一般认为,这种整理使梦成为一种统一的、某种近乎首尾连贯的东西,这是“梦的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即“二重加工作用”。
  精神分析家释梦时则要透过梦的运作机制,由显梦寻出隐梦,发现梦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为便于揭示潜意识的欲望,释梦可与分析自由联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释梦和自由联想分析构成了治疗神经症患者方法的核心部分。
  第7章为梦程序的心理,也有译作“梦的过程心理学”。这一章为总结性理论部分,也是本书最晦涩、最抽象的一部分。它依次分析了梦的遗忘、退化(后退)现象、愿望达成,由梦中惊醒到梦的功能和焦虑的梦,原本的与续发的步骤——潜抑、潜意识与意识的现实等现象与理论。弗洛伊德在此发挥了其早年著作《科学心理学设计》(1895)中的科学思想,将所设想的精神机构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心理过程,再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交互关系加以分析,以求对梦的心理过程获得科学的理解。它把潜意识、抵抗和压抑及性的重要性视为精神分析的三大基石,把作梦、失误、神经症症状视为潜意识支配的行为的三种主要形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以潜意识的理论和性欲的理论为基础的。他的潜意识理论坚信,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又不为人所知觉的潜意识心理过程,不但是一确定的事实,还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这一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释是与他对人类行为动机所持的两种独特见解分不开的(这两种动机观一是人类的一切行为均导源于“性”与“攻击”两大本能的冲动;二是以潜意识动机来解释人的行为)。他对梦的解释并不停留于梦的表面现象,而是企图挖掘人的深层动机的思想,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梦在心理学上的意义开辟了道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以他的潜意识理论对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作品进行了心理分析。象征也被赋予广阔的内容,弗洛伊德说,象征并非梦所特有,而是潜意识意念的特征,在民歌民谣中、神话和传奇故事中,都可以发现象征的应用,而梦则“利用象征来表现其伪装的隐匿思想”。他的性欲理论认为,性本能的冲动,不但在神经症的成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认为正是这种动物性的本能冲动转化为社会可以接受的创造行为的升华作用,从而带来了文学、艺术、科学以至整个文明的最高创造。的确,《梦的解析》一书在西方影响十分深远,它不仅大大推动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并且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许多学科重去了,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科等。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大概没有人比弗洛伊德对20世纪的观念、文学和艺术发挥过更大的影响了。
  本书经历近一个世纪而不衰,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已深入到内心深处的潜在动机,能言前人所未言,敢言人之不敢言,实乃超出前人之上。但他在释梦中的主观性、任意性和神秘性也是显而易见。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这太牵强了。他根据其性欲理论来解释梦,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完全看成是一种生物,因此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谴责。
NO.6 《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
  (geometry born)
  
"Elelments" by Euclid of Alexandria (ca. 325 BC - 265 BC) 原著:【古希腊】 欧几里得
  古希腊大数学家欧几里德是与他的巨著——《几何原本》一起名垂千古的。这本书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完整而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也是欧几里德最有价值的一部著作。在《原本》里,欧几里德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和学者们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欧几里德把人们公认的一些事实列成定义和公理,以形式逻辑的方法,和公理,以形式逻辑的方法,用这些定义和公理来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建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得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而这本书,也就成了欧式几何的奠基之作。
  两千多年来,《几何原本》一直是学习几何的主要教材。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许多伟大的学者都曾学习过《几何原本》,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作出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作为基础的五条公理和公设

  五条公理
  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4.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整体大于部分。
  五条公设
  
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
  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
  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
  4.凡是直角都相等;
  5.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
  (最后一条公设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设,或者叫做第五公设。它引发了几何史上最著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并最终诞生了非欧几何。)
  ——以上选自《几何原本》 第一卷《几何基础》

《几何原本》的主要内容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共有十三卷。
  目录
  第一卷 几何基础
  第二卷 几何与代数
  第三卷 圆与角
  第四卷 圆与正多边形
  第五卷 比例
  第六卷 相似
  第七卷 数论(一)
  第八卷 数论(二)
  第九卷 数论(三)
  第十卷 无理量
  第十一卷 立体几何
  第十二卷 立体的测量
  第十三卷 建正多面体
  各卷简介
  第一卷:几何基础。重点内容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边和角的大小关系,平行线理论,三角形和多角形等积(面积相等)的条件,第一卷最后两个命题是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正逆定理;
  第二卷:几何与代数。讲如何把三角形变成等积的正方形;其中12、13命题相当于余弦定理。
  第三卷:讨论了圆与角。
  第四卷:讨论圆内接和外切多边形的做法和性质;
  第五卷:讨论比例理论,多数是继承自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
  第六卷:讲相似多边形理论;
  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卷:讲述比例和算术的理论;第十卷是篇幅最大的一卷,主要讨论无理量(与给定的量不可通约的量),其中第一命题是极限思想的雏形。
  第十一卷、十二、十三卷:最后讲述立体几何的内容。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属于中学课程里的初等几何的主要内容已经完全包含在《几何原本》里了。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几何原本》是两千多年来传播几何知识的标准教科书。属于《几何原本》内容的几何学,人们把它叫做欧几里得几何学,或简称为欧氏几何。

《几何原本》的意义和影响

  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
  在几何学发展的历史中,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这种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提出了几何学的“根据”和它的逻辑结构的问题。在他写的《几何原本》中,就是用逻辑的链子由此及彼的展开全部几何学,这项工作,前人未曾作到。《几何原本》的诞生,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论证方法上的影响
  关于几何论证的方法,欧几里得提出了分析法、综合法和归谬法。所谓分析法就是先假设所要求的已经得到了,分析这时候成立的条件,由此达到证明的步骤;综合法是从以前证明过的事实开始,逐步的导出要证明的事项;归谬法是在保留命题的假设下,否定结论,从结论的反面出发,由此导出和已证明过的事实相矛盾或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实原来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也称作反证法。
  作为教材的影响
  从欧几里得发表《几何原本》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欧氏几何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有着严密的逻辑演绎方法相结合的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表明,它巳成为培养、提高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教材。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科学家从学习几何中得到益处,从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牛顿的例子)
  少年时代的牛顿在剑桥大学附近的夜店里买了一本《几何原本》,开始他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没有超出常识范围,因而并没有认真地去读它,而对笛卡儿的“坐标几何”很感兴趣而专心攻读。后来,牛顿于1664年4月在参加特列台奖学金考试的时候遭到落选,当时的考官巴罗博士对他说:“因为你的几何基础知识太贫乏,无论怎样用功也是不行的。”这席谈话对牛顿的震动很大。于是,牛顿又重新把《几何原本》从头到尾地反复进行了深入钻研,为以后的科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原本》的缺憾
  
但是,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无论怎样高明的前辈和名家,都不可能把问题全部解决。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提出几何学的“根据”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他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对直线的定义实际上是用一个未知的定义来解释另一个未知的定义,这样的定义不可能在逻辑推理中起什么作用。又如,欧几里得在逻辑推理中使用了“连续”的概念,但是在《几何原本》中从未提到过这个概念。

《几何原本》的传播

  《几何原本》最初是手抄本,以后译成了世界各种文字,它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而位居第二。19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勒让德,把欧几里德的原作,用现代语言写成了几何课本,成为现今通用的几何学教本。
  中国最早的译本是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和徐光启根据德国人克拉维乌斯校订增补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15卷)合译的,定名为《几何原本》,几何的中文名称就是由此而得来的。该译本第一次把欧几里德几何学及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国,同时确定了许多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几何学名词,如点、直线、平面、相似、外似等。他们只翻译了前6卷,后9卷由英国人伟烈亚力和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在1857年译出。

《几何原本》在中国

  前六卷的翻译工作
  《几何原本》传人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吴淞人。他在加强国防、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修改历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对引进西方数学和历法更是不遗余力。他认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决定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主张先译天文历法书籍,以求得天子的赏识。但徐光启坚持按逻辑顺序,先译《几何原本》。
  对徐光启而言,《几何原本》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其叙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完全不同。这种区别于中国传统数学的特点,徐光启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他还充分认识到几何学的重要意义,他说“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
  他们于1606年完成前6卷的翻译,1607年在北京印刷发行。
  徐光启翻译中的重要贡献
  
徐光启和利玛窦《几何原本》中译本的一个伟大贡献在于确定了研究图形的这一学科中文名称为“几何”,并确定了几何学中一些基本术语的译名。“几何”的原文是“geometria”,徐光启和利玛窦在翻译时,取“geo”的音为“几何”,而“几何”二字中文原意又有“衡量大小”的意思。用“几何”译“geometria”,音义兼顾,确是神来之笔。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一些术语,如点、线、直线、平行线、角、三角形和四边形等中文译名,都是这个译本定下来的。这些译名一直流传到今天,且东渡日本等国,影响深远。
  后9卷的翻译工作
  就在他们想继续把《几何原本》的后9卷翻译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徐光启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徐父去世的准确日子是5月23日。当时徐光启尽管已经入教,但作为一名一直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还做不到那么超脱,所以,他不得不开始忙于一系列繁杂的丧事。丧事差不多了,到了8月初,徐光启请了假,便扶柩回了上海。这一去就是三年。
  此时利玛窦一直在北京,中间的确为《几何原本》的事情他们曾经联系过一次,但那次主要是让徐光启想办法在南方刊印。此后,他们再没联系。三年后,即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去世了。而徐光启到了12月15日才回到北京。此时利玛窦已于11月1日下葬。所以他们从1607年8月之后,再也未曾谋过面。
  就因为这个意外,使《几何原本》的后9卷的翻译推迟了200多年,才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
  李善兰(1811~1882),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喜欢数学。
  1852年到上海后,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相约,继续完成徐光启、利玛窦未完成的事业,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后9卷,并与1856年完成此项工作
  至此,欧几里得的这一伟大著作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康熙帝时,编辑数学百科全书《数理精蕴》(公元1723年),其中收有《几何原本》一书,但这是根据公元十八世纪法国几何学教科书翻译的,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差别很大。

对《几何原本》的评价

  徐光启在评论《几何原本》时说过:“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其大意是:读《几何原本》的好处在于能去掉浮夸之气,练就精思的习惯,会按一定的法则,培养巧妙的思考。所以全世界人人都要学习几何。
  徐光启同时也说过:“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
  爱因斯坦更是认为:“如果欧几里得未激发你少年时代的科学热情,那你肯定不是天才科学家。”
  由此可见《原本》一书对人类科学思维的影响是何等巨大。

NO.7 《国富论》
《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作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首次出版:1776年
  全书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被誉为: 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经济学的百科全书
  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本书之一
  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
  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书籍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原富》是中国翻译家严复对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 – 1790)所著的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 翻译的第一个译本起的书名。用现代汉语翻译应为《国民财富-对国民财富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

首次出版

  这本书于1776年第一次出版,全书包括两卷共5部,在第一部的序言中,亚当·斯密对全书进行了概括描述,他认为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在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国富论》内容提要

  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初版于1776年3月,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
  第1卷,共11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第2卷,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
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
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
  《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18世纪结束以前,《国富论》就已出了九个英文版本。人们以"一鸣惊人"来形容《国富论》的出版,并一致公认亚当·斯密是一门新学科--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亚当·斯密因此而声名显赫,被誉为"知识渊博的苏格兰才子"。据说当时英国政府的许多要人都以当"斯密的弟子"为荣。国会进行辩论或讨论法律草案时,议员们常常征引《国富论》的文句,而且一经引证,反对者大多不再反驳。《国富论》发表之后,被译为多国文字,传到国外,一些国家制定政策时都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这本书不仅流传于学术界和政界,而且一度成为不少国家社交场合的热门话题。
  《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拥有广泛的读者。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在整个十九世纪对政府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感觉出来。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见第五编,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可是也有一个重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最后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点。

国富论摘录

  第一章 论分工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这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例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金钢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在物物交换已经停止,货币已成为商业上一般媒介的时候,商品就多与货币交换,少与别种商品交换。……[然而]象一切其他商品一样,金银的价值时有变动,时有高低,其购买也时有难易。
  ……本身数量会不断变动的尺度,如人足一步、人手一握或两臂合抱,决不是测定他物数量的正确尺度;同样,自身价值会不断变动的商品,也决不是计量他种商品价值的准确尺度。
  但是,劳动却当别论。等量劳动,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对于劳动者都可以说有同等的价值。如果劳动者都具有一般的精力和熟练与技巧程度,那末在劳动时,就必然牺牲等量的安乐、自由与幸福。
  所以,只有本身价值绝不变动的劳动,才是随时随地可用以估量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最后和真实标准。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能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我们不能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银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就一年一年来说,我们不能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谷物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但无论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或就一年一年来说,我们都可极其准确地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谷物比银更适合于作为尺度,因为在这场合,等量谷物比等量白银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可能。反之,就一年一年来说,以银为尺度又胜于谷物,因为在这场合,等量的银比等量谷物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可能。
  按照主观价值论,任何价值都是相对的。正如力学中选择参照系一样,我们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商品作为价值标准,而无需考虑它本身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密的前提[就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劳动并非不变,甚至也不是均质的。一个人的劳动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劳动,现在的一个小时,也不同于昨天的一个小时,既然是主观的,实际上就是无法比较的。
  不过,既然标准可以任意设定,我们仍然可以以劳动为价值标准。我的批评是,这除了引起混乱外,不具有任何理论上的优势。
  例如,按照劳动价值论,二十世纪一个10万人的国家,和公元前二十世纪一个10万人的国家,如果劳动人口和劳动时间都相等,创造出的价值和人民的福利水平也相等了。这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必须直截了当地排除进行这种比较的可能性。(除非两个时代的商品种类相同。)既然无法比较(基数的比较),也就没有必要刻意寻找一个“不变的”标准。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一切赋税,一切以赋税为来源的收入,一切俸金、恩恤金和各种年金,归根到底都是来自这三个根本的收入源泉,都直接间接以劳动工资、资本利润或土地地租支出。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在每一个社会及其邻近地区,各种用途的劳动的工资以及各种用途的资本的利润,都有一种普通率或平均率……这些普通率或平均率,可称为那地方那时候通行的工资自然率、利润自然率或地祖自然率。一种商品价格,如果不多不少恰恰等于生产、制造这商品乃至运送这商品到市场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工资和利润,这商品就可以说是按它的自然价格的价格出售的。 …… 这样,自然价格可只说是中心价格,一切商品价格都不断受其吸引。各种意外的事件,固然有时会把商品价格抬高到这中心价格之上,有时会把商品价格强抑到这中心价格以下。可是,尽管有各种障碍使得商品价格不能固定在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价格时时刻刻都向着这个中心。

评价

  一般认为这部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基本是沿着他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这部著作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自由经济自由竞争的理论;马克思则从中看出自由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用计划经济理论解决的思路;凯恩斯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调节的方法。目前的经济理论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尚没有任何一种尽善尽美可以完全解决经济发展的方法,但《原富》(是严复当时翻译《国富论》时使用的译名)这本书仍然可以看作是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写作的第一部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在起一定的作用,现代经济学研究都是在这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论是发展它或反对它。
NO.8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最早的人口学著作之一
  作者: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
  首次出版:1798年匿名发表
  全书名:《论影响社会改良前途的人口原理,以及对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作家推测的评论》
  第二版:1803年,从5万字扩充为20多万字
  书名《人口原理,或关于其过去及现在对人类幸福影响的见解;以及有关我们将来消除或减轻由此而引起的灾难前景的研究》。
  被誉为
  最早的人口学著作之一
  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

《人口原理》内容提要

  《人口原理》从1798年发行第一版,到1872年共发行了七版。这足以说明由于这部著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1985年于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大会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以99.8%的赞成票,通过了再版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人口原理》这一200多年前的理论在当今全球“人口爆炸”的时代似乎又焕发了新的青春。

历史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社会变革的年代。产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但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发展,又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失业和贫困成为英国严重的社会问题。1789年发生的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英国劳动群众反对失业和贫困的斗争日趋高涨。在英国出现了W.葛德文(1756~1836)等人主张社会改革的著作。他们的社会改革思想十分吸引人心。英国统治阶级迫切需要消除他们的影响。1798年,马尔萨斯匿名发表了小册子《论影响社会改良前途的人口原理,以及对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作家推测的评论》。其目的在于反对法国革命和社会改革论。随后,马尔萨斯到欧洲各地搜集资料,回国之后将原先的小册子加以改写,并于1803年出版了该书的第2版。原先只有5万多字的小册子被扩大为20万多字的一部著作,书名也改为《人口原理,或关于其过去及现在对人类幸福影响的见解;以及有关我们将来消除或减轻由此而引起的灾难前景的研究》(一译《人口原理》,又译《人口论》),并用真名发表。马尔萨斯声称第2版大不同于初版,实际上基本观点并无变动,只是在抑制人口增长上加上了道德抑制,从原先通过增加死亡率改变为降低人口出生率来抑制人口增长。这一著作在马尔萨斯生前出了6版,每版都有新变动,但基本观点没有变。

基本观点

  《人口原理》从两个不变法则出发: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论证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人口自然法则要求二者保持平衡,因此,必然发生强大的妨碍,阻止人口的增加,这种妨碍就是贫穷与罪恶。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初版中把自己的观点概括为三个命题,即“人口增加,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也必然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保持均衡”。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第 2版中把原先作为他的人口理论出发点的两个前提,改为“一切生物都有超越为它准备的养料和范围而不断增殖的经常趋势”。在第二版中,马尔萨斯又提出阻止人口增加的道德抑制。根据《人口原理》,失业和贫困不是社会制度造成,而是人口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财产私有制使人们不致因纵欲而生殖过多子女,因而是发展人类能力和智慧,培养和提高人类德性的最良好制度。也因此,《人口原理》反对英国当时的济贫法。《人口原理》还主张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要随工人人口增减而进退。马尔萨斯在第二版中运用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作为他的人口理论的基础。《人口原理》以抽象的人口规律代替历史的人口规律 ,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辩护。
  此外,马尔萨斯对于人口增加的妨碍,除贫困与罪恶之外又举出了道德抑制,即无力赡养自己的子女者不要结婚或者晚婚,而在未婚前要保持贞洁。原先他概括的三个命题中的第三命题则修改为“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抑制,罪恶和贫困”。马尔萨斯的这三个命题就是他所说的支配人类命运的人口自然法则的基本内容,也是马尔萨斯主义的基本内容。
  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伸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失业和贫困并非社会制度造成,而是人口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任何社会改革和农业条例,都不可能消除人口法则的压力。废除财产私有制,实行婚姻自由,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势必刺激人口增加,但生活资料增长总是有限度的,即使建立起平等的社会制度也必然很快陷于瓦解。
  ②财产私有制是人口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因为财产私有制使人们不致因纵欲而生殖过多的子女。它是发展人类的能力和智慧,培养和提高人类德性的最良好制度。
  ③马尔萨斯极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他认为济贫法使无力维持家庭的人,也要结婚,生育子女,结果是使得贫民制造贫民。
  ④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随工人人口的增减而进退。

《人口原理》的贡献及不足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问世以来,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85年于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大会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以99.8%的赞成票,通过了再版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人口原理》这一200多年前的理论在当今全球“人口爆炸”的时代似乎又焕发了新的青春。《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口原理》是作为法国革命和革命的激进思潮的“消毒剂”而问世的。马尔萨斯直言不讳地说,他写作《人口原理》的目的,“是运用这原理来试验一下那些关于人类和社会的完善性的理论的真实性”,而他所揭示的“真理”的效用则在于,使下层阶级“永远不易受到煽动性出版物的影响”,让上层阶级“无须担心那种革命的过火行为”。正因如此,《人口原理》一问世,立即受到英国统治阶级热情的喝彩。
  二百多年来,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科学家及政治家。不仅如此,他的观点还影响着生物学的研究,查理?达尔文说他读过《人口原理》,该书为他的进化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最主要的错误在于:以人性为出发点的抽象人口规律来代替历史的人口规律。马克思指出:“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692页)。这又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学范畴,总之我们看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