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画面、声音与写作

 风虎神韵114 2012-03-11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画面、声音与写作  

2009-03-09 |  分类: 影视传媒考试基础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画面、声音与写作 ——看看面试时用得上!

一、电视评论中的画面

1、概念
     电视评论中的画面是指电视评论节目中拍摄的新闻事件,纪录新闻内容的一幅幅图像。正是由这些图像组成了整个事件的视频纪录。
2、作用
     电视评论节目中的画面,作用主要有:
     ①丰富评论形式,视听兼备、声画并茂。
     它能把具体、生动、鲜活的声像形象以及发生、发展的运动状态立体地呈现给观众。
     ②同步纪录现场新闻。
     通过画面可以表明此新闻为现场直播,现场本身传递信息,而不是后期录制的节目。让观众产生现场感、真实感、新鲜感。
     ③增强观众的心理参与感。
     通过让观众自己观察画面,从拍摄的电视画面中自己搜索新闻信息,配合声音评论,可以更好的增加新闻的影响性,对信息有增值作用。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心理参与感,具备十分强的真实感。
     ④交代新闻五要素。
     通过画面可以很方面的将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交代清楚,甚至可以运用仅仅一副画面传达数个要素。
3、特点
     电视评论中的画面除了有类似上述四种特殊作用之外,往往具有陈述新闻事实,表述事件发展过程的特点。大部分内容在于表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并且夹杂着大量的采访画面,人物对话画面,这是电视评论画面的最大特点。电视新闻一般采用顺叙的方式,电视新闻评论紧紧围绕形象化整合新闻的各个要素,导语部分通常是由节目主持人来概述本则新闻的中心内容。主体部分通过不同身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的采访进行叙说,尽量以画面语言为主,还要通过背景材料来简明扼要地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到把具体、生动、鲜活的声像形象立体地呈现给观众,让电视新闻用镜头说话,让画面说话,让观众产生现场感、真实感、动态感、新鲜感。
     同时电视评论的画面不追求画面的美观、比例等方面,以平实为基础,记事记实为主要目的。
4、优缺点
     电视评论画面的优点较多,包括上述的各种作用,例如视觉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比文字报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缺点是信息量过于庞大,容易使观众分心,忽视主要新闻而关注了其他零星信息;并且短期记忆,不如文字能给读者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记忆时间。

二、广播评论中的声音

1、概念
     广播新闻评论中的声音包括播报新闻事件,评述新闻现象的声音以及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现场音响。
2、作用
     是广播新闻评论的唯一信息载体。声音是叙述新闻表达观点的唯一媒介。包括了对新闻的描述,分析和评论。
3、特点
     ①短小精悍
     ②浅显明快
     ③平易近人
     ④上口动听
4、优缺点
     优点包括: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听众广泛,覆盖面广;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缺点是: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的选择性差。3、信息传达不够形象

三、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1、总述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常依附于新闻报道并与之配套发表或播发。新闻评论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从性质上分,它一般包括政治评论、经济评论、军事评论、社会评论、思想评论、文化评论等。从写法上分,可分为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等。从传播媒介上分,又可分为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文本新闻评论(报纸、杂志)等。
2、特点
     新闻评论的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①新闻性。
     新闻评论首先要有新闻,它针对热点、焦点、现实的问题,同社会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反映的是一种正在发生的现实现象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②真实性。
     评论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尊重客观现实。不能凭主观杜撰更改。
     ③群众性。
     评论必须面向广大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
     ④针对性。
     评论总是针对新闻事实中反应出来的某种陋习、弊端、错误等进行批判,对象具有明确性。
     ⑤政治性。
     评论的选题必须有明确的政治态度,鲜明的政治立场;接受政治领导。
     新闻评论的格式具有一下特点:
     首先提出问题,解释“是什么”;其次分析问题,说明“为什么”;最后解决问题,表明“怎么样”。
     “是什么”主要讲述新闻时间的具体内容,发展过程,告诉受者基本新闻事实。“为什么”既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从各个角度,运用基本道德、法律、科学等判断分析新闻现象。“怎么样”表明最后的观点,对新闻的分析与评论下论断,从而起到引导大众,教育感化的作用。
3、作用
     概括的说,新闻评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可以及时地分析形势,研究动向,总结经验,指明方向,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起到引导、监督、表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的引导社会舆论。
     具体来说,新闻评论的作用表现为:
     ①引导的作用。
     新闻评论依托在大众媒体之上,言论对大众具有指引、教育警示等重要作用。对社会风气,个人行为,集体行为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②监督的作用。
     新闻评论所选取的新闻内容,不仅包括民生民计,更多的将焦点放在政府、组织的上面,对这些方面的评论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③表态的作用。
     新闻评论往往代表一家报社、一家电视台、一种利益群体甚至政府国家对某种现象某种问题的看法态度。新闻评论也因此具有了鲜明的表态作用。
     ④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不是普通的新闻报道,是深入事实内部,挖掘真相与真理的深度报道,因此对事件的发展、影响等方面有着深化加强的作用。
4、写作
     上文提到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就是新闻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要求正确、鲜明、深刻、新颖;论据要求充分、真实、典型、鲜活;论证要求采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论点:
     提出论点便指立论。立论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立论理应具备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的要求。
     ①针对性。
     立论能够针砭时弊,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的实际矛盾,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错误的思想,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②新颖性。
     立论有新意,不入俗套,有自己独家的观点和判断。
     ③准确性。
     立论要尊重事实,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④前瞻性。
     立论要具有警示未来的作用,不仅仅对现在有影响,还要具备影响事件未来发展方向,人们思想发展方向的能力。
     论据:
     新闻评论中的论据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
     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统一,论据必须做到:  
     ①真实。
     要证明论点,首先得选用真实的论据,才能使人真正信服。   
     ②准确。
     只有论据准确无误,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错误的论据,不仅无法证明论点,并且还可能起到反效果。  
     ③充分。
     论据越充分,越能证明论点的正确,也越能令人信服。
     ④典型。
     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便尤为重要。
     论证:
     运用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立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而破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两者结合两手一起抓,可以加倍的加大论证的力度和效果。
     ②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必定需要澄清模糊的观点,纠正错误的认识,这样才能阐明正确的主张。反之,只有阐释了正确的论点,才能给予错误与谬论更致命的打击。
     ③破和立的结合是深化说理的基础。文章通过正确与谬误的交锋,从而使论述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使论证与批判深刻化,深度化。
     除了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之外,论证还要注意结构的要求。
     评论结构原则有三点:
     ①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②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③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评论结构要求做到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
     最后,新闻评论写作还应该做到严肃与生动相结合,由事入理,事理相融;平易近人,理情并茂;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想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语言通俗易懂,易于理解等方面。这样,一篇新闻评论的写作才能成功。
4、区别
     总的概述新闻评论之后,下面将分析一下广播新闻评论写作与电视新闻评论写作之间的区别。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特点是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因此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语言简练流畅,富有文采,亲和力强。文字稿写作既要考虑读(字幕)的因素,又要考虑听的因素,同时更要考虑看的因素,不仅仅单从文字出发,还要兼顾画面,配合画面处理文字。由于电视新闻评论具有画面的优势,因此文字稿在画面的保证下不必追求完整性,甚至有时连表述新闻的五个要素也可由画面语言来承担一二。文字稿中所提供的背景材料需简明扼要地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画面无法做到评论功能,因此电视新闻评论中文字稿的评论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整个电视评论的主题。
     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以口讲耳听的方式发表的时事评论。在播出前广播新闻评论已经是一种文字文本形式的时事评论,但这种评论要严格按照声音传播的规律来写作,也就是它要符合口播耳闻的传播和接受需求。特点是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头用语多,书面用语少,易于接收接受,语言准确完整。但由于表达方式唯一、单调,感染力较差,需要在事件的叙述上十分具体详细。

四、总结

     平面媒体的评论是以文字为惟一符号的评论,这种评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思维的缜密与内涵的深邃,而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最大的区别是,广播电视媒体是一种视听双通道的媒体,它既可以运用视觉符号中的文字符号,更可以利用视觉符号中的图像符号,还可以利用借助于诉诸我们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其中,既包括有声语言,也包括各种音响,还包括音乐。广播电视评论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视听互补和声像兼备,我们既可以看到事实的采访和展示过程,听到事件发生时的描述,又可以看到或听到当事人和有关方面的责任人,或者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同时还可以得到媒介对这个问题的点评和议论。实际上广播电视评论所传播的意见是一些立体化的、多方位、参与式的整合后的观点,它的论据与论点,无论来源还是表现形式,都要更为丰富和多样,这些有别于报刊评论的特点,使这类节目具有更强的易受性和感染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