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趣话(三)

 放歌渔者 2012-03-11
 
   36. 行到巫山不题诗

   白居易非常擅长写诗,而且也极喜写诗,特别是遇有名胜古迹,总会留下一鳞半爪。但有一次,他却出人意料的没有题咏。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迁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巫山有一个叫繁知一的隐士,很喜欢白居易的诗。当他听说这件事后,即将神女祠粉刷一新,并在醒目的墙上题了一首诗,诗说: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大意是说,忠州刺史白居易是当今诗坛才子,来到著名的圣地巫山,一定会有诗兴大发。我要快点去通报巫山神女,好让她做好准备,兴云布雨,点缀一下江山胜景,等候白居易佳作的产生。
   宋玉在《高唐赋》里写道: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 “朝云”。
   从此,巫山神女成了无数文人意淫的对象,一旦经过巫山,望见神女峰,就诗兴盎然,所以,为巫山神女题诗的代不乏人;“云雨”一词,也成了暗喻男女欢爱的代词。作为有唐一代杰出的诗人,白居易经过这里,题诗应该在情理之中。
   不出繁知一所料,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三月经过三峡到忠州任所,当船行至巫峡时,就在神女祠边靠岸,仰视这千古神奇的山峰,然后乘兴游览神女祠。但当他突然发现祠堂墙壁上繁知一的题诗后,便闷闷不乐,不知该如何是好。他让人请出繁知一,告诉他:“感谢你一片盛情,但我却很为难啊!你可听说过刘禹锡在白帝城做了三年官,也没有在神女祠题过一首诗吗(此处恐有误,刘禹锡实际比白居易晚到三峡。但不少资料都如此说,姑从。笔者注)?原因很简单,在神女祠题诗的人太多了,而且不乏佳作,其中有一千多首诗都被老刘划掉了,只留下了四首诗,这四首诗可谓千古绝唱。我初来乍到,还没有深切的感受,怎么敢佛头着粪、随便题写呢?”
   繁知一一听,懂了,老白之所以不肯题诗,并非江郎才尽,而是暂时没有多少感受。诗人的创作,一定要在诗兴勃发的时候,才能一挥而就;无病呻吟的作品,他说绝不肯作的。
   白居易在神女祠没能题上一首诗,心里很不痛快,但似又无可奈何。对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一首《题峡中石上》看出来:
        巫山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眉。
   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真正伟大的诗人最善于藏拙,看到别人已经有好诗写出来了,自己再写,也难以超越,那就干脆不写,让人占一头地算了,何必一定要争一诗之胜呢?李白、白居易都是极为睿智、聪慧的人啊!
   可是,有些人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一到一个地方,就随便写上几句,连天安门里厕所里也曾经有“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两人啼笑皆非。
   明朝有位名气并不太大的诗人梅之涣,来到采石矶李白墓前,凭吊这位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他发现在这伟大的诗人墓地,到处有许多自命不凡的人题诗落款,那些低劣的“诗”实在太糟糕,简直是佛头着粪。于是,他也写诗一首:
   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讽刺多么的辛辣,值得那些自不量力者深思 
   巫山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眉。
   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真正伟大的诗人最善于藏拙,看到别人已经有好诗写出来了,自己再写,也难以超越,那就干脆不写,让人占一头地算了,何必一定要争一诗之胜呢?李白、白居易都是极为睿智、聪慧的人啊!
   可是,有些人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一到一个地方,就随便写上几句,连天安门里厕所里也曾经有“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两人啼笑皆非。
   明朝有位名气并不太大的诗人梅之涣,来到采石矶李白墓前,凭吊这位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他发现在这伟大的诗人墓地,到处有许多自命不凡的人题诗落款,那些低劣的“诗”实在太糟糕,简直是佛头着粪。于是,他也写诗一首:
   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讽刺多么的辛辣,值得那些自不量力者深思!
   张籍作诗拒藩镇
   张籍最喜欢用比兴手法写诗,他说韩愈的弟子,写诗风格却与韩愈绝然不同。韩愈追求奇、险、怪,而张籍却写得平和、朴素。例如他那首著名的七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样的诗,谁读不懂啊?朴素得像大白话,而且,凡是经受过离别的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它抓住了少有人写的真实细节,揭示了一般人心中都具有的思念亲人的情感,是一首非常好的好诗。
   安史之乱后,各地军事首脑大多拥兵自重,朝廷大有尾大不掉之势。那些藩镇网罗人才,为我所用。因为张籍名气不小,当时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也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就备了黄金白银,聘请张籍去他幕府任职,以显示自己的礼贤下士。李是当时颇有威势的藩镇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连朝廷对他也无可奈何。他当时割据一方,与朝廷分庭抗礼。而张籍主张中央集权,坚决反对藩镇割据一方,但他又不能以卵击石,得罪李师道啊。怎么办?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写了首《节妇吟》,托使者送给李师道。诗是这样的: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诗下还有一个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刻意拉拢当时的名士来为自己效力。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乃至中央官吏也往往去投靠藩镇(韩愈的《送董邵南序》里的董邵南因为在长安郁郁不得志而离开长安,去燕赵藩镇那儿去谋求发展)。张籍和他的老师韩愈一样,反对藩镇割据,主张国家统一,他当然不会接受李师道的拉拢。这首诗便是回绝李师道邀请的一篇名作。全诗借男女之情来委婉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写的堂堂正正又委婉含蓄。
   张籍确是个写诗高手。他拒绝的话说得多委婉啊。他先把自己比作女子,李师道是钟情于自己的男人。这样,把政治问题说得轻描淡写了,不至于让李师道恼羞成怒。说亲爱的,你明知我有老公还赠送礼物给我,当然是真诚爱我的表现(没有点明他的动机不纯),你的情意难却,所以,我暂时系在“红罗襦”上。言下对李的盛情邀请心存感激。
   但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我小女子的老公也并非等闲之人,看看吧,高楼连苑,老公他持着画戟昂然挺立,在朝廷里站岗,多么威武啊!再后既揭示对方的意图,又表明自己的心迹:你的心意如日月一般,非常清楚,但是,我决不是水性杨花的“女人”,我的心啊,只属于一个男子了,可惜你没有早一些来到我的身边!有什么办法呢?最后作结,既然不能爱你,那就把你送给我的礼物还给你吧,反正我系也系了,玩也玩了,现在应该是完璧归赵的时候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说得多缠绵旖旎啊,似乎是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语气温柔极了,动人极了。而且仿佛说,让我们下辈子再结合吧。可是,究竟有没有下辈子?鬼知道!
   无论哪个性格暴躁的男子,也绝对不会对这样深情款款的女人发脾气吧?
   这首诗曲折再三,先是接受对方礼物,感激其缠绵情意;再写自己丈夫情况,道出对方目的和自己的打算;最后还珠,感慨唏嘘,如果你是李师道,读后会指斥张籍吗?
   后来,那些喜欢写小说的作家,纷纷把“恨不相逢未嫁时”作为小说的题目或者主要内容,写男女爱情的悲剧,最著名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鸳鸯蝴蝶派。这和原句的意思已经大相径庭了。
 
   37. 张籍力挺朱庆余

   浙江举子朱庆余到京城来赶考,心里底气不足,倒不是怀疑自己的水平,而是心存疑虑,十年寒窗,不知道自己的写诗的特色是否合乎主考大人的胃口,所以,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最好找一个在朝廷里工作的有些权威的诗人评点一下,如果有欠缺之处,可以防患于未然。
   于是他了解了一下,京城里当时著名诗人非常多,但热心的少。口碑最佳的当属张籍。张籍写的诗朱庆余读过许多,觉得与自己的诗风相仿佛,于是,他决定投石问路。把自己平时写的一些代表作选择一部分,再写了一首干谒诗,请张籍指点指点。这首诗的诗名叫做《近试上张水部》(时张籍为水部郎中)。诗是这样的: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般读者开始读这首诗诗有些难。因为它通篇都用比喻。我们必须先了解诗里用什么比什么。
   在诗里,朱庆余把自己比作新娘,将张籍比为新郎,考官为舅姑(公婆)。因为,古代风俗,新嫁娘婚后第三天必须下厨房煮饭菜,如果连饭菜也不会做,做不好,那就会被新郎的父母瞧不起。王建有一首《新嫁娘》写的就是这种风俗: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个新娘三天后,就下厨房亲手制作羹汤了。她非常郑重,这是关系到今后婆媳相处的第一道关,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她把手洗净,做好饭菜后,因为不了解婆婆的口味,先让小姑尝尝,我做的菜味道怎么样,妈妈喜欢这样口味吗?
   然而,结婚开始两天,新娘是用不着下厨的,需要接待来访的亲朋。因此,每天早晨都应该画眉、梳妆,头发乱蓬蓬的,像个鬼一样,那肯定会贻笑大方。朱庆余诗里说:天亮了,我这个新娘应该去拜见公婆,但是,虽然我认真梳妆打扮,不知道画的眉毛颜色深浅是否符合长安的时尚?
   张籍读后,同样同比兴方式写了诗回答:
   越女新妆出镜心,已觉明艳自沉吟。
   齐纨不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余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镜湖则是绍兴的名胜,而且江南多莲藕,秋天采莲姑娘一边在湖里愉快地采莲,一边唱着山歌,这是令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一道亮丽风景。所以张籍将他比为一位越地的采菱姑娘。
   我们知道,越地盛产美女,最著名的美女西施就是越国诸暨人。诗写这位采菱姑娘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她虽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总觉得自己有所不足,因此又沉吟起来,想采取什么办法来补救。此时对着镜湖水反复观照,顾影自怜。这正好回答朱庆余的担心。后面接着称赞道: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参加考试的天下举子),身上穿的衣服是齐地的丝绸制成(能写锦绣文章),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而这采菱姑娘的甜润歌喉(独特风格),才价值万金。为了进一步打消朱庆余“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用“时人”与之相对。
   本来朱庆余先生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唯恐自己所写之诗不符合长安官员们的胃口,看到张籍在这首诗里的安慰与鼓励后,一下子把心放了下来,坦然地去迎接考试,果然进士及第。
   两诗一问一答,都用比体。前者以一新妇身份,借询问夫婿画眉是否入时,来探听自己的诗作,是否符合时代潮流,能否中举?后一首则借越女新装和一曲菱歌作喻,暗示朱庆馀的诗作别出心裁,朴实清新,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不是其他举子的作品可以匹敌的,暗示他肯定一举成名。双方的问答都在比喻里含蓄道出。
   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38.李贺为诗呕心肝

   唐代诗人各有各的写诗特色。王勃喜欢蒙头大睡,打腹稿;白居易写后请教老妪,而李贺最善于从生活里,外界环境中寻找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李贺这个愤青大概是天生不足,长得比较瘦长,甚至有些苗条,脸色清癯,眉毛长长的,所以有些人叫他“通眉”;当然,头发就更加不用说了,像一堆乱蓬蓬的茅草。手指上的指甲长长的,写起字来飞快。这个形象总使人为他担心,太病态了,恐怕天不假年!
   他写诗从来不先命题,每天清早就背着一只破旧的锦囊,带着小奴出去寻找题材,老妈再三叮嘱,早一些回家,可是,人啊,做什么一旦入了迷,谁的话都不起作用了。他有时骑着一匹瘦马,有时骑着小毛驴,随意地四处走走,看到什么事物,能够触动灵感的,他马上就记下来,放到锦囊里。他看到那些秦砖汉瓦、汉唐碑帖,心里激动得要命,甚至是一堆土、一口棺材、一棵小草……他都心有戚戚焉。
   傍晚,等到他一回家,老妈立刻就让婢女检查他的锦囊,看到记录的文字很多,就朝着小奴发怒:“要你跟随他,是时刻提醒他不要太把精力放到搜集写诗的题材上,按照现在这样下去,我这个孩子恐怕是要呕出心肝来的!”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可是,李贺不管,他做他的事情。
   吃好晚饭后,让婢女点上灯,李贺就从婢女那边的锦囊里拿出白天所记录的那些文字,然后研墨铺纸,立马把诗写完了。
   也许长期在外面野地里随意地走,他常常望着天空、田野,看到那些荒草、坟墓,思路特别开阔,想得也非常的多。然而太胡思乱想了吧,诗里总带有一股阴森森的气味。所以,杜牧为他的集子写的序里就抓住了这个特点,说: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
   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
   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
   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用博喻的修辞法,强调了他那种光怪陆离、五彩炫目的诗歌特色。
   李贺七岁就能辞章,当时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看到他的作品,不敢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当代人,哪有我们不知之理。”就两人结伴去李家访问,请小李当场赋诗。当时这个小李还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宽大的衣服,蹦蹦跳跳出来。很高兴地拿起笔来写诗,仿佛身边没有人一样,一点也不慌张。他写了首题名为《高轩过》的诗。韩愈与皇甫两位先生看后十分吃惊,这样大的小孩子竟然能够写出这样漂亮的诗,这不是神童吗?于是,亲自为他扎好头发,送他好多礼物。原诗是这样的: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参天造化功。
   厖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翼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诗里反映了他对二位文章泰斗到来的极度喜悦兴奋之情。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援引,化蛇为龙。展开大鹏之翅,飞向青冥。从内容上说,似乎不应该是一个垂髫孩童的作品,而是他将要成人时所作。这诗,写得非常得体,既歌颂了两位来者,又将自己的前程托付予他们。故韩愈感动极了,亲自为他束发。
   当他报名参加进士考试,遭到元稹的否决权后,也是韩愈,立马挺身而出,写出《讳辩》一文,对元稹的谬论通加驳斥。可惜,胳膊扭不过大腿,李贺到底也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郁郁而终。
   荒唐的时代,荒唐的理论,埋没了多少人才!
 
  
  
  
   39.《阿房宫赋》传天下

   唐敬宗宝历年间,宫里大兴土木,银子从哪儿来,加重对人民的搜刮。因此,老百姓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这一情况,被年轻的杜牧看着眼里,他愤怒极了,就写下来著名的《阿房宫赋》一文,警告当局,不要步秦的老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疯狂追求享受,建阿房宫、修长城、造坟墓,弄得民怨沸腾,结果天下百姓,不敢言而敢怒,目不识丁的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而响应。秦马上就在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里覆灭了。
   所以,杜牧警告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也就是说,你们再这样胡搞下去,就会走秦始皇的老路,政权马上会被推翻。历史告诉我们,盛世需要危言;而唐敬宗时,大唐已是江河日下,岌岌可危,哪里是盛世啊?这个时候,更需要头脑清醒的人站起来说话。杜牧站起来了。
   唐敬宗李湛是一个短命皇帝,在位仅仅三年就
   文宗大和二年(828),杜牧参加进士考试,那时,他已经声名鹊起了。来到长安的那些举子正捧着它写的《阿房宫赋》摇头摆尾地读个不止,而且啧啧称赞:“这个大才子的文章分析得鞭辟入里,头头是道,真是天下少有的妙文,吾等自愧弗如啊!”甚至有些傻傻的朋友向杜牧推荐读读这篇文章。
   当时,太学博士吴武陵也读到了《阿房宫赋》,他拍案称奇,得知杜牧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这次也来参加考试,马上就骑着蹇驴到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崔郾那里,进言说:“侍郎您以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威望,为万岁选择良才。敝人当然不敢营私舞弊。但刚才在偶尔之间看见十几个文士,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我一看,是参加这次进士考试的举子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呵呵,这个人,了不得啊,简直有王佐之才。”于是,拿出杜牧那篇《阿房宫赋》,大声朗诵。而且一边朗诵一边大加称赞。读后,对崔郾说:“请您给他一个状元当当。”崔郾说:“真对不起了,状元已经有人了”吴武陵说:“那第二名呢?如果也不能,起码在五名之内。否则,请把这篇赋还给我!”样子十分激动。崔郾知道吴武陵是一个倔老头,不能和他碰僵,就说:“那些考生多说杜牧性格太散漫,不注意细小的行为,但是,我一定遵照您的嘱咐去办,不敢改变。”结果,杜牧果然以第五名登第。崔郾在东都洛阳公布金榜,然后考中进士的去西都长安参加皇帝的琼林宴。杜牧对自己只是第五名也一点不在意,高兴地赋诗:
   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
   全国考生这么多,考中的只有三十三人,可见这种考试要求之高了。现在有些人说,古代考进士及像现在考大学,这种说法绝对是错误的,两者没有可比性。
   同一年,杜牧再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进士试后的制科考试),有《重登科》诗: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娥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这是一年里第二次登科,故称“重登科”。“满街含笑”的“青娥”,就是平康里的那些搔首弄姿的妓女们,因为杜牧进土及第曾与同年来此游冶,而制科考试后,三十三人,惟独自己得中,乘兴再来的,便只有他一人了。 那么,他的才华,也就不言而喻了。

 

     40.一句外国谚语的启示

   外国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由于人生的阅历、学历、经验、世界观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不一定只有一个对的。
   但是,笔者认为,有些看法毕竟是荒唐的,不值得一驳。
   就中国古典诗词的评价上,杜牧的一些作品就引起一些喜欢说长道短的人们议论。如《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眼前美好的自然景色里,居然夹杂着一座座寺庙,总让诗人感到不和谐,以金陵为都城的宋、齐、梁、陈,占据了这么美好的江山,竟然都短促得很,这是为什么?他从眼前无数的寺庙中找到了答案:南朝时统治者一心崇佛,大造寺庙,而置国计民生于不顾,结果既不能用菩萨来抵御北方强敌,也不能靠念阿弥陀佛使自己的政权稳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诗人尽管写了江南的大好景色,但立脚点不在这里,而是以庙寺众多,寓劝戒当朝统治者之意,正如他写《阿房宫赋》一样。
   司空图《诗品》“含蓄”里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拿来移评这首诗,再恰当不过了。
   世界上再聪明人有时也会说傻话。明朝有一个著名的文人叫杨慎,你可不要小瞧此人,他曾经考中状元,《三国演义》开卷的那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他写的。他也写过《升庵诗话》等诗词理论著作,里面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就在这本诗话里,他却犯了一个大错误。
   本来嘛,杜牧紧扣“江南春”三字,从“莺啼”入手,将江南大地红绿相映,烟雨楼台的景色揽入诗中,蕴含对历史的感慨,可谓写景妙手。但杨慎天真地发问:
   千里莺啼,谁人听见?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杨慎是诗人,不能说他不懂诗歌,但此处恰巧犯了解诗的大忌——过于坐实。所以清代的何文焕就驳斥他,“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从题目可知,诗人写的并不是实指某一处某一地,即不是写“苏州春”、“杭州春”,而是泛写无边无际的江南的春天,他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眼前景推及到广大的江南,由现实想到历史,这就是杜牧的非凡之处。聪明如杨慎竟然不懂这种艺术手段,作出了让人笑话的判定。而且他说了一句糊涂话,“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我们按照他的逻辑来推断:即使十里,你能够全部看到,听到吗?人的目力、视力都是有限的。
   小杜的《赤壁》是作翻案文章: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在江边淤沙之中拾得一柄断戟。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想到六百多年前的那次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的战役。周瑜用火攻消灭了曹操号称八十三万的军队。抚今追昔,心头产生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诗人的观点很明显,如果没有东风,周瑜就不可能用火攻,曹操大军压境,孙刘以区区几万军队抵抗,无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言下之意,是批评周瑜不知进退,不识事务,拿江东无数百姓的生命去赌博、冒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以说是史论。
   还是毛泽东说的有道理: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兵者,死地也”,打仗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抱半点侥幸的心理;只有在军力物力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此诗是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可是,宋朝许顗在《彦周诗话》里批评杜牧:
   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
   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他说,杜牧只想到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如果失败,大小乔一定被俘虏,到铜雀台让曹操玩弄,而没有说东吴的江山社稷不保。所以,杜牧这个酸秀才不懂得好坏。
   然而,许顗没有想到,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吴主孙权的嫂嫂;小乔是周瑜的妻子,东吴大都督的老婆,连这两个女子也被捉去,那东吴还能剩下什么?早就被消灭了!杜牧在这里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把自己的观点寄寓其中。可惜许顗没有看出来而随意妄加评论,最后只能是贻笑大方。
  
  
   41. 张祜写出断肠诗

   唐代还有一个因被元稹在皇帝面前说上坏话而不能做官的诗人,名叫张祐。他早年写诗就很有名气了,后来被令狐楚赏识,那令狐楚可是朝廷中坚,这个时候在扬州总领一方,他把张祜所作的诗编在一起,自己再写了一封推荐信给皇帝,让张祜去长安,争取干出一番事业。张祜能够得到这么有实力的相爷推荐,喜不自胜,以为前途一定大好,所以,就借了一些银子去长安了。到京城后,通过熟悉的朋友,将诗和令狐楚的推荐信送到皇上那里。皇上看后,觉得张祜写得不错,似乎挺有才华的,就问当时的宰相元稹,应该授予一个什么官职。元稹说,张祜虽然写的诗还可以,但是这些都是雕虫小技,微不足道的事情,朝廷需要的是能够帮助皇上治理江山社稷的能臣,而不是写写诗,唱唱歌的弄臣啊。就这样,这件事被元稹搅黄了,张祜没有进入仕途。
   就中晚唐这段时期而言,张祜写诗确实不错,他的一首宫词《河满子》名气可大得很: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
   开元年间,沧州歌手何满子犯罪当死。临刑时,他进献一曲,想用它来赎死罪,他引吭高歌,唱得非常感人,最后却不能免死。后来这首歌曲就以他的名字盛行天下。
   这诗好在哪里?它写出了宫人长年深居宫中,既不能得皇上恩宠,又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阳光永远不撒在她们身上的悲哀。前两句用空间和时间的巨大落差来反映她们的悲惨命运。远离家乡三千余里之遥,无法得到亲人的关心;身在宫中已有二十多年,美好的年华早已消逝,却从来没有机会见爹娘一面,连他们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兄弟姐妹们了。在这里,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任何人同情;有的是眼泪,有的是心酸。蒙辱含恨,然而不敢说出内心的痛苦。所以,当要她们唱传世名曲《何满子》的时候,那何满子的悲惨的命运,触痛了她们内心敏感的神经。她们的最终归宿会不会也会落到何满子这样的下场?想到这些,唱起这首歌时,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扑簌簌地落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把全部的感情寄托在这些遭遇不幸的女子身上。读到这里,这些宫女在落泪,张祜也在落泪,我们难道也不能为之掬一把同情之泪?
   《全唐诗话》说,此诗传入宫中后,宫女们感同身受(宫女里有许多本就是歌女),纷纷传唱,很受欢迎,很快就成为宫廷里的流行歌曲。
   唐武宗病入膏肓,自知不久于人世。他看着宫里的那个自己非常宠爱的孟才人说:“宝贝啊,我一旦死去,你又想怎么做呢?”封建社会里,皇帝死前都希望生前那些平时宠爱的妃子宫女能够陪同他一起去死,在地狱里也能够陪伴他,这样,自己死后就不再寂寞了。唐武宗的言下之意也是这个。
   孟才人知道自己这下子完了,将要被活活弄死后殉葬,活着没有得到这个臭皇帝的多少宠幸,也没有混到一个妃子做做,死时却要拉她垫背,太没有人性了,可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挣扎也没有用。与其让人把自己活埋,倒不如自杀来得干脆。想到这儿,她肝肠欲断,指着装着笙的袋子哭着说:“到最后的时刻,让我用这袋子上的带子自杀。”武宗似乎有些舍不得。孟才人又说:“我曾经擅长唱歌,现在让我对着您皇上唱上一曲吧,来表达胸中的悲哀。”武宗答应了。于是,这位孟才人声嘶力竭地唱了一句《河满子》,立刻就没有气了,倒在那里。武宗立刻令太医诊治,太医说:“脉搏还在微弱地搏动,但心脉和肝肠已断,不可挽救了。”
   据说武宗死后,他的灵柩重得不能抬起来。有人说:“恐怕他想等孟才人一起走吧?”于是就把孟才人的棺木抬来,武宗的灵柩很快就可以抬起来了。
   呵呵,这个武宗皇帝好狠心,孟才人死掉还不算数,一定要和他的棺材放在一起才肯走上黄泉路。这样的混蛋应该在地狱里永世不得超生!
   张祜听到孟才人唱着他的诗而死,十分惊讶,叹息不止,遂作《孟才人》,诗前有序曰:“才人以诚死,上以诚命,虽古之义激,无以过也。”(这位武宗皇帝何以有诚?只是怕黄泉之下寂寞而已)歌曰:
   偶因歌态咏娇云,传唱宫中十二春。
   却为一声《河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当然,里面还有些迷信之说,但足见此诗在宫里的影响之大。这首诗为张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杜牧作《酬张祐处士见寄长句一韵》曰: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蘅昔日推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
   对张祜这首诗十分赞誉。能够得到杜牧这样的大才子的赞美并非容易,因此,张祜的名气一下子大起来,是非也多了。“每题诗倡肆,誉之则声价顿增,毁之则车马扫迹。”哈哈,张祜渠妓院里玩,只要写一首诗,称赞这个妓女,她马上生意兴隆,说这个妓女没有什么意思,那她立刻门前冷落。这样,他干脆连妓院、商店也不逛了,省得惹下麻烦。

 

  
   42.时人莫把和泥看

   晚唐有一个和尚叫乾康,是今天湖南那儿的零陵人。诗僧齐己正好在长沙,住在湘西的道林寺,乾康往谒之。齐己了解他的为人,派人对他说:“我师门槛,除开诗人不允许进来。请问来者莫非诗人吗?请吟咏一首绝句,用来代替名片。”乾康不假思索就吟道: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齐己一听大喜,是一个同道朋友,应该好好款待。天天与乾康饮酒论诗。等到分别时,齐己写了一首诗送给乾康。乾康本来就有写诗的天赋,后来写了一首《经方干旧居诗》:
   “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
   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
   这首诗非常被齐己欣赏称赞。
   唐僖宗乾符年间,永州(在湖南)来了一位新的太守,叫王伸。他到任不久,就有一个和尚叫乾康的求见。王伸一见,这和尚又老又丑,心里就有点不大高兴,便跟他说,老和尚早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到官府衙门里来干什么呀?下官公务繁多,不能长谈。乾康恭恭敬敬说,听说太守大人喜欢写诗,而且名气响当当的。所以,我不揣冒昧,慕名而来,学习学习。然后郑重地捧上一本诗集,说:“这是我写的诗,务必请大人多多批评指教。”王伸想:长得这么难看的和尚,还能写诗,我得试试他。他连翻都没翻 ,便把诗集放在一旁,说:“既然你爱写诗,那好,你看,外边的积雪刚刚化,先请你以此为题,赋一首诗我听听。”乾康一点也不生气,立刻作了一首,念道:
   六出奇花已住开,郡城相次见楼台。
   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
   大意是说:六瓣的雪花,已经不下了,城内的楼台房屋又能看得清清楚楚。雪开始化成水,人们不要把它看成泥水,那可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宝物呢!
   王伸听了,大为惊奇,这首诗实际上是借机规劝我不要以貌取人,把雪花看成泥水。妙妙妙!连忙起立,扶和尚坐到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坐下,说:“是呵,是呵,我怎么能够以貌取人呢?多谢前辈教训!”
   生活里,总有些人以貌取人,忘记了我们老祖宗的名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段诗话可以让人深思。
 
  
  
   43. 前村月落一江水

   高适算是盛唐诗坛上的佼佼者,他与岑参写的边塞诗最负盛名,而且,在盛唐这些诗人中,他官做得最大,地位最高。然而,流传在人们口碑上的诗却远远不如岑参那么多,那么感人。大概岑参真正参加过西北边防部队,当过参谋,体验过那里肃杀严寒、紧张艰苦的军旅生活吧。
   高适在担任两浙观察使时,有一次经过杭州清风岭去台州巡察。此时,秋意正浓,金风送凉,苍劲古松上白鹤扑打着翅膀,冰冷的露水浸湿了衣裳。他观赏着修直挺拔的翠竹,幽雅清净的古刹,清澈的江水映照着前村的一弯残月,情不自禁地在僧房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写完之后,高适又继续赶路了。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特地再去僧房改诗。可是,他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和尚,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真是奇怪,为什么许多流传改诗的故事,都把骆宾王描绘得如见首不见尾的神龙,他居然成了许多高手的师傅。宋之问、高适……而真正的事实是,骆宾王比高适年纪大许多,高适生时,徐敬业已经兵败,骆宾王即使没有被杀,也不知所踪了。等到高适担任两浙观察使时,骆宾王近百岁了,这哪里有可能去改高适的诗呢?
   为什么故事里都赞扬骆宾王的诗才文思?使我百思莫解。也许是同情这个天才被无端埋没的命运吧?
   “一”与“半”都合乎词语结构常规,但改为“半”,则更准确反映杭州江水随潮水涨落的客观实际。
   记下这个故事的是清朝人褚人获。这故事虽然有些荒诞,我们姑且信其有。面对像随着月落而退的半江水般的骆宾王,拥有渤海县侯爵位的高适会想些什么呢?曾几何时,骆宾王这位风光无限,草檄痛骂武则天的反叛英雄,已静悄悄地蛰伏于这方青山秀水之中。他那颖悟非凡的才情,总在不经意间闪烁出璀璨的光芒。他是了解江水的,他知道什么时候是一江春水,什么时候是半江秋水。他曾经像一江春水一样极力冲刷过堤岸和河床,现在,他习惯做半江秋水,静静地卧在河床,让两岸的青山峻岭,头上的蓝天白云,在自己的心中留下最为清晰、生动的影像。从“一”到“半”,是骆宾王人生;从“半”到“一”,是高适人生。高适肯定也会想到自己的经历。青年、中年时的失意,到处奔走,混到一个小小的县尉,却“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自尊与爱民的心让他挂印而去;现在是有些“一”了,什么都有了,房子、妻子、银子、轿子、位子,“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飞黄腾达时,若是依旧能葆有当日的那份自尊、爱民的宁静心绪,这才是有道之人。  也许在盛唐杰出诗人的行列中,高适远不能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相比,也不如岑参。但从生活质量来说,他无疑是盛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精神品位,是盛唐边塞诗人的领袖之一;有物质地位,官职高爵位显赫。他拥有李白、杜甫沉沦下层久不得志的痛苦经历和感受,但没有他们旷日持久的郁闷和流浪;他拥有王维一样的傲视王侯的名位和才华,但没有他陷入政治变节泥淖的屈辱和忧郁。他的人生智慧就像这随月落而留存的半江江水,会汹涌,也会平静;会混浊,也会清澈。以后的路怎么走,全凭他个人的理智了。
   假如历史上的那些恋栈之徒能在自己声名如日中天之时,也去钱塘江边的某处山岭野庙走走,在夜色中看看半江江水以及那轮或圆或缺的月亮,他们或许会急流勇退,开始另一种活法,于是有了新的人生。
   在官场上混不容易,混得聪明一点,质量高一些,需要很大的智慧。人啊,处在“半”的境界最好,做官的人,却很少能够这样去想。  当“前村月落半江水”时,请去看看吧,也许会获得一些教益!

 

   对于这首诗话也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改诗的主人公是任蕃。
   李东阳在《麓堂诗话》引《唐音遗响》说:任翻在台洲寺壁上题诗云:“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任翻离去后,有人改“一”字为“半”字。任翻走了数十里后,才想起“半”字比“一”字好,急忙赶回台州来修改,却见壁上已有人将“一江水”改为“半江水”,于是叹息道:“台州有能人!”
   任蕃是浙江会昌人,年青时举进士落第,从此游历江湖。有次来到天台山巾子峰,在寺壁上题诗一首: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题完后任蕃便离去,走了一百多里路后,突然想起用“一江水”不如用“半江水”,于是便赶回去想改过来,但到了一看,却早有人替他改过了。“一江水”改为“半江水”是使诗句更加准确合理:因为天台山巾子峰,高峻异常。有高峰遮拦,加之走向使然,前峰之月断然无法照临一江水而只能是半江秋水。
   后来,这个山上再也没有人署名题诗。即后人所说的“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这种说法,应该比所谓高适题诗骆宾王改诗的传说更加真实,更加让人相信:草莽之中,也有能人!
  
  
   44. 李涉寺院妙题诗

   我不知道郑板桥这位朋友,怎么灵光一闪,能够写出“难得糊涂”这著名的箴言。想来作为老兄一直不糊涂,所以,他才感叹说,“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啊。
   人啊,糊涂真的很难,聪明的人总不断地开动脑筋,想赚钱,想做官,愚蠢的人又自以为很聪明,整天胡言乱语,指指点点,说东道西。在生活里,最怕遇到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和你喋喋不休,你不想听,又不能不听,那个难受啊,真是可怕。
   唐代诗人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曾任太子通事舍人,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所以世称“李博士”。 他也曾经碰到过类似的事情,
   李涉曾经写有《登山》一诗,记录他春末游览鹤林寺的感想。因此这首诗又名《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一个诗人,能够与和尚聊天多时,可见这里的和尚品位不错,够聪明的,鹤林寺的僧人中也有风雅之人。所以很适合李涉的胃口,与这位高僧聊了整整半天。当然,李涉是诗人,当时在江湖上名气很大,和尚也非常愿意与他聊天。
   这首诗题在墙壁上以后,鹤林寺一下子声名大增。四面八方的香火都到鹤林寺里来了。人们在烧香拜佛的同时,欣赏一下李涉的诗与墨宝,满足后才依依而别。
   李涉喜欢去寺庙游玩,与那些道行深厚的高僧聊天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一些寺庙的住持的浓厚兴趣,他们也想附庸风雅,请李涉来玩玩,提高一下自己庙宇的知名度。某寺方丈先与李涉约定了,请他来聊聊,相互“交流”思想,并敬请题诗。
   李涉想,真情难却,我就去吧。于是,在某一天,他去了那个寺院,与住持见面之后,发现这个老和尚根本不懂诗,只懂银子,俗不可耐,钱眼里钻进钻出。他与李涉聊的时候,与李涉协商,想请李涉做他们寺庙的形象大使,庙前挂一幅李涉的写真,好让那些膜拜李涉的香客常来常往,多多纳钱,这样,也可以分一部分所得给李涉。哈哈,李涉听得冒火了,你把我当成什么人类?与这种人交谈纯粹是浪费时间,倒不如终日昏昏醉倒。于是将原来题鹤林寺的诗改变了一下句序,题在寺里壁上,扬长而去。诗云: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还是这四句,但是句子的次序颠倒了,意思就完全不同,它辛辣地讽刺了老和尚的庸俗卑下。
   与情投意合的人聊,往往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和昏聩糊涂品位低级的人聊,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你强忍了听下去,也会“终日昏昏醉梦间”。这是一般人都有的心得。
   喜欢聊天的朋友,一定要从这个故事里吸取一点教训,别人厌烦了,就赶快停止,别讨没趣。
  
  
  
 
   45. 李季兰的幽默

   唐代著名女诗人李季兰原名叫李冶,自幼聪明伶俐过人,识许多字,开口就是一首诗。父亲非常喜欢她。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看了后,虽然惊叹女儿的文才,却又觉得她小小年纪,居然春心萌动(“架却”谐音“嫁却”,而且小小年纪,却已经“心绪乱纵横”,到年纪大了怎么办?),性情不宁,于是向她母亲说:“这个女孩子非常聪明,反应也很灵敏,但是恐怕长大后成为失节女人。”
   唉呀,这个蠢瓜,完全歪曲了诗原来的意思。李冶小小年纪,非常聪明,看到眼前的蔷薇花没有人去管理,长得纵横错乱,交结在一起,从而引起联想,做了形象的描写,而不是她自己“心绪乱纵横”,更不是渴望早日“嫁却”!但是,自以为聪明的父亲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认为小小年纪就胡思乱想,甚至想找男人了,哪还了得!
   古时候,那些男人的心里总有这样的一种习惯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才多了,就往往想象丰富起来,心事也就会变得多起来,所以最好是一张白纸。其实,这个做父亲的想法荒唐得可以,请问:天下哪有性早熟到六岁女孩就想找男朋友的吗?难道你家里让她吃了什么性激素?李季兰的父亲真是杞人忧天;更加可恨的是,从此以后,他逢人就说自己女儿不好,自己很不喜欢她,因为她长大以后一定不是个贞洁的女人,从此以后便不再关心女儿的成长,听之任之。这样,李冶小小年纪,就被社会上许多人瞧不起了,到十一岁的时候,傻父亲干脆把她送到道观里,做了女道士,改名为李季兰。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聪明女子的幸福就被自己的父亲毁掉了。
   虽然李季兰做了女道士,但她没有悲观,依然热爱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长大后,如含苞欲放的牡丹,简直人见人爱。
   这时候的李冶已经成了唐代著名女冠诗人,《四库提要》评论说:“冶诗以五言擅长,如《寄校书七兄》诗、《送韩揆之江西》诗、《送阎二十六赴剡县》诗,置之大历十子之中,不复可辨。”其中《寄校书七兄》中的名句“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更被称赞是“幽闲和适,孟浩然莫能过”。七言绝句亦清丽可喜,如《偶居》:
   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无间。
   狂风何事相摇荡,吹向南山复北山。
   将心情拟作浮云,写心绪摇荡不安,随时都飞很远很缥缈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她责备狂风为什么要发威,把她如云般的心随意吹向南北。联想和生发十分奇妙,表达也简洁明快,情真意切,真实刻画出女性特有的心态,显示了女性委婉的思致。不愧为“女中诗豪”。
   唐代的道观本是风月之处,许多王公贵族的女子也做道士,如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都是女道士。她们大多不是守身如玉,洁身自爱,而是“半缘修道半缘君”,偶尔做一些风流的勾当。李季兰这个青春少女,长得如此美丽动人,才华出众,怎能不让天下许多男人动心呢!青春的她心中对异性的渴望也像春草一样滋生。当时一些名人也常常去她的道观里“借着烧香看和尚”,去与她调笑。著名诗人、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茶圣”陆羽就是李季兰的粉丝。刘长卿年纪比李季兰大得多,而且患疝气,也常常叉开两腿,迈着外八字步,艰难地走来。有一次,李季兰看着刘长卿走路的样子,忍不住笑,就吟了句陶渊明《饮酒》里的“山气日夕佳”,“山”与“疝”谐音,是说刘长卿一到傍晚,疝气就更加厉害了,刘长卿是大诗人啊,怎么会被你这个小屁孩欺负呢?他马上也用陶渊明的一句诗回答:“众鸟欣有托。”哈哈,你不要为我担忧了,我的“鸟”下面有布兜托住的。古代“鸟”与“屌”相通,所以《水浒传》里好汉们口中常常带着“鸟”字,江湖习气使然,至今江南一些地方仍然把“鸟”读成“屌”,称男小孩的外生殖器叫“小麻雀”。
   看起来两人说的话都很文雅,其实内藏玄机,是标准的黄段子。这故事传开了,人们更加认为李季兰作风大有问题了。
   其实,男人喜欢说些黄色段子,女子为什么不能说?何况与诗友开开玩笑有什么关系呢,居然让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横加指责,真是莫名其妙!
 
 
      46. 穷人也能写好诗

   “胡钉铰”胡令能(785—820):祖籍不详,贞元、元和间人。唐朝人范攄《云溪友议》称:胡钉铰,名本能,活跃在贞元、元和间(785-820),早年以钉铰(今称小炉匠)为业,能诗,不废钉铰之业,远近号为胡钉铰,其本名转不著。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则称其名为“胡令能”。这些记载已说明,胡钉铰的“钉铰”,不是本名,而是行业之称,属于小手工业者,贫困阶层。其本名为“令能”。
   唐代的小炉匠“胡钉铰”也能写诗。而且写的诗非常不赖。
   相传有一天他梦见有人往他的怀里放了一卷书,从此便会写诗了。胡令能喜读《列子》,深受禅学的影响,后隐居莆田。代表作《小儿垂钓》被列入小学课文,是唐诗中为数不多的描写儿童的诗歌之一: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小诗现在选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因为它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很为孩子们喜爱。大概是因为年纪小还不知道梳理,他头发乱蓬蓬的。只见他侧身坐在青苔上垂钓。由于怕人打扰,所以他特意选了这么一块少有人来的地方钓鱼;而且有意用草丛遮掩住身体,怕水中的鱼儿看见自己的身影吓跑了。把钓丝垂在水中以后,他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偏偏这时有个邻居路过,看到这个小孩子在那里,感到奇怪,就大声嚷嚷着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呀?小家伙又急又恼,心想,你这个人啊,真不知趣,人家屏声静气在钓鱼,你却大声嚷嚷,水里的鱼不是都被你的声音吓跑了吗?所以他连连冲路人摇手。
   寥寥二十八字,就将一个似乎很有经验的小渔翁一丝不苟、煞有介事钓鱼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他的《咏绣障》也写得情趣盎然: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诗 。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描花绣图 。把她们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竟然惹得树上的黄莺误以为是真正的花枝,翩然从柳枝上飞向绣屏风,寻枝而栖。从最后一句里,我们看到了绣女们刺绣技术真是巧夺天工。
   诗省略了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只是用“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两句侧面描写,就可以让人想象得到绣女的飞针走线的神情姿态。
   诗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以映衬取胜。这就是《咏绣障》的独到之处。
   可以想象,胡令能一定写了不少的诗,但是,他为了生计,随手写,随手抛弃,不像那些专业诗人把自己写得得意的作品保存下来,所以,《全唐诗》里只收到他四首诗。但从他身上,我们知道唐代的老百姓里也有写诗的专家,唐诗的普及从中可见一斑。
   后来,那些文人多少有些瞧不起胡令能,故意把胡令能的诗称为“钉铰体”与“打油体”一样。在他们眼里,穷人就是不能写出好诗来。真是岂有此理!
   其实,胡令能的诗比打油诗高级许多倍。
 
   47.“一字师”的故事多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清鲜质朴的诗三百到瑰丽奇崛的楚辞,从幽怨深婉的汉乐府到开阔奔放的南北朝民歌,从异彩纷呈的唐诗宋词到余韵回环的元曲,中华民族就这样一路吟唱过来。在这些诗歌创作吟咏、传播流布的过程中,也一并衍生了不少的趣闻逸事、佳话传说,这些事迹传说在各种诗话词话之中多有记载,在历代笔记中也常被说及,而“一字师”佳话就是其中别具特色的一例。
   沈德潜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一字师”佳话所说的往往就是因一字之易而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佳妙,进而达到“诗到真处”的境界。当然,“一字师”的现象并不囿于诗词领域,却是在诗词之中最为突出。
   晚唐的和尚齐己特别喜欢写诗,在青灯黄卷下,除了读经书,就是写诗,而且写得不少。究竟写得怎么样?得请名家批评指点啊。于是,他打好书囊,下山去找名家去了。
   当时郑谷写诗的名气非常大,齐己及先到郑谷的府上,拜会这位心仪已久的朋友。齐己站在门口,先拿出自己所写的诗作为名片,请门子传递进去,让郑谷评点。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
   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自封修药院,别下着僧床。
   几梦中朝事,久离鸳鹭行。
   郑谷把齐己写的诗认真地看了一遍,捋着胡子,对上面这首诗再三斟酌,最后说:“诗写得的确不错,最好请改一个字,我才愿意见你。”齐己当然同意,自己本来就是为求批评而来的呀。经过数日的细细推敲,齐己终于改好了。把“别下着僧床”改为“别扫着僧床。”郑谷一看,不错,这小子可以培养,于是,两人结为诗友,互相切磋诗艺。
   郑谷这个人,最爱结交山僧,他认为,深山密林,必有猛虎;山野之间,必有英杰。有一次,齐己又带了诗卷来拜见他,拿出写得比较得意的一首《早梅》,其中一联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说:“'数枝’并非最早,不如'一枝’好。”齐己自己仔细体味,觉得郑谷改得真的非常好,不觉拜倒他的脚下,说:“您是我的'一字师’也。”
   人们说,“一字师”就从这个故事里来的。其实,比齐己请教郑谷早的还有呢。
   《唐才子传·卷五》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中唐的苦吟诗人贾岛最爱在用字上琢磨了。骑着毛驴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半途中突然得到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想想又改为“敲”字,拿不定主意,于是在驴背上用手比画着作推敲的姿势,不觉一头撞到时为京兆尹的韩愈的仪仗队,左右把他押到韩愈的马前。贾岛只好如实地向韩愈说了驴背得句炼字未定的事情。韩愈听了,不仅没有责备,反而立马沉思良久,对贾岛说:“敲字好。”其后两人谈诗论道,结为布衣之交。
   上面是两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字师”故事,自唐五代以降,“一字师”佳话可以说历代都有。据宋朝周紫芝《竹坡诗话》载:汪内相将赶赴江西临川,曾吉父以诗相送,有“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句。韩子苍见了,把它改为“白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冷近题诗”。这样把原诗句中直白平淡的“中”、“里”改成蕴涵浓郁情感的“深”、“冷”,使诗句的表现力大为增强。曾吉父听了,以韩子苍为一字师。
   元朝诗人萨都剌,一年漫游江南,在杭州千年古刹天竺与法善寺长老结为诗友。后来写成一诗给长老,此诗有情有景,广为嘉赏,特别是诗中的“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两句,萨都剌更是自鸣得意。就在萨都剌高兴之时,收到一乡村老者的来信。老者在信中认为,诗中的“闻”与“听”两字语义重复,希望能改一下。萨都剌认真考虑,觉得有理,但想改却总不如意,于是只好登门求教。老者深为感动,热情款待,并讲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可以把“闻”改为“看”,这样就不仅能解决语义重复,还能拓宽诗句的表现范围,更有诗意。萨都剌于是把诗句改为“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并拜老者为师。
   明朝张岱在他那册搜罗广泛、内容纷杂的《夜航船》中,也载有一个“一字师”的故事:张咏曾写有诗句“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楚见了,说:“恨字未妥,应改'幸’字。”天下太平,家国祥和,不是正好吗,又有何恨?确实应该改为“幸”才更为恰当。张咏听了,也是赞许,说:“你,就是我的一字师了。”(见《夜航船》卷五 伦理部)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谦虚好学的人,随处可得“一字师”。这种事屡见不鲜,值得我们学习。而现在一些“半瓶儿乱晃”的读书人,明明满口错字、白字,却不知脸红,还洋洋得意地卖弄文采。如果谁敢给他挑明说错了,还满脸的不高兴。如果这些人能看看上面古今大学问家拜“一字师” 的故事,是否能有所悔悟呢?!
 
   48. 有才长安也易居

   今天许多北漂族蛰居在北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最苦的是找工作与租房子。好多小青年住在地下室里,每月房租也要一千多,尽管省吃俭用,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甚至捉襟见肘,寅吃卯粮。但是,如果你真的非常有才能的话,在北京生活也并非困难:哪给单位不需要大量的人才啊!
   唐代的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四方辐辏,商贾云集,你漂到那里,必须要有一些学问或者资产,不然,就无法再那里生存下去。
   白居易十六岁的时候,就外出谋生,想到京城去碰碰运气,尽量找机会见见那些当时的学术权威,以便能够得到一些教益。他拿着自己写的诗文先去谒见当时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名字,心里就不以为然,加上白居易这样年轻,就开玩笑地说:“呵呵,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意思是年纪轻轻,竟然跑到京城里来混日子了,怎么混得下去?但当他披卷读白居易的诗歌,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不禁感叹不已,说:“我认为这种文采焕然的诗早就没有了,现在又从你的诗里看到,真想不到。刚才的话是和你开玩笑的啊,请不必当真。像你这样年纪轻轻,就能够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不要说在长安居住一年两年,就是一辈子住下去也完全可以!”令一个前辈佩服,可见白居易这首诗的艺术价值。此后此诗的颔联流传千古,妇孺皆知。但人们往往记得前面四句,甚至有一些选诗的集子单选前四句,而把后面四句删去。这实在是不懂诗的人胡搞所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须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诗最后两句,点明了赋此诗的本意。诗人送别友人,他指着眼前无边的春草说:你看那原野上的草长得多么茂盛,像一张巨大的地毯把大地覆盖起来。尽管一年之中也有枯黄的时节,但只要到了春天,它就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任何野火和外力都不能消灭它们,生命力是何等的顽强。现在,那绿草蔓延扩展,一片翠绿,把古道都占满了;在晴朗的春日照耀下,显得是那样的生机勃勃,一直蔓延到遥远的荒城。是在这样的情境里,你要走了,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前进。而我的那颗多愁善感的心,装着满满的离情,它像眼前的青草一样无边无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49. 宣宗悼念白乐天

   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决定宰相的人选,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但下诏时,白居易已去世八个月了。  宣宗听到这个消息,不胜悲哀,写下《吊白居易》,深表怀念之情: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子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皇帝为一个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不说绝无仅有,恐也属凤毛麟角。白居易当然也是官员,但宣宗完全是当作诗人来描述的,足见白居易当时的诗名。诗中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生涯,称赞其作品的通俗易懂和广为人知,也表露了对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惋惜和悼念之情。在当时诗人能获此殊荣,也可含笑于九泉了。
   这首诗比喻巧妙,语言晓畅,思念旧臣,情感深沉,对白居易人品和创作成就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表达了作者沉痛的惋惜之情。诗歌象珍珠串联,精美异常。有诗云:“诗成珠玉在挥毫”。“缀玉联珠”比喻白居易一生留下了大量优美的名作。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病死于846年,说他有六十年的创作生涯是实写。他十六岁就到京城见顾况,拿出《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给顾况,令顾况大为惊异。说老白是“诗仙”,是溢美之词,强调他的诗歌成就。
   白居易先后在杭州、苏州任刺史,增筑湖堤,蓄水灌田;疏浚水井,以利饮用。他的政绩为世人所知,离苏州时,“郡中士民涕泣相送”,可见其深得民心。后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尚书,晚年定居洛阳,把名誉看成浮云,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正要重用他时,得知他仙逝,这对宣宗来说,是出乎意料的悲痛。
   尽管人已经哩开这个世界,但是,他的作品却是不朽的,宣宗一直记得老白的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这些诗篇,传播四方,连小孩子都能够吟唱背诵,西北的少数民族都会吟几句,你说这些作品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啊?
   中唐以后,老白执文坛之牛耳,文章传遍天下,甚至连歌妓因为能够演唱长恨歌而身价提高几倍。这些,宣宗当然晓得。所以,最后两句,高度评价了老白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对自己不能启用他而惋惜不已。
   白居易不仅有文才,而且有从政之才。他在野时撰写诗文,才华出众;从政时颇有业绩,光彩照人。唐宣宗对这样的臣子,是爱之护之,而对那些目无法纪、仗势凌人、欺压无辜的所谓“人才”则毫不留情。例如,有个乐工叫罗程,善于演奏琵琶,宣宗通晓音律,很喜欢他。但是,罗程恃才横暴,以小故杀人,被捕入狱。有些乐工同事罗拜于庭,对唐宣宗哭诉道:“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绝艺,不得复奉宴游矣!”意思是您皇上好可以利用他的技艺为您效劳。唐宣宗果断地回答:“汝曹所惜者罗程;朕所惜者高祖、唐宗法。”于是还是果断地把罗程送上断头台。
  
    50. 诗在灞桥风雪驴子上

   郑棨,荥阳人,字蕴武,进士及第,累官散骑常侍。唐昭宗时,以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全唐诗》存诗三首,有笔记小说《开天传信记》。
   郑棨也喜欢写诗,有一首《赠老僧诗》曰:“日照西山雪,老僧门未开。冻瓶黏柱础,宿火隐炉灰。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自称此诗属对精审,铢两悉称,重轻不偏。口气蛮大的。曾经有人他:“相国近有新诗否?”他回答说:“诗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中安可得之?”〔盖言平生苦心。〕
   郑棨这句打趣的话,来自唐时期大诗人孟诰然骑着驴子于灞河岸边踏雪寻梅的故事。然而经郑棨这样讲了之后,已然成了一个著名的典故。驴子是古代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古代,诗人与驴子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仿佛驴子是诗人专用的坐骑,似乎诗人骑上驴子,诗兴就会大大增加。而诗人又也常常把驴子写到诗里去,比如李白在华阴骑驴闯进县衙,杜甫自称“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李贺骑驴觅诗、贾岛骑驴对诗推敲,所以,郑棨这句“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确能够反映诗人创作的规律,诗从生活中来!闭门造车,胡思乱想,是永远不能写出好诗的。这句话也就成了诗史上流传的佳话。    宋朝诗人秦观曾就此写了一首《灞桥雪》:   驴背吟诗清到骨,人间别是闲勋业。   云台烟阁久销沉,千载人图灞桥雪。  清代所建长安灞桥桥头的牌楼上,曾镌刻着当时陕西巡抚叶伯英的一副楹联:   诗思向谁寻,风雪一天驴背上。   容貌销欲尽,云山万里马蹄前。  这副对联构思很妙,上联下联未着“灞桥”一字,但却是只有灞桥才能用的,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曾经回答儿子的问题,儿子问他,怎样写诗才能写好。他写了《示子遹》这首诗回答这个问题: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说:他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喜怒哀乐;而决不能矫揉造作、闭门造车。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知道,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要强调“躬行”,重视实践,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寻找素材与灵感。
   他在《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一诗说:
   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
   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
   所以,郑棨的这种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切勿因为是开玩笑而一笑了之。
   51. 一联名盖三百首

   传说杜牧特别喜欢美女,常常四处留情,著名诗人杜荀鹤就是他的私生子。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要证明杜荀鹤究竟是不是杜牧的儿子,需要进行亲子鉴定,可惜那时候是没有这种科学鉴定方法的。
   杜荀鹤是晚唐诗坛上的一员健将。他也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历来写宫怨的诗大多不写春花春景,而总是秋叶秋月,团扇见弃之类。杜荀鹤却独出机杼,通过描写风暖花重来突出宫女的春怨,《红楼梦》有联云“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而深宫之中的宫女之怨又是谁造成的呢?
   早晨起来,宫女就应该梳妆打扮了。可是,这个女子对着妆镜,总提不起精神。为什么啊?她悔恨自己生得太美,而被朝廷选中入宫,耽误了美好的青春。她早就知道宫中斗争激烈,得到皇帝的恩宠不仅仅在于外貌,更主要是需要手段,懂得排斥情敌(就是政敌)的权术,掌握献媚邀宠的技巧。而自己不屑于这样做,所以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要我怎样化妆才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呢?不知道,也懒得去研究。所以她实在不想化妆,但又不能不化妆,蓬头垢面那是不行的,有违宫廷规矩。弄得不好会被乱棍打死哩。
   化妆后,她走出宫门,外面微风和煦,阳光灿烂,红杏枝头,春意盎然,百鸟翩飞,啁啾不绝,它们是多么欢乐啊!太阳渐渐升高了,照在那些花枝上,影子重重叠叠。充满生机的春天终于来了。想到自己整天被关在死气沉沉的宫中,连花鸟都不如!想起当年在一起采芙蓉的女友。那时,大家穿着绿色的衣服,深入池中,荷叶与人浑然一体,荷塘里到处都是女孩们快乐的笑声。记得有一位诗人写的《采莲曲》简直就是她们采莲时的摄影: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啊,自由多好!哪怕再给我三天自由,我一定好好度过,享受人生。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与家乡的女伴一起去采莲了,活在这具活棺材里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古人评价颔联“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之妙说:杜诗三百首,唯在一联中。诗人用这联不仅写出了这个宫女无聊寂寞的生活,更以春天欣欣向荣的花木和洋溢着生命力的飞鸟反衬女子内心的哀愁,突出其人不如花鸟的悲惨处境。林黛玉《葬花吟》云:“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想到这一点,我们也就懂得,这首诗“怨”在姹紫嫣红的春景里,“怨”在鸟语花香春光中,这个宫女之所以的怨也非常合乎情理。
   现在我们了解杜荀鹤的作品大概就是那首《时世行》了: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纻裙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因为它是描写古代社会里阶级压迫的,但是就艺术来说,这首诗远不如上面那首《春宫怨》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具有茹永含蓄的诗意美。
   杜荀鹤也写过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诗篇,如《溪兴》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著无人唤,流下前溪也不知。
   虽然穷苦,但也要苦中作乐,人,总得想开些吧,天天忧愁,何时是了?所以,到中午时分,渔翁钻进仓里,用瓦瓯盛水热酒、做饭,喝醉后静静地睡上一觉,无人打扰。船也随波漂浮,竟然飘到前面的溪流里去了。老头儿还在呼呼大睡呢!
 
   52. 打油诗里故事多

   唐代诗歌创作运动非常普及,不要说读书人都能写,就是一般老百姓也能诌几句。写得好的,还能够在百姓口中发表,长久流传呢。
   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平时也喜欢做几句歪诗,不伦不类的。大家都笑他,但他不以为意,认为写得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何必强求于人啊!
   有一天,大雪纷飞,天地浑然一色,张打油诗兴大发,吟了一首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大雪满天,江上一片白雪覆盖,只有一口井在一片白茫茫中形成一个黑窟窿。黄狗因身上沾了白雪变成了白狗,白狗身上的一层雪使它看起来象是肿了一样。这首富于风趣、逗人发笑的诗,形象而又夸张地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色。
   还有一次,也是天下大雪,张打油在一处官衙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
   使锹的使锹。
   这首诗前两句纯是文人笔法,语言典雅,一本正经。最后两句则由大雅一变而为大俗,却又生动地写出了雪停后人们顾不得欣赏雪景,纷纷各拿扫帚和铁锹扫除积雪的情景。这首诗妙就妙在前两句的一本正经,引起读者对后两句的阅读期待,不料等到的却是极俗俚但又极有趣的诗句,变化之突兀,令人猝不及防,就象相声的抖包袱,造成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因张打油的诗题在南阳官衙的墙壁上,县官升堂,一见大怒,便派人反张打油抓来。张打油委屈地回答说:“我怎么会作出这种乱七八糟的诗来呢?如若不信,你出个题目当场试试我的诗才到底如何吧!”当时南阳正被叛军包围,正向各处求援,县官就以此事为题,令他做诗。张打油随即吟道:
   天兵百万下南阳
   第一句出来,县官点头道:“有气势!墙壁上的诗一定不是你做的。”催促赶快念下去。张打油接着吟道:
   也无求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诗的风格同墙壁上的那首一模一样,县官被逗得大笑起来,就把张打油放走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类俚俗浅露、风趣幽默的诗作,叫作“打油诗”。张打油也因此而闻名天下,千载不朽。
   同典雅的文人诗歌作品不同,作为俗文学样式的打油诗虽然很久以来在文学史上没有地位,但在民间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群众土壤中,不作无病呻吟,风格幽默风趣,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千百的来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许多识字老百姓也会偶尔吟上两首。据说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众宾客听了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将春宵留给新人。
   打油诗不是民间诗人的专利,一些文人学士偶尔也会操笔吟上几首打油诗,不少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名作就出于文人之手。如宋代三苏之一的“老苏”苏洵26岁时,其妻生第二个女儿,邀请朋友赴宴。一个叫刘骥的朋友乘着酒兴吟了一首“弄瓦”诗。古人把生男孩叫做“弄璋”,生女孩称作“弄瓦”,很明显,璋是美玉,它比瓦可强多了,从中可见古代就非常轻视女性。那人的弄瓦诗是这样的:“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对人妻子之敬称)莫非一瓦窑?”刘骥因友人之妻连生两个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善意的幽默,不要说在座的宾客忍俊不禁,就连主人也被弄得啼笑皆非。
   清代有位宰相叫张英,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了张家的空地,家人驰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于是打算让吴家三尺。吴家被他们的义气感动了,也退让了三尺。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传为美谈。据说安徽黄梅戏剧团正准备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六尺巷》,戏剧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
   自古写诗作文是文人的事,武人多是大老粗,有的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其实,武人写打油诗者也不少见。清代陕甘总督杨遇春,一日游张掖大佛寺,见了寺内卧佛,就吟了一首打油诗:“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此诗语方虽粗,但表现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抱负,格调很高,读来耐人寻味。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出身贫寒,识字不多,是个老粗。但他在登基称帝时,一天却诗兴大发,吟出一首令群臣大惊的《金鸡报晓》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这首诗前两句十分可笑,后两句却气魄不凡,我猜想也许是拍马屁的大臣续上的。否则以朱元璋那点墨水,怎能写出文绉绉的句子来。
   与流氓皇帝朱元璋相比,清朝的康熙是一个颇有文化素养的皇帝。据说他在一次出游中,因一翰林学士把路旁一尊“翁仲”的石像说成“仲翁”,康熙回宫之后,就写了一首反语打油诗:“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做判通。”此诗妙在将错就错,以讹反讹。翰林学士把“翁仲”读作“仲翁”,他就在诗中故意把“功夫”、“翰林”、“通判”三词统统来个颠倒,用这一连串的反语冷嘲热讽,奚落戏弄,十分辛辣,而且机智俏皮,幽默风趣,读来可笑而又有言外之意,算得上打油诗中的上品。如果那个翰林学士读了,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头撞死南墙算了。
   打油诗到了现代,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如1927年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对他们伪装正经却各怀鬼胎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
   鲁迅还写过一首白话版的打油诗,模仿东汉张衡的名作《四愁诗》,讽刺当时白话诗歌泛滥一时的失恋诗。
   我的失恋
   --拟古的新打油诗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鲁迅在《我和〈语丝〉的始终》中说得很清楚:“《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作一首用'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这首诗套用《四愁诗》的格式,却加入了当时盛行的“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失恋诗的佐料,造成反讽的效果,显得极为搞笑。
  与典雅的文人诗相比,打油诗更为通俗活泼,充满了生气与智慧,妙趣横生,令人解颐,堪称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今天流传于网络上的各种机智幽默的“段子”和手机短信息,继承了这些优点,大概算得上是打油诗孪生兄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