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异良:游戏的精神

 高歌1 2012-03-11

朱异良:游戏的精神

(2009-07-19 11:30:28)

《游戏的精神》

文/朱异良

 

朱异良:游戏的精神

 

【按:和异良兄聊的深入,发觉他身上有许多“80”后不具备的品格素质,比如自我意识淡薄。他常和小孩打成一片,在交流和游戏的过程当中,顺利完成“如鹰返老还童”的蜕变。他并未老去,和太多“80后”不同的是:他对童年,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具备独有的审美能力。当许多人在后现代的格局中坐立不安的时候,许多人沉迷虚拟的网络游戏,却与传统的游戏精神失之交臂的时候,他宁静地回溯到一个最初的开端,以较为敏锐和洁净的眼,审视传统游戏精神对个体生命的影响,以及对政治制度的影响。在这个高举个体,张扬自我的时代,正统的游戏精神离我们很遥远。因为遥远,所以我们仍在跋涉。

关于游戏的热衷,对于童年的怀想,这点常被成人忽略,异良兄却保持的非常完整。有童年的人是幸福的,他会仰望星空,因而在生命的长河里,虽然也会有困倦和困惑的时刻,却不为之左右,因为他已找到心灵的航标。】

 

某日发通知到某小区,保安一开始对我不冷不热。我见有几个小朋友在房间写作业,凑过去“指导”了一下。1分钟后,保安倒了杯茶给我;10分钟后,他开始跟我说话;1个小时内,他给我连续加了四次茶水;2个小时后,他留我吃饭。想起好小的时候,爷爷就跟我讲过郑板桥那个著名的“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的故事,几乎就是这个经典故事的再现。

在保卫室,三个孩子围着桌子写暑假作业。一个小学生的普通话很标准,但六个读拼音写词组的题目居然错了五道。我一边跟他们解释,一边跟他们瞎扯了一大堆,具体扯了什么,自己也忘记了,只记得一个小男孩太激动了,把水杯弄翻了,水洒了一桌,杯子也打翻了。写完作业,跟他们一起玩“跳皮筋”。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我一直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游戏,小时候不知玩了多少遍了。由于拖鞋不方便,四个人都是打着赤脚玩的,一共玩了四个回合。玩第一遍,感觉游戏很平常。第二遍,当听到小朋友们边玩边和着诗歌,就是那首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听着这首小时候学的诗歌,想象自己置身游戏外看四个人玩游戏,突然感到有一种诗意在里头。只要用镜头拍下来,处理成橙色背景加慢动作,再把声音处理成悠远绵长的效果,这种诗意就能显现出来。美也好,诗意也好,都在生活中流动着,需要一个提炼加工的过程才体验得到。

人都是从游戏中长大的,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游戏的意义,也没有意识到游戏在他们生命中的影响。关于游戏,我想应该有许多理论书籍研究过,但我一本都没看过,不是我觉得这些书没啥意思,只是对于游戏我想亲自去体验、琢磨。我猜游戏的历史应该要比绘画和音乐更久远,因为绘画或音乐算是上层建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游戏本身就是生活。游戏也许是娱乐的一部分,在游戏中获得娱乐,在娱乐中包含游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游戏开始从娱乐中独立出来,成了一个类别,于是当我们说“做游戏”时,参与对象几乎仅是小朋友。现代新式的游戏如“电子游戏”、“杀人游戏”虽然被冠以“游戏”之名,但娱乐成分太多,也许直接说成是娱乐更合适。我一直觉得古典的游戏,既有“游”(身体移动)的特征,又有“戏”(扮演、嬉笑)的内涵。许多球类运动现在归属为体育或运动范畴,它们同样是游戏,甚至是游戏中的精华,只不过当游戏更加复杂,规则更加丰富,更加严肃,它就“改弦易辙”了。当球类运动与起初的游戏越行越远时,也确实很难再说成游戏了。如果要说它们是游戏,那就只好说成是“竞技游戏”。无论游戏如何变化,它的精神内核却从来未变。
那么在游戏中贯彻着怎样的精神呢?

 

友爱精神

 

把这个友爱精神放在最前面是有道理的。游戏免不了互动,互动又免不了身体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接触和交流中就会摩擦出感情。至于为什么两只陌生的手放在一起会产生情感,我还真琢磨不出来。如果硬要说一个原因,我想或许那代表着熟悉和接纳。在我们还在母腹中,我们就与母亲身体接触,完全的接触;在我们牙牙学语时,我们也一直在妈妈的身体(怀抱)中。身体的接触会摩擦,摩擦会生热,热量意味着温暖。或许正因为身体的接触会产生热量,能摩擦出爱的火花,我们对之总是很谨慎。尤其是女性,只要跟肌肤稍微近一点的东西,都是她们的圣物,一般人碰都碰不得,如口红、香水、发簪、贴身饰品、贴身衣物等等。当然了,一旦你能很容易地接触她们的身体,这些东西你都可以拿来赏玩。这是外话。

毫无疑问,游戏是一种完美的互动,充分调动了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游戏,彼此之间的藩篱很容易除去。游戏是感情的培养器皿,能在孤独中安慰个体的灵魂,在软弱中孕育着力量,在绝望中看见希望。儿时的时候,家里极其窘困,父母经常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但我们小孩子只要得空,定会找伙伴玩游戏。也许外人会叹息小孩子的不懂事,家里在大吵大闹,自己却在外头疯玩。如今,我很感谢儿时的游戏,要不是有那些玩不厌的游戏,我可能还活在沉重的生活营造的忧郁气氛中。我记得许多游戏都有“救人”的内容,即某人如果“死掉”,队友不但可以而且必须营救,每个人都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救”回队友感到无比快乐。某一方战败也不要紧,因为一点损失都没有,大不了明天再战一百回合。无论胜负与否,都不会影响彼此的友谊,只会不断加深友谊。

现代游戏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竞技”。它经常要通过较量,分出胜负,得到某种荣誉或地位。游戏的友爱精神逐渐淡出,“角力”逐渐变得显耀。某个人为了战胜对方而采用兴奋剂,这在游戏中是不可想象的。把运动从游戏中分离出去是明智的,一种太严肃的游戏不再是真正的游戏,一种太功利的游戏也不再是游戏。游戏就是游戏,它只是生活的部分,当它承载的内容太多,它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即使所有的运动比赛都宣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但在绝大部分人的心中比赛才是第一,友谊只是第二,甚至什么都不是。在国际比赛中,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沉重,它成为一支政治力量,它是一个名族或国家力量的象征,担负着一个国家崛起的使命和几代人的梦想。游戏中固然也有力的成分,但太彰显力,太彰显个人的力量,那么游戏很难让彼此手拉手,它只能转变成“枪对枪”的角逐。当一群孩子在夜晚玩捉迷藏的游戏时,如果你郑重地对孩子们说,谁在游戏中胜出,谁就可以去北京看长城。我敢保证,这样的游戏一定会引发一场战争,甚至是一次恐怖行动。游戏不需要卖命,卖命的都不再是游戏。游戏也不要扯上家庭、民族、国家、大义,扯上了这些概念,游戏就转变成了一个工具、一种手段,有时甚至是很卑劣的手段。对力的崇拜让人们的内心变得更加残酷,如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

 

规则精神

 

这是游戏给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当我们说遵守“游戏规则”的时候,游戏这一意义就显明在人类交往的每个地方。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家庭,公司,还是国家,包括各行各业,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的地方,就有游戏规则。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游戏规则,这个社会竟能运转。在人类起初,上帝说“园中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6)这当然也是规则。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在西方,游戏这个词完全没有贬义的意思,它的意思几乎就等同于“交往”。采用“游戏规则”作为一切行为规则的代名词,除了游戏有着久远的历史外,还因为游戏的规则是大家一起制定出来、共同遵守,具有流动性。游戏规则既可以很稳固,又可以很灵活。稳固的时候,什么人都不能破坏规则;灵活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游戏规则。游戏的种类很多,几乎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同一个游戏,各个地方玩的都有些不同。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也是在不断生成变化的。没有永恒的游戏规则,只有永恒的规则精神。

经常听到有人叫嚣:“游戏规则也是人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从字面上看,几乎没有什么错误,但当许多人这么说的时候,它要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意思,即游戏规则只是人制定出来的,我可以把它改变。游戏规则固然是人制定出来的,但许多游戏规则不是随意制定出来的,它跟人性,跟自然,跟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然有自然规律,社会也有社会规律,这本身就是规则。许多复杂的规则也是在不断“游戏”中总结的,它被历史被大众接受,成为约定俗成的规则或称为“金规则”,比如奥运会各类比赛规则。

如果游戏规则可以随意改变,那规则也不能称为规则。当今世界,大行其道的观念是哪些观念呢?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如果一切规则都只是相对于其他规则的,没有什么必然性,那么一切规则都面临着危险。我们经常说这是一个价值观匮乏的“道德危机”时代,危机的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准,却又不能制定出大家都认可的标准,那么危机就不难想象。当“传统”这个词被人们不屑的时候,虚无主义也就开始趁虚而入。不是所有的规则我们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因为许多规则我们已经不知道它生成的过程,有些规则甚至没有答案。不管怎样,对规则的保守或革新都要在一定的范围中,从实践看来,太保守、太激进都不怎么明智。而度的把握,才真正考验人类的智慧。

 

平等、民主、共和精神

 

个人以为这是游戏中最具生命力又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精神。当我们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我们也可以说“游戏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的官有多大,有多富有,只要加入到游戏中,就要受到游戏规则的制约。父母平常可以教训孩子,甚至可以禁止孩子玩游戏,但只要父母参与到游戏中,他不能因为自己是父母,就可以免于游戏的制约,可以获得豁免特权。如果谁违反了规则,即使他是总统,也休想得到孩子们的尊重,相反只能得到孩子们的鄙视,“耍赖”在游戏中是最吃孩子口水的卑劣行径。

这真是很伟大的精神。我们的孩子平常得在各个方面听命于父母,即使有怨言有时也不敢说出来,但在游戏中,孩子们找到了自我的感觉,更萌发了平等的意识。当父母耍赖时,他们不需要多少勇气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对父母说“不”。当今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太多了,种族歧视、身份歧视、性别歧视、身高长相歧视已经司空见惯。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明白权势和金钱的力量,有了钱,他们可以笼络其他小朋友为自己拉选票,以便轻而易举地当上班干部。对“力”的崇拜向来是最大的偶像崇拜。在这样的环境中,推广传统游戏的意义显而易见。

游戏的民主精神隐藏在规则精神中。我们可以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但这种规则不仅要有“道理“,还必须获得大家的“同意”(“同意”意味着合法性)在现代政治制度中,一般分为民主制和共和制。在民主制下,多数人可以通过多数票对少数人实行统治,在共和制下,即使是多数人同意也不能随意打破规则,这可以避免多数人以人民的名义压迫少数派。相反,共和制最核心精神就是法治精神和宪政精神(限制政府)如此看来,游戏不但体现了民主精神,还贯彻了共和精神。每个游戏在玩之前都要设定一套规则,那体现了民主。但规则一旦形成,如果游戏玩到一半,多数人欲联合起来改变规则,而改变的规则对少数人不利,少数人一定不会束手就擒,他肯定会表示不满,或者他可以选择退出游戏。事实上,如果游戏要有效地进行,几乎不会出现在游戏过程中改变游戏规则的情况,毕竟在游戏中,规则为王,这是小孩子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共和的精神正是要照顾少数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一个越没有民主共和意识的民族,越是“潜规则”大行其道的民族,比如我们这个民族。

现在小孩子玩的许多游戏跟传统的游戏已经相差很大。传统的游戏几乎都是多人游戏,现代的许多游戏都是可以一个人玩,或者就是跟电脑玩,主要为了获得刺激,而不是获得情感。游戏其实不要太复杂,不要高难度,游戏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这些精神。一个最简单的“三步回娘家”、“剪刀、石头、布”或“跳皮筋”的游戏,它一样可以达到增强彼此感情的目的。不要以为大人就不需要玩游戏了,我们其实太需要游戏,我们被臃肿的人事制度,复杂的公司规章还有深不可测的人际关系,弄得心力交瘁。我们太需要休息了,太需要单纯的游戏了——一种不需要花钱就能玩的游戏。

当我们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才好不容易策划一次旅游,为的就是暂时离开城市,到自然中释放身心时,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找几个人做做游戏呢?那是不要花钱,也不要花多少时间,随时可以玩起来的游戏,何乐而不为呢?
                                               2009-7-6    厦大学生公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