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有十亿:朱绍良只买高古和文人系

 灵荣轩书斋 2012-03-12


  朱绍良 只买高古和文人系

  注重传承有序

  朱老师是古代书画的大藏家,对古代书画,特别是高古作品的专一是远超我们想象的。在现在多以投资为目的的艺术品市场当中,朱老师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收藏理念,唯有传世的作品才有其价值。如果朱老师有十个亿,想必石涛会欣慰不已,看着张大千仿自己的作品比自己作品卖的还贵,真有点想采访下石涛问问他的感想了。

  看艺术= 看

  朱绍良= 朱

  关键词:

  传承有序的高古书画

  历代著录只能作为参考

  石涛卖不过张大千是不应该的

  看:我想如果有十亿元的话,你肯定会全部投入古代书画。朱:对,还是要买我们中国传世的名迹。其它东西没有意义,只是一个投资,如果说有了十亿元这个钱,我肯定要买最好的东西。比如说人家张伯驹当年把房子和老婆的首饰都给卖了,就为了一些重要作品,所以还是要盯着精品。

  看:去年的行情出现调整,今年估计会延续,这样的行情是会刺激你购买欲还是让你变得保守?朱:肯定不会变得保守,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买东西的时机。最关键的是市场中一定要有值得买的重要作品,如果有的话,错过了那就没有机会了。古代书画不像是齐白石、张大千,你今天不买明天买也可以,但传世的绘画精品、书法,你错过了就再也碰不到了。

  看:传世的作品多少也有区别,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朱:我肯定会买历代传承有序的、经典的作品。我不会去买一些小名头或者乾隆宫廷的东西。现在的市场里宫廷作品是很热,这是因为大家现在还不明白一些高古书画的含义,所以大家为了规避投资风险都买宫廷,但一旦大家明白了,宫廷绘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像在民国的时候,人家文化水平高,谁买宫廷绘画?艺术性肯定是不够,大家买它,也就是看重一个品牌效应的保值。所以宫廷的作品只能作为投资保值的一个版块,而不能作为经典艺术的主轴。看:那你买东西会考虑投资保值吗?朱:如果有十个亿的话,我肯定不会考虑投资保值,肯定是买最好的东西收藏。

  看:像去年古代书画里最高价的王翚《唐人诗意》你会买么?朱:那个肯定是要买的,在民间来说“四王”的作品这应该是最好的一件。看:要说高古,匡时那幅元代手卷你会买么?朱:我只能说也会考虑,这幅作品的价格我觉得有点高。当然年代是很久远,但这件作品我还没研究明白,所以我不会出那么多钱。我研究明白之后,肯定是会买的,但现在只能是会考虑。

  看:保利秋拍里有个石涛的四屏,这个应该算是你的收藏体系吧?朱:肯定会买,如果有十亿我肯定会买这件。这件石涛还有一个别人不知道的重要文献,是在山西省图书馆的一本手抄本毕沅文集中。对这件作品的记载十分清楚,而市场中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记载,所以六千多万的价格对这件作品还是很便宜的。我们国家镇国之宝《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毕氏家族收藏的。你想张大千仿石涛的画都卖了好几千万,而石涛自己的画作才卖六千多万,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看:还有很多高价的作品,像是八大、董诰的作品你会买么?朱:董诰不属于我的收藏体系,他是宫廷类的作品。我一般只收藏高古和文人体系的作品,像是元四家、清四家、董其昌、清六家这些。

  看:对于近现代书画和古董,你一点也不关注吗?朱:我都没兴趣。我对近现代一点兴趣都没有,对当代我连看都不看。古董里像去年那件乾隆的“太上皇帝”圆玺还是会买的。一件皇帝御用的玉玺,竟然卖不过一些皇帝把玩的赏瓶,清三代的官窑瓷器动辄上亿,皇帝的玉玺还没有这些瓷器重要?玉玺的价钱还是很便宜的,毕竟这是一种皇权的象征。

  看: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什么最吸引你?朱:首先我会看是不是传世重器,一件重器以前就换过很多人的手或者被研究过,这种东西我们应该是作为重中之重。其次这件作品可能前人没有对它有认识,但是后人却对它有认识。那我们现在就要发掘出作品的价值,首先还是要看作品的本身,值不值得我们去购买。

  看:出版著录对你影响大么?朱:这仅供参考,因为历代的出版著录没有多少是可靠的。像明代时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等等,其他明代的东西著录的都仅供参考,清代著录也就《墨缘汇观》和《大观录》可以一看,其它也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