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ICO文件的格式,以及利用Jpeg、BMP等格式的24位真彩色图片,生成图标的一种方法 引言
delphi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它自身带有一个图片、图标的编辑器——Image Editor,但是到delphi7为止,都不能进行真彩图标的编辑,可以说是一个遗憾。笔者通过对图标文件的研究,实现了产生24位真彩色图标。 图标文件的格式 首先,分析一个具体的图标 。在CS1.6中有一个图标game.ico( ),如果用WinHex等可以进行16进制编辑的软件打开这个图标文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数据: 00 00 01 00 04 00 10 10 00 00 00 00 00 00 68 05 00 00 46 00 00 00 10 10 00 00 00 00 00 00 68 03 00 00 AE 05 00 00 20 20 00 00 00 00 00 00 A8 08 00 00 16 09 00 00 20 20 00 00 00 00 00 00 A8 0C 00 00 BE 11 00 00 28 00 00 00 10 00 00 00 20 00 00 00 01 00 08 00 00 00 00 00 40 01 00 00 47 46 6C 65 6D 69 6E 67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具体含义。一个图标文件(*.ICO),实际上可以含有多个图标.通常,每个图标都会被转换为针对特定显示设备的图标图像。图标文件由文件头和数据组成, ICO文件一开始,是一个叫做tagIconDir的记录型的结构,在delphi中这样来描述(括号内的数值,是针对CS图标的具体数据):
这个记录中的idEntries 是个数组结构,这个结构的大小不是始终为 1 的一个数组,它需要根据图标数目 ( idCount ) 来确定真实的数组大小。它的类型为tagIconDirEntry记录,定义如下:
上面说的idCount 表示图标文件里包含的图标个数,每个图标都要有一个tagIconDirEntry结构来表示图标的具体信息。根据本结构的dwBytesInRes和dwImageOffset我们就可以确定图片(图标)的位置了。在该位置的数据是一个称为agIconImage的记录,它是这样定义的: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内容就是一个标准的位图格式,只不过多了两项,icXOR和icAND,普通的位图信息里是没有这2 个成员的。大家知道,图标在被显示时,是利用遮罩方法将 2 副位图在同一个位置显示才产生任意轮廓的,先使用 XOR 位 图抠出需要显示的区域,然后再在抠出的区域中显示出需要显示的图形。由于这个缘故,图标的位图格式中的位图信息头 ( TBitmapInfoHeader ) 是 2 个位图共用 的。它与普通位图头信息最大的不同是 TBitmapInfoHeader.biHeight 成员,显然它是 2 副位图高度的总和。讲到这里,我们需要对位图(BMP)文件的格式有些了解了。 位图文件的格式 BMP文件由文件头、位图信息头、颜色信息和图形数据四部分组成。按照微软的定义,在开始的文件头由14个字节组成:
紧接着上一记录的是位图信息头tagBITMAPINFOHEADER,BMP位图信息头数据用于说明位图的尺寸等信息。这个信息头就是上文说的TBitmapInfoHeader,它的长度固定为40字节。
紧接着就是颜色表,用于说明位图中的颜色,它有若干个表项,每一个表项是一个RGBQUAD类型的结构,定义一种颜色。RGBQUAD结构的定义如下:
颜色表中RGBQUAD结构数据的个数有biBitCount来确定: 当biBitCount=1,4,8时,分别有2,16,256个表项; 当biBitCount=24时,没有颜色表项。 位图信息头和颜色表组成位图信息,BITMAPINFO结构定义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