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展历史背景 凸显文本故事——《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案例

 教研室hm 2012-03-13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试图把中国引向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是从根本上变革清朝封建制度的良好开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风风火火的干了103天,最终以六君子血溅菜市口而慷慨悲壮的结束了。虽然已经过去110多年了,但戊戌变法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历史的光芒反射到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启迪人们去借鉴反思、探索新路。
课文《戊戌变法》的教与学,要面对几个难题:一是时空难题,110多年过去了,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人物,就难以走进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心灵,更难以产生共鸣,也难以了解慈禧太后、荣禄等政变人物和守旧派的心路历程;二是社会制度难题,由于初中思品课没有开设社会发展简史,学生对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本质特征基本不了解,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化探索中实现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政治制度的跨越,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就难以理解掌握;三是文本内容广与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的矛盾难题,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多个领域,而学生的学习生活范围主要局限在学校、家庭和社区(或乡村),学生对社会结构不甚了解,很难对变法内容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的理解。
破解这些难题,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我选择的方法是:再现历史背景,演说历史故事,还原历史人物,使陈旧的历史变成鲜活的纪录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做法是:
一、拓展背景,让历史空间立体化
历史人物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历史故事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离开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就会变得枯槁干瘪,历史故事就会因为无根无源而云里雾里,学生恐怕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拓展历史背景,就是要让历史人物和故事最大限度的还原“庐山真面目”,让学生客观全面的理解掌握历史。
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借助课文文本。课文第一句话“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给学生传递出清晰的信息。教师以这句话为切入点,让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历史背景就自然凸现出来了。教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洋务运动的结局怎样?(学生答:破产失败)   2.产生这个结局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学生答: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答: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由于八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世界史》,教师可以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然后把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作简单比较。同样是向西方学习,同样是近代化探索,基本处于相近历史时期(日本明治维新起步稍晚),论基础,中国人口和资源比日本优势更加明显,结果中败日成,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学生在比较中去理解认识,体会和感受就会更深刻。
然后,学生归纳:中国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断送了洋务运动的成果,也葬送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次良机。经过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教训,那些胸怀天下的知识分子便开始把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从此,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在这些知识分子的推动下拉开了。
二、凸显故事,使文本内容情趣化
历史就是过去的故事,故事性是历史教学中最本质的属性。凸显文本故事是历史教学中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具体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激情,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和掌握。
(一)出示导学提纲,理清故事情节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会,教师设计几个问题作为导学提纲,围绕提纲,让学生自读预习讨论。
导学提纲:
1 维新变法的序幕是怎样拉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康有为、梁启超是怎样宣传维新变法的?这些舆论宣传有何意义和作用?
3 维新派成立了什么组织机构?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4 维新变法是一帆风顺的吗?经过了哪些曲折波澜?
5 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怎样?变法措施都一一落实了么?
6 戊戌政变是哪些人策划的?政变是怎样进行的?结果怎样?
7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8 戊戌变法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依据课文内容和导学提纲,学生可以把文本划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的小片段(使用投影仪)。
1开始: 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2发展:舆论宣传――《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提高朝野官民对维新变法的认识,赢得更多人支持变法。
3 发展(续):成立组织――强学会。增强维新变法的政治力量。
4 曲折:帝后矛盾与新旧斗争――维新变法运动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5 高潮:百日维新――变革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兴办新式文化教育。
6 结局:戊戌政变――六君子血溅菜市口。
7 意义和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这样,整篇课文就可以像故事一样分为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阶段。开始――公车上书,发展――舆论宣传和成立强学会组织,曲折――帝后矛盾与新旧斗争,高潮――百日维新,结局――因戊戌政变而失败。
(二)分解故事内容,举行演说竞赛。
理清了故事脉络和情节,然后把每个故事小片段分解到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推选一个代表演说故事,再推选5至7名学生组成评为评分。演说故事限时,每个小故事不得超过3分钟。把大故事分解为几个小片段,一是为了降低演说的难度,二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三是方便学生查找史料,四是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在课堂故事演说会上,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大多数学生演说时既有表情还带有演技,也多以课文文本故事为主。出乎意料的是,有几个学生不仅查阅了课外历史资料,而且显示出初步的摘抄、剪辑和编写能力。现把学生剪辑编写的一则历史故事摘抄如下:
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
1898年3月的一天,已经当政的光绪皇帝发了一句牢骚。他说:“如果还不给我办事的权力,我愿让出皇位,不甘作此亡国之君!”这是光绪皇帝“坚定勇锐,立志变法”的前奏。
他知道庆亲王一定会把这话报告给慈禧,但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只想知道:表面上已经退居二线的在颐和园静息的慈禧太后是不是同意他变法,并赋予他大刀阔斧实行变法的实权?
谢天谢地。颐和园里传出了太后柔中有威的声音:“变法乃吾素志。凡所实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既不阻止,儿可自为之。”
一语定朝纲。一帝一后,一个要求变法,一个同意变法。但各自隐藏着内心真正的动机。
变法第五天,慈禧太后把三道谕旨交给了光绪皇帝。
第一道:凡新任命的二品以上的大臣,要到颐和园太后面前谢恩。
第二道: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第三道:太后和皇帝将于本年秋天到天津阅操,命令荣禄预备一切。
看似平凡的三道谕旨,解读它的真意后就会觉得很不平凡了。
第一道谕旨绝不是简单的礼仪,而是慈禧太后公开宣布:她从皇帝手中收回二品以上大臣的任命权。谁任命的向谁谢恩,这才是“谢恩”二字的全部内容。
第二道谕旨也不是简单的任命。荣禄是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大臣。他为直隶总督,有拱卫京师的责任。北洋大臣是掌握军队的大臣,包括掌握保卫京师的禁卫军。这道谕旨非常明显的向外透露一个信息:军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第三道谕旨中的“阅操”就是指阅兵。只有真正握有兵权的人才有资格检阅军队。所以,第三道谕旨是对第二道谕旨的进一步补充:全国的军队必须听我慈禧一人指挥。
简约的三道谕旨,像三座大山,沉重的压在光绪皇帝的头上。皇帝想大刀阔斧变法的手脚也被牢牢的捆住了。
变法刚刚开始,就已经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也预示变法必将走向失败的命运。
剩下的就是慈禧太后寻找他在变法中的过失与罪名了。
当那些被裁撤的冗官一个接一个到颐和园太后面前哭泣,当那些守旧官员的既得利益在变法中受到伤害,他们心中就都对皇帝与维新派充满了怨恨。皇帝的反对派越来越多,慈禧太后终于觉得“人心可用”了。戊戌政变在悄无声息中突然爆发了。
结果是: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六君子血溅菜市口。
三、课后感悟,让科学理性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
培根说:“学史使人明智。”这句话道出了学习历史的终极目的。虽然我们的学生要面临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考试是学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但是,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历史,显然无法达到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在无法超越现实的情况下,“故事”就成为了实现“考试”与“明智”双向目标的纽带。“故事”让学生容易记忆掌握,对“故事”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考试。但是,仅有这些知识与能力来应对考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把“故事”和人物的原貌与真相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超越情感的态度,科学理性的来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只有这样,我们祖国的花朵才不会在将来成为愤青、愤中与愤老。就拿慈禧太后来说,她先是支持洋务运动,后又大行清末新政。如果说她是守旧派或者顽固派,未免过于简单与感情用事。但是她的确发动了戊戌政变,阻断了维新变法,杀害了六君子。功过是非,她兼而有之。通过我们对“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权力斗争”的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慈禧太后是一个精于算计懂得权谋的女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慈禧发动政变的原因,不是因为守旧与顽固,而是对权力的贪婪和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她要让满清王朝的大小事务都在她掌控下进行。这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无限所造成的,并不完全是她个人因素。如果把戊戌变法失败之罪主要归咎于慈禧太后,我们就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我们就会忽视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制度原因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沉疴。
所以,通过讲故事,让学生学会分析与反思,科学理性的审视历史人物和事件,以期达到“明智”的目的,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使命之一。
讲故事还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成绩不好的学生,以课本为蓝本,以学案为提纲,掌握文本中的故事就行了。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自己查找课外史料,经过摘抄、剪辑和编写,加工成自己所需要的故事,提高他们动脑、动手和动口的能力。讲故事还有利于学生交流合作与探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讲,小组成员可以集众家之长把故事写好。把整篇课文分解为几个小片段故事,既便于更多学生参与,又有利于学生课堂上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借鉴学习。要还原历史人物和故事的“庐山真面目”,仅有课本是不够的,必须查阅大量的史料,这就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激情,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