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杆落日朱家院 【特别推荐】

 另一种平静宋霞 2012-03-14
 

不逊京城,堪比江南。滇南融合汉文化内涵典范之作——建水朱家花园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半院荫凉,几扇花门,满庭芬芳

     当斜阳越过略显寂静的院落,撒向镂空雕花门扇并留下光影,站在堂中或漫步在院院相通、门窗相连、处处渗透着文化气息的宅内,如同昔日朱家人一样,审视和欣赏着庭院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角落,每一件事物,这种置身其间的感觉,却是笔下难以记忆。百多年来,阳光不变,庭院未改,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家老宅中依稀尚存的精美雕花金饰,似乎还残留着往日其主人喧嚣惨淡的辉煌。赏视之余,也非常佩服朱家主人极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

 

     日落两杆时分,我们驾车七拐八拐地驶进了云南红河州建水县的翰林街,这是一条汽车非常难行的老街巷,路两边尽是老旧的门楼、老屋、小店,行人、自行车和许多流动摊,都拥挤在本已不宽敞的路面上,一个不小心,在昆明租的越野车,就被一个流动摊车蹭了一条长道子。虽然难走,但也必须从这过,因为,要去拜访这个儒雅大气并有着“滇南边陲大观园”之称的清代民居建筑——朱家花园,我们所知道路,只此一条。

     门票五十,游人无多,即是来拜访空宅,导游也就免了。

     如今,想要了解这耗时三十年建成,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占地三十余亩,迷宫式层出迭进院落和井然有序房舍的组合式民居的历史,或是其主人家的前世今生,网上的介绍都非常全面且详细。我们此行前来的目的,只是慕名串门,寻觅特色,体会一下置身其中的感觉。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画栋连云燕子往来应有异,笙歌遍地春光长住不须归”,朱家几代人积累财富,在滇南建起的住宅和宗祠——朱家花园,处处显露出曾经的辉煌。而不幸的是,在近代百多年的动荡中,朱家的主人起起落落,却总是于重要的时期,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停的站错队,最终从显赫一时到盛极而衰、土崩瓦解。也使得朱家豪宅从此空置,落得个“旧时朱家堂前燕,纷纷过墙去邻家”的结果。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朱家花园的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朱家内宅院门“四水归堂”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朱氏宗祠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前后院之间、中轴与两侧院之间的透空花墙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朱家大花园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进门后才知道,在建新街中段还有一个门,那条路宽敞多了,呵呵,到个生地儿,常会犯人生地不熟的错误。 

     

两杆落日朱家院 - 惜薪司 - 惜薪司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