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昵称9105514 2012-03-14

   初步危险分析PHA法:初步危险分析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元件、器件的故障开始,逐次分析其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事件树分析ETA法:是一种逻辑的演绎法,它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情况下,分析此初因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的结果,从而定性与定量地评价系统的特性,并帮助分析人员获得正确的决策, 
故障树分析(FTA)法: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得到形象、简洁的逻辑树图形,以图形的方式表明“系统是怎样失效的”。 
    如果―怎么办/检查表分析法:如果一怎么办/检查表分析方法是将如果——怎么办方法的创造性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的系统性特征结合起来,达到取长和补短的目的。 
    4. 危险评价方法的选用和LEC法应用中的问题 
    LEC法评价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在企业内部实行。公司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它有利于掌握企业内部各危险点的危险状况,有利于整改措施的实施。影响危险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C。 
    问题是三种因素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只有定性概念,没有定量的标准,评价时也很可能在取值上因人而异,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此,各使用单位不妨在评价开始之前确定定量的取值标准,如"完全可以预料"是平均多长时间发生一次;"相当可能"为多长时间一次等。这样,就可以按统一标准评价公司各子系统的危险程度。 
    再者,正确地划分危险性等级,根据危险性等级的大小,轻重缓急地整改隐患,这对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具有实际意义。LEC法以被评价的环境与标准的环境之比为基础,采用打分的办法,确定各种变量的分数值,最后根据总的危险性分数(D值,D=L×E×C)来评价其危险性等级。我们知道,对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主要采用相对等级和概率方法,但公司在制定评价方法和标准时对后果的严重度只定义了人身事故的分类和取值,未对经济损失的大小予以定义,使评价不够完全和准确,因此对这种情况应考虑依据损失率概念划分危险性等级。 
    损失率(Rr)等于损失严重度(Sr)乘以损失频率(Fr)。损失严重度(Sr)是发生一次事故(T)所造成的损失数值。损失频率(Fr)是在一定时间或周期内,事故(T)出现的可能性,即事故出现的频率。
                               损失金额   事故次数    损失金额 
    Rr=严重度×频率=────×──── =──── 
                               事故次数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 
    统计计算各类型或各工种所得到的损失率指标,给予分级和取值,参考D值的分级,危险等级也就明确了,如果这个指标达到的安全要求能为人们所接受,则这个指标就被认为是安全指标,如果指标值不能为大家接受,就必须进行控制。 
    通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试运行,我们体会最深的是从过去被动地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转变为主动地去遵守法律法规,并不断地、主动地去发现和评估自身存在的职业安全卫生危险因素等问题,制定目标并不断改进。这完全区别于过去那种被动的管理模式,可以说通过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使公司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真正有效地走上了预防为主的轨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