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多大胆,都还是那熊样

 LOVE天使的外婆 2012-03-15

        你有多大胆,都还是那熊样

                      2012-03-15 04:04:15  名汇《FAMOUS》

  进入2012年才不久,广大人民群众就已不知不觉地卷进了各种站队:支持韩寒和支持方舟子的,看春晚和不看春晚的,喜欢司马南和讨厌司马南的,静观巴沙尔势微和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反对活熊取胆和觉得反对者们太过矫情的。

  战火起源于归真堂要上市。此刻,归真堂的创始人邱淑花女士,那位著名的活熊取胆之母,一定有点后悔,为啥要玩上市这劳什子。本来生意挺好的,又坚挺又低调,需求旺盛,供给有力。现在公司还没上市,自己已经上了油锅、案板,图啥?当然有得可图。上市能让归真堂的熊样扩张3倍,能一下子圈来比胆汁来得还快的那么多钱。但归真堂主们显然没意识到,反对活熊取胆的声音,那绵延了很多年也没阻挡住归真堂脚步的声音,这次突然有点大。

  事儿不知怎的,被搞大了。

  搞大的结果,就是很多场面让人头大。头大的结果,就是当事人纷纷展现出悲怆的喜感。比如在归真堂开放养殖基地后的发布会上,某记者与归真堂董事之间那段针尖对麦芒的无聊对话—“你怎么知道熊不疼?它说了吗?”“那你怎么知道熊疼?它跟你说了吗?”这样的反智对话,实在是找不出准确答案。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预测熊会开口说话。一旦熊真的能说出疼或者不疼了,那就不一定有活熊取胆这回事了。那时,或许是熊们在开会辩论:活人取胆,是否有违熊道。

  归真堂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终于在自己庞大养熊产业的肚子上,开了一个小口。说是向媒体开放基地,让你看清真相,但其实所有前往那个小口子里一窥究竟的媒体人,都成了归真堂的特约演员。因为他们注定了只能看到5分钟真相,还是有各种可能已被做了手脚的真相。即便没做手脚,那也只是一段极其局部的事实,对于帮助公众判断整个事情的对错,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容易扰乱视听。

  于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位记者在现场发微博说“熊一点都不疼”,立刻招致数以十万计的骂声。于是,柴静姑娘在央视一套《看见》里,虽然能坐在邱淑花对面,做优雅的责问,但仍无法用镜头展现观众最想看到的东西—在今天的养熊场里,到底发生着什么?

  如此尖锐对立的话题,央二的《对手》岂可错过。于是六位嘉宾在光头王凯的成功挑逗下,也论了个天翻地覆。虽然其间没有出现归真堂发布会上那类经典反智对话,但也论不出个所以然,也情急中露出了反智苗头—支持活熊取胆的王福重说,吃烤鸭是一刀刀往下片肉的,这样的活剐,你们人类怎么就接受得了?真是蛋疼的责问。我们人类的大厨师往下片肉时,鸭子都已是烤熟的。如果这门技艺是活鸭片肉,你以为它能被接受吗?董事、记者、学者……这么多有知识的人,都一时做起了低水准的对话。一个活熊取胆,极大地检验着我们各自藏在文凭背面的真实知识水准。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无知。

  N多年来,一有反对活熊取胆的声浪鹊起,就有反对的声音说:你们怎么不去同样地保护猪、牛、羊、鸡等等?殊不知,国际社会逐渐达成的共识是:有两类动物需要人类给予特别对待,一是珍稀动物,二是伴侣动物。

  接着就会有人说,那我还把猪当成伴侣动物养呢。

  此次反对归真堂上市的声浪一起,又有人跳出来说,人家归真堂合法经营多年,上市是企业自主选择,为啥不能上市?殊不知,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最大区别,就是上市者成为公众公司,不仅接受公众监督,而且公司业务不应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抵触。

  熊胆入药,虽是中医古训,但谁都要与时俱进。中医再珍贵,也不例外。其他入药者如麝香、虎骨等,近年来已逐渐完成了向人工制品的转型。熊胆从天然转向人工,也是中医药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

  公众舆论、情感、价值观所要对抗者,无非是在这个历史转变必然到来之前,还久久眷恋于此一本万利之生意者,或者是因有利可图,而试图尽力拖延自然熊胆退出历史舞台之脚步者。

  毫无疑问,在这场争论空间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正反双方能否说服对方,至少有一件事情,应该默默做到:那就是暂不让归真堂在巨大社会争议下上市。

  搁置它向公众公司转变,是养熊业主管部门和证券业主管部门,对多数公众情感、价值观的基本尊重。

  杨禹

  国家发改委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

  央视特约评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