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读是祸还是福

 朱刚伟 2012-03-15

陪读是祸还是福

      陪读是祸还是福   陪读究竟是帮扶了孩子,还是给他的未来埋下隐患?
      父母论点:
      每个六级琴童背后,都站着一个起码过四级的妈妈(34岁,公务员)
      我女儿10岁,刚过古筝十级。说一句实话:我女儿能有今天,军功章里毫无疑问得有我的一大半。女儿去学古筝的时候才5岁,人还没有琴台高,弹古筝时脚下得垫两块砖,或者一
张小凳子。
      谁知女儿顽皮,才学了不到十节课,就不肯去老师家上课,说:“弹古筝就这么两下子,我已会了。”“翻来覆去弹一支曲子,没意思!”还有一个理由是我没想到的:“我在老师家里受苦,你们却独自逛街买新衣裳,吃好东西,这不公平!”
       从那一天起,每周两小时的古筝课,每天一个半小时的练习时间,我都寸步不离地跟随着。
       我的手指虽没孩子灵活,记谱的本事也赶不上小孩子,但到底大人对指法、乐曲背景的领悟力高,老师一上课,我就记笔记,把指法的重点要点、什么地方应该放入什么样的情绪,一一记录下来。孩子回家练琴时,我就能准确地指导了。
       不到一年我女儿的水平就远远超过同龄琴童。到后来,女儿再弹筝,我可以不必在一边盯着,我在厨房里包饺子、切瓜,她那边弹错一个音符,我马上能用耳朵辨别出来,而且能说出她的哪根手指刚才“软”了,或滑音部分变涩了。女儿不得不佩服,“妈,你现在快成顺风耳、千里眼了!”
       我说,今天的陪读,是为将来打基础啊。
       普天之下,做拐杖的父母最可悲(32岁,酒店大堂经理)
       我不肯陪读,是因为看到了我大姐的悲剧。
       我大姐的孩子成绩很好,从小学到高二,跳过两级。而我大姐呢,女儿读了九年书,她陪了三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把那孩子伺候得不成样子,就在前一礼拜,我去大姐家,敲了半天门才开,原来,这孩子长到十五六岁还不会自己洗澡,每次,都是大姐在浴室里帮她搓背呢!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所有的课本我大姐都跟着学了一遍,要不是高中课本难度太大,我估摸着她肯定会以40岁的脑袋,去啃18岁的难题。
       陪读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对孩子而言,他习惯了时时处处得到呵护,得到贴心关怀,却根本不把父母的苦心付出当一回事。我就不止一次看到大姐的孩子跟妈妈摔脸子。是呀,大姐都十年没外出会过朋友吃过饭,她就剩下这个宝贝女儿了。可人家大小姐仗着功课好,傲慢得很,已不记得谁是她的“铺路石”了。
       这样全方位呵护出来的孩子,将来若是一帆风顺还成,要是有挫折,发现社会上的人都不会像父母一样地哄着你、拍着你,你看吧,得个抑郁症什么的,都是小事。
        陪读不是做监工,陪读要快乐,得搞“劳动竞赛”(32岁,公司文员)
       七八岁的小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都未养成,大部分是要陪的,但陪读也要有技巧,一句话,你做父母的,干预监督的力度要合适。我儿子晚上读书做题,我也会在一边陪,不过一般是在看自己的书,孩子读书两年,我考完了法律专业本科的13门课程,又拿到一张自考文凭。
       父母对孩子的功课干预得太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小舅的孩子,从小被监管惯了,父母一走开,他就还原为孙悟空。发展到后来,只要我舅妈不在边上坐着,他就上网玩游戏。
      你看看,贴身紧逼式的陪读有什么好处?无非是增添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从一开始准备陪读,我就跟儿子说好了,妈妈不会具体管你每天都在学什么,对错如何,不过最后得留10分钟,咱娘俩互相汇报一下,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收获小的人明天得擦地,三个房间,每个都得擦到。
       儿子马上庄重地伸出小拇指。
      孩子论点:
      陪读是您自愿的,别拿这个跟我念“紧箍咒”(小学六年级,11岁)
      我上了六年学,我妈陪了我六年,我稍微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都逃不过我妈的火眼金晴,我妈立刻会冲过来数落我一顿,什么“你这孩子到现在还没有一点紧迫感啊!”什么“你知道不知道考实验实中,少一分得交二万到十万块钱呀!”什么“瞧我为你做出多少牺牲,人家的妈妈有饭局有酒宴,我呢,多少应酬我都推了,为了回来陪你这个小祖宗!你怎么还不明白妈的苦心呢。”
      爸爸妈妈给我这么大压力,我也很委屈,我现在每天已经花十几个小时学习了,还要怎么样?你不愿意陪,可以不陪我,只要别给我这么大压力,可能我考上的希望还大一点。
       羡慕有爸妈陪的孩子(小学四年级,9岁半)
       从小,我爸爸就忙,我一个月也见不到他一两次面,每次他从公司回家,我都睡着了。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妈妈辞职去我爸的公司帮忙,从此我就由保姆阿姨照顾。星期天,保姆阿姨要休息,我爸爸妈妈都加班,就让保姆阿姨把我带到农村老家去过一天,我在那里跟农村小孩钓黄鳝、钓小虾,很开心。但天黑下来的时候我突然会变得不开心,保姆阿姨一家以为哪个小孩子欺负了我,其实不是,我是想爸爸妈妈了。
       我非常羡慕有的同学,天天有爸爸妈妈陪着做作业。
       谁想做小太阳式的小囚犯?(小学五年级,10岁半)
我妈下岗5年了,现在帮人看柜台,卖服装。因为怕奶奶管不住我,要求我一下课就到她店里去,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做功课。我妈严到什么程度呢?有顾客来试衣服,我抬头望两眼,看看她们在穿衣镜前左顾右盼的样子,我妈的巴掌就拍到我后脑勺上。有一次正好给送饭的奶奶看见了,替我鸣不平,说:“孩子心野是正常的,分个神你就打她,看打笨了怎么得了!?我妈说我奶奶:“您不晓得,心慈带不得孩子。您以为我不疼她?现在对她宽一点,是很容易的,可咱们这种家庭,孩子只能靠读书苦出来,否则将来怎么找一个好一点的饭碗?咱又没背景!”
       我妈讲这些,眼圈儿都红了。
       经过这件事,我好像明白挺多事,我不再抱怨我妈是“监狱长”,我是“小囚犯”了;我好像也明白刻苦读书不是为我妈,而为我自己的将来。
       作者观点:
       关于陪读一事,我采访了多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一个有趣的比例也许值得我们深思:在家长这面,说要将陪读进行到底的,和呼吁“陪读无益”者,大约是8∶2的比例,而在孩子那面,恰好是赞成陪读的占两成,不赞成者占八成。陪读能不能如我们父母所设想的那样“出效益”,关键不在父母是否“舍得下功夫套得住孩子”,而在于孩子是否苦心“被陪”,是否对这样近距离的监督有抵触情绪。一位在大学教书的父亲说:“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明了自己的责任,这比什么都重要,比今儿是否背了100个单词做了100道题重要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