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荷香月暖 2012-03-16

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痰饮、气滞、血瘀而形成痞块治疗机理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外邪的侵袭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正盛则邪不得入内,而在皮肤血脉之间流传,发病清浅。正虚则邪入脏腑或由经络渐传脏腑而发病深重。邪正相争,阴阳失调产生疾病。而寒凝、气滞、痰阻、湿蕴、热结、正虚等,是参与多种疾病的外因。因此,“补不足,损有余”,需要固护正气前提下,祛除病邪。脾肾不足及虚弱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朱丹溪认为积聚、痞块多为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邪客于内而影响脏腑功能,脾不健运而生痰,肺不肃降而贮痰、肝不疏泄而气滞,气不畅达而血瘀,肾不开合停水浊,心被邪扰忧郁、焦虑,则内外邪积聚体内,气虚发展到气、血、阴、阳诸元不足、元气不充。

痰阻而气滞,久而成瘀外。淤血内停,气机阻闭,可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而成痰。血不利则为水,痰水之雍,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综观《金匮要略》:“病痰饮这,当以湿药和之”为治疗大法。温药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功效。肺气,温则腠理开发,水道通调,治节有序;脾气,温则运化输布精徽,饮不致积聚内停;肝温而条达,气机畅达,水湿得以疏泄;肾气温煦,清阳蒸腾,暖泽脏腑,藏泄正常,水无泛滥之虑;心阳得振,离照当空,阴霾自散。阳气得以振奋,三焦得以通利,大气得转,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饮自然得消。

   血的运行,全赖气的推动,气为血之帅,各种原因导致气机不利,则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而出现血瘀。淤血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淤血留而不去,久则积成癓块,癓块不散,则淤血不去,二者恶性循环。气血瘀滞,日久导致积证形成。风寒、气滞、寒凝、热灼等皆可致使血瘀。淤常与水互为因果:淤血不去,致使津液输布排泄受阻。而蓄水不除,则又阻碍脉络之通畅,使血行迟滞,终致淤血难消,血瘀水蓄,水血互结,蓄水难去致淤血不消。气滞血瘀是发生癌症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发生肿瘤的病因,同时也是结果。

任何引起气血虚弱、气机停滞、血脉不通或血溢脉外,以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日久血气凝结,经络阻滞,特别是肿瘤的发病产生。”气滞血瘀、气滞痰阻。

脾胃不调,痰饮可蕴积留滞,久则发为积聚。痰饮形成,以五脏尤以肺、脾、肾三脏阳虚为根本。心阳不振,肺失宣发通调、脾失运化输布,肾失温煦蒸腾,肝失疏泄条达,三焦气道不利,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以荣养。

   痰饮的治疗,当治标开导,急时从标,缓时兼顾。“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急者,痰饮雍盛,量多势烈,不迅速驱逐,则有变生它患之虞。“大积大患,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故去积过半,纯与甘温调养,使脾之健运,则破残之余积,不攻自走。依靠纯粹攻逐祛邪,却是不断停积,不断产生新的痰饮。不可能全部解决问题,反而进一步损伤正气,加重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治本当在治脾、治肾。王肯堂《证治准绳》论述:“虽痰之生,由于腹气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瘀以成焉者也,故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然停积既久,如沟渠壅遏淹久,则倒流逆上,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若不疏决沟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无是理也。”此时,才采用峻猛攻下之法,祛湿利水。以通利肠腑,膀胱、攻逐水湿,使从大便、小便而去。如《金匮要略》之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处方】甘遂3 半夏9克(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芍药15 甘草6克(炙)。留者行之,用甘遂以决水饮;结者散之,用半夏以散痰饮。甘遂之性直达,恐其过于行水,缓以甘草、白蜜之甘,收以芍药之酸,虽甘草、甘遂相反,而实有以相使,此酸收甘缓,约之之法也。《灵枢经》曰:约方犹约囊,其斯之谓欤!

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血瘀,仲景往往以疏理气机为主,一般不用或少用活血药物,以达到“气行则血行” 的功效。如活血化瘀的莪术、三棱、王不留行、穿山甲、水蛭、丹参、当归、赤芍、郁金、姜黄等中药。破血逐瘀方法,用于淤血结实证。病重深固,不下其淤,必生异端。干血留内,新血不生,瘀滞积成者,采用活血化瘀结合养血补血。活血理气、散邪祛湿,化痰软坚,散结消癓。“大积大患,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提出:积聚治疗可以用攻法,以遏其势。但攻不宜太大,过则产生不良反应,导致预后不佳。活血化瘀治疗肿瘤,可能会:使静脉容易爆裂出血;加剧肿瘤肿大、坏死、液化,容易自发破裂;这些都会一起病人出血,诱发或加剧病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对疾病治疗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再者,还可能会促进肿瘤的转移。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故对待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一定要慎重对待。

     故治疗癌症患者,首当察其标本虚实、轻重缓急以及病期的早、晚。初期以实为主,重在气郁、痰阻、血瘀,治宜开郁理气、化湿豁痰、活血破瘀;晚期由实变虚,气血两伤,脾肾俱亏、津耗血燥,治疗则宜补益气血、健脾养肾、滋阴润燥。用药不能仅仅考虑单纯的攻邪或扶正,特别是病情发展,虚实不同,兼杂混合。癌症初期邪盛正亦实,当先攻之,以衰其毒、遏其病势;中期正气受伤,邪气愈炽,则攻补兼施,采用祛邪扶正之法;晚期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作为治病原则,不可不知。《内经》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郁则达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慎勿患虚虚实实之戒,以防过度克伐,徒伤正气,延为不治。正确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攻邪勿伤脾土、胃气。补益攻伐相间而进,方为正治!病深者伐其大半即止,然后脾土健运,积聚自愈。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朱丹溪认为:治理当“降火、清痰、行死血块,块去需大补,不可用下药,徒伤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治疗晚期肿瘤病人,不要急于求功,此时疾病对中药的反应性较差,宜准确辩证,缓缓图之。盲目地大剂攻逐,只能加速病情的恶化,而扶正培本、健脾理气可能有助于病情的稳定或好转!

    癌症把握病机,施以相应的解毒、破瘀、化痰、散结、扶正、培本、健脾、补肾、益气、养阴等治法。各种治法中,扶正益气、健脾补肾的治本方法最重要,攻邪治标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的方法主要是配合扶正益气、健脾补肾,很少单独应用。

   肾之精气不足,脾土亦虚。肝木乘土,病久不愈,必当求之脾胃。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为一身阴阳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仲景重视甘温扶阳,补益脾肾是虚劳的治本之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012316日荷香月暖    电话联系:13978457369   广西钟山县  董全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