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缤纷各异民族食风

 suoban 2012-03-16

缤纷各异民族食风

 (2010-06-25 09:42:10)

缤纷各异民族食风

   

    具有民族特色的年夜饭当然不仅是侗家的专利,56个民族的新年餐桌都不乏亮点。在这里我们就来一次各民族新年食俗大盘点:

 

汉族

    除夕夜普遍有阖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守岁酒的习俗,许多地区家宴中都要安排鱼肴,寓意“年年有鱼”。

北方地区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别寓意团聚安康与步步登高。

 

满族

    节前杀猪,用黏高粱、小豆等煮制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常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另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谁吃着就意味着谁能长寿,能在新年内发财。春节期间还要吃手把肉和传统糕点“萨其玛”。

 

朝鲜族

    除夕傍晚,家家都以糯米、赤豆等为原料,用木锤捶打年糕(打糕),初一早晨全家同吃打糕,寓意五谷丰登。春节期间日常饮食讲究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葱丝或松仁、核桃仁等点缀,并有食用以牛肉、牛肝、牛百页、鱼肉、海参、核桃仁等用火锅烹制成的“神仙炉”的习俗。正月初四午间吃甜酸辛辣香五味俱全的冷面。

 

赫哲族

    除夕夜全家同吃团圆饭,家筵以用当地出产的各种鱼类制作的菜肴为主,如用活鲤、鲟、鳇等鱼肉与豆芽、菠菜等鲜菜合拌而成的菜拌生鱼,也吃猪肉馅或鱼肉馅饺子。春节期间每餐不能吃剩菜剩饭,而要将剩余饭菜冻存起来,待春节过后再吃。

 

 

蒙古族

    蒙古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称白节,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夜全家团聚吃手把肉、饺子、烙饼,以及炒米、蒙古包子、蒙古馅饼、荞麦煎饼等。初一早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

 

达斡尔族

    节前制作肉干,春节期间除食肉干,还将带骨肉块入水锅煮至半熟,捞出用刀割取蘸盐水而食,以及食用苏米逊(稀饭)、高鲁布达(面片)等米面食品和生食动物肝肾。初一早晨家家都要烧香拜火神,并向篝火扔一块肉、洒一杯酒;客人来拜年时,也要先拜火,往火里扔自带的肉块和酒。

 

鄂温克族

    春节期间以肉食为主,多将肉块入水锅煮至半熟,捞出用刀割取蘸盐水而食;或将鲜肉切片串在木棍上,烤熟后蘸盐食用;也可事先将肉煮至八成熟后捞出晒干,食用时再火烤而食,或切块熬粥。其他食物还有灌血肠、奶制品等,主食以面条、烙饼等为主。

 

壮族

    年前宰猪、包粽子、做糍粑,除夕年夜饭上,家家都要备整煮的大公鸡,以及烤乳猪、鱼生等;正月初一喝糯米酒、吃汤圆;初二后开始走亲访友,互赠糍粑、粽子、米花糖等。

 

 

瑶族

    节前制作各种粽粑及豆腐圆,蒸五色糯米饭,用猪肉加米粉及调料用荷叶包成荷包扎。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及各种蔬菜。

 

仡佬族

    节前置办鸡、鸭、鱼、肉及糯米食品等年货。除夕先祭祀祖先,然后进餐。正月初一吃水圆。

 

毛南族

    节日里必定用猪、鸡、鸭、牛肉、酒、糯米饭等祭祀祖先,进餐时全家围在火塘的铁锅边,涮食生肉生菜,食用猪肉、干虾、花生米、大蒜、香菜、胡椒、水豆腐等制成的豆腐圆。

 

京族

    节前家家都制作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白薯米壹。守岁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米壹方能入睡。初一早晨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