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书摘】用非数学的方式来学习经济学 (评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

 满船空载月明归 2012-03-16
有数字符号是书摘,没有数字符号是我的想法
  第一部分: 效率、交换与比较优势
  1. 免费品和稀缺品是相对而言的,财富也是。
  2. 交易本就不是公平的,交易双方互相合作,都得到了获得更大价值的机会。在信息公开且自愿的交换当中,双方都期待通过放弃某种较小价值的东西来换取某种价值较大的东西。交换是生产性的,因为双方的财富都增加了。
  3. 在做决策时,人们总是倾向于权衡所有预期的额外收益与预期的额外成本。
  4. 比较优势以及因之产生的效率,不是在黑板上发现的,而是通过产权在现实市场中的交换发现的。
  
  
  经济增长的原因并非是但就专业化形成的,况且专业化也并非是计划的。更应该说规则亦即法制社会的建立才是经济增长的推进剂,虽然如气候、战争、资源这些因素是有影响性的,但毕竟不是主要的。
  规矩会给与人们价值投资的预期,是大环境的。
  
  国家偶然发现了现存的社会体制,这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并不是人类任何加护的推行。---亚当。弗格森。因此最伟大的变革,其中没有一个变化是认得计划。甚至官员也总是不知道他们会用他们的计划把国家引向何方。
  
  第二部分: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
  1. 和我们的选择一样,价值也依赖于境况。
  2. 需求是一个明细表或者一条曲线,需求量是某个特定价格下的特定数量。
  3. 如果人们的购买意愿发生了变化,即使物品的价格保持不变,那么对该物品的总体需求就必然发生变化。(人为因素)
  4. 价值是选择者眼中的价值。
  
  最近二手房遇上小阳春,若依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升高(或降低)会导致对其互补品的需求下降(或上升)。那样的理解的话,是人们对于新房的互补性需求。大部分人认为房价不可接受,仍持观望态度或人们的购买力不足以支付新房的房价。
  
  5. 由于通货膨胀的最用,不是所有的价格都同比例的增加。
  6.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立刻发生的。人们必须得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发现某种东西有替代品。
  
  刚性-提价-一段时间内无替代品-总收入上升-找到替代品-总收入下降
  弹性-提价-总收入下降
  
  需求弹性存在并且只存在于一定范围内。
  
  第三部分: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
  1. 为什么经济部景气有更多的本科生选择继续读研究生?
  
  成本是决定于获得的途径和对象。
  价值具有情境性。
  
  2. 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
  
  沉没成本——过去(做完决策)
  边际成本——未来(做决策之前)
  
  3生产者要为其他所使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支付一定的钱数,这个钱数取决于资源拥有者能从他人身上获得什么东西,也取决于这些资源能为他人创造多大的价值
  
  如果我想了解一件事物的成本,那么这成本也取决于他人的要价。
  
  3. 关于成本的咒语:只有行为才有成本,所有成本都是某人的成本,所有成本都是将来的事。
  
  第四部分:供给与需求
  
  交易需要供给、需求与平台。
  
  P90 这里把成本分成货品本身具有的,以及完成交易所必须得。当货品成本高于交易成本时,利于交易,否则交易失败。(若5.12时,运送口罩、帐篷的运费高于物品本身价值,但交易仍然在进行。)政府介入,民族精神介入。
  
  中介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公认、等值、易换。
  
  双方都必须了解这个市场的规律,准则,并且有足够多的信息。
  
  1. 市场出清是诸多个体选择的无意结果。
  2. 明天的价格预期的变化能够改变今天的价格。
  
  价格不是今天的价格,今天的价格中包含着过去的预期的实现以及对于未来的价格的预期。
  稀少是因为数量(占有量),稀缺是因为供给(需求)。
  
  3. 如果人们不需要以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代价,就会产生很多欲望,而又不能想要多少就要多少,那么就会产生稀缺。
  
  用支付意愿来主导稀缺性的分配。
  大学资源具有稀缺性,而高考时分配这一稀缺性资源的标准,那么将高考考好去赢得这种资源就成了必须。
  过剩:动态的,代表的是某一水平之下供给对需求的概念;总是存在的,只有相对的过剩,没有绝对的过剩,因为主导过剩的是供需关系。
  稀缺:不代表没有,只是代表供需的竞争关系。
  利息是出让当下的购买力,并在一定时期内分享受方的利润。
  
  成本总是存在的,不以价格,那么就会以购买者之间的竞争成本来表现。
  
  4. 和其他真正有害的东西的禁令一样,其无意的结果往往是催生了更猛烈,利润更高的东西,以取代不太猛烈,利润不太高的东西。
  5.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执行某项政策,最好的方法是问问这项政策谁收益,谁承担成本。
  
  第五部分:利润与亏损
  1. 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与谋求利润有关的一切事物就会人尽皆知,所有的获利机会就会被用光,所有地方的利润都会等于零。
  2. 当所有事先订立的契约(通常是合同)都已经兑现后,企业家对剩余物有索取权。
  3. 只有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人才会考虑所有与成本和收益有关的东西。
  4. 非盈利性机构中没有人有剩余索取权,所以有时候非盈利机构的行为很愚蠢。
  
  市场过程中存在有不确定性,但决定利润或者是亏损的不是人们的这种不确定性,而是对于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预期。
  投机者购买风险。另一些人则避免风险,放弃涨价的利润,避免跌价的损失
  
  5. 企业家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只有那些能感受到现状和可能状态之间的差距并能藉弥合这一差距捕捉到获利机会的人才称得上是企业家。
  
  第六部分:竞争与垄断
  
  在定价中存在着程度的差别,而非种类的差别。
  个人-反应-价格-不反应
  受价者对价格没有影响力
  
  1. 觅价者都拥有一定的市场权力,但是其力量的大小是和他们面临的需求弹性负相关的。
  2. 完全竞争忽视了企业家的作用,所有能想到的机会都要在瞬间抓住,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七部分:觅价
  1. 成本加成理论是指商业企业计算单位成本,再按比例加成。
  
  价格歧视战略:1.对于商品需求弹性更大的潜在客户;2.对上者提供专门价格,但是得防止他们将商品转让给需求弹性较小的人群。
  
  P199 1.顾客会充分收集信息,然后进行比较2.午餐是必须的,是必然性消费,晚餐则更为随意3.午餐的价格会对自己的财富产生影响。
  
  1. 晚餐是奢侈性消费,对于不同技术的消费差异带来的主观影响也不同
  2. 用小额成本来做一个加成,顾客往往会忽视价格差异与成本增加之家女的直接相关
  3. 边际成本和编辑收益相等时竞争的结果
  4. caution: 不要让低价销售商品“污染”高价销售商品市场。
  
  第八部分:竞争与政府政策
  1. 制订下一个最佳价格取决于其制订的上一个价格,就像下国际象棋。
  2. 限制竞争如想象中的那样完美吗?不见得,更多情况下,这个度很难控制。
  
  第九部分:
  选择可以改变收入,收入可以扩大选择
  收入来自他人,供给是给别人,需求来自自己
  生产性活动能产生价值
  
  1. 收入分配:生产性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产物.(没理解)
  
  产权取决于自由调控,而非从属。
  权利:实际权利,道德权利,法律权利三者调和的产物
  决策者建立在决策制定者的预期基础之上。
  
  2. 一个不在乎未来事实的人是定位于现在的,喜欢消费胜过投资,因此他们实际上是选择在未来获取较低的报酬;关注未来事件的人更愿意为了未来能够更多地消费而放弃现在的消费,因而会在年轻时进行更多投资,确保自己在未来获得更高的预期收入。从这之中,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推论,即在某种程度上,人们选择了他们一生的收入曲线。
  3. 对技术变革的拒绝和对自动化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4. 工会和竞争:事实上是工人与工人的竞争,老板与老板的竞争。工会找到了限制来自非工会成员的竞争方法,改善了工会成员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