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和小肚鸡肠

 太阳初照 2012-03-17

诸葛亮是聪明的,并且不是一般的聪明。但凡聪明的人都十分自信,诸葛亮也不例外,本来自信不是什么缺点,但如果自信过了头,变成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就是大大的缺点了。可惜诸葛亮先生也和常人一样,身上也有这些坏毛病。

     刘备本非凡品,能够从一介布衣成为一方君主,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刘备识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对其委以重用,言听计从,应该说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对刘备的话,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诸葛亮都应该高度重视,认真考虑。可惜的是,虽然在白帝城临终托孤之时,刘备曾经专门告诫诸葛亮,马谡其人言过其实,未可大用。但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还有点不以为然,仍然认为马谡是难得的人才,可堪大用,最后导致失街亭、马谡被斩、自己上表自贬三级的结果。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由此可见一斑。

    魏延是蜀中的一员猛将,其武功才能甚至不下于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但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学会的相面,初见魏延,就认为其脑后有反骨,喝令斩之。多亏众人求情,方免一死,但从此魏延在诸葛亮手下便没有好果子吃了。虽然在五虎上将纷纷凋谢之后,魏延可谓蜀中第一猛将,并且蜀国战将匮乏,但诸葛亮仍不加以重用。偏偏魏延这人又恃才傲物,对上爱提点小意见,甚至对诸葛亮的决策部署有时也说三道四;对下不善于团结同事,致使部分同僚也对其有看法。对这样的人物,诸葛亮当然无法容忍,可怜魏延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更可叹的是,诸葛亮临终之时,仍对魏延不放心,又设下“魏延反,马岱斩”的锦囊妙计,致使魏延死了还背负着反叛的罪名。其实,说白了,魏延实乃死于自己的桀骜不驯,诸葛亮能容忍关羽、张飞对自己的冒犯,是因为二人和刘备的关系非同寻常。你魏延算什么,加入革命队伍比我还晚,何况在刘备死后,我被皇上尊为相父,蜀中文臣武将谁敢不服,偏偏你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的提点意见,我当然要对你不客气了。客观的来说,诸葛亮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确实有点小肚鸡肠。这一点,从他对彭羕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的用人苛刻,也导致了蜀中人才的荒芜,最终也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还体现在他的不能审时度势、及时修改决策上。本来蜀国建立之后,无论从人力财力诸方面,都难以和魏、吴两家相比。罢兵息武,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壮大国力,是最佳的选择。但诸葛亮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仍然抱着隆中对时提出的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不放,不顾国弱民穷,依然穷兵黩武,六出祁山,讨伐魏国,结果是蜀国反被魏国所灭,诸葛亮自己也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三国演义》虽然刻意神化了诸葛亮,但我们只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依然能够从有关章节中读出诸葛亮的缺点和不足。诸葛亮毕竟是人而不是神,我们没必要为诸葛亮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而遗憾,对我们来说,了解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远比了解一个神化了的诸葛亮要有意义的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