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与心脏保护

 兰黛公主 2012-03-17

  曾经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一有糖尿病心脏就危险。这种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临床验证,糖尿病被列为冠心病的危险病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最严重威胁,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己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本节目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科周迎生主任做客直播间,我们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心脏保护。

  嘉宾简介:周迎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从事糖尿病、内分泌医学专业,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预防及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1989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后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8至2010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及肥胖、糖尿病研究所做胰岛功能学研究。

  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肾上腺疾病诊疗等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担任多项科研课题负责人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北京市课题等,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等课题多项,曾获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国外、国内核心医学期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参编《实用糖尿病学》、《糖尿病实用诊疗手册》专著,参与撰写《二十一世纪的糖尿病防治》等医学专业书籍五部。

糖尿病与心脏保护

安贞医院内分泌科周迎生主任

糖尿病与心脏保护

安贞医院内分泌科周迎生主任做客CRI

  糖尿病与心脏保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科

  周迎生 包炳楠

  一、为什么预防糖尿病就是保护心脏?

  糖尿病是21世纪流行病。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198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 2008年迅速增加到9.7%,换句话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糖尿病诊断时,大约50%已经合并了冠心病。早在糖尿病前期,冠心病发病风险已经增加。糖尿病患者大约70%死于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达2/3的冠心病病人合并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中国心脏调查结果表明:大约1/5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占全部病例的20.1%。

  糖尿病被看作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的患者10年之后的死亡率跟没有糖尿病但是有过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相同。

  因此,我们说预防糖尿病就是保护心脏。

  二、得了冠心病、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病情对冠心病有哪些帮助?

  首先,我们要知道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有其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不合理膳食、体力活动过少,精神紧张,凝血功能异常等。糖尿病患者的多种危险因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冠心病。这些危险因素往往先于糖尿病出现,因此冠心病发病的风险也伴随糖尿病病人的一生。

  那么,控制血糖能否降低冠心病风险?多项研究证实,强化降糖可能存在代谢记忆效应,对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但干预应在疾病的早期进行。同时,我们强调单纯控制好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血糖升高只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只有综合干预血压、血脂、肥胖、凝血功能异常等其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冠心病。

  三、如何控制和预防糖尿病?

  首先,我们要关注糖尿病易患人群:年龄≥45岁,BMI ≥24公斤/米2,以往有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减低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血脂异常者;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病变者;体力活动过少者;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经分娩巨大儿者;某些特殊药物(激素、利尿剂)使用者。

  为了预防糖尿病易患人群发生糖尿病,我们应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在2.6mmol/L以下;戒烟;减肥;饮食控制;适量运动。

  糖尿病治疗目前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具体措施以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患者教育五个方面。糖尿病综合治疗是指不但血糖要达标,同时血压、血脂也要达标,只有全面干预,才能预防和延缓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全面干预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不但有效地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率,同时也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万灵药。

  四、糖尿病患者常见问题有哪些?

  (一)主食是越少越好吗?

  粮食是人体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也是身体能量的最快捷来源。如果主食进食较少,会使人全身无力,有饥饿感,有些糖尿病患者还会在进餐后3-5小时出现出汗、心慌和头晕等低血糖反应。所以应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计算出每天需要的主食量。

  (二)哪种降糖药治疗效果最好?

  糖尿病的药物选择应该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因人而异。比如二甲双胍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降糖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肾功能异常的病人,服用二甲双胍容易发生乳酸酸中毒,所以这些病人我们建议改用其他降糖药。再比如阿卡波糖降低餐后血糖有效、安全,可是有些病人不能耐受其胃肠道不良反应,需要改用格列奈类等其他降糖药控制餐后血糖。

  (三)血糖控制得低一点好还是高一点好?

  血糖过低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发生生命危险;但是血糖过高会加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甚至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同样可以危及生命。所以,血糖过低和过高都是不合理的,血糖控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人的特点制定个体化降糖目标。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反映既往2-4个月血糖控制平均水平的良好指标,最好每三个月测定一次。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的达标控制水平为<7%。

  (四)降糖药为什么一直加? 会不会越吃越重? 能不能减药?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往往一种药物是不够的,合并多种药物可以分工合作,多管齐下,达到最佳效果。关键不在于用了几种药,而是血糖控制好不好,只有血糖控制好了,病情才不会加重。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药或减量。

  (五)糖尿病病人是否都要吃药、打针?

  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但2型糖尿病病人就不一定了,2型糖尿病病人约有20%不需要用降糖药物,单凭饮食控制和运动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六)情绪会影响血糖吗?

  会的。长期的消极情感可导致一些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不能遵循医嘱坚持治疗,血糖不容易控制,而长期的血糖控制差,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增多,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所以正确认识糖尿病,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对糖尿病的治疗大有益处。

  (七)糖尿病能不能根治?

  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有些病人的病情很轻,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就会卷土重来。所以,糖尿病病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长期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血糖监测,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使血糖始终控制在满意水平,这样就可以享有与非糖尿病者一样的高质量生活和基本等同的寿命。

  (八)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有什么好处?如果不用胰岛素是不是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外源性胰岛素可以作为补充或替代治疗,有效降糖,减少高血糖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这是应用胰岛素的好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应用胰岛素会产生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所以不是每个病人都适合使用胰岛素的。只有在出现急、慢性并发症、感染、创伤、肝肾功能损伤或胰岛β细胞功能很差血糖难以控制时,才是应用胰岛素的正确时机,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渡过难关。如无上述情况,则暂时不需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与心脏保护

安贞医院内分泌科周迎生主任在直播间

糖尿病与心脏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