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角色的变换(人生不可或缺的方圆)

 长弓辰立 2012-03-17

角色的变换


        电视连续剧《义不容情》中的倪老头已成为囚犯,可他仍以大老板自居,吃不惯睡不惯,随便训人,口出狂言。结果,几个犯人把他的头压在浴盆里整治了一番。若倪老头懂得角色的变换,明白自己已不再是倪氏公司的大老板,并能根据这一变化调整自己的言行,恐怕就不会遭受此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角色,而角色是多重的,不断变化的。如一个人在单位上充当的是丈夫角色,在公共汽车上则是一名普通乘客。今天是领导,明天也许就会成为群众。若不随着角色的变换而变换角色,就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带来烦恼和不适。

变换角色并不难,关键是要注意随着不同情况发生变换,并调整自己的心理及言行。有一位文学青年去向一位老作家请教,进门时他很谦虚,确实把自己放在一个小学生的角色上,可老作家没说上几句话,他便接过话茬像在同学朋友面前一样夸其谈,老作家连话也插不进。只好闭目养神。小青年只好自讨没趣地离开了老作家的家。显然他搞错了此时的角色,感觉也太好了一些。

其次,还要注意场合。要是作为领导在大会上讲话,还是严肃一些好。但无论什么场合总是那副严肃面孔,就不见得好。私下场合,开开玩笑,玩玩幽默也未尝不可。笔者曾在公共汽车上见到一中年人训斥另一中年人,从腔调上判断一个是上级,一个是下级。但不分场合不免要引起周围人的气愤,下车时几个青年故意将那“官人”挤倒在地,哈哈大笑而去。有的人才华横溢,语言的思辨色彩和诗化倾向极浓,若以学者身份去作报告,也许能引起轰动效应,但在餐馆或电影院里滔滔不绝,不免给人酸溜溜的感觉。

变换角色,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风转舵式的“变色龙”不同。这种情况是人的虚假性的表现。而角色的多重性和不断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打破角色的僵化状态而适应这种客观存在,是对自己的一种正确的把握。


作者:王广田

另附:
      换    位    思    考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题记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怎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去宽容别人呢?我想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当你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然而只有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更多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化干戈为玉帛,重建良好的友谊,当遭遇挫折时,不妨化消极为希望,阳光就会向你微笑。当我们学会并做到换位思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其实很美好,每一天的心情都是很好的。  
      “一千个读者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话真是精辟。不错,你也许会认为哈姆雷特是个只热衷于胡思乱想而怯于实践的懦夫,而我却读认为他那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深刻至极。
  
美文欣赏
   读书如此,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或许两个人的思想会有冲突,但请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一想,涌入内心的埋怨或是愤怒便会消失。正如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谁能说出哪一个绝对正确?不能,所以要容纳对方的观点,换位思考,才能获得对方这部喜剧更透彻的认识。  
   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舂泥更护花”的深刻。  
   同是一轮明月挂在夜空,张若虚会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会叹出“床前明月光,已是地上霜”的乡愁。  
   你能苛责寄人篱下的林妹妹的伤怀?你能否认落红护花的事实?你能责怪张若虚是无病呻吟?你能不屑太白得乡情?恐怕都不能吧。所以才要学会换位思考,去体会一朵花的丰富内涵,去感受原来如此多情的同一轮月。  
   学会换位思考,你就不会面若冰霜的从那双乞求的手旁走过,今天会多一个果腹的乞丐。学会换位思考,你就不会嘲笑路上的清洁工,你会有一分“劳动光荣”思想的支撑。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再见朋友反目成仇。或许,学会换位思考,天若有情天亦老!  
   只是,换位思考不是轻飘飘的四个字,学会它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博大的气度,要有体贴入微的一颗心。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请拿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丽,生活原本可以如此丰富,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实。  
1+1=?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而得出的结论、答案也有所不同,数学家为了证明1+1=2而穷尽了半生的精力。有人说:“1+1=3是作家。1+1=2是数学家。1+1=0是哲学家”。太对了,数学家是实事求是,那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作家喜欢在原来的故事上进行加工,夸大事实,  
   笔下生辉;哲学家是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的弊和利同在,所以归零。 设想作家、数学家、哲学家们坐在一起讨论1+1=?的话题时,相信他们都会拿出自己认为答案正确的依据,可是彼此之间却互不信服。基于他们仅是处于自己所在的位置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因为位置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看法不同就会得出结果的差异。放眼整个社会也是一样,一件事因为处理的人不同,那么使用的方式也可能有差异,得出来的结果也许更有差别。  
   换位思考、世事无绝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当我们遇到与他人意见各异,不妨也换位思考一番,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某些问题,切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以及所处的环境来处理问题,有可能某些我们眼看无法调和的冲突,在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因为我们的换位思考而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请学会,换位思考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