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一家:白果树的故事来自:又石《又石铭》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王家在城南七里店有一棵很高大的白果树(学名“银杏树”)。“七里店”顾名思义即村子离城七里地,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该是一段不算很近的距离。但晴天的时候,站在城墙上就可以看到我家这棵白果树,可以想见这棵树有多么壮观。我们王家在七里店附近并没有土地,只单单有这棵古银杏树,巨大的树冠罩着亩把地。为啥那里有一棵树呢?问了母亲才知道其中的缘由。
听母亲讲,在她进王家门的时候就有这棵白果树,听王家门里的老人讲这树很有来历。不知道是王家上几辈的一位老祖,也是个好行善积德的人。老人家有天夜里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叫他,老头儿自称姓白,说是有人要抄他的家,他家是兄弟五人住在一起,请老祖务必救他一救。他还对老祖说自己家在城南七里店的白家楼,明天一定要早点去,晚了就来不及了。以后会有报答。 老祖猛然醒来,梦里的情景记得真真切切,不像平日里做梦,总会有些朦胧模糊。老祖觉得事情蹊跷,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决定去看个究竟。正是半夜时分,就叫起佣人套上轿车,出城直奔七里店而去。到了那儿后,天刚放亮,问早起上地的农民附近可有个白家楼?怎么走?问到的人都无一例外,说从没听说过有“白家楼”这个地方。老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满心疑惑之时,只见一行七、八个人拉着两辆太平车走过来,车上载着大锯、斧头和绳子。老祖使人上前问这么早他们干啥去?那些人说:去给东家“出”树哩(即锯树)。又问他们,锯什么树要这些人?他们说,你看看就知道了。老祖叫伙计赶车跟上他们,不多时来到一棵大白果树下。老祖问他们为啥要放这棵树?他们说这棵白果树太大了,树头遮住了一亩多地,不能种粮食,所以主家打算把它伐倒卖了,好腾出地来种庄稼。 老祖仔细打量这棵树,果然树冠巨大,象把巨伞把一亩多地罩了个严实。这树的不同寻常处是从根部分出了五个一样粗的的枝杈,象伞的龙骨伸向四面八方。他想起梦中的白老头儿,说是兄弟五个住一起,还说有人要拆他们的房。树大根深,没准儿是这棵大树上的仙家吧?想到这一层,老祖就对伐树人说:出这棵树给你们多少银子,我多给你们,这棵树不能放,我买下了,其它的事你们别管了。他们一听能多挣钱也就不争了。老祖让他们指引着找到树的主家,只说要买树,并未说明原委,讲好价钱,就把那棵树连同那块地一起买下来了。从此这棵大白果树就成了我们王家的宝树,老祖还给它挂了匾。周围的人家也都不再随便到大树下去放牧,怕牲畜啃坏了树。小孩子更不敢到大树上去攀爬。每年王家都派人去大白果树下采摘果实,每次去都是先烧香后再上树。我小时候还吃这棵古树结的白果,白果放在火炉里烤了非常好吃,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 大白果树的故事到此并没有完。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临近年关老祖从外地盘账后回汝南,离城还有十多里的时候,雪下的太大了,积雪尺余深,把道路都盖严了。车轮被积雪塞的走不动,天也雾蒙蒙的,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回城的路了。天色已晚,眼看要露宿荒郊雪地,那会冻坏人的。正危难时,忽然看见不远处有灯火,就奔那里去,好不容易把车赶到了,才看清是一个村庄宅院,五座门楼一并排,门口都挂着大红灯笼。老祖叫佣人到第一个门楼叩门,不多时出来一位老人,老祖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给自己托梦的白老头儿,知道自己遇到了仙人。白老头儿把老祖迎进宅院,人和牲畜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第二天早上醒来,车停在大白果树下,人畜平安。 这个美丽的故事一直在家族里口口相传,没有人去考究过真假。大白果树一直做为家族的传家宝存在着。直到解放后头几年,我回家探亲,站到汝南的南城墙上依然可以看到它挺拔的身姿。后来这棵树到底没有逃过人世的劫难,在那个遍地冒烟、全民炼钢铁的年代,家里人再也无力保全这棵白果树。它也就此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