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近代史上,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凌辱,很多珍贵的文物珍宝都被列强们无情的掠夺和占有,从此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而有一件国宝是掠夺者们永远无法抢走的,同时她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这就是万里长城。如今到北京旅游的朋友一定都想亲自去爬一爬长城,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图.一 ▲ 】
1961年3月“万里长城——八达岭”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

【图.二 ▲ 】
燕塞雄关:八达岭长城入口处。

【图.三 ▲ 】
“八达岭”由“八大岭”谐音而得名。
这一带山峦层叠,地势险峻,据说所建的长城在这里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大的山岭。

【图.四 ▲ 】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
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
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
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

【图.五 ▲ 】
一进入长城就会看见砖墙上,有不同国家的人,刻着各式各样字母的名字。

【图.六 ▲ 】

【图.七 ▲ 】
清晨的太阳逐渐升起。

【图.八 ▲ 】

【图.九 ▲ 】
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
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

【图.十 ▲ 】
无论在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这些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
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
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城面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
墙砖长0.4米、宽0.2米、厚0.1米,每块砖重15千克,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

【图.十一 ▲ 】
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
石条宽0.5米、高0.4米、长0.8~1米不等,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

【图.十二 ▲ 】

【图.十三 ▲ 】
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
垛墙为迎敌面,墙高1.7~2米,便于掩护人体,一般在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垛口,
上部设有瞭望孔。墙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
部分射孔和瞭望孔的砖面上雕有图案花纹。内侧宇墙高约1米。

【图.十四 ▲ 】
登上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
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图.十五 ▲ 】

【图.十六 ▲ 】

【图.十七 ▲ 】

【图.十八 ▲ 】

【图.十九 ▲ 】

【图.二十 ▲ 】

【图.二十一 ▲ 】

【图.二十二 ▲ 】

【图.二十三 ▲ 】

【图.二十四 ▲ 】
下长城的小路。

【图.二十五 ▲ 】
“望京石”:卧在八达岭关城“居庸外镇”路旁。长7米、高2米,顶上有两个又大又深的脚印。
关于此石,有一个传说: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惶西逃,
到了八达岭时,天色阴暗,冷风嗖嗖。慈禧见一巨石,缓缓登了上去,默默南望。
想到此时就要离开北京,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禁潸然泪下。从此,该石便称为“望京石”。

【图.二十六 ▲ 】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