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镇奇事
2012-03-19 | 阅:  转:  |  分享 
  
小镇奇事

张以文



镇东头有个陈大娘,孤身一人,住在两间破旧的草屋里。她经常拣些破布碎纸到收购站换点油盐钱。儿子陈大怪在街面上开了个烟酒店。虽然腰缠万贯,成了小镇上的富裕首户,却不照顾老娘的生活。陈大怪大鱼大肉的吃着,身体胖的像汽油桶。大伙送给他一个外号“煤汽罐”。

陈大娘拣破烂久了也积累一些经验。小镇上有几个垃圾堆,她心里都清清楚楚。比较有油水的是机关家属院的那堆。工夫不大就拣了大半鱼皮口袋。突然,垃圾堆里露出一条一斤多重的黑鱼。鱼已经有些腐烂变质。常言说,臭肉不能吃,臭鱼能吃。丢在这里太可惜了。陈大娘把鱼拣进口袋,准备回家美美地吃一次鱼。

陈大娘回到家中,杀鱼时,发现鱼肚子里有一个塑料纸裹着小包。打开一看,是钱。一百元一张的票子共十张。还有一条黄澄澄的金项链。陈大娘不知是金的,认为是条铜链子,当钥匙绳正合适。她把原先破布条做的钥匙绳取下来,换成了黄金链子。再看那十张百元的人民币,她楞住了。用手掐了掐脚脖子,用牙咬了咬手指头,都有疼的感觉。证实这不是在做梦。这时陈大娘嘀咕起来。这钱不是自己挣的,不能花。应该还给人家。还给谁呢?陈大娘犯愁了,思前想后,拿不出主意。碰巧了,正赶上镇上动员捐款修环城路,陈大娘心想,这钱放在家里,心里不塌实,干脆捐献算了,也算是为大家为后代做件好事。

陈大娘捐款一千元,修环城路的事惊动整个小镇,镇上的干部们送来了一块镶着奖状的玻璃匾。,又在大娘家门口放了一挂鞭炮,广播喇叭一个劲的广播:“我们镇上的陈大娘,身居两间破草房,做废品回收工作,捐款一千元修环诚路,造福子孙后代……”

这件事影响很大,“煤气罐”也知道他母亲捐款的事。俺娘的私房钱还真不少,捐一千元都不心疼。我正无钱进货,何不伸手向老娘要!嘿嘿,说是暂借,以后就不还了。“煤气罐”来到他母亲家,对陈大娘说:“娘,我的生意亏本了,我给大沿帽送了礼,结果还是罚得很惨,您老人家有钱,帮儿子一把,我做生意挣了钱就还您。”陈大娘一听火了:“去去去!我哪里有钱,你看看,我吃的住的!”

“煤气罐”说:“我知道,您怕露富,装穷给人看。”陈大娘生气了:“谁不知道穿好的吃好的?我没钱!你快走吧!我还要去拣破烂。”

陈大娘把“煤气罐”推到门外,把门关好,拿出钥匙,准备锁门,那钥匙绳金光一闪,“煤气罐”认出那是金项链,便向前一把夺过来说:“这项链是从那里弄来的?”“拣到的。”“钱呢?还有钱呢?”“不知道!”

“煤气罐”这时心中明白了,陈大娘捐的一千元钱就是他送的礼钱。幸亏金项链还在,只损失了一半,虽然心疼那一千元钱,但又不好说出口。“这金项链是我的,我要拿走!”“煤气罐”说完,拿着金项链就往回走。陈大娘急了,跟在后面大喊:“大怪,那破链子我不要了,你把钥匙给我解下来。”



发表于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铜山报”,获新故事大奖赛二等奖。













































献花(0)
+1
(本文系冬寒如冰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