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能力缺失让王小林变成“多余的人”

 紫色漠风 2012-03-19

爱能力缺失让王小林变成“多余的人”

    他叫王小林,生于1970年,湖北十堰市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6组人。他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工作,独自居住家中14年,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冬季只吃生蔬菜,像野人一样生存,最终被人发现“宅”死家中,疑是饿死。3月12日,当邻居再次透过窗口看到他时,他的身体已经僵硬,没人知道他是哪天去世的。(《长江商报》3月18日)
    王小林死了,死在一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
    王小林死得很没有尊严。一个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曾经是全村人的骄傲,正处于如日中天、奋发有为的年龄,却因为极端的自暴自弃,因为超乎寻常的懒惰,活生生地把自己饿死了。
    人们叹息于王小林的死,却很少有人同情他,因为这个人身上有诸多“可恨”之处。那个年代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很少,王小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城一所中专教书,相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乡父老,这显然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可他却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卷起铺盖卷回家了,从此游手好闲,再也不愿工作,甚至在与家人争吵中将母亲打成骨折。母亲愤而离家后,他开始了长达十余年如野人般独居的日子。
    王小林之死,某种意义上说,对他自己、对他的亲人、对所有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解脱。这样一个“多余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对任何人有益处,还会给亲人造成痛苦。因此,我们的确很难找到同情他的理由。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把自己的人生过成这个样子。王小林死了,我们已经听不到他自甘沦为“野人”的真实想法,而我很想知道的是,王小林死之前,会不会对这个世界有一丝留恋?
    从村民的追忆中,可以看出王小林并非天生就是一个“野人”。他打牌、下棋“像模像样”,在谈论政治时“有板有眼,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这表明他的智商没有问题。但智商很正常的王小林却不愿像一个“正常的人”一样活着,只满足于动物化生存,这只能说明,他始终没能找到“活着”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个很大的哲学命题。于普通人而言,活着是一种需要,需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我们需要在“爱别人”中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被别人爱”中获得尊重。王小林有被别人爱过吗?应该说有,他的父母含辛茹苦供他上大学,为此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的姐姐初中毕业即辍学在家;王小林辞掉工作回村后坐吃山空,不少村民出于怜悯给他送钱送食物。王小林爱过别人吗?至少从新闻中我们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是王小林的自私、冷漠,甚至对至亲的暴力。
    “爱别人”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能力,而王小林显然缺少这样的能力,这样一来,生命的意义在王小林那里就呈现出一种虚无状态——怎么活着都无所谓,活成什么样子都与他人无关。本来,生活给了王小林“爱别人”的机会。他放弃教师工作回到农村后,他的两名学生曾经来到他家里苦苦肯求他回学校,因为“王老师的课讲得好”。这说明学生很需要他的爱,也是对他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肯定。可王小林却感受不到这种需要,对学生的请求置之不理。
    “爱别人”的能力,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相比智商,这种能力的获取,更多地来自于后天的培养。通过王小林这个极端的案例,我们发现情商之于一个人认识生命的意义比智商更重要,然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王小林的父母没有给他,王小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没有给他,社会也没有给他。最后,王小林沉沦了,他自我放逐,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每一个人都不是多余的人,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有相对于社会、他人的价值。认识到这种价值,认识到这种“爱别人”的需要,并获取“爱别人”的能力,是支撑我们“活着”的信心。因此,培养“爱别人”的能力,应该成为国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王小林死了,以一种很没有尊严的方式。这个故事的结局很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孔乙己死了,鲁镇上的人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死的,酒店的掌柜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王小林死了,刘湾村的人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死的,倒是有少村民记得他总是到邻居家地里摘菜生吃充饥……一个大学生是怎么变成“现代野人”的,这也许会成为刘湾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鲁迅写《孔乙己》,不是要写个人悲剧。王小林之死,也应作如是观,虽然二者的社会意义大不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