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 3 典型解题方法例析
2012-03-19 | 阅:  转:  |  分享 
  
2012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训练3典型解题方法例析

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粗糙的斜面上分别放置两个质量为m1和m2的木块,m1>m2,如图1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图1

A.在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作用,但方向不确定

D.以上结论都不对

2.(等效法)一块均匀半圆环薄电阻合金片p,先将它按图2所示中甲方式接在ab之间,得它的电阻为r,然后按乙方式接在电极cd之间,这时p的电阻为()

图2

A.rB.2rC.4rD.8r

3.(整体法与隔离法)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有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3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细绳上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图3

A.FN不变,FT变大;B.FN不变,FT变小;

C.FN变大,FT变大;D.FN变大,FT变小.

4.(整体法与隔离法)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图4

A.gB.(M-m)g/m

C.0D.(M+m)g/m

5.(模型法)如图5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1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点,此时速度为v2(v2<v1).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ON,则()

图5

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从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6.(等效法)如图6所示,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为L,且∠abc=∠bcd=135°.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所受到的磁场的图6作用力的合力()A.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BL

B.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BL

C.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BL

D.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BL

分析该导线受磁场的作用力可以用a和d之间的直导线来等效代替.

7.(等效法)如图7甲所示,MN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他们经过仔细研究,从如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甲乙

图7

A.B. C. D.

8.(等效法)如图8所示,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A,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弧线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方向成θ=60°的位置B时速度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8

A.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mg=Eq

B.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Eq=mg

C.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T=mg

D.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T=2Eq

9.(等效法)在如图9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图9

A.U1/I不变,ΔU1/ΔI不变

B.U2/I变大,ΔU2/ΔI变大

C.U2/I变大,ΔU2/ΔI不变

D.U3/I变大,ΔU3/ΔI不变

10.(模型法)如图10所示,一根粗细均匀链条长为L,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部分在桌边自然下垂,其长度为a,今将链条由静止释放,当链条刚好全部滑离桌面时,链条下端未落地,则此时链条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整体法与隔离法)如图11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质量为M,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m沿斜面匀速上滑,已知斜面体保持静止,斜面倾角为θ,求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地面的支持力.

图11

方法总结为使解答简便,选取研究对象时,一般先整体考虑,若不能解答,再隔离考虑.

12.(模型法)2011年4月23号,美国“掠食者”无人机首次轰炸利比亚.质量为m的无人机以水平初速度v0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若飞机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该升力由其他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时,它的上升高度为h,如图12所示,求:

图12

(1)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

(2)上升至h高度时飞机的速度.

13.(模型法)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某同学身高1.8m,质量80kg,在某一次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时“加速距离”为0.5m,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背越式)2.15m高的横杆,试估算人的起跳速度v和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平均作用力.(g取10m/s2)

建模感悟实际问题模型化是高中阶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当我们遇到实际的运动问题时,要建立我们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熟知的物理模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类平抛运动模型等,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来处理.

14.(等效法)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荷的珠子,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13所示,珠子所受静电力是其重力的倍,将珠子从环上最低位置A点由静止释放,则:

图13

(1)珠子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多大?

(2)珠子对环的最大压力是多大?

1.D2.C3.B4.D5.AD6.A7.A8.BC9.ACD

10.

11.Fcosθ(M+m)g-Fsinθ

12.(1)mg(1+v)(2),方向与v0成θ角,θ=arctan

13.5m/s2800N

14.(1)mgr(2)mg

























第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华夏文化8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