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种绝望类型各有特点

 gavinjiangli 2012-03-19
抑郁型绝望
这种绝望的发生有明显的生物学改变,研究表明,在一些有明显抑郁情绪的人中,大脑生理机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体内5-羟色胺水平降低。而就认知层面而言,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得过于现实,他们对生活缺乏想象和期盼,对自身强烈不满,不相信有美好的未来。一旦遭受挫折,很容易陷入绝望,所以饱受自杀意念的困扰,难以控制,无法自拔。如香港著名歌星张国荣之自杀。
失落型绝望
这种绝望的生物学的改变并不明显,起作用的主要是“社会性”和“真实性”的认知水平。他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和社会压力,长期持续最终导致身心疲惫,不愿继续面对压力,所以越来越对死充满了憧憬。如著名作家老舍之自杀
臆想型绝望
这种绝望主要是社会性和虚幻性认知作用的结果。此型绝望中人往往主观臆想,夸大绝望,弄假成真,结果硬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因为如果一个人总是虚幻地看世界,那他就很容易陷入自身营造的误区,在他看来,似乎是世间不能容我,但其实是他自己容不下自己。如香港著名影星翁美玲之自杀。
疑虑型绝望
这种绝望主要是生物性和虚幻性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死亡意念挥之不去。而且,处于这种绝望的人,他们往往认为死亡就是解脱。而绝望者从厌世到轻生,总有其精神和心理因素的积累、社会和生理机能综合作用。如中国著名诗人顾城之自杀。
对绝望分类,是为了帮助人们认清自杀背后的绝望本质,不是每个人的自杀成因都是一样的,其疏导与治疗也不尽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