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街串巷老榆林

 GAOBAOREN 2012-03-20


 
 
 
 

    许多人走陕北,到了延安就不再往北,其实榆林古城也是一幅多彩的陕北人文历史画。尤其漫步在榆林老街上,初来榆林的人肯定会被那些古朴的大街小巷所吸引——想不到榆林这满是黄沙的塞外边关之地,人们习惯住窑洞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精致的四合院呢?
    事实上,这些院落源自明、清两代驻边大员对于京城生活环境的留恋,所以他们把京城建筑在此地复制。而其他地方官员、商贾等纷纷效仿,一般居民也自然跟随,建四合院在当时就成为一种时尚。天长日久,在这塞外边地,就有了这样一座独具特色,让人惊讶的古城。这里的民宅多为砖木结构,在形式上有独式四合院、两院式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等。它们的布局和样式与北京的四合院又是非常的相像。
    榆林四合院里居住的大多是本地居民。除了用来居住以外,他们还悠闲地经营着商铺、澡堂、饭馆、理发店、书店、粮店等。榆林的四合院建筑淳朴,巷深清静,没有北京的胡同游,也不像平遥那样有浓厚的商业味道。榆林是一座安静得能听见沙落地的城市。到了榆林,到了古城大街,才能触到真正的榆林文化,才能感受这里独特的韵味。
    但是,历史变迁所造成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界的持续侵蚀,使曾经显赫繁华的古城古迹变得残缺、空旷和寂寞,这样的寂寞和沧桑深深打动了土生土长的榆林人魏杰,作为摄影爱好者,他把保护它、留住它变成了自己心底的一份责任,他在为此焦急地工作。闲暇的时候,魏杰扛着相机穿梭于榆林老城,那些斑驳的痕迹,时常能让他在倍感新鲜的过程中体味着那些逝去的日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方式去怀想曾经的美好。
    魏杰的镜头里没有演员,没有表演,有的只是老城人们最真实也最习惯的古城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在如此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重现——我们在生活里看历史,历史在生活里看我们。
    我们欣慰地看到魏杰的摄影艺术融入了古城人的生活,这个意义不仅仅实现了高高在上的艺术向生活的回归,同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当然,我们更希望古城人能从影像中感受着他们往昔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正在被重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看,遗址遗迹保护也是对现世成就的历史喻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