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娘家永远是女儿的牵挂

 月未圆书斋 2012-03-20

娘家永远是女儿的牵挂

  有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现实生活中嫁出去的女儿永远牵挂着娘家这一头。这几天,王姐三天两头往娘家跑,原来是她的姆妈最近血压不稳定,还出现了小中风的危险事体,身体半边僵硬而入院治疗了。王姐每天从家里跑到医院,从医院赶到单位,回到家里时吃力得躺下去爬不起来。但是第二天她还是要去照顾老人,老人从她疲倦的面容上看出来了说:女儿呀,我拖累你了哦,我是慢性病,你不要过来了,侬屋里也有一摊子事情的。女儿说:我的事体会安排好的,侬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确实王姐结婚十几年,儿子也十二岁了,公婆也年迈了,有时也要生病。所以我们经常看见她忙得头头转。王姐总是说:中年人嘛,上有老下有小,照顾他们是一种责任,再说我们也有老的那一天,现在为儿子做做榜样吧。

  有个同事阿董,她的父亲过世比较早,留下母亲一个人居住,母亲也有八十岁高龄了,阿董几乎每天都要去母亲那里坐坐。阿董说:好在我和姆妈住得比较近,虽然有钟点工帮着烧饭,做家务,但女儿陪伊讲讲闲话,伊倒蛮开心的,老人最怕寂寞了,想想做子女的,也就在这个时候尽尽孝心了。有个老同学年近六十了,本来就有高血压,天一冷突然小中风了,她的半边身体不太好动了,有点僵硬了,怎么办?马上送医治疗,医生嘱咐留院,可新婚的女儿住在外环线的外面很多,每天到市区看护姆妈真是鞭长莫及,分身无术,再说年轻人还要上班挣钱,她女儿拿出了一笔钱,让妈妈务必请个保姆照顾自己,她到休息天一定会来照看姆妈。我的老同学很激动地说:养子女就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她女儿每天中午一只关心电话,晚上一只爱心电话,病中的老同学深感“小棉袄”的温暖。“小棉袄”还常说:结婚了,才知母亲的不易,才感母亲的伟大,小时候母亲牵挂我们,长大了女儿牵挂母亲。

  还有个新婚不久的女儿,丈夫要出差两天,她很有教养地同婆婆商量:我想回去陪姆妈两天,好吗?她婆婆是个明事理的老人,说:好呀,好呀,快回去陪陪伊,侬出嫁了,他们是蛮冷清的,现在都是一个头小人。有位诸女士,更是把父母放在心尖尖上,一有空就陪他们到处走,国内旅游不算,还要跑到外国去,让他们的父母除了感受有趣的外国风土人情,还深感子女对他们的浓浓爱意。用诸女士的话说:父母年纪一年年上去,到以后再带他们去就晚了。

  有古训:子欲养而亲不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孝敬父母要趁早,娘家永远是女儿一辈子的牵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