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选读

 文苑折枝 2012-03-21

                                                (二)


老百姓可以得利的方向引导他们,使之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选择老百姓可以劳作的时间让他们去劳作,谁会怨恨呢?想得到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何需贪图钱财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让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说:“不施行教育,犯了错误就杀,叫做虐;不加申诫,要求迅速见到成果,叫做暴;政令缓出而限期紧迫,叫做贼;给人奖赏却出手吝啬,如小官那样小气。”

【评析】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孟子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要成为尧,成为舜,成为贤,成为圣,关键是要去“做”,若能事事处处都按照尧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为尧舜了么?

一、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

【译文】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农业生产的事是不能延缓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尽心下》)

【注释】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指国家。丘民:人民。赵岐《孟子注》:“丘民犹言邑民、乡民、国民也。”

【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

【评析】在两千多年以前君权至上的时代,孟子就有了“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强调“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认为国君是为民而立的,真是难能可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

【注释】老吾老:敬爱自己的老人。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敬爱。幼吾幼:爱护自己的孩子。第一个“幼”字作动词用,爱护。运于掌: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做事容易。

【译文】(孟子说)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

【评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今还光辉照耀。敬重自己也敬重别人,关爱自己的亲人也关爱别人的亲人。这就是友爱。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梁惠王下》)

【注释】好(hào)乐:喜欢音乐。其:大概。庶几:希望。由:同“犹”,相类似。乐(yuè)乐(lè):第一个“乐”字作动词用,欣赏音乐。

【译文】孟子说:“大王非常喜爱音乐,齐国治理得就有希望了!现在的音乐如同古代的音乐。”

齐王说:“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快乐。”

孟子问:“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同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同很多人一起欣赏快乐。”

【评析】孟子听到齐宣王好乐,因势利导,鼓励宣王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注释】乐民之乐者:第一个“乐”为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二个“乐”作名词,快乐。

【译文】(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孟子答道):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评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能捍卫一个国家,使之稳固不衰,也能瞬间摧毁一个国家。作为国君,要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乐人民之所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梁惠王上》)

【注释】数罟(cùgǔ):密网。洿(wū)池:大池。

【译文】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水产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

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

【评析】做学问,看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意见,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

【注释】梓匠:木匠。轮舆:造车轮的工匠。规矩,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圆规、曲尺画图。巧:灵敏,灵巧,技术精巧。

【译文】孟子说:“木匠和车匠能教给人圆规、曲尺的使用方法,却不能使人技术精巧。”

【评析】操作的娴熟精巧,需要学生掌握诀窍、激发创意、出蓝胜蓝等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那就是做徒弟的事了。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

【注释】指:通“旨”。约:简约,简要。博:广博。不下带:视不下带。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带,腰带。

【译文】孟子说:“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简要,而施行时效用广大,这是善道。君子所说的,虽然是眼前近事,而道却蕴含在其中;君子所把握住的,是修养自己,却能使天下太平。

【评析】其实,真正的“善言”“善道”并不在故作高深,或者喋喋不休。首先,在于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守约而施博”;其次是想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要“修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任何时候敢于勇挑重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要纳“善言”,要走“善道”,要“日三省吾身”,然后,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

【注释】大匠:技艺高超的工匠。绳墨:木工取直用的工具。彀(goù):把弓拉满。引:拉开弓。

【译文】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评析】好的师傅会因材施教,不会因学生的天资较差,而有所懈怠,失去教授的兴趣和耐性。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注释】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申:反复说明。颁白:须发花白。颁,通“斑”。

【译文】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着东西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还不能实现王道,是绝不会有的。

【评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由养而教,是孟子理想中的仁政蓝图。

三、亲亲而仁民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注释】端:开端,起源,源头。

【译文】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评析】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者就是仁之内容。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

【注释】铄:授予。

【译文】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

【评析】按照孟子的看法,不仅人性本善,人性本来有“四心”,就连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发现仁义礼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天生资质。于是我们都反省自身,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中去寻求仁义礼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养,使之茁壮成长。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尽心下》)

【译文】仁者把给予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评析】要赞成以善仁扩大善仁,要遏制不仁波及的范围。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而不施予仁德;对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视作亲人。(君子)首先要亲近亲人,进而把仁德施给百姓;把仁德施给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评析】先爱自己的父母、兄长,然后扩大到周遭的朋友、乡人,再扩大到所有的人,最后扩及万物。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尽心下》)

【注释】仁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仁人贤士。

【译文】孟子说:“不信任仁人贤士,国家实力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等级关系就会混乱;没有政事,国家财用就会不足。”

【评析】一定要信任并重用仁贤之才,推行礼义观念。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不仁的人得到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情况;不仁的人却得到天下,是从来没有过的。”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

【注释】厌:满足。

【译文】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从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从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评析】孟子劝梁惠王倡行仁义,勿使上下交征利而危及国家。“仁义”与“功利”的分辨,就是本章的核心议题。孟子的结论是: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公孙丑上》)

【注释】《太甲》:《尚书》中的一篇,已失传。

【译文】孟子说:“仁就获得尊荣,不仁就招来耻辱。如今有人厌恶耻辱却又安于不仁,这就像厌恶潮湿却又安于居住在低洼的地方一样。如果真的厌恶耻辱,就不如崇尚道德、尊重士人,让贤人在位做官,让能人在职办事。《太甲》说:'上天降下灾祸,还有办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那就别想再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

【译文】仁,是天(赋予人的)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定的住所。没有谁阻挡他(行仁),他却不仁,这是不明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只配当别人的仆役。行仁的人就如比赛射箭:射箭手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放箭;射不中,不怨恨赢了自己的人,只有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罢了。

四、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尽心下》)

【注释】妻子:妻子儿女。使:指使。

【译文】孟子说:“如果自己行事不遵循正道,那么正道在他妻子儿女身上也实行不了;不按道去指使人,那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了。”

【评析】上行下效,一个人说话、办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如果行无章法,任意妄为,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妻子儿女,也无法让他们心服口服。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

【译文】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

【评析】“仁者无敌”,是千古名言。孟子一向主张施仁义,行王道;主张“保民而王”,则无敌于天下。他要梁惠王第一步实施仁政,其次要注重教化。这就是“仁者无敌”的道理。

浩生不害问曰:“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

【注释】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有诸己:它为自己所拥有。诸,代指“善”。充实:充盈,实在。光辉:发扬光大。化:感化。之:代“万事万物”。不可知之:神妙莫测。

【译文】浩生不害问:“什么叫善?什么叫信?”孟子说:“值得向往的叫'善’,'善’为自身所拥有就叫'信’,'善’充盈在身上就叫'美’,既充盈实在进又去发扬光大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圣’到妙不可知就叫'神’。

【评析】在孟子的这段话里,我们看到了儒家在道德人格上的完善层次,“善”乃人之本性,而最高的层次则是“神”,这里的“神”不是神灵,更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言行举止上自觉的追求“真、善、美”乃至“大”“圣”的境界。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说)(对于一个人)左右侍臣都说他贤能,还不行;大夫们都说他贤能,也还不行;全国的人都说他贤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贤能,这才任用他。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注释】无耻:没有羞耻心。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

【译文】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评析】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指出知耻才能免去耻辱。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

五、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

【注释】无故:无灾患。怍:惭愧。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评析】孟子言君子有三乐:亲人无故、俯仰无愧、教育英才。这三乐甚至超过“王天下”。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

【注释】成德,使品德养成。财:同“才”。私淑艾(yì):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淑,善。艾,治。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化育的,有帮助养成品德的,有帮助发展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靠品德学问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评析】教学是艺术,必须因材施教,必须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导学生。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告子下》)

【注释】亮:同“谅”,诚信。

【译文】孟子说:“君子不讲求诚信,还有什么操守呢?”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

【注释】斩:断也。淑:取也。

【译文】孟子说:“君子道德风尚的影响,五代以后就断绝了;平民道德风尚的影响,五代以后也就断绝了。我没能(赶上)做孔子的门徒,我是私下从别人那里学取(孔子的道德学问)的。”

【评析】君子小人虽有贤、不肖之异,然余泽所及,皆五世而断去。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趁着年轻,多从前人那里汲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滕文公上》)

【注释】尚:同“上”。偃:倒下。

【译文】孟子说: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

【评析】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反复申说的一个话题,孟子也同样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公孙丑上》)

【译文】看到一个国家的礼制,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听了一个国家的音乐,就能了解到这个国家的德教。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公孙丑上》)

【注释】至:极,最。

【译文】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 “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

【评析】一个人要有浩然之气,心存善念,心怀正直,并长久的言行合一,才能养成好的气质。正如陶觉所言:“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尽心上》)

【注释】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译文】孟子说:“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乱黑暗,不惜为道献身。没听说牺牲了道去迎合别人的。”

【评析】人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客观环境为自己所用,来实践自己的人生准则,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注释】轫(rèn):同“仞”。古代七尺(或说八尺)为一仞。

【译文】孟子说:“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评析】孟子教导人们持之以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行百里者半九十。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公孙丑下》)

【注释】日月之食:日食月食。徒:只,仅仅。

【译文】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民都能看到;等他改正后,人民都仰望着他。

【评析】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却不知道改悔,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家里人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

【注释】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译文】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

【评析】“不忍”即是“仁”,孟子由“仁”引申出人之为人所应该保有的四心,即:同情心、羞耻心、谦让心、是非心。

曾子曰:“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公孙丑下》)

【译文】曾子说过:“他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他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注释】善政:良好的政治。善教:良好的教育。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评析】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治人人畏,治心心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德治。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离娄上》)

【译文】孔子说:'道路只有两条,仁和不仁罢了。对百姓残暴太厉害,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尽心上》)

【注释】杨子:即杨朱。摩:损伤。放:致。

【译文】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墨子提倡'兼爱’,(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干。”

【评析】杨朱代表着自私自利;墨翟代表着兼爱天下。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滕文公上》)

【译文】把财物分给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

八、以德服人者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

【注释】七十子: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七十二人,这里是举其整数。

【译文】孟子说:“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够(反抗)罢了;靠道德使人服从,是心里高兴,真心服从,就像七十位弟子敬服孔子那样。”

【评析】有时,武力使人服从的只是肉体,道德使人服从的才是精神。只要我们注重自身修身立德,行端品正,道德高尚,就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众人服之、众心归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梁惠王上》)

【译文】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

【译文】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驱赶着野兽来吃人啊!

【评析】孟子指出应该像对自己儿女一样,去爱护照顾老百姓。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梁惠王上》)

【注释】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恒心:指守道不变的善心。

【译文】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

【注释】辟:开拓。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

【译文】孟子说:“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周的民族。(不过,)凭您的做法去追求实现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

【评析】齐宣王的做法没有达到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之境,所以,只能是缘木求鱼,无法实现。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梁惠王下》)

【译文】齐国攻打燕国,取得大胜。齐宣王问孟子说:“有人对我说不要吞并它,有人要我吞并它。以万乘之国攻打万乘之国,五十天就攻下来,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不吞并它,老天定会降灾殃。吞并燕国怎样呀?”孟子回答说:“吞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代有人这么做过,武王就是这样。吞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古代也有人这么做过,文王就是这样。”

公孙丑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公孙丑上》)

【译文】公孙丑说:“管仲使他的君主称霸,晏子使他的君主扬名,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孟子说:“凭齐国的条件称王天下,真是易如反掌。”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跖,盗跖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尽心上》)

【注释】孳孳:勤勉的样子。舜:圣人。泛指好人。跖:柳下跖。泛指坏人。

【译文】孟子说:“鸡叫就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舜一类的人;鸡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跖一类的人。跖就是强盗柳下跖。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在行善和求利的不同罢了。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梁惠王下》)

【注释】滕文公:滕国国君。事:侍奉。

【译文】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护城河,筑牢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这样就好办了。”

【评析】在这个世界上,拯救你的人、保护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依附于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

九、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上》)

【注释】东山: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小。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评析】一旦达到较高的层次,眼界自然就开阔了。身在其中,往往不自觉其狭小。一旦自身学艺高明了,再回头观照,就自然有“小鲁”、“小天下”的观感。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柳下惠不会因为做大官而改变他的操守。”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就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朋友就不去结交。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恶人交谈。”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形体容貌是天生的,这就是天性;只有圣人才能尽这种自然之理,使天生的形体容貌更加充实完美,无愧于天性。”

孟子曰:“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 (《公孙丑上》)

【注释】厌:满足。既:已经。

【译文】孟子说:“从前子贡问孔子道:'老师是圣人了吧?’孔子说:'圣人,我不能做到,我只是学习不觉满足,教人不知疲倦。’子贡说:'学习不觉满足,这样就有智慧;教人不知疲倦,这是实践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圣人,孔子尚且不敢自居。”

【评析】谦受益,满招损。圣人孔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谦虚。因为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利的要诀。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尊重贤人,任用能人,杰出的人在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而且愿意到那个朝廷去做官。

十、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上》)

【注释】校、序、庠:古代学校的称呼。

【译文】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

【评析】孟子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之为“五伦”。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一一“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事父母;义,从兄长;智,明白以上二者的道理并坚持下去;礼,孝悌在礼节上的表现;信,老老实实地做事,讲信用。

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公孙丑下》)

【译文】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公孙丑下》)

【译文】上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我为什么不愉快呢?”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上》)

【注释】禹:曾奉舜命治理洪水,后成为夏朝开国君主。与人为善:与,帮助。

【译文】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舜从当农夫、陶工、渔夫,直到成为天子,没有哪一点长处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吸取众人的长处来修养自己的品德,这又有助于别人培养品德。所以,君子没有比帮助别人培养好品德更好的了。”

【评析】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

【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是有多种方式的,(对某个人)我不屑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他的一种方式罢了。”

【评析】“不屑之教”的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他,是让他羞愧而奋发向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评析】只有修身养性才能安身立命,而修身养性就是保存他的善心。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滕文公上》)

【译文】后稷教人民各种农事,种植五谷;五谷成熟了,人民才能养育。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译文】把伦理道理教给人民——父子讲亲爱,君臣讲礼义,夫妇讲内外之别,长幼讲尊卑次序,朋友讲真诚守信。

【评析】“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理”是核心,“理”乃天下大道,人与人的关系只要循此大道而行,就会有所得,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十一、孟子道性善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要提到尧、舜。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引用一位勇士的话)他,是个大丈夫;我,也是个大丈夫,我怕他什么呢?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注释】穷:困窘,处境困难,不得志。达:得志时。

【译文】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困窘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评析】修身悟道,学以致用,或进或退,不离其道,不失其德。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滕文公上》)

【注释】恒产:固定财产。苟:如果。辟:通“僻”,邪僻。邪:不正当,邪恶。罔:欺骗,骗取。

【译文】人民有一个基本情况: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惩罚,这等于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坐朝,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

【评析】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为富不仁”是不当的,要提倡为仁而富,为富而仁。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滕文公上》)

【译文】《诗经》上说:“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接受天命革新。”这是讲的文王。您(滕文公)努力实行吧,也以此来更新您的国家。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滕文公上》)

【译文】在那时候,大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家的门口都没有进去。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告子下》)

【译文】曹交问道:“人人都能成为尧、舜,有这说法吗?”孟子说:“有的。”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告子下)

【译文】大禹治水,是顺应水性,所以大禹把四海当作蓄水场所。现在你却是把邻国当作蓄水场所。倒流泛滥的水叫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仁人最讨厌的。你错啦!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滕文公上》)

【注释】保:保住、保全、保护。

【译文】夷子说:“按儒家的说法,古代的圣人(爱护百姓)就像爱护初生的婴儿,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是说,对人爱是不分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起来是从自己的父母开始。”

【评析】将先秦儒家的“仁者爱人”,“亲亲为大”的原则转化成“仁者爱人”,“施由亲始”的方法,凸显家庭在现代人性的情感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是非常有价值的。

十二、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有志气的人,不怕死后弃尸山沟,勇敢的人不怕丢了脑袋。”

【评析】一个志士仁人为了理想抱负,不怕牺牲自己。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注释】淫、移、屈:朱熹注“淫,荡其心;移,变其节;屈,挫其志。”

【译文】孟子说:“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端正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志向时就与人民一起去做;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坚持这些道理。富贵不能迷乱我的心智,贫贱不能改变我的操守,威武不能屈服我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评析】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居于宽广的“仁”的大厦,应该立于端正的“礼”的空间,应该行在宽阔的“义”的大道。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心这个器官是会思考的,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不思考就得不到(善性)。

【评析】依照思考来行事,这就是所谓的“从其大体”。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告子上》)

【译文】手指(弯曲了不能伸直)不如别人,知道厌恶它;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

【注释】彀(gòu):把弓拉满。

【译文】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学射的人也力求自己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要用圆规和曲尺;学手艺的人也一定要使用圆规和曲尺。”

【评析】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滕文公下》)

【译文】孔子感到忧惧,编写了《春秋》。《春秋》,(纠正君臣父子的名分,褒贬诸侯大夫的善恶,)这是天子的职权。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恐怕就在于这部《春秋》吧!怪罪我的,恐怕也就在于这部《春秋》吧!”

【评析】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责他不该修订《春秋》的人。可见,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微言大义”。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

【注释】离娄:人名,相传生活在黄帝时期,视力极佳,能够于百步之外看到“秋毫之末”。公输子:即公输班(或作公输般、公输盘),春秋末年鲁国人,故又称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技能高超,曾发明过攻城的云梯。师旷:春秋时晋平公的乐师,名旷,相传他的辨音能力特别强。六律:指十二律中的六个阳律。这里的六律代指十二律。五音:中国古代音乐所定的五个音阶,具体名称是:宫、商、角、徵、羽。

【译文】孟子说:“离娄虽有很强的视力,鲁班虽有巧艺,如果不用圆规、曲尺,也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师旷虽有审音的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尧、舜的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评析】离娄、鲁班、师旷,这些人都是高明的能工巧匠和具有独特技能的人,但是他们的技艺与智慧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孟子总结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计划的展开,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治国也是这样。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到做君主的道理;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道理。二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

十三、仁,人心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

【注释】圹(kuàng):郊野。

【译文】老百姓归顺仁慈(的君主),就像水向低处流,野兽往野地里走一样。

【评析】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政治理念,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一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告子上》)

【注释】放:亡失,丢失。求:寻找,找回。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善)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丢失了他的善心而不寻找,可悲啊!”

【评析】时过境迁,孟子的呼唤与我们今天文学、艺术、哲学的现代追求还有没有相通之处?他的呼声还能不能响越百代,发聋振聩于当代国人呢?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译文】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评析】孟子本章强调仁爱,并且指出了如何施予仁爱。“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别人有了困难,我们是否施以援手了;别人遭遇了不幸,自己是否感同身受?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

【译文】君仁,没有谁不仁;君义,没有谁不义;君正,没有谁不正。一旦使君主端正了,国家就安定了。”

【评析】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行下效”,意思就是上面或做长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或做晚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虽然这句话常常用作贬义的方面,但是对于现在某些事还是比较适用的。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

【注释】暴:害。有言:“有善言”之意;有为:亦作“有行”,“有所作为”之意。旷:使动用法,使……空着。

【译文】孟子说:“自暴的人,不可以跟他谈什么善言;自弃的人,不能跟他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仁是人心灵的最适宜的居所,义是人最正确的道路。放着空旷安适的居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实在是可悲啊!”

【评析】自暴自弃指自己不愿意居仁心,行正义,稍加引申,也就是自己不愿意学好人做好事而自卑自贱,自甘落后,甚至自甘堕落。这就是成语自暴自弃的意思,只不过我们今天使用这个成语时,多半指那些受挫折后不能重新振作的人罢了。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的得天下,是由于仁;他们失掉天下,是由于不仁。国家衰败、兴盛、生存、灭亡的原因,也是这样。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存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放弃生存而要义。”

【评析】“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毛主席说得好:“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别了,司徒雷登》)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注释】诸:“之于”的合音。

【译文】孟子说:“爱抚他人而得不到他人的亲近,应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仁爱;治理民众得不到治绩,应反省自己的才能;礼待他人而得不到他人的回应,应反省自己是否恭敬。任何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躬自问,自己确实端正了,天下的人才会归附于他。”

【评析】有矛盾、有问题先从自己方面检查起,这是“求诸己”;反之,眼睛盯着对方,只责备对方,不检讨自己,就是“求诸人”。只有常“求诸己”,才能过到“责己严而责人宽”。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万章上》)

【译文】孝子最大的孝,莫过于使父母尊贵;使父母尊贵的最高标准,莫过于用天下奉养父母。做了天子的父亲,这是最尊贵的地位了;用天下奉养父亲,这是最高的奉养了。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所谓仁,意思就是人。人和仁结合起来,就是所说的道。”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

【注释】“乐之实”三句:第一个“乐”,读“yuè”,第二个第三个“乐”,读“lè”。

【译文】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评析】“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境界是多么美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为人之道,也是我们结交朋友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十四、国之本在家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注释】国之本在家:从《大学》中“治国”、“齐家”的解释看来,这个“家”是一般的意义,指家庭。

【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个人。”

【评析】儒者则是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为本,所以是先己后人,推己及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离娄上》)

【译文】有个孩子唱道:“沧浪的水碧清哟,可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浑浊哟,可以洗我的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了。这是由水自己招来的。”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注释】戮:羞辱。很:狠。

【译文】孟子说:“世俗所说的不孝,有五种情况: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一不孝;喜欢赌博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二不孝;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三不孝;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四不孝;逞勇好斗,危及父母,是五不孝。”

【评析】在人伦关系方面,孟子特别推崇孝德,提倡孝敬父母,强调赡养父母,人人有责。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离娄上》)

【译文】一个人必然是自己招致侮辱,人家才来侮辱他;一个家必然是自己招致毁败,人家才来毁败它;一个国必然是自己招致讨伐,别人才来讨伐它。《太甲》上说:“上天降灾,还可以躲;自己作孽,别想再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

【注释】聚:积蓄。勿施:不要施行。尔:如此。

【译文】孟子说:“夏桀和殷纣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天下的民众;之所以失去民众,是由于失去了民众的心。取得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了民众,也就得到了天下。得到民众是有方法的:得到了民众的心,也就得到了民众。取得民众的心是有方法的:对于民众所希望的要多给予并替他们积蓄起来,对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注释】虞:料想。

【译文】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苛求完美的诋毁。”

【评析】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菜根谭》),应该抱有超脱于毁誉之外的态度。

十五、人人亲其亲、长其长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谦恭的人不侮辱他人;节约的人不强迫他人。”

【评析】《左传》名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朝曾国藩名言:“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古代凡是能成大业的人,大多是自克勤克俭而来。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天下的人都落水了,要用王道去救;嫂子落水了,要用手去救。你难道想用手去救天下的人吗?”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说话随随便便,那就不值得责备他了。”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注释】迩:近。亲其亲、长其长:第一个“亲”“长”是动词,第二个“亲”“长”是名词。

【译文】孟子说:“道本在近处却要到远处去求,事本来容易却要往难处去做。人人都亲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上,天下就太平了。”

【评析】在孟子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没有必要,都是糊涂。相反,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易事努力,比如说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也就会太平了。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观察他的眼睛。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万章下》)

【注释】挟:倚仗。

【译文】万章问道:“请问怎样交朋友。”孟子说:“不倚仗自己年纪大,不倚仗自己地位高,不倚仗自己兄弟的富贵而交朋友。交朋友时,是因为朋友的品德好才去交他,心中不要存在任何倚仗的观念。”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下》)

【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村的优秀人物和一个乡村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结交天下优秀人物的朋友还不够的话,还要向前去找古时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写的书,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那个时代。这就是追溯历史和古人交朋友。”

十六、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注释】患:毛病。

【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评析】不要骄傲,不要卖弄,要谦虚为人。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不符合礼的'礼’,不符合义的'义’,有道德的人是不遵行的。”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尽心下》)

【注释】昭昭:清楚明白。昏昏:暗,糊涂。

【译文】孟子说:“贤人用自己清楚明白的道理使别人也清楚明白,现在的人却要用连他自己都糊里糊涂的道理、去使人清楚明白。”

【评析】自己都对“大道”一知半解,当然难以承担教化民众的责任。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

【注释】荑稗:秭米和稗子。

【译文】五谷是粮食作物中品种最优秀的;但如果种了不能成熟,反而不如秭米和稗子了。仁德的价值也在于它成熟罢了。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译文】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狗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不相识的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

【评析】以心换心,这是人际交往的一个规则。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夫妻之间都需要真心的沟通。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

【注释】岁:收成。

【译文】孟子说:“丰收之年,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之年,年青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情变坏了的缘故。”

十七、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译文】孟子说:“说人家缺点,招来了后患怎么办?”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有德行的君子,是不失掉婴儿般纯真天性的人。”

孟子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万章下》)

【译文】孟子说:“君主有错误就劝谏;如果反复劝阻还是不肯听,就离去。”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离娄下》)

【注释】中:无过不及。指道德水平高的人。才:足以有为。指有才能的人。

【译文】孟子说:“道德水平高的人来教育熏陶那种道德水平低下的人,有才能的人来教育熏陶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喜欢有个父兄(以对自己进行教育)。”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广博地学习,再详细地论述,目的是能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

【评析】博学说约,即广博地学习,简明地概括。是为学问之道。如朱子所注:“学非欲其徒博,在于融会贯通。”惟通且约,深入浅出,方成学问。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君主无辜地滥杀士人,那么卿大夫就可离开这个国家;君主无辜地杀害人民,那么士人就可以移居别处。”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

【注释】资:积蓄。原:同“源”,本源。

【译文】孟子说:“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深造,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自己获得了道理,就能牢固地掌握它;牢固地掌握了它,就能积蓄得很深;积蓄得深了,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想要自己获得道理。”

【评析】人获得知识道理有两种途径,一种直接取得,也就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而获得最直观的感受;一种是间接取得,也是可以借助书籍、媒体、他人等形式获得知识道理。自得的东西最珍贵。

十八、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尽心下》)

【注释】宝:意动用法,以……为宝。殃:灾祸。

【译文】孟子说:“诸侯的宝物有三样:土地,人民,政事。把珍珠美玉当作宝物的,灾祸必将落到他身上。”

【评析】只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民族才会振兴,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以珠玉作私宝,就危险了。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

【注释】不忍:指对别人的不幸感到难过和同情。

【译文】孟子说:“人都有向善的心,把它扩展到他所不善的地方,就是仁。人都有羞耻之心,将其推广到他不知羞耻的地方,就是义。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靠善来使人心服,没有能使人心服的;靠善来教育感化人,才能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却能统治好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评析】如果我们把善内化为自己一种品质,通过它去感化别人,就会让人非常自然的接受。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的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他。舜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明察人伦关系,因此能遵照仁义行事,而不是勉强地施行仁义。”

【评析】孟子所说的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是否拥有仁义之心。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离娄下》)

【注释】旨酒:美酒。泄:狎,轻慢。迩:近。

【译文】孟子说:“禹嫌恶人家进献美酒却喜好善言,商汤坚持中和之道,起用贤人没有定规。周文王看待民众如同他们遭到了伤害。分明已经接触到了道,却好像还没有看到一样。周武王不轻慢亲近的人,不遗忘远离的人。周公向往兼有夏、商、周三朝贤王的长处,来实施禹、汤、文、武的功业;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抬头思考,夜以继日,有幸想明白了,就坐待天明来实施。”

【评析】《孟子正义》这样解释:本章“言周公能思三王之道,以辅成王,太平之隆,礼乐之备,盖由此也。”周公辅佐成王,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所以为周代立下了八百年的雄厚基础。“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拿别人的善言善行做榜样,有好德之心,督促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大写的人。

十九、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

【注释】伤:败坏,伤害。

【译文】孟子说:“可以拿,可以不拿,拿了就伤害了廉洁;可以给,可以不给,给了就伤害了恩惠;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了就伤害了勇敢。”

【评析】孟子在这里摆给我们的,是一种两可之间的选择权衡。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离娄下》)

【译文】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给天下的人树立了榜样,影响可以流传到后世,我却仍然不免是个平庸的人,这是值得忧虑的。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离娄下》)

【注释】颜子:即颜回,孔子弟子,以贤著称。

【译文】禹、后稷处在太平时代,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在乱世,居住在僻陋的巷子里,一小竹筐饭,一瓢水,别人忍受不了那种清苦,颜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孔子称赞他。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仲尼不做过头的事。”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有德行的君子,说话不一定都兑现,做事不一定都彻底,只要落实在'义’上就行。”

二十、金声而玉振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

【注释】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

【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称赞水,说道'水啊,水啊!’对于水,孔子取它哪一点呢?”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凡是做事重视本原的便象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评析】干什么事情都要溯本求源,有源头之水,自然滔滔不绝。舍本逐末,自然立而可待干涸。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离娄下》)

【译文】逢蒙向羿学射箭,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他认为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杀害了羿。孟子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公明仪说:“羿好像不该有过错吧。”

【评析】不要只是教授技艺、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即“授仁义”。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离娄下》)

【注释】日至:这里指冬至。

【译文】天是很高的,星辰是很远的,只要认真推求它们固有的(运行)规律,那么一千年后的冬至,也是可以坐着推算出来的。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禹、后稷、颜回(遵循)同一个道理。禹一想到天下的人有淹在水里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淹在水里似的;后稷一想到天下的人还有挨饿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挨了饿似的,所以才那样抓紧工作(去拯救他们)。禹、后稷和颜回如果互换一下处境,也都会这样做的。”

【评析】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青史留名,成为后人景仰的人,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常怀一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万章上》)

【注释】此段是孟子与弟子万章在谈论舜帝。

【译文】能受到天下读书人的爱戴,这是多少人所期望的,但这却不足以解除舜的忧愁;得到美女,这也是多少人所期望的,(舜)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做妻子,但这却不能解除舜的忧愁;富裕是人人所想获得的,舜富有天下,却不能解除自己的忧愁;尊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舜贵为天子,却不能解除自己的烦恼。士人爱戴,拥有美女,拥有财富和尊贵,这些都不能解除舜的忧愁,只有获得父母的欢心才能解除他的忧愁。

【评析】孟子与弟子推论舜帝的内心世界,朱熹慨叹:“孟子真知舜之心哉!”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万章下》)

【注释】接淅:淘米。

【译文】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生火做饭,)捞起淘的米就上路;离开鲁国时却说:“我要慢慢地走啊,这是离开祖国所采取的态度。”该快点儿离开就快点儿离开,该久留就久留,该闲居就闲居,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所持的态度。

【评析】这一章说明孔子是“圣之时者”,圣人中识时务的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节选的几句来看内容来看,理解为爱国也有道理。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万章下》)

【注释】金:镈钟,一种乐器。玉:玉磬,一种乐器。由:通“犹”。

【译文】孟子说:“伯夷是圣人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中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中能相机行事的人。孔子可以说是集大成的。所谓集大成,(就像奏乐时)先由钟奏出声音,后用玉磬收束一样。钟的声音,是旋律节奏的开始;玉磬收束,是旋律节奏的终结。掌握奏乐条理的开始,靠智慧;坚持奏乐条理的终结,靠圣德。智慧好比技巧,圣德好比力气。就像在百步之外射箭,射到那个地方,是靠你的力气;射中那个目标,就不是单靠你的力气了。”

【评析】孟子罗列了四种圣人的典型: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孔子则是前三者的集大成者,具有“智”与“圣”相结合的包容性。也就是“德才兼备”的最高典范。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

【注释】颡(sǎng):额头。

【译文】孟子说:“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设法逼挡它,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评析】以水为喻说明性善。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告子上》)

【注释】耆:同“嗜”,喜好。炙:烤肉。

【译文】告子说:“饮食和男女,这是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孟子说:“爱吃秦国人的烤肉,同爱吃自己的烤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他事物也有这种情况,那么爱吃肉也是由外因引起的吗?”

【评析】孟子不同意告子的观点,认为仁义都是内心发出的,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孟子曰:“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告子上》)

【注释】易牙:齐桓公的宠臣,传说他擅长烹饪。师旷:春秋时晋平公的乐师,生而目盲,善辨音律。子都:传说是古代的一个美男子。

【译文】孟子说:“说到口味,天下的人都期望尝到易牙烹调的菜肴,这说明天下人的口味是相似的。耳朵也是这样,说到声音,天下的人都期望听到师旷演奏的乐曲,这说明天下之人的听觉是相似的。眼睛也是这样,说到美男子子都,天下没有不知道他俊美的;不能鉴别子都俊美的,是不长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貌,有相同的美感。说到心,偏偏会没有一致肯定的东西么?心所一致肯定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理,就是义。”

【评析】我们都有共同的人性。物质享受如此,精神享受也如此。“理义之悦我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道德判断的方面,是精神满足的问题;而“刍豢之悦我口”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感官知觉的方面,是物质满足的问题。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

【注释】缴:拴在箭上的生丝绳,这里指代箭。

【译文】孟子说:“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好比下棋,)下棋这种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讲解。另外一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要飞来了,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同另一人一起在学,却不如人家学得好了。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

【评析】一暴十寒,或者如俗语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很难奏效。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一两把手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让它们生长,都知道该怎样去培养。至于他们自身,反倒不知道怎样培养自己,岂不是爱自身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归根到底在于)太不会考虑问题了。”

二十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人对于自己的身体,各部分都会爱护的。都爱护,便都加以保养。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爱护,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保养。”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一样。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样的论调又助长了那些极端不仁的的,到头来也必然会把他本来有的那点仁亡失了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注释】拂:违背,不顺。

【译文】孟子说:所以上天要把治国治民的重任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评析】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

【注释】反身:反躬自省。强:勉强,努力。求仁莫近焉:这是求仁最简捷的途径。焉,代词,指“强恕而行”。

【译文】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如果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没有什么事比这更快乐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那么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评析】孟子主张强恕以求仁,诚身以致乐。所以说:“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为什么,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考究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注释】机变:机巧诈变。无所用耻焉:没有用到羞耻心,即无羞耻之义。

【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来说意义非常大;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从不讲羞耻的。不以不如别人是羞耻的,又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评析】孟子指出人不可失去羞耻心。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

【注释】良:最,好。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

【译文】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等到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

【评析】孟子言爱亲敬长,乃人之良知良能,勉人加以扩充,而达于天下。行孝守悌,自然和谐。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尽心上》)

【注释】豕:猪。沛然:充沛、丰盛的样子。

【译文】孟子说:“舜居住在深山里,与树木、石头作伴,与鹿、猪相处,他区别于深山野人的地方很少。(可是)等他听了一句善言,见了一种善行,(就会立即照着去做,)像决了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势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

【评析】舜所处的环境和深山野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他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有如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积极向善的主观努力。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

【注释】焉:“于之”,在这里。分:职分。

【译文】孟子说:“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君子是想得到的,但他的快乐不在这方面;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君子对此感到快乐,但他的本性不在这方面。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政治理想完全实行了,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隐居,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

【评析】面对礼崩乐坏、诸侯兼并的局面,欲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唯有仁义礼智的本性在心中。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

【注释】王子垫:齐王之子。尚:重视。恶(wū):哪里。

【译文】王子垫问道:“士该做什么事?”孟子说:“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垫问:“什么叫使自己志向高尚?”孟子说:“遵行仁义罢了。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而取来,是不义的。士该住在哪里呢?住在有“仁”的地方;该行的路在哪里呢?走有“义”的路。能居住在“仁”上,行走在“义”上,君子该做的事就齐备了。”

【评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与孔子一脉相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是一种内心修养,有些空虚迂阔;义,是人应遵循的正道,合乎道义的行为规范,更实际一些。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形体容貌是天生的,这就是天性;只有圣人才能尽这种自然之理,使天生的形体容貌更加充实完美,无愧于天性。”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尽心上》)

【注释】孳孳:孜孜不倦。

【译文】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学它,)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的;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

【评析】孟子主张加强道德修养要落实。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尽心下》)

【注释】蹊:人行处。介然:执着,坚持。用:行。为间:少顷,言时间之短。

【译文】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的小路,原来是堵塞不通的,执著地走下去就能成为路;只要一段时间不走,茅草就会堵塞住它。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评析】孟子以“山径之蹊”比喻人生大道。要想“踏平坎坷成大道”,须坚持不懈地践行“道”“义”。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

【注释】于:对于。臭:通“嗅”,气味。安佚:即“安逸”,安乐舒服。性:天性。在《礼记?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知:智。

【译文】孟子说:“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香味,四肢对于安逸,(都是非常喜欢的,)这是天性,但其中也有命的成分,所以君子不称之为天性。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这都由命决定的,但其中也有天性的成分,所以君子不称它们为命运。”

【评析】这里,孟子是借“性”与“命”之辨,勉人不可以耳、目、口、鼻等嗜欲为满足,当努力追求仁、义、礼、智的圆满实践。

孟子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注释】由:同“犹”,如同。人牧:牧养百姓的人,指人君。

【译文】孟子道:“天下的人没有不归顺服从的。大王了解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七八月间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蔫了。(假如这时候)天上忽然涌起乌云,降下大雨来,那么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长起来了。果真这样,谁又能阻止它生长呢?当今天下的国君没有不好杀人的。如果有不好杀人的,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都会伸长了脖子期望着他了。果真这么做了,老百姓归顺他,就跟水往低处奔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评析】这一段文章,写得生动、幽默。孟子希望梁襄王能够明白百姓在苦难之中,受到仁慈君主的抚慰,就有了生气,就会归顺明君的道理。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已经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梁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说)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地,只抽农民九分之一的税;做官的世代享受俸禄,关卡和市场(对商人)只稽查不征税;湖泊池沼不设禁令,(任人捕鱼;)惩办罪人不牵连妻儿。年老无妻叫鳏,年老无夫叫寡,年老无子叫独,年幼无父叫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困难而又无所依靠的人。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必定先照顾这四种人。

【评析】国家的文明程度要关注它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当一个国家最为贫困的人也能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那么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文明,真正的实行了仁政。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

【注释】比:到,等到。治:国家治理得好。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有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学,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那么,应该怎么对他的朋友呢?”宣王说:“和他断绝交情!”孟子说:“狱官如果管不好他的下级,那该怎么办?”宣王说:“罢免他。”孟子说:“一个国家假如治理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宣王扭头去看左右的人,说起别的事情。

【评析】短小精悍的文字,彰显了孟子散文议论的雄辩色彩。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对方不知不觉的进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心悦诚服的接受自己的观点。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公孙丑上》)

【注释】闵:同“悯”,这里有担心的意。

【译文】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得不快,就去把禾苗拔高,当他疲惫的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可我帮助禾苗长高了许多!”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日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忠告他:'这不是好人干的事。’他说:'我要减少这种行为,那就一个月偷一只吧。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如果知道这是一种不义的行为,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非要等到明年呢?”

大学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相传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三纲八目的追求)

【注释】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即“大人之学”。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评析】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庶人:平民百姓。壹是:都是。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评析】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这里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找准自己的位置)

【注释】道:说、言的意思。

【译文】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

【评析】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

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苟:如果。新:指精神上的弃旧图新。作:振作,激励。维:语助词,无意义。

【译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评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成为你的座右铭。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注释】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评析】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诚其意:使意念真诚。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谦(qiè):通“慊”,心安理得的样子。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润屋:装饰房屋。润身,修养自身。

【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评析】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真诚做人,立身之本。

三、修身在正其心者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修身先正心)

【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评析】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齐家先修身)

【注释】辟(pì):偏颇,偏向。哀矜:同情,怜悯。

【译文】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评析】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后正人。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注释】悌(tì):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慈:指父母爱子女。帅:同“率”,率领,统帅。

【译文】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

【评析】国家,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治国必先齐其家”。

中庸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一、故君子慎其独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注释】天命:天赋,人的自然禀赋。率性:遵循本性。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评析】中和是天下的根本。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

【评析】讲究中和之道,就是中规中矩,就是融合,符合那个节度。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评析】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译文】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

【评析】讲究安于其道,讲究处于不同的位置,如何应对。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译文】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评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一种态度,一种坦然,一种境界,符合中庸之道。

二、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注释】辟:同“譬”。迩:近。卑:低处。翕(xī):和顺,融洽。耽:安乐。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

【评析】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团结自己的兄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豫:同“预”。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评析】“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译文】施政要靠贤臣,得贤臣要靠君王的自身修养,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评析】为政者必以仁义修身。仁与义,是为政的基础。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译文】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就会得到士人竭力报效;爱民如子就会赢得老百姓的耿耿忠心,招纳工匠就会财物充足,优待远客就会使四方百姓归顺,安抚诸侯就会使天下人敬畏。

【评析】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一个“诚”字。

三、博学之,审问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注释】措:罢休。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切实做到就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评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是执著的体现。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译文】只有天下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宏大量,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能够辨别是非邪正。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译文】天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评析】儒家修身要求要学天地之道,要将天地之道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境界,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译文】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评析】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