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氏太极后代拳师的故事

 太极988 2012-03-21

张琪肩打壮牛、瓜田分身、单人服群恶


    张  琪,(1851年——1911年)曲周县白寨村人,广平卢鸣金宗师得意高徒,卢氏太极拳第二代(曲周分支第一代)著名大师,当年与本村张致仁、王太平同拜师卢鸣金门下,其天资慧,悟性高,习练苦,颇受师赏,深得真传,功夫最高。据说人从屋后路过即能听到他行功盘架骨节“咕咚,咯吱”响声,大枪抖的缨如磨盘、杆似藤条、声赛雷鸣,越墙如走平地,纵奔无影无声,其内外功夫皆修炼至出神入化之大成境界。曾有多位外地太极拳大师、名家及武林高手,专程登门拜访切搓技艺,无不心悦诚服,堪称师门众多高徒中之皎皎者。

一次,他牵着自家一壮大公牛到井边饮水,公牛突然发性,蹬开四蹄向他凶猛抵来,见状他并未躲闪,反而迎着牛头一肩,结果将公牛打的向直后倒跌出三丈多远,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他过去用掌拍揉了几下(张琪精通“牛马经”,会治牲口),公牛才站起来。

    一年夏天,张琪在距村东三里多远地种了二、三亩西瓜,正值瓜熟时节,地处交叉路口过往行人不断,满地圆滚滚大西瓜,既无瓜棚也不见有人看护。一天晚上二更时分,东南邻村六、七名青年人前去偷瓜,当他们悄悄摸到瓜田边时,却发现瓜园井台上蹲着一个人。便起身想走,回头却有一位长者(张琪)倒背着手站在他们面前说:你们不是来吃瓜的吗?几个人闻声四散就跑,可每人前面都是那位老者笑呵呵挡着路,左奔右拐谁也跑不出去,最后张琪好言劝说,并给每人挑摘了几个好瓜让他们带走了。第二天他们家长用车推着西瓜,带着孩子,专程登门致歉。一天刚吃过晚饭,本村有几个小青年见张琪在家里聊天,便乘机跑到瓜田偷瓜,可去后却发现张琪在井台上站着呢。他们匆匆回了村,却见张琪依然在家里聊天,感到莫名其妙。后此事一经传开,都说张琪会“分身法”。其实是他的轻功来去快速(即本门“陆地飞行”)所示。

    有一年秋后,张琪推着小平车到县城粜粮食,卸车时不小心将旁边人的粮袋划破一小口,张琪连连道歉,并满口答应赔一条新口袋。不料对方是一伙集头混混,欺张是一乡下老人,想强行讹诈,四、五名彪熊恶汉将张围住,胡搅蛮缠,恶语辱骂,并一起出手攻击。被迫之下,张琪两臂只轻轻一拨,恶徒们即纷纷坐躺倒地,站起后再不敢上前,但又不甘心,恶狠狠地说“有种你等着!” 他们走后,集上一位好心人劝说:“老先生你赶快走吧,这帮人是城北拳房(武馆)的,惹不起。”果然,一会儿他们来了二、三十人,手持刀枪棍棒,喊叫着群攻而上,张琪见情即随向后退随解下腰间战带(即古人系腰的粗布长带),只顺势一挥,对方十多件器械已脱手落地,又一个闪展进身,众人未及眨眼瞬间,已有二、三人被抛上街边房顶。此举令围观者惊叹不已,众恶徒也纷纷赔礼认错,张琪名声传震了整个县城和四乡八野,好多人都来白寨村拜师求学。  

张明琴脑袋挑飞人


     张明琴(1882年——1970年,张琪之子),曲周县白寨村人, 卢式太极拳第三代(曲周分支第二代)著名大师, 自幼随父习练本门拳艺,并得广平师门悉心传授,内外功夫修为已达上乘境界,太极拳技法炉火纯青,运用得心应手,名操一方,他常说“用意勿用力,用力不是功,对方出手是递手。”其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望重乡里,一生授徒众多,且高手辈出,堪称卢式太极拳曲周分支第二代承前启后之中心人物。

一年寒冬时节,张明琴在家中与众弟子探讨拳艺,捅炉子时将火柱尖捅弯了,弟子要用锤去砸,他却说“用手一捏就直了。”说着便把火柱插入炉中烧的通红,拔出来顺手捋了两把,火柱果然变直了,而他的手掌中只有一层薄灰,大伙顿感惊奇,问他通红的火柱为何烧不伤手?他说这就是“内功壮实”之作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生产队在张明琴家外院做大食堂,为一丁点小事,明琴与食堂管理人员争拌了几句嘴,后来对方又几次故意找茬,明琴都未于理睬,本以为事就此已完。不料数天后,管理人员竟带着一位年轻体壮的青年入内院找事,明琴自己在家,话不投机,那位青年突然从背后拦腰带胳膊将明琴死死抱住,一位管理人员乘机举起一根木棍由前面用力迎头拍来,明琴双手被抱死不及抽脱,一个束身摆头(即拳中“老羊摆头),竟将那位管理员从堂屋内顺门挑飞出约三丈远,跌坐院子中央。事后明琴大师曾说“若不顾及邻里关系,稍微一斜,他必被摔死在门框上。”当时那位管理员虽被从屋内挑飞出三丈远跌坐院子当中,竟然丝毫未伤,起来便灰溜溜而去。此一挑足见明琴大师太极拳功夫之深厚和技法掌握运用之纯熟精妙。          

  

庞老养小露轻功镇拳师

庞敬修(字养纯,人称“庞老养”,1900年———1950年),曲周县白寨村人,自幼跟张明琴大师学练本门拳艺、并得广平卢进忠大师(即“振嗣”)等前辈指教,因家境较殷实,有文化,性聪慧,悟性高,精通拳理,习练刻苦认真,虽身材瘦小单薄,但动作小巧利落,轻灵圆活,内外功夫浑厚通灵,松然一抖,周身即可发出震响(拳中“御马抖毛”),尤其技法运用之妙,已达随心所欲出神入化,实属当时之首。

秋后农闲,他常去前邻家聊天,因走门须从后街绕道前街,越墙便成其来去通道,墙高近三米,他既不用手抓墙头也不助跑,而是倒背双手慢步走到墙根下沉身一纵,或双脚站立于墙上,或悄然越墙而过,身轻似燕,起落无声。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江湖卖艺人表演用掌砍砖,走进邻居家对着正在练拳的年轻人说“他们用掌砍,咱用指钻”,说笑间一手随意掂起一块大砖,另一手食指只轻轻一拧便捅透一个圆洞,一会儿大砖成了马蜂窝。又捡来一个厚黑瓷碗砣平放在门礅上,右掌按住碗砣稍一用意,碗砣已成碎块。

说起庞老养内功深厚,别看他身单个小,如果你用手搭到他肩上,只要让他手按住你手指第二关节,你纵有一头壮牛之力也抽不出来。建国前夕,白寨村设有棉花收购店,一天花店将过去的杆秤换成了磅,人们觉的新奇,纷纷站上秤自己体重,庞老养也去凑热闹,大伙开玩笑说:“你老人家没有100斤!”他往磅上一站,果然只有98斤,他风趣的说“我才这么轻点?再秤秤。”说着话他便蹲在了磅上,结果磅砣一直升到500斤才稳住,可他一站起来,磅又回到了98斤,大伙深感奇异。

一年冬天,邻村一徒弟说他们村一家练外家功夫的拳房,对本门拳艺甚为藐视,要求去人比试,并夸口“去者必败无疑。”闻此,张明琴、庞老养、李凤岗(1900年——1980年,白寨村人,人称快手拳师,善长擒拿发放)三人按约而至。进屋见墙角扔着十几个厚碗砣,庞老修蹲下用食指轻轻一下一个都成了碎块,后用脚在地上划了一个直径不过一米的圆圈,自己站在中间说:“你们随便进招,只要我脚出圈即算我们输。”对方看庞身材瘦小,很不以为然,一名人高马大功夫不凡的师叔首先出场,伴随一声怒吼,重拳带着风声直击庞的当胸,可人们尚未看清之际,进攻者已仰躺在庞的大腿上动弹不得。尔后庞一手托住对方脑袋将其扶起说:“这下不算,再来。”对方变换着招法,从不同方位进攻了三、四次,每次都是出手未触着人已被放躺在腿上。后来又让两名拳师从两边同时攻击,结果仍未触着人而被摞按在腿上,仅此一式,便令对方众拳师折服了。然庞的兴趣未消,说:“既然都高兴,我再给大伙耍个小玩意吧。”于是让人在大厅方桌外侧两角竖立起两块整砖,砖顶上各放一满碗清水,他站在桌前双脚由地下到桌上,连续跳上跳下二、三十次,轻灵无声,碗水纹丝不动,更令对方惊赞不已。 


李梦科粜粮服集霸

    李梦科(1937年——2005年),曲周县白寨村人,自幼随张明琴、李凤岗大师习练本门拳艺,肯吃苦,悟性好,颇得真传,拳架古朴,功夫纯厚,犹擅化拿擒放,技法变换快捷,搭手臂如藤条,蓄劲指似钢钩,系卢式太极拳第四代(曲周分支第三代)著名拳师和主要传承人。曾先后与多位太极拳名家及外家拳高手切磋比试,对方无不折服。

    生产队时,一次田间劳作休息,他让五个青年分别拽住两臂、抱住两腿、搂住后腰,同时用力搬摔,自己用意一沉,五个青年“一、二、三”喊着口号,用尽了力气,而他丝毫未被掀动。  一次外地一名练拳多年功力深厚的壮年高手,专门到白寨村比试(当时张明琴、李凤岗、王书堂、张玉印、张维新等人都在场),李搭手一个化发即把对方放出丈余,四脚朝天,并将靠墙一条新枣木板凳和一口大瓷盔(即和面专用的低矮厚瓷缸)砸碎。

     八十年代初,一次李梦科和儿子(李焕章,时17岁)去县城粮市粜谷子,本来对方验看后说定了价格,但在谷子倒之一半时,对方故意找茬说上下不一样,硬要每斤降价二、三分钱,李好言说“你们不买,俺自己再倒回来就是了。”可他们不让倒,并有十一、二个人围上来,凶狠狠地说“不卖不行!”原来他们一伙集霸,看着乡下人可欺,有三人围住李的儿子就打,结果二人被摔翻。其余八、九个人却一起挥拳对李围攻,李站在原地左手扶着已解开的口袋(怕谷子撒了),右手一个迎面缠抓便将一人按踩于脚下,随抬手右臂一绕重心一沉,又将三人之碗肘别压在自己右腿上,四名无赖被踩别的“哎呀,哎呀”直叫,然谁也挣脱不开,其他无赖见状都吓呆了。围观的人们纷纷惊叹!后来一位粮市做经纪的老者上前问“这位乡亲是哪村的?”李说“俺是白寨的,他们太欺负人了。”老者惊喜说“原来是太极拳老师门的!”并训斥那伙人“你们十几个全上也不行。”一番劝解李才放手,他们按原价付款并当众赔礼道歉。事后有几个又专程到白寨村要拜师学艺,但被回绝。


杨大成技压武状元 武镇宦官

    杨大成(1863年——1923年),肥乡县西杨庄村人,卢鸣金宗师得意高徒,卢式太极拳第二代(肥乡分支第一代)著名大师,在肥乡城经营棉花店,人称杨四掌柜(在家行四),常年行走周围府县及山西、山东、河南等地,见多识广。太极拳功夫修练至出神入化之大成境界,尤擅轻功,出手不见形,闪转不见影,人称“利快手”,先后与多位内外家拳高手、名师切磋比试,对方无不诚叹没及,曾被多家豪门大户聘作镖师、教头。独步一时,名震一方,在肥乡、成安、广平、永年及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有不少传承后人。

清末有一名武状元,正至年壮气盛,闻杨太极拳功夫不以为然,多次要与杨比试被谢绝,后请官方出面专门下了挑战书,订日在县城隍庙比试,并发出了公告,二人签下生死文书。是日城隍庙人山人海,对方人高马大,杨身材单薄(个子不高稍有驼背,人称“杨罗锅”)。二人比试功力,庙前有一歪着的石碑,对方用尽浑身劲力几次未能搬动,而杨沉身下势,一手托住碑头一手抠住碑底,面不改色气不喘一下便将石碑举起,并抛出丈余;比试拳脚,虽然对方拳脚带着风声,快如闪电般上下左右进攻,变尽招数,可怎么都打不着杨身上;对方又使出自己最擅长的看家枪术,杨仍空着手,对方长枪上下挑扎劈扫,舞的观众们眼花缭乱,不但丝毫未扎着杨,反而被杨一个闪转点腕,枪脱手飞落出三、四丈外;最后二人文比,对方先出手,用尽全力连击三拳,结果都像打在棉花包上一样,杨双脚似扎地生根丝毫未动。尔后杨漫步走到对方身前,只往其肩头随意按了一掌,对方就坐在地上,杨随手将其扶起说:“你的功夫不错,咱算平了”。对方怏怏而去,数天后吐血不止。

一次因外地一官宦大家欠账日久,杨前往讨要,对方依仗家势雄厚又是练武人家,想赖账不还,话不投机,对方武师帅众家丁将杨团团围住,恶言恐吓“你今天别想活着走出这个门!”闻言杨冷笑着说“俺倒要看看谁能拦得住。”随着一句“走了”右掌一按,一张大方桌四腿断碎桌面散架,杨已从众人头顶飞落厅院中央,又一纵身便上了大厅房顶。对方顿感惊讶,再三躬身倒歉,重新设宴款待,如数还了账并另送盘费,事后还多次来专程拜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