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礼《鹿娃图》解读

 小儒家 2012-03-21

体验“画中有诗”的完美意境

[ 收藏此页  我要投稿  107820 人阅读


北宋文豪?苏轼所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有评论唐代大诗人王维作品的赞语:“味摩诘(即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读过王维的诗,的确秀丽隽永,令人回味无穷,无愧诗中有画;但说到 “画中有诗”,我可真不是从王维那儿体会到的。应该是穿越了千年时空的公元2005年,在观赏了李延声大师的鹿作之后,我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画中有诗”。

李延声是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的“一门精”是鹿。有人形容李延声笔下的鹿是充满灵性的小精灵。我拜读过许多描写他的鹿作的文章。其中主要介绍他作为国礼赠送安南的《鹿娃图》。其实大师的鹿作无数,其中精品佳作举不胜举。《鹿娃图》应属于“鹿娃系列”中的一幅。该系列都是描绘小娃娃和鹿自由嬉戏玩耍,可以说风格一致,谐趣安详,自然唯美,宁静而致远,清新脱俗。鹿是一种温顺可爱的小动物,其实它们也很调皮的,很好动,所以很难捕捉其动态,必须要经过反复观察琢磨,才能掌握其基本形体结构、体态特征以及习性神情。以此为创作基础,并相应进行艺术出处理提炼。从笔墨来看,是团块与线条的有机交融,衬托出鹿的立体感。线条坚挺流畅,将速写与书法情趣相结合,注意用笔中写出线的力度和节奏感。运用朱膘色与墨色交融,注意色、墨巧妙与水融为一体,来描绘出鹿的形与神。

除了鹿娃系列外,李延声的鹿作中还有鹿与仕女,鹿与飞瀑等系列等。

这些作品向人们生动地展现了如诗的画面,“鹿鸣呦呦,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见《诗经?小雅?鹿鸣》)诠释了诗中完美的思想意境,体现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真正的“画中有诗”,极传统又极现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