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病中医疗法系列方剂(第5卷)—胃癌、胃潴留 、十二指肠壅积症、上消化道出血

 乐:平常心 2012-03-22

胃病中医疗法系列方剂

消化道病的中药治疗系列金方)

第五卷

  

6 胃潴留 1 大承气汤加味  7 胃癌  1、胃癌饮 2、三棱莪术活血汤  3、二参半夏汤 4、白蛇六味丸  5、扶正健脾汤 6、和气养荣汤  7、小攻坚丸 8、健脾补胃汤  9、旱枝莲解毒汤 10、和胃化结汤  8、十二指肠壅积症  1、小活络丹(丸、片)2、半夏泻心汤  3、温降承气汤  9 上消化道出血 1、云南白药 2、四黄汤  3、紫地止血汤 4、止血合剂  5、黄土汤 6、紫地合剂  7、溃疡止血方() 8、三七二白散  9、侧柏汤 

胃病中医治疗方剂

第五卷

   第六 胃潴留、七 胃癌、八、 十二指肠症、九、上消化道出血节

六第节 胃潴留:一、大承气汤加味(方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组成)大黄10克,芒硝12

枳实12克,厚朴12克,黄连12

槟榔12克,牵牛子12克,莪术12克。  

2(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  

3(功效)荡涤积滞,消痞除满,消炎泻下。  

4(主治)糖尿病性胃潴留。

第七节 胃癌:一、胃癌饮 (方源)《河北中医杂志》  

1(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

乌骨藤15克,石见穿12克,藤梨根10

白蚤休10克,枳实10克,法半夏10克,薏苡仁30克。  

2(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3次服。  

3(功效)解毒化痰,软坚散瘀。  

4(主治)胃癌。证见胃脘痛固定不移,或有肿块按之坚硬,呕吐痰食,精神疲乏,大便干涩,或见黑便,舌质暗晦,苔白,脉弦涩。  

5(按语)本方证以胃痛固定不移,或有肿块按之坚硬,呕吐痰食,神疲,便干或黑,舌暗晦,苔白,脉涩为辨证要点。本方用治胃癌。

二、三棱莪术活血汤(方源)《福建中医药》  

1(组成)三棱9克,莪术9克祛寒湿中药

代赭石15克,旋覆花9克,海藻15

赤芍药9克,昆布15克,鳖甲15

夏枯草60克,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  

2(用法)水煎服。上药加水2500毫升熬至1000毫升,去渣祛寒湿中药,加蜂蜜60克调和,分2日或310次服完。  

3(功效)少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4(主治)胃癌。证见胃脘胀痛,串及肋,呃逆不舒,嗳气陈腐,或有呕吐反胃,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5(按语)本方证以胃脘胀痛及两胁,呃逆不舒,嗳气呕吐,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细为辨证要点。本方用以治疗胃癌。

三、二参半夏汤  (方源)阎海等验方《胃病诊治大全》  

1(组成)人参6克,党参30克,白术10

茯苓15克,半夏10克,良姜10

荜拨10克,瓦楞子10克,陈皮6

甘草6克,生黄芪20克,草蔻仁9克。  

2(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3(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4(主治)胃癌。证见胃脘喜按喜温,喜渴热饮,面色苍白,肢凉,便溏,脉沉细。  

5(按语)本方证以胃脘喜按喜温,纳食不多,暧按痛减,面色苍白,肢凉,便溏。舌淡胖,脉细等为辨证要点。本方用以治疗脾胃虚寒,止痛,抗癌。

四、白蛇六味丸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  

1(组成)白英12克、蛇莓12克、龙葵15

丹参30克、当归20克、郁金15克。  

2(用法)水煎服,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另外加用蟾蜍皮注射液,一般用药2040毫升,溶于5%葡萄溏溶液500毫升内,并加维生素C3000毫克,静脉滴注,连用7天,休息3天为1小周期,共用6小周期为一疗程,停药2个月后重复治疗。  

3(功效)清热解毒祛寒湿中药,活血祛瘀。  

4(主治)晚期胃癌。证见面色萎黄,胃脘隐痛,喜按恶凉,呕吐,头晕目眩祛寒湿中药,心悸气短,脘胀纳少,舌质暗晦,苔少,脉沉细且无力。  

5(按语)本方证以胃脘隐痛,喜按恶凉,呕吐,头晕,心悸气短,舌质暗晦,苔少,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本方用以治疗晚期胃癌。

五、扶正健脾汤  (方源)《中医杂志》1994(3 

1(组成)党参、莲肉、芡实、熟地

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15

白术、茯苓、淮山药、枸杞女贞子各12

甘草4克,生黄芪30克,绞股蓝18克。

2 (加减)口干,选加麦冬、沙参、玉竹、酌减淮山药、生黄芪;食欲减退,选加酸麦芽、鸡内金、山楂;失眠,选加酸枣仁、五味子、夜交藤;腹胀,选加木香、莱菔子;腹泻,选加川朴、秦皮、川连、罂粟壳,酌减白花蛇舌草、太子参;腹痛,选加元胡、乌药、罂粟壳。  

3(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配合西药化疗。  

4(功效)补益扶正,解毒抑瘤。  

5(主治)胃癌。

 六、和气养荣汤  (方源)《中医杂志》1986(12):40  

1(组成)广郁金、醋元胡、炒白术

炒当归、绵黄芪、蓬莪术、谷芽

麦芽各10克,云茯苓、炒白芍

炒党参各12克,绿梅花6克,生甘草3克。

2(加减)如胃癌未能切除,脘腹隐痛,不思饮食,面晦肢倦,舌有紫斑,脉象细涩者,加三棱、苡仁、鸡内金等。  

3(用法)上药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煎服,亦可制成溶液,加适量防腐剂封装贮存,取用更为方便。每个疗程30剂,停药5天,再开始下个疗程。一般完成3-5个疗程后,停药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适量服之。  

(功效)和气养荣,扶正抗癌。  5(主治)胃癌。胃院隐痛,肿块,便血,呕血,消瘦乏力,面色不荣。

 七、小攻坚丸  (方源)《良方大全》  

1(组成)马钱子30克、活蜗牛15克、蜈蚣45

乳香3克、带子蜂房6克、全蝎10克。  

2(用法)按上述比例配制,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泡24小时后,换清水连续浸7-10天,再去皮晒干,用麻油炒黄研粉,将蜈蚣、全蝎、蜂房炒微黄,研粉,将蜗牛捣烂,晒干研粉,乳香研粉,诸药混匀后,用米糊泛丸,每克等于6粒。每次服10粒,每日2次。  

3(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4(主治)胃癌。

八、健脾补胃汤 (方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下册引余桂清方。  1(组成)党参、枸杞子、女贞子各15

白术、菟丝子、补骨脂各9克。  

2(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12次。  

3(功效)健脾补肾,扶正抗癌。  

4(主治)胃癌。  

5(按语)本方宜与化疗一起服用,能调整机休免疫功能和升高白细胞,对化疗可起支持及辅助作用。

九、旱枝莲解毒汤  (方源)《良方大全》  

1(组成)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

茜草根30克,夏枯草30克,生淮山15

生鸡内金10克,党参10克,茯苓10

白茅根30克,旋覆花10(另包煎)

去半夏6克,白术10克,山萸肉10

台乌药10克,木香10克,陈皮6

麦芽15克,谷芽15克,香附10克,红枣5枚。  

2(用法)将上药用2500在水浸20分钟后,先用大火煮沸,再以小火煎3小时,煎成2斤水,去渣后加蜂蜜120克。每日1剂,分3-5次服完。  

3(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行气消食。  

4(主治)胃癌。

第八节、 十二指肠壅积症:一、小活络丹(丸、片)1(方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化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片剂)收载。  

2(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地龙、乳香(制)

没药、胆南星。  

3(用法)由上药制成蜜丸,糊丸和片剂,口服。蜜丸;一次1丸,每日2-3次。糊丸;一次15克,每日2次。片剂;一次4片,每日2次。均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4(功效)祛风除湿,活络通痹。行气止痛。  

5(主治)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壅积症。证见胃脘胀闷不适,时泛酸呕吐。饭后呕吐,吐后痛减,喜暖拒按,呃送嗳气,大便时溏不爽或带血,形体消瘦,舌淡有齿痕,舌尖略暗红。苔薄腻。脉沉细稍弦。

二、半夏泻心汤(方源)王少龙等验方《山东中医杂志》1995(71(组成)半夏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延胡索10

黄芩5-10克、干姜5-10克黄连5-10克,炒麦芽30克。  

2(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功效)消痞,扶正,调和寒热。  

4(主治)十二指肠壅积症。

三、温降承气汤:(方源)哀今奇等验方《中医杂志》1990(11 1(组成)熟附子9克,姜半夏9克,红花9

生大黄9(后下),芒硝9(冲)

补骨脂12克,旋覆花12(包煎)

陈皮12克,桃仁12克,枳实12

厚朴12克,代赭石30(先煎)。  

2(用法)水煎分2次空腹温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3 (功效)温脾助阳,散结止痛。  

4(主治)十二指肠壅积症。证见胃脘胀痛,疼痛嗳气、食少呕吐、胃中觉凉、得温则舒腹胀便秘,畏寒肢冷。舌质暗淡或舌体伴嫩祛寒湿中药,边有齿痕,脉沉细。

第九节、 上消化道出血、一、云南白药(方源)云南曲焕章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有收载。  

1(组成)三七、重楼、麝香等多种中草药。  

2(用法)口服,散剂每次服用05克,每日3次;冰水调服。同时每日甲氰味胍10克分2次静脉滴注。  

3(主治)术后胃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证见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呕吐咖啡色物,拉柏油样大便,伴头昏眼花,纳呆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4(按语)三方证以上腹部疼痛,呕吐咖啡色物,拉柏油样大便,头昏,纳呆,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本方可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创伤出血,呕血咯血,妇女崩漏及红肿毒疮等。

二、四黄汤 (方源)《中医杂志》  

1(组成)大黄15克,黄连9

生地黄30克,生黄芪15克,甘草6克。  

2(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3(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益气摄血。  

4(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证见呕血,便血,神疲,纳呆,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5(按语)本方证治以呕血,便血,神疲,舌淡红,苔腻,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三、紫地止血汤(方源)广州中医学院·黄耀橥医疗验方《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组成)地榆30克,紫珠草30

益母草30克,旱莲草30克,仙鹤草20

艾叶10克,阿胶10(熔服),白芨10克,田七片10克。  

2(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3(功效)凉血止血。  

4(主治)呕血,吐血,便血(上消化道出血)。证见呕血,血色鲜红,量较多,来势急;或柏油样大便,脉细。  

5(按语)本方证以呕吐鲜红色血,量多为辨证要点。本方可用上消化道大出血,应激性溃疡病。

四、止血合剂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1(组成)白芍12克祛寒湿中药,炙草9

炙乌贼骨12克,白芨12克,槐花15

地榆15克祛寒湿中药,蒲黄15克,仙鹤草15克。  

2(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3(功效)清热,收敛止血。 

4(主治)便血,呕血(溃疡病出血)。证见胃脘胀痛,纳差,神疲乏力,呕血,便血如柏油状,舌质淡,脉细弱。  

5(按语)本方证以呕血、便血,胃脘胀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五、黄土汤  (方源)《金匮要略》  

1(组成)甘草10克,干地黄10

白术10克,附子10克,阿胶10

黄芩10克,灶心黄土30克。  

2(用法)水煎服,先将灶心黄土水煎取汤,再煎余药,分2次服,每日1剂。  

3(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神疲懒言,便溏,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4(按语)本方证以便血紫黯,甚则黑色,便溏。腹痛,喜热饮,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本方用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症。

六、紫地合剂  (方源)《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组成)紫珠草、地榆等分。  

2(用法)水煎,制成60%浓度的合剂,装瓶经灭菌备用。口服法:每次50毫升,每日3-4次,适用于便血及吐血(上消化道出血)者。冰冻洗胃法:将合剂放置冰箱冰至摄氏3-4度,每次经胃管注入500毫升祛寒湿中药,3分钟后抽出,如此反得23次;然后再注入200毫升,保留胃内,视病情每天1-3次;然后再注入200毫升,保留胃内,视病情每天1-3次,观察24小时后,未再出血者,则拔出胃管,改为口服。  

3(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证见便血,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淡红。

七、溃疡止血方(粉)(方源)《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谢昌仁》  

1(组成)方: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

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祛寒湿中药、地榆炭10

侧柏炭10克,乌贼骨12克、炙甘草5克、当归6

煅龙牡各15 、粉:乌贼骨3份,白芨2份,参三七粉1份。  

2(用法)溃疡止血方以水约1000毫升,煎煮滤液350-400毫升,每日1剂,每煎2次,早晚频服。溃疡止血粉以上比例混合,共研极细末,每次510克祛寒湿中药,每日2-3次,温水服下。  

3(功效)溃疡止血方: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主治)上消化出血。证见胃脘疼痛纳谷减少、不香,面色少华,神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色黑如柏黑样,日解1次,苔薄白,脉濡。  (按语)胃脘胀病明显,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本法。

 八、三七二白散(方源)《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刘敏安》

1(组成)三七20克,白芨50克,云南白药50克。  

2(用法)上药混合均匀,置铁锅内炒至酥脆,冷却后研细末备用。  3(功效)化瘀止血。  

4(主治)外伤性胃底出血。证见外力击中腹部后,脘部呈陈发性刺痛,大便呈柏油状,舌暗连尖有瘀点,脉涩滞。

九、侧柏汤  (方源)蒲辅周医疗验方《中华名知名方新传》  

1(组成)侧柏叶10克,泡干姜6克,艾叶6克,童便60毫升。  

2(用法)将前3味煎取浓汁,对童便频频服之。  

3(功效)温通胃阳,消瘀止血。  

4(主治)胃溃疡性大出血。证见旧有胃疡病,并有胃出血史。在受寒饮酒后,突然发生吐轿不止,精神萎靡,脉沉细涩,舌质淡无苔。

第六卷《 10、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1 局限性肠炎 12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13 结肠癌和直肠癌等节》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